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9A衛星搶救成功 長三乙火箭問題查明

2020-11-27 人民網

記者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星9A衛星7月5日成功定點於東經101.4°赤道上空的預定軌道。目前,衛星各系統工作正常,轉發器已開通,後續將按計劃開展在軌測試工作。

6月19日,長徵三號乙遙二十八火箭發射中星9A衛星過程中運載火箭出現異常,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立即組織在軌應急處置團隊,與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密切配合,通過準確實施10次軌道調整,終於將衛星成功「搶救」。

根據專家審查意見,長徵三號乙遙二十八火箭的故障,定位於三級滑行段姿控發動機滾動控制的推力器出現異常,目前已完成技術歸零和舉一反三工作。(付毅飛)

(責編:魏豔、趙竹青)

推薦閱讀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

相關焦點

  • 中星9a直播衛星依靠自救成功入軌 中星9a衛星參數與自救細節曝光
    打開APP 中星9a直播衛星依靠自救成功入軌 中星9a衛星參數與自救細節曝光 發表於 2017-07-06 18:08:15
  • 中星9A衛星是如何自救的?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官網消息,6月19日,長徵三號乙遙二十八火箭發射中星9A衛星過程中運載火箭出現異常,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中航科技集團公司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密切配合下,通過準確實施10次軌道調整,衛星於7月5日成功定點於東經101.4°赤道上空的預定軌道。目前,衛星各系統工作正常,轉發器已開通,後續將按計劃開展在軌測試工作。
  • 中星18衛星搶救失敗,15.1億人民幣打水漂?這次由外國人買單
    三個月前代表我國現階段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最高技術水準的中星18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整個發射階段金牌火箭長三乙發揮正常,順利將中星18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然而在星箭成功分離後衛星遭遇太陽能翻板無法展開故障。
  • 中星9A發射失敗了麼,能不能加點燃料搶救一下?
    >中星9A發射升空,遺憾的是長徵三號乙火箭第三級異常,未能進入預定軌道6月1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星用長徵三號乙火箭發射中星9A廣播電視直播衛星,這也是國產的第一顆直播星。遺憾的是,發射過程中火箭第三級工作異常,衛星沒能進入預定軌道。雖然衛星太陽帆板和天線已展開,目前工作情況正常,但衛星自己變軌進入工作軌道也要折壽很多,救還是不救,頗有雞肋的感覺。
  •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面對超重50公斤的衛星,火箭...
    今天(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9次飛行。 跟以往發射任務不同,為了將亞太6D衛星順利送到預定軌道,長三乙火箭專門減了肥。長三乙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是5500公斤,而這次的乘客卻有5550公斤。
  • 長三乙/遠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工程第二組衛星
    1月12日7點18分,長徵三號乙/遠徵一號運載火箭託舉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兩顆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火箭上面級與衛星成功分離,將其送入預定軌道。 長三乙/遠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工程第二組衛星。
  • 長三乙火箭「瘦身」成功 運載能力提高50公斤
    中新社北京7月9日電 題:長三乙火箭「瘦身」成功 運載能力提高50公斤作者 郭超凱 付應麗 王涑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國產衛星"中星9A"回到3.6萬公裡軌道
    這是一顆名叫「中星9A」的國產衛星,2017年6月19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中星9A衛星,如果成功入軌,也將成為我國首次覆蓋南海海域的國產直播衛星。  然而,衛星剛隨火箭飛出地球不久,就因火箭出現異常,被遺落在了距地面1萬6千公裡的太空中,而它離預定軌道的高度還差2萬多公裡!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2020-12-06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 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12月6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搶救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去聯繫,造成15個億的經費損失
    在我們對於天外的探索中,有很多的手段,太空梭、衛星、太空站、射電望遠鏡等手段。在航天方面我國的航天技術也是世界領先水準,但是即使再高的技術也沒有辦法保證每一次的航天探測都可以成功,我國就曾經經過的這樣的問題。太空搶救任務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去聯繫,造成15個億的經費損失。
  • 時隔4年再攜手,長三乙火箭送天通一號衛星上天
    時隔4年再攜手,長三乙火箭送天通一號衛星上天◎ 王涑 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2020年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長三乙火箭殘骸在湖南等地找到!火箭發射成功後殘骸都落在哪兒?
    7月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亞太6D衛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最新報導,長徵三號乙火箭此次任務所產生的助推器、一級發動機等殘骸分別在貴州省餘慶縣和湖南省綏寧縣境內。此次殘骸掉落控制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各預定落區在發射前已進行相關疏散工作,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財產損失。
  • 時隔四年再度攜手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衛星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電 題:時隔四年再度攜手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衛星作者 郭超凱 王涑北京時間11月12日23時59分,巨大的轟鳴聲響徹群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託舉天通一號02衛星直衝天宇。
  • 搶救任務最終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損失高達15個億
    ,一點小失誤都會造成大麻煩,例如曾經有一場3個多月的搶救任務最終以失敗告終了,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損失高達15個億!所以當衛星發射時都發生了什麼?竟然造成了如此嚴重的損失。中星18號自2019年7月開始進行檢測,順利完成了整星緊縮場的實驗,這次實驗的成功為中星18號的出廠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在同年8月19日20時03分成功發射升空。
  • 中星18號衛星工作異常,火箭殘骸從天而降,砸毀房屋砸死兩頭牛
    據俄羅斯塔斯社8月21日報導,8月19日晚間,我方在西昌發射基地成功將中星18號衛星發射升空,此次使用的載體為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然而儘管衛星與火箭正常分離,後續衛星在工作時狀態出現異常,目前相關方正在對故障展開全方位排查。
  •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D通信衛星
    7月9日20時11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託舉亞太6D通信衛星直衝雲霄,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前,7月3日長四乙火箭在太原成功發射,7月5日長二丁火箭在酒泉發射。亞太6D通信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
  • 我國中星10號衛星成功發射
    中廣網北京6月21日消息(記者李文蕊)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天凌晨零點十三分,長徵三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將中星10號衛星送入太空。11-06-21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火箭發射升空時發出振聾發聵的響聲。中星10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研製,是中星5B的接替星,專門設計為大功率、高可靠性的商用通信衛星。
  • 搶救任務最終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損失高達15個億!
    一、「中星18號」發射失敗失敗總是不經意間出現,一點小失誤都會造成大麻煩,例如曾經有一場3個多月的搶救任務最終以失敗告終了,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損失高達15個億!所以當衛星發射時都發生了什麼?中星18號自2019年7月開始進行檢測,順利完成了整星緊縮場的實驗,這次實驗的成功為中星18號的出廠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在同年8月19日20時03分成功發射升空。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這顆,2019年八月份發射的衛星「中星18號」在太空中失聯,但是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進展的都很順利,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竟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地面失去了聯繫。
  • 中星9A壽命評估已出 我國衛星直播高畫質化進程恐將推後四年
    中星9A壽命評估已出 我國衛星直播高畫質化進程恐將推後四年    【慧聰廣電網】2017年末,中國衛通集團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版),報告中顯示,2017年6月,中星9A衛星因火箭原因未能到達指定位置,中星9A通過消耗自身燃料運行至預定軌道導致使用壽命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