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軍:量子思維,正在改寫商業邏輯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正和島標準

作者:沈東軍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一對夫妻帶著上小學的孩子在街心公園玩,看見一個乞丐,父親對孩子說,你如果不努力學習,未來有可能成為那樣的人。孩子的媽媽卻對孩子說,你如果好好學習,未來就可以幫助他們。

爸爸和媽媽不同的話,代表著他們內心對孩子未來不同的定位。

定位,品牌的第一性原理

每當有年輕人讓我向他們推薦書時,我會問他們想看哪類書,如果是管理方面,我會推薦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果是營銷和品牌方面的,我會推薦特勞特和艾-裡斯合著的《定位》。

《定位》就是一本這樣經典中的經典,定位理論可以說是品牌管理的「第一性原理」,是一切品牌工作的起點和終點。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他們不僅可以穿越時空,還具有世界觀、方法論的性質,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指導意義。

《定位》首次出版於1981年,最早是關於品牌廣告定位的理論,後來定位理論逐步影響到品牌戰略,企業戰略等方面。

狹義的「品牌定位」,貫穿在品牌管理的所有方面,如品牌戰略、產品開發、品牌包裝、品牌傳播、品牌銷售等。

而作為廣義的「定位思想」,它應用的場景非常廣闊,如企業定位、人生定位、職場定位、部門定位、職能定位、關係定位、傳播定位等等。

在我看來,定位思維是管理界「世界觀」級別的管理思想,它可以應用在管理的方方面面,因為管理的本質是追求效果和效率,而定位思想是提升效果達成可能性和提高效率的關鍵思想和工具。

定位思想的內核是聚焦,它具有對內和對外雙向「控制能力」。對外表現在傳播的「殺傷力」,對內表現在資源的聚合力。

定位,攻佔消費者的心智

在廣告傳播上,定位表現在可以讓品牌進入消費者的心智,讓品牌成為消費者的首選。

哈佛的心理學博士米勒曾經在他的研究中提出,在每一個產品類別裡,消費者最多只能記住七個品牌。而《定位》的作者特勞特進一步指出,其實用戶根本記不住七個,最多只能記住兩個。

比如,在軟飲料品類裡面最容易想到的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搜尋引擎裡面人們能記住百度或谷歌,其他的基本不容易想到。

想像一下,你所在的行業裡面同行可能有幾萬家甚至幾十萬家,可是用戶只能記住其中的兩個品牌,你要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當中殺出一條血路,得多難啊。

所以,作為企業該怎麼辦呢?作者說,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傳播更多的信息,相反要儘量簡化信息,讓傳播的內容越簡潔越好,因為用戶根本沒有時間和耐心聽你長篇大論。你如果不能在簡潔的信息中迅速激起他的興趣,那你的這次廣告投放可能就打了水漂。

可是問題又來了,怎麼樣才能夠既傳播簡潔的信息又能夠在大量的信息中脫穎而出呢?這就是用定位概念要解決的問題。

傳統廣告營銷在思考決策的時候,都是說產品有什麼獨特的賣點,對用戶有什麼價值,我們可以滿足用戶什麼樣的需求?然後把產品價值點列出來提供給消費者。可是定位卻說你找錯方向了。

作者認為,競爭的終極戰場不在產品,也不在服務,而是在潛在消費者的心智裡面。也就是說,對營銷方案而言,你生產什麼樣的產品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如何讓消費者能記住你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

進一步而言,定位理論認為產品本質的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在目標用戶心智中形成的那個真相。

比如,農夫山泉有點甜這個口號你記住了,「有點甜」這個定位讓農夫山泉在眾多礦泉水中脫穎而出,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是,農夫山泉真的更甜嗎?未必,農夫山泉其實就是找到能夠讓消費者記住的價值點。

所以,定位的定義就是在潛在用戶的心智中佔領一個有價值的位置。換句話說,定位不是你對產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對潛在客戶要做的事。它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廣告營銷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而用戶的心智空間卻極其有限的這種矛盾衝突下,如何撬開用戶的心智,把自己的品牌擠到用戶心智中。

做保姆還是生活顧問師?

