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內
在環境領域,首先清華、哈工、同濟三大幫派不得不提,有一大批老先生帶出一批牛人,實力超群,其他高校短期內難以超越
清華幫:環境領域領頭羊,經費多,資源多,政界、商界、學術界都有很多傑出校友。清華環境學院擁有以錢易院士、郝吉明院士和賀克斌院士為學術帶頭人高水平的師資力量,培育大批環境保護工程技術、科學研究和行政管理人才,共有7 名環境學科的老師或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我國的環境保護領域享有極高的聲譽。該校人才濟濟,學術梯隊比較完善。
老一輩有陶葆楷和許保玖兩位先生(我國環境工程教育事業先驅人物,培養數代環境人)、有顧夏聲院士、錢易奶奶、郝吉明爺爺、段寧院士
年輕的有陳吉寧(環境系統分析出身,清華前校長,不久升任環保部長)、賀克斌(大氣方向,15年剛評上院士)、黃霞(國內MBR大牛,人超級Nice,實力足夠衝擊院士)、施漢昌(研究方向為好氧生物反應器、水質傳感器,重點實驗室原主任,退休後又被學校返聘回來,今年正式榮退,學生王洪臣在人大做得也非常好)、胡洪營、餘剛(前院長,環化方向)、李俊華、王書肖(大氣所所長,郝爺爺學生,16年剛上傑青)、周集中(基因晶片,千人)、解躍峰(飲用水消毒,千人)、陳道毅(千人,深研院),袁志國(短期千人)
哈工幫: 水方向實力超群,有一大批水處理的老專家,嚴謹踏實,校友中很多為各大高校環境專業學術領頭人,先後培養出6位工程院士,不同於清華,哈工的6位院士全部都是做水方向的!另外,學校還培養了有一大批嚴謹務實的工程師等優秀技術人才,在工程界影響廣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人在清華或北大念完本科或碩士後又去哈工大做博士,也充分說明了哈工大在領域內的崇高地位。
老一輩有張自傑,編寫過被稱為專業聖經的《排水工程》,培養的很多學生都是各大高校環境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王寶貞,國際水科學院終生院士,也培養了很多哈工大年輕一代的牛人,李圭白院士(地下水除鐵除錳)、湯鴻霄院士(無機絮凝劑)、張杰院士;
年輕一輩有任南琪(現任哈工副校長,09年上院士)、曲久輝(生態中心前主任,也是09年上院士)、彭永臻(2000年左右由哈工前往北工大,一手開創北工大環境江山,帶出過好幾個百優,15年剛剛評上院士,也算實至名歸)、馬軍(國內EST大戶,已經衝擊院士多年)、馬放(環境生物,生態方向)、哈工雙傑馮玉傑、王愛傑(現已調入中科院生態所)、郝曉地(北建大環境專業帶頭人,實力不凡,WR副主編)
同濟幫:工程界實力超群,科研方面略顯遜色
老一輩有顧國維、高廷耀(同濟前校長,設有環境領域最著名的高廷耀獎學金)、嚴煦世,地下水除氟,編寫過專業核心教程《給水工程》
年輕一輩有戴曉虎(院長,千人)、張偉賢(千人)、陳銀廣(傑青)、周琪
西建:牛人不少,只可惜學校名氣不夠
馬廣大(大氣方向,和郝吉明爺爺合編過 大氣汙染控制工程,環境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王曉昌(IWA fellow,該校副校長,院士也提名好幾次了)、黃廷林(院長)、彭黨聰
北大:大氣方向實力非凡,老一輩有唐孝炎院士(設有唐孝炎獎學金,好像環境專業的本碩博士生都可以申,優秀的師弟師妹們可以關注下),去年又新入選了兩名院士倪晉仁(科學院院士,學水利出身)、張遠航(工程院院士,大氣方向),另外還有胡敏、朱彤、邵敏,都是做大氣的。
中科大:俞漢青大牛不得不提,相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已經是院士了,領域內的楷模。回國短短十多年,培養的學生已經名滿天下,出了好幾個青千、優青、青長、中科院百人等優秀青年人才!
南京大學:目測也會發展很快,張全興院士(離子交換方面頗有造詣);潘丙才,南大學術新秀,張院士得意門生
浙大:劉維屏(現院長,傑青,環化方向),鄭平(環境微生物方向,anammox做得很猛),程少安(從Logan院士那裡回來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方向)
大連理工:該校環境專業由之前的化工學院分出來的,有很強的化工背景。大牛有全燮(傑青,光催化做得很不錯,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等獎),陳景文(傑青,洪堡學者,環化方向),張耀斌(最近在零價鐵水處理方面發了一系列文章),周集體(據說工程做得超強)
重大:老一輩有龍騰銳,其他的不甚了解。校友中比較牛的有清華的黃霞老師,同濟的周琪老師,還有黃勇、沈耀良(蘇科大副校長)
北師大:近年來也發展迅猛,楊志峰院長也剛剛當選院士
天大:該校化工背景比較強,老一輩有林榮忱(和張自傑老師合編過排水工程),年輕一輩了解不多
山東大學:王文興院士,大氣方向;高寶玉,山大環境學院前院長,做絮凝劑的
湖南大學:曾光明院長,聽說湖大環境學院就靠他頂著,已多次院士候選人提名
華南理工:胡勇有老師微生物絮凝劑做得不錯
最後不得不提下中科院生態中心,方向齊全,牛人簡直不能更多。只能簡單列舉幾個,剩下的大家自行去百度去吧
做水牛人:曲久輝(水質淨化)、楊敏(環境微生物)、王東升(環境微生物)、強志民(新型汙染物控制)、劉俊新、劉會娟、王愛傑、
大氣:賀泓(院士提名好幾次了)
土壤方向:朱永官(廈門城環所所長,衝擊院士好幾次)、賀紀正
環境材料:郝鄭平
毒理:江桂斌(中科院院士,現任生態中心主任,EST副編)、朱本佔
生態:傅伯傑
最後,附錄一份世 界 著 名 出 版 公 司 愛 思 唯 爾 ( Elsevier )發布的了 2015年 中 國 高 被 引 學 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環境科學」組高被引學者名單,供大家參考。
編輯:程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