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9次飛行。
跟以往發射任務不同,為了將亞太6D衛星順利送到預定軌道,長三乙火箭專門減了肥。長三乙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是5500公斤,而這次的乘客卻有5550公斤。這在以往的任務中,是很少遇到的情況。
不過,對於有著「金牌火箭」稱號的長三甲系列火箭來說,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難事。設計人員對長三乙火箭進行了優化改進,通過「瘦身」讓火箭自身的重量減少了50公斤。
那麼,對於這個將近60米的大傢伙來說,「瘦身」要分幾步呢?
第一步:壓縮補壓氣瓶數量「5變4」 →減重20公斤
補壓氣瓶主要是在火箭發動機啟動前,為貯箱進行補壓。以前,火箭三級共有5個鈦合金材質的氣瓶,設計人員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論證,在滿足強度要求和使用需求的情況下,將5個氣瓶減為4個氣瓶。同時,在氣瓶的材質上,設計人員用複合材料替代了鈦合金材料。這樣一來,拿掉一個氣瓶後,補壓氣瓶的整體重量變小了,火箭一下子「瘦身」了20公斤。
第二步:貯箱壁板變輕薄 →減重10公斤
三級貯箱的重量對火箭運載能力的影響是1∶1的,也就是說貯箱重量減輕1公斤,火箭運載能力就能提高1公斤。 在保證承載能力的前提下,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三乙火箭貯箱對亞太6D衛星進行了「量體裁衣」,工藝和結構的改變,讓設計人員為火箭貯箱選用了更輕薄的壁板,貯箱重量直降10公斤。
第 三步:減掉2層防晃板 →減重20公斤
防晃板的作用是抑制貯箱內推進劑晃動,根據火箭的發射軌道不同,防晃板的安裝位置也不同。近年來,為了提高火箭適應性,長三乙火箭的三級氫箱內共安裝了4層環形防晃板,可滿足所有軌道任務的需求。 而在本次發射任務中,設計人員根據亞太6D衛星的實際軌道需求,減掉了2層防晃板,這樣一來,火箭自身重量下降了20公斤。
(總臺央視記者 徐靜 楊弘楊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 王偉童 付應麗 王涑 攝影 鄧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