長三乙火箭「瘦身」成功 運載能力提高50公斤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7月9日電 題:長三乙火箭「瘦身」成功 運載能力提高50公斤

作者 郭超凱 付應麗 王涑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亞太6D通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長三乙火箭「瘦身」成功,運載能力從原來的5500公斤提高至5550公斤。

「瘦身」第一步:拿掉1個補壓氣瓶

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三甲系列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張亦樸介紹,近年來,長三甲系列火箭(含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3型火箭)實現去任務化設計,大大提高了火箭的任務適應性。長三乙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為5500公斤,但此次發射的亞太6D通信衛星「超重」,該衛星重量達5550公斤。

為了讓衛星能夠順利搭乘,設計人員專門對長三乙火箭進行優化改進,幫助火箭「瘦身」,讓火箭自身重量減少50公斤。如此一來,長三乙火箭的運載能力就相應提高50公斤,滿足「乘客」需求。

「瘦身」第一步,設計人員首先優化長三乙火箭三級補壓氣瓶的材料和數量。

補壓氣瓶主要是在火箭發動機啟動前為貯箱進行補壓。以前,火箭三級共有5個鈦合金材質的氣瓶,設計人員經過大量數據分析、論證,在滿足強度要求和使用需求的情況下,將5個氣瓶減為4個氣瓶。同時,在氣瓶的材質上,設計人員用複合材料替代鈦合金材料。拿掉一個氣瓶後,補壓氣瓶的整體重量變小,火箭成功「瘦身」20公斤。

「瘦身」第二步:貯箱壁板變輕薄

除了在補壓氣瓶上「做文章」,設計人員還優化了火箭的三級貯箱結構。三級貯箱重量對火箭運載能力影響為1:1,換言之,貯箱重量減輕1公斤,火箭運載能力就能提高1公斤。

在本次發射任務中,長三乙火箭三級貯箱壁板採用了兩面光加工工藝,先用數控龍門壁板銑將壁板兩面銑平,再進行化銑加工,使壁板結構尺寸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在保證承載能力的前提下,執行本次任務的長三乙火箭貯箱對亞太6D衛星進行「量體裁衣」。工藝和結構的改變,使得設計人員可以為火箭貯箱選用更輕薄的壁板,貯箱重量直降10公斤。

「瘦身」第三步:減掉2層防晃板

在前面兩步「瘦身」的基礎上,設計人員還把火箭液氫貯箱裡的4層環形防晃板減少為2層。防晃板的作用是抑制貯箱內推進劑晃動,其安裝位置主要根據火箭發射軌道確定。軌道不同,氫箱內的液位就不同,防晃板的安裝位置也不同。近年來,為提高火箭適應性,長三乙火箭的三級氫箱內共安裝4層環形防晃板,可滿足所有軌道任務的需求。

在此次發射任務中,設計人員根據亞太6D通信衛星的實際軌道需求,減掉2層防晃板,再次「瘦身」,又讓火箭自身重量下降了20公斤。

「通過這些改進,本次長三乙火箭共減重50公斤,這意味著其運載能力直接提高50公斤,達5550公斤,滿足亞太6D衛星搭載需求,這對長三乙火箭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張亦樸說。(完)