在廣告以外的管理方面,運用好定位思維,可以讓別人迅速明白我們的是誰,代表什麼,可以解決什麼問題。迅速提升服務對象的認知。

這幾年幾乎所有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會制定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其中「使命」廣義的說就是企業的戰略定位。使命是在對市場需求和自身能力充分分析後,提出的戰略性的差異化市場競爭策略。

每個企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有了定位思想指導,企業就會聚焦差異化的競爭力構建。如海底撈聚焦於服務,華為聚焦於科技創新。

定位思想不僅可以運用在工作上,對於職場人士自身的發展,定位思想尤為重要。就如本文開頭那對父母對孩子不同的定位,一定高度影響孩子人生的發展。

作為企業管理者,招聘員工是我的基本工作之一。經常遇到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熱衷於文員、助理類崗位,我也特別能理解那些在學校裡沒能學到什麼真正本領的同學,進入社會後想進入一些專業領域很難。

不過在我心裡,所謂文員、助理、行政管理這些崗位,如果做不好,很容易變成「打雜」的崗位,未來發展堪憂。但是每個企業,每個部門也都需要文員、助理。

在萊紳通靈,為了幫助這些文員、助理、行政管理人員提升管理能力,讓他們能進入管理專業軌道,我把公司大部分文員、助理崗位進行重新定位,將這個崗位命名為「部門模型官」。

企業管理的核心目標之一是提升效率,而一個企業的管理模型,或者說流程執行是提升效率的重要原因。

如果把流程、模型比作汽車,那高級管理人員可以造車,中級管理人員可以修車,而普通管理人員是要會駕駛汽車。

過去的那些文員、助理、行政管理人員,因為在萊紳通靈他們的崗位被重新定位,他們的工作由過去的「打雜」,變為「駕駛汽車」,公司還鼓勵他們嘗試「修理汽車」。「部門模型官」的績效裡有相當比重的部門流程管理KPI,他們協助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執行流程,優化流程。

因為部門負責人和專業人員主要工作是開展業務,對工作流程、工作模型容易忽視,有了專門的模型官,就如給出去辦事的人配備了一個司機,讓辦事的人專心辦事。

模型官在服務部門業務流程的過程中,既學會了管理知識,也逐步理解了專業知識,為他們未來跨入專業領域打下基礎。

當崗位被重新定位後,對員工而言工作的重點和工作的意義都隨之而改變,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成就感,和對未來的信心。

同樣的崗位,不同的定位可以煥發出神奇的效果。

我家的保姆為我服務了很多年,有一天我開玩笑地對她說,如果你哪天不想在我家幹了,你出去找工作時,就把家政員改為「生活顧問師」,我說你在我家不是做的保姆,而是生活顧問師,生活顧問師不僅高大上,收入一定高很多。

定位,點石成金的魔法術

香港一些經紀公司為了把不出名的藝人,塑造成定位高端的藝人,藝人上街時,經紀公司會僱傭一些人冒充粉絲去圍觀這些不出名的藝人,不知情的過路人看到有很多人圍觀這些藝人,以為他們很火,也上來圍觀,久而久之,這些藝人慢慢的就火起來了。所以香港的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陌生的大牌藝人招搖過市。

在電商平臺上,經常有商家自己刷單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定位將事實扭曲還可以運用在金融領域。

今天是牛頓經典力學確定性世界觀向愛因斯坦量子力學不確定世界觀轉變的時代。

量子思維的不確定性、量子糾纏、量子躍遷同樣可以應用在經濟領域,因為經濟體是複雜適應性系統,具備不可預測性,主客體參與性和突變性。

如果我們用牛頓的機械論去分析股票市場,認為股市是可預測的,因果關係是線性的,那一定會受到市場的懲罰。只有在金融市場上運用量子思維去分析問題,給金融產品重新定位,才有可能獲得收益。

巴菲特和索羅斯都是量子思維的踐行者,他們相信市場的複雜性,不可預測性,同時相信每一個人(量子位)的參與性,如果聚集在一起會形成巨大的能量波,形成一個量子場,對市場走向產生巨大影響。

其中量子基金是全球著名的大規模對衝基金,美國金融家喬治·索羅斯旗下經營的五個對衝基金之一。

量子基金是高風險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債券、外匯和商品。索羅斯為之取名"量子",是源於索羅斯所讚賞的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海森堡提出「不確定性定理」。

索羅斯認為,就像微粒子的物理量子不可能具有確定數值一樣,證券市場也經常處在一種不確定狀態,很難去精確度量和估計。

索羅斯的《金融鍊金術》一書中提出一個概念叫「反身性」。也就是說,人的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市場,從而讓趨勢延續直到不可收拾的程度,然後崩潰。這個「反身性」就是量子思維,就是個人(量子位)的能量波,像雷射裡面的光子一樣向一個方向運動,最終會衝擊整個市場。

例如:平靜的市場裡,突然有一個「量子位」發出了一個聲音,市場會漲到8000點以上,剛開始大家都不信,但終究會有少數人會相信的,隨著更多「量子位」加入進來,眾人拾柴火焰高,那些剛開始不相信的「量子位」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最終故事變成了真實,一種荒誕、離譜而極端的真實,就是因為參與者的增多改變了市場本身。

當1000個人講1+1=3的時候,可能真的 1+1就等於3了,甚至等於4、等於40、400!反正不再等於2了!

