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與中國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簡稱「空管局」)9月11日在北京籤署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合作項目框架協議,雙方將以各自的專業資源和技術能力共同推進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
該系統投入運行後,將有效提升中國空管運行效率和航班運營效率,更好地服務於中外航空公司和廣大旅客。
空管局車進軍局長、國際航協北亞地區馬濤副總裁及空管局、國際航協的有關領導參加了籤字儀式。國際航協負責安全和航行事務的高級副總裁麥吉羅先生(Gilberto Lopez Meyer)通過視頻參加了籤字儀式並講話。
國際航協與空管局籤署合作協議
前排:空管局文學正副局長(左一)和國際航協北亞區副總裁馬濤(右一)
後排:空管局車進軍局長(右五)、國際航協北亞區安全與航行事務總監楊洪海(右四)、空管局運行管理中心馬輝主任(左六)、空管局國際合作部田方部長(左五)、空管局空中交通管制部康南副部長(左四)
空中交通管理局車進軍局長在講話中表示:「空管局與國際航協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涉及空域管理、流量管理、管制運行、新技術應用等諸多領域,許多合作成果已經在中國民航發揮積極效用。此次流量管理技術合作也是空管局與國際航協在民航領域不斷深化、不斷發展的又一裡程碑。」
國際航協安全與飛行運行高級副總裁麥吉羅先生(Gilberto Lopez Meyer)在講話中說:「感謝中國政府對國際航協的信任與信心。我們與空管局之間已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在空管局全國流量中心裡特別設置了聯絡辦公室,全球類似的辦公室只有兩個,彰顯了國際航協對中國航空業的高度關注與支持。」
依據國家規劃,空管局正在籌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統。系統投入運行之後,空管局將有能力 實時監控全國空域飛行態勢,統籌安排航路流量,運用統一的標準與規則,使用相同的系統工具和流量算法,實現集中化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同時,系統還將支持跨境交通流量管理,確保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空中交通更加順暢與和諧。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者與空域用戶之間的協同決策是流量管理順暢、合理和高效的基礎。國際航協在這個關鍵領域擁有專家團隊,並在航班的全球運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相關經驗。在此次合作中,國際航協與空管局在流量管理方面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將對中國流量管理系統的順利建成與成功運行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國際航協與空管局在空管領域的合作歷史悠久。自2004年以來,國際航協高層每年都在北京與空管局舉行高層會晤,研討磋商民航空管運行安全和運行效率的議題。2018年,國際航協與中國民航局(CAAC)籤署諒解備忘錄,開展有關民航安全的合作活動。2019年,中國民航局相關管理人員應邀參加培訓計劃,並對國際航協總部及北美相關航空設施進行了實地考察。上述培訓和考察均取得積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