相關焦點

  •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面對超重50公斤的衛星,火箭...
    今天(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9次飛行。 跟以往發射任務不同,為了將亞太6D衛星順利送到預定軌道,長三乙火箭專門減了肥。長三乙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是5500公斤,而這次的乘客卻有5550公斤。
  • 時隔4年再攜手,長三乙火箭送天通一號衛星上天
    ,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記者從一院獲悉,本次執行任務的長三乙火箭通過2項技術改進,有效提升了火箭的可靠性和運載能力。據介紹,箱底是目前火箭貯箱中結構最複雜、製造難度最大、生產周期最長的產品,以整體化製造替代傳統的拼焊方式,將大幅提升產品的精度和可靠性。本發火箭上首次應用了2.25米直徑整體旋壓成形的貯箱箱底。
  • 時隔四年再度攜手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衛星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電 題:時隔四年再度攜手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衛星作者 郭超凱 王涑北京時間11月12日23時59分,巨大的轟鳴聲響徹群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託舉天通一號02衛星直衝天宇。
  • 「長五B」首飛成功!我國進入世界現役火箭運載能力第一梯隊
    新華社發進入世界現役火箭運載能力第一梯隊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88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飛行任務告捷。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
  • 長三乙/遠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工程第二組衛星
    1月12日7點18分,長徵三號乙/遠徵一號運載火箭託舉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兩顆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火箭上面級與衛星成功分離,將其送入預定軌道。 長三乙/遠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工程第二組衛星。
  • 長徵五號: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這比中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火箭整體性能和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長徵5號在國內運載火箭中首次採用了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了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因而力大無比。此前,中國火箭芯級直徑都是3.35米。由於體格粗壯,所以長徵5號的綽號叫「胖五」。
  • 長三乙火箭殘骸在湖南等地找到!火箭發射成功後殘骸都落在哪兒?
    7月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亞太6D衛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最新報導,長徵三號乙火箭此次任務所產生的助推器、一級發動機等殘骸分別在貴州省餘慶縣和湖南省綏寧縣境內。中國大部分的火箭都採用的是分級的設計。即分為中間的一級二級甚至三級火箭發動機,還有綁在火箭周圍的四個助推器。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當每一級的燃料用完時,火箭可以及時分離用完的火箭箭體和發動機,使火箭的運載能力可以提升,這樣就可以運送更重的載荷或者到達更遠的目的地。
  • 嫦娥五號為何只帶走2公斤樣本?專家:增量將超過火箭運載能力
    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月24日升空,在歷時約23天的行程中,除了展開著陸點區域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更會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用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採集2公斤月球土壤樣本返回地球
  •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D通信衛星
    7月9日20時11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託舉亞太6D通信衛星直衝雲霄,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前,7月3日長四乙火箭在太原成功發射,7月5日長二丁火箭在酒泉發射。亞太6D通信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
  • 天通一號02星發射成功 服務亞太地區移動通信
    天通一號02星根據使用需求對衛星平臺和載荷進行了優化設計,增強使用靈活性,突破星地一體資源動態管理和多星聯合控制等關鍵技術,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和系統服務能力。據介紹,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中國自主研製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也是中國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空間段由多顆地球同步軌道移動通信衛星組成。
  •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 躋身全球最強火箭行列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圓滿成功!今天(11月3日)20點43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出一聲長嘯,火光映紅了天空。長徵五號起飛引發的大地震動,傳到數公裡之外。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與其託舉的遠徵二號上面級成功分離,上面級繼續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往預定軌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12月6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 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12月6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原標題: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喬全興、魏東旭):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航天科技集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任務適應性提升記
    12月6日,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改五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準確送入太陽同步軌道。這標誌著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長三甲系列火箭首次低軌發射任務獲圓滿成功,並向未來智慧火箭發展演進作出了新的探索。
  • 「長五B」火箭首飛成功,創下運載紀錄!一文讀懂它身上的黑科技
    約488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徵五號B火箭的首次飛行任務。任務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長徵五號B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是以長徵五號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用於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
  • 中國運載火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正在研製全球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據媒體報導,至今長徵運載火箭共發射252次,將344個太空飛行器送入了預定軌道,至今仍在軌工作170餘顆,其入軌精度、發射成功率、現役運載能力均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目前長徵八號火箭已開始研製,未來長徵系列的運載火箭,將圍繞火箭重複利用、月球探測、載人登月等前沿領域,不斷勇攀高峰。
  • 運載火箭產業深度研究報告
    ,其中,運載能力代表了可以送入預定軌道的有效載荷的重量;入軌精度代表了有效載荷實際運行軌道與預定軌道的偏差,是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重要指標;可靠性是衡量火箭系統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故障概率的重要指標。50 次。
  • 長三乙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1月20日0時25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隨後將天通一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