當然,反身性本身是對市場的扭曲,這種扭曲最終會被市場校正,只是以一種慘烈、極端的方式而已,只是要耗費更長的時間而已。索羅斯就是在利用反身性的發展過程獲取暴利,而巴菲特則利用反身性造成的極端去買進被嚴重低估的價值,賣出被嚴重高估的泡沫。前者利用趨勢賺錢,後者則逆著趨勢去尋找賺錢的機會。

兩位大師都把反身性發揮到了極致,索羅斯運用的是對金融產品「拔高定位」。而巴菲特運用的手法正好相反,尋找那些本該有適當定位,而市場對它們「矮化定位」的金融產品進行大額投資,等到市場對這些金融產品有正確定位,甚至開始「拔高定位」時售出獲利。

索羅斯認為,金融市場運行的內在規律並不是獨立運行的,而是動蕩不定和混亂無序的。市場參與者的觀點、偏見及心理因素都對事物的發展起到促進或制約的作用,以致於最終的發展可能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

成功的投資秘訣就是要具備能夠預見到普遍預期心理的超凡能力,即預見到大眾的預期以及大眾將要採取的行動,然後自己可先人一步,走在曲線的前面。

成功者就是利用大眾對股票定位的變化,預測到變化的趨勢,在定位達成,既股票見頂和見底前售出。

定位思維不同於牛頓力經典力學的確定論思想,它更符合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思想。無論是文章開頭父母對孩子的不同定位,還是我對保姆的定位,還是文員、助理和模型官的區別,都可以看到量子力學裡著名的「薛丁格的貓」的影子。

他們的身上都蘊藏著量子力學的「波粒二象性」,每個人都是那個籠子裡的貓,同時擁有生和死的疊加態。

而兩位世界最頂級投資大師所深諳的「反身性」,恰恰符合量子力學裡的「測不準原理」,即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構成事物的整體,觀察者本身在影響著事物的變化。就如看風景的人自己也構成了風景的一部分。

定位,需要再定位

1969年,艾-裡斯和特勞特在美國《工業行銷》發布《定位:同質化時代的競爭之道》,首次提出商業中的「定位」觀念。2009年,《定位》一書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史上百本最佳商業經典」第一名。

《定位》這本書和有關定位相關文章我看了無數遍,常看常新,並且不斷對我有新的啟發。

從最初廣告定位到品牌定位,再到公司定位,從營銷定位到定位思維,定位理論還在不斷演化中。定位當初只是我心目中的品牌建設利器,現在的定位思維,我更把它「定位」成指導工作和生活的方法論和世界觀。

指鹿為馬,在量子時代的定位思維下,鹿也許真的可以成為馬。

作者簡介:沈東軍,萊紳通靈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比利時利奧波德國王勳章獲得者,南京大學商學院博士後,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香港科技大學EMBA。

