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量子相干頻率的物理意義:
建立量子相干頻率的物理是所有的物質運動都是由相互作用造成的,這種物理的變化稱為物質的相干性運動,微粒子的運動與變化都是與場空間相互作用形成的。
(2)所有物質的運動與變化,都具有物理量的獨立性與我們給定或指派的數學變量無關。物質間相互作用的變量與人的意識和思維的變化歸屬性質不同。物之間相互作用的變化量,只能通過實際的測量才能確定。定義為:相干變量。
(3)數學變量具有內在自洽性,是抽象數理關係形成的變量,歸屬於形式邏輯是理性思維的產物。數學量化的方式與物理相互作用的變量,不具有相同的歸屬性質。定義為:相關變量。
(4)由此對赫茲定義的頻率經過分析可以看出:赫茲頻率的表達公式,只有對光子運動過程經過的場(空間)測量值,具有不完全相干性的物理意義。其它的量化參數,時間與頻率的描述,均歸屬於相關性變量的描述。因此,赫茲頻率適用於在相對靜態的空間中,對物體振動量的描述,不適合對運動粒子物理量嚴格的理論表述,需要得到修正。
(5)不確定性(西方哲學觀一—唯心論思想體系,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後形成,當代主流哲學觀)。
(6)確定性(東方哲學觀——唯物論思想體系第四個歷史形態,21世紀在中國形成量子哲學觀)。
哲學的糾纏態一一感覺與知覺;意識與存在;客體與客觀;實在的相對性等。物理的糾纏態一一參照系與參考系的本質;量化的確定性;相關態與相干態等。數學的糾纏態一—數學、數論、數理(數與量的哲學關聯。邏輯糾纏態一一反應與反映;客觀與客體觀;真 值與真理:統一與同一等。心理學糾纏態一一運動與變化的相對性;同時與先後性;終極物理實在等。
當代科學界都一致認為,數字通信技術本質上是以離散數學為基礎形成的高技術,這個理念看來是需要改變了。量子通信畢竟是數位技術,在量子相干頻率的基礎上,數學理論將會有一些變化,
(1)一組數字的線性集合為數集,其中:數字符號的個位為基數,基本性質有:A、邏輯判定為每個數模相等。B、量子確定性理論體系,在相干數學中,對基數的表述為「態」。(p/q=1)時為相干態,反之為相關態。
(2)數字線性排列的符號區別為序數。序數的集合為數集,基本性質有:
A、在數學中對基數的表述(不同的長度或邊界條件不同的數集)表述為「構」。B、在純數學範疇,當基數與序數的集合等值時。(同構、同態)C、在純數學的範疇,當基數不同但序數的集合等值時。(同構、不同態)E在量子數學範疇:當基數相同,序數的集合相等時,為量子同構同態。F、在量子數學範疇:當基數相同,序數的集合不相等時,為量子不同構同態。G、在量子相干數學範疇:當(單粒子)基數相同(P/q值相干歸一)相干數的集合與物理標定量相等時,為相干同構同態。H、在量子相干數學範疇:當基數相同(P/q值糾纏態)相干量的集合與物理標定量相等時,為相干同構不同態。L、在量子相干數學範疇:當基數相同(P/q值糾纏態)相干量的集合與物理標定量不相等時,為相干不同構同態。1、在量子相干數學範疇:當基數不同(P/值糾纏態)相干量的集合與物理標定量不相等時,為相干同構不同態。
《量子相干論》對數字通信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重要的定理是什麼?
(1)物質世界的確定性來自於觀察者通過感覺系,對感覺對象的把握而不是對感覺的把握(量子哲學的認識論)
(2)物質世界沒有對錯之分,正確並不是唯一的。(量子哲學相對論關於對物質世界確定性的理解)
(3)物質實體必定佔有一定空間,沒有不佔有空間的物質。波是能量、粒子是質量(關于波粒二像性的解讀)
(4)數字是量化的符號與物質的實體量存在區別。設定P為抽象的量化符號,q為物質實體量,P/q=1時為基數的相干態數值。大於1或小於1時為量化值的相關態數值。(量子數學關於不確定性的量化解析)
(5)量子物理關於同步的相對性表述:相干同步是量子數字通信的理論基礎。A、相關同步P/q值不歸一時,數字通信的物理信源格式與運動的粒子(光子或電子)存在冗餘量(為不確定態或糾纏態。B、相干同步P/q值歸一時,量子數字通信可以實現對單電子或光子的精確描述與控制。
第三代數字通信的作用和意義是量子頻率是人類迄今為止,科學界尚未發現的全新數字頻率資源(速度快、安全性好)。量子理論的「不確定」與「糾纏態」是當代科學界一道世界難題。基於「確定性」量子理論的創新,隨著量子頻率的誕生,人類社會的數字通信技術,將率先進入到「計算不可破解」的物理數位訊號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