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的相干邏輯關係,是量子相干論哲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突破性的創新。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它具有怎樣的創新。首先我把它分為四點:
(1)量子物理的哲學觀,重新定義了什麼是「物質」這樣一個最基本、最原始、最不可思議的基礎性物理概念。並且重新確定了對物質範疇全新的認識論、方法論。傳統哲學儘管也將物質定義為不被人的意識、精神所左右,具有自身的獨立性。而且也承認物質世界是可以認識對象,但是,當沒有確定指明在認識範疇,兩種存在不同性質的認知分界,沒有建構觀念反映時的特殊邏輯關係,就結論出物質的世界可以被精神世界反映,甚至可以成為精神世界統一的對象,就必然導致了精神與物質二元邏輯關係基本性質的混淆。
而量子哲學對物質存在的認識定義為,感覺與感覺的對象,對物質反映的存在定義為意識與意識、精神與精神、知覺存在在的邏輯關係,形成了量子哲學理念新的物質觀體系。量子物理的實體觀,賦予物質實體以具體的實在性,並規定為物質具有不被抽象的性質。這種清晰明確的二元邏輯關係,在非量子物理的哲學體系中,是無法得到確認的。
(2)對物質觀範疇的定義,兩種不同的哲學觀,認知的理論分歧主要體現在對客體物質的認識。如果意識精神可以直接的反映和表述自然界的物質性,觀察者認識過程產生的生理與心理;感覺與知覺:物質與精神;兩種不同的存在,它們之間就沒有了性質的區別和分界,就必然要結論精神與物質具有同一性,導致客體存在與客觀反映之間,沒有了基本概念的區別,基本性質、邏輯關係、變化反映產生的因果依據、就是混亂的。事實上這是傳統哲學觀的悖論。在這個最基本、最重要的哲學問題上,如果連物質與精神的性質都無法加以區別,那豈不是可以隨便給物質世界的存在與運動給出精神層面的定性、定量。現在我們發現,在物理哲學領域,理性相關邏輯命題的真值,所反映出來對物質世界的認識,物質觀是對物質世界性質混淆、混亂的表述。
(3)傳統的哲學觀體系,從人的意識、精神的反映出發,思維正確的標準,價值取向,由於沒有來自物質世界的真值約束,就只能取決於它是否與某種預設的參照標準保持了一致。是非對錯,正確與否,邏輯關係上只能是理性思維的自我判定。當進入到物理需要精確量化的反映時,面對運動中的物質對象,在測量、描述時就無法確定兩者的量化方式,產生不致、不對稱、不歸一時的取捨標準。運動的物體就會表現為,在相關邏輯變化的數學、
幾何的框架中,一定範圍內的漂移和概率的反映關係。量子哲學的認識論邏輯,從人以外的自然物質出發,尤其是在認識論的法、原理上,與舊的認識論形成了鮮明的本質區別。
前者的實踐特點是,首先需要提出個近似標準化理論模式:
反覆試驗並加以校正:逐步去接近自然規律。而後者本身就是外部自然規律的直接反應,具有物質的實證性、直接性,是對物質世界自然本質,直接、確定的意識、精神反映。量子相干論在物質的範疇內,藉助人的生命體直覺,通過人相干知覺的邏輯思維方式,實現了對自然物質世界的哲學表述,通過觀察者生理的反應,建立起觀察者同步的精神相干精神反映。表述物質世界的存在與變化。實體觀將物質與精神的兩種不同的反應與反映,在認識的邏輯關係上徹底分開。
而傳統哲學的思維與存在的邏輯關係,在人的理性思維變化的範圍內,只是在反映人的看法、理念。在這種邏輯關係的基礎上形成了靜態世界觀,方法論,本質上都歸屬於人精神範疇比較的、先後的、因果的邏輯變化關係。當面對動態的自然物質運動時,孤立的精神世界無論怎樣預設,都存在著與物質世界無法確定對稱反映的理論問題。
(4)量子物理哲學闡釋的認識論,首先是生理與心理兩者邏輯關係的正確處理。觀察過程中這兩種不同認識階段產生的,不同性質的的存在關係,在量子物理觀認識的原始出發點,邏輯關係就極其明確。在這個基礎上,物質與精神兩者的基本理論關係十分清楚,觀察者面對物質世界建立的物質實體觀,相干邏輯思維的來源、依據,以及兩者關係的變化、相干邏輯推理,都體現了人的思維變化,在物理學的哲學範疇內,必須與外部的物質世界保持一致性的理念要求
那麼量子物理相干思維是不是二值邏輯?
量子物理的哲學基礎,首先就是對物質與精神的性質進行分界。而且是從觀察者認識論的立場出發,構成二值邏輯基本的理論方法。前面已經提到感覺與感覺對象、思維與思維對象的重大哲學區別。這種區別對於量子物理認識自然界物質的屬性,對物質範疇的理論分界把握至關重要。量子物理相干邏輯關係的建立,將這個區別定性為實體觀邏輯的基礎,對於我們認識物質間的相互作用,由此產生的物理相干運動,對此的理解與表述,在性質的不同規定上有邏輯的理論指導作用。相干性思維首先追溯其外在的來源,感覺到的外界物質對象。但是,僅僅只有感覺,還不能從理性思維的層面,找出對感覺內容物理學需要的概念表述。在邏輯上實體觀明確了對物質世界認識的分界,感性認識升華、過渡到理性思維的過程。
認知的感觸界面其特點是個性化的、個別的、一般的,具體的。可以說,只要是人類可以感覺到的事物,可以通過儀器儀表測量、觀察到的事物變化,都具有彼此相同的物質性。理性思維要建立起抽象、具有概括性的理論思維,兩者的邏輯關係需要進入相干認識論體系。相干思維邏輯的特性,就是觀察者認識外部物質世界時,最初、原始、起點意識的發生,直到轉化為知覺層面的理性思維,都具有明確、清晰的意念指向。實體觀的理念結構,在物質與精神兩者基本存在的邏輯關係上,有確切的認知方式,兩者彼此相互制約、同時並列存在。
這種邏輯關係具有物理哲學認識論的普遍意義。實體觀理念的結構內涵,邏輯關係直接、簡單、明確。來自感覺系外界具體的物質實在,對於我們建立和把握量子物理哲學的相干思維邏輯,區別與一般哲學相關思維邏輯變化,兩者理論的性質、結論,是很容易區別的。相干邏輯思維具有的物質實體規定,有物理觀普遍認識論的意義,它類似一種簡潔的邏輯推理,這種相干邏輯的普適性對於物理的實踐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