相關焦點

  • 萊紳通靈沈東軍:「錯配」時代,無限遊戲思維是最佳選擇
    在拜讀完美國哲學家詹姆斯-卡斯的著作《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後,萊紳通靈CEO沈東軍感慨良深。他認為,在當下這個「錯配」的時代,卡斯提出的「無限遊戲」思維值得每一個人去思考與借鑑。遊戲觀的不同,帶來商業與人生的迥異「正如那對為走錯路而吵架的夫妻,夫妻關係本質是一場無限遊戲,他們的愛情沒有明確的開始時間,也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如果夫妻雙方有無限遊戲思維,他們要做的事就是讓愛情更長久,而不是處處比拼誰贏誰輸。當我們比拼輸贏時,我們就落入了有限思維圈套。」沈東軍說。
  • 萊紳通靈沈東軍丨定位,量子時代的思維模式
    今天是牛頓經典力學確定性世界觀向愛因斯坦量子力學不確定世界觀轉變的時代。量子思維的不確定性、量子糾纏、量子躍遷同樣可以應用在經濟領域,因為經濟體是複雜適應性系統,具備不可預測性,主客體參與性和突變性。如果我們用牛頓的機械論去分析股票市場,認為股市是可預測的,因果關係是線性的,那一定會受到市場的懲罰。
  • 從演員到總出品人,《歸還世界給你》沈東軍角色轉換無壓力
    由鑽石影業出品,楊爍、娜扎、徐正溪、趙櫻子、王東、馬瑞等領銜主演的鑽石品質時尚輕懸疑愛情大劇《歸還世界給你》正在江蘇衛視熱播中。隨著劇情的發展,針對ELLASSAY的商戰即將打響,各路勢力紛紛浮出水面,觀眾視角下的局面也漸漸明晰起來。
  • 萊紳通靈沈東軍:流行源於「熟悉的意外」
    作為比利時王室供應商,萊紳有著很多自己獨特的工藝和設計,沈東軍將其獨家工藝和技術都帶到了中國。在珠寶首飾上萊紳通靈選用的鑽石,都是按為王室服務要求標準選用製作。所有製作工藝與為王室服務同等標準。 「區隔思維」是稀缺資源 只有深度區隔才可能產生意外,但是生活中有區隔思維的人很少,這是因為從眾心理是人類的普遍現象。中國是個製造大國,但不是品牌大國,這和中國人普遍缺乏區隔思維不無關係。
  • SaaS創業路線圖(廿七):哲學思維與底層商業邏輯
    如果只思考一城一池營銷上的勝利,那你只具備一個城市經理的思維方式;如果只考慮做出產品滿足客戶提出的需求,那也只是個初級產品經理。只具備這個級別思維能力的創業團隊,因為同一級別的對手太多,勢必容易陷入痛苦的價格戰。
  • 通靈珠寶沈東軍:為什麼很多人讀MBA卻沒有成功?
    通靈珠寶總裁沈東軍給出了答案,他認為MBA教育是割裂的、零散的,真正的管理者需要有整體的、全局的思維。「比如說,商學院有專門的資深教授講授人力資源管理、現代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企業戰略等,這些課程都很重要,但很少有人能夠將這些課程貫穿起來講。而企業需要的是能夠融合這些課程精髓的全局性人才。
  • 量子物理的相干邏輯關係,有什麼重大意義?它算是二值邏輯嗎
    量子相干論在物質的範疇內,藉助人的生命體直覺,通過人相干知覺的邏輯思維方式,實現了對自然物質世界的哲學表述,通過觀察者生理的反應,建立起觀察者同步的精神相干精神反映。表述物質世界的存在與變化。實體觀將物質與精神的兩種不同的反應與反映,在認識的邏輯關係上徹底分開。而傳統哲學的思維與存在的邏輯關係,在人的理性思維變化的範圍內,只是在反映人的看法、理念。
  • 量子領域最令人無法理解、顛覆正常思維邏輯的兩個原理,請認真看
    :有過之而無不及,量子領域中的很多現象則完全顛覆了宏觀世界理論與正常邏輯。下面給大家講一講量子領域中最令人無法、顛覆正常思維邏輯的兩個原理,請認真看,看懂了它,才真正能領悟了量子領域的神奇。一、態疊加原理(不確定性原理)簡單來說就是一種以觀察為結果導向的狀態,量子領域的粒子處於一種疊加狀態,例如電子A此時可能位於1點、也可能位於2點,那麼電子A就處於一種既在1又不在1,既在2又不在2的疊加狀態,那麼這個疊加狀態什麼時候被打破呢?
  • 萊紳通靈實控人沈東軍首次回應董事涉嫌職務侵佔:發生在2011年之前...
    據媒體報導,馬峻稱被舉報涉嫌職務侵佔「完全是由離婚案引發的,沈東軍企圖獨霸上市公司控制權。」按馬峻所說,他的妹妹馬峭早在2019年11月20號就起訴與沈東軍離婚,如果分割財產可能導致沈東軍所持股份低於16%,進而失去上市公司的控制權。1月5日晚間,萊紳通靈發布公告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沈東軍涉訴離婚事項。
  • 沒量子思維你也危險
    第一部分:量子時代的商業思維一、量子時代的商業思維是什麼?人腦能進行三種獨特的思維:第一種:理性、邏輯、守則的思維,能夠創造概念、範疇以及牛頓原子範式的心智模式;第二種,聯想思維,其來源與不完全理性的經歷有關,比如我們的情緒、感覺和身體記憶,還有我們經驗中的一些元素形成的聯想,聯想不受限於規則,而是遵循習慣;第三種思維,是創造性和反思思維。
  • 量子思維淺議郵政業嬗變
    量子宇宙的基本觀點是「一切可能發生的正在發生」,用量子思維來審視郵政業,也會得出相同的結論。在網際網路的滲透下,郵政業發展的現實情況和未來趨勢已經體現出量子特徵,需要我們用量子思維加以認識。同時,正值雄安規劃推進初期,本文也在量子思維的啟發下,提出了若干設想。因為量子思維頗有形而上的意味,文中偏頗之處,敬請批評。
  • 人類問題的總根源被找到,量子力學思維揭開一切迷惑的根底!
    但唯心主義對於世界的解釋卻十分牽強,以至於心是什麼都不能下定義,而心生世界一說,的確邏輯不通。心由誰生?世界是隨心所欲的結果嗎?心是確定的存在嗎?心是一種什麼性質的存在?心外無物,心是什麼?心從何來?來做什麼?唯心主義的革命性到問號為止,它只在唯物主義的基礎邁出半步,只能卻步,最後只能走到天堂或神仙那裡去了。而唯物主義的客觀存在沒有動搖,有唯心主義的陪襯,它反倒更加牢固了。
  • 102思維模型:量子思維一在糾纏中躍遷
    根據統計資料,一個多世紀以來頒發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絕大部分都頒給了與量子力學有關的研究。到底什麼是量子?什麼是量子思維?量子思維對我們有什麼價值呢?二、什麼是量子思維?量子思維是運用量子世界的運行法則對自己思維進行塑造的思維方式,量子世界是不確定的、躍遷的、疊加態的、糾纏的和充滿無限潛能的。它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它超越了我們經典世界培養的邏輯思維,它是超越現有時空的「超思維」。
  • 如何應用量子思維應對不不確定性
    十幾年前,一本《上帝擲篩子嗎》的科普讀物,帶火了量子的概念。甚至各行各業的各種機構,都打著量子的概念,招搖撞騙。而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狀態,即貓的生死是一個疊加狀態。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外部觀測者觀測時,物質以粒子形式表現後才能確定。而實際上,這個世界到處都是不確定的量子狀態,只有你入場了才能確認。
  • 《量子危機》奪北美票房冠軍 改寫007首映紀錄
    《量子危機》奪北美票房冠軍 改寫007首映紀錄 2008年11月17日 08: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洛杉磯十一月十六日電(記者 張煒) 「OO七」系列電影新作《量子危機》本周末不僅勇奪北美票房冠軍,而且以驚人票房改寫了「OO七」系列電影首映票房紀錄。
  • 量子計算商業前景究竟如何
    背景梗概儘管量子計算有著科學進步和投資浪潮的背景,但量子計算商業市場仍然面臨著技術和市場的高不確定性。當出現技術上的不確定性時,會導致活躍的量子計算公司驟增,隨著高難度的技術挑戰伴隨著的研究強度的提高,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商業策略也層出不窮。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演繹邏輯之根
    然而,在當前關於批判性思維培育的討論中,卻出現了一種「淡化邏輯教育」的趨向,其表述方式是如下「兩個反對」:一是反對批判性思維培育中的「邏輯主義觀念」,二是反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邏輯取向」。在此影響下,出現了批判性思維課程衝擊邏輯基礎教育的奇怪現象。我對此的憂慮是基於對形式理性在當代社會文化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和我國邏輯基礎教學仍然十分薄弱之現實的認識。
  • 思維邏輯,發散思維——5款思維導圖畫法推薦
    思維導圖,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在美國,它是一款從幼兒到職場一直都能用的思維神器。思維導圖的英文名叫Thinking Map,又稱心智地圖。它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一種特別簡單又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北卡羅來納一所名為Chadbourn的小學,貧困學生的比例高達90%,在使用了思維導圖教學方法以後,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全學區11所小學中名列第一。思維導圖,能夠幫孩子學習高效地做課堂筆記,把作業時間縮短將近一半,還能讓知識學習更加有趣。《媽媽是超人3》裡,黃聖依兒子安迪要參加「媽媽炫耀大賽」,為了幫助安迪準備演講,黃聖依一邊給安迪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一邊讓安迪按照思維導圖的邏輯畫了出來。
  • 量子認知的哲學思考:運用量子力學探索人的認知,尋求量子大腦
    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鑑於他在量子力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他發現自己正在思考關於如何探索大腦的量子認知的可能性。以後五年多的時間裡,他全神貫注地學習更多有關這個領域的知識,並以他自己的抗抑鬱藥經驗為出發點。通過研究費舍爾認為,秘密可能在於核自旋,核自旋是一種量子特性,可以影響每個原子保持連貫的時間 - 即與其環境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