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2020-07-04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4日訊 日前,2019年度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人選)共245項(人),其中最高獎獲獎者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萬書波。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旨在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組織,重點獎勵有助於提高我省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科技成果。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自2002年設立以來,先後有27位專家獲獎,集中於醫藥、海洋、農業等領域。

閃電新聞記者為您梳理盤點,帶您認識這些科學技術「大佬」!

2002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曾呈奎: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學家,中國海藻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曾呈奎長期從事海洋植物學的教學和海藻學的研究,先後發現了百餘個新種,兩個新屬,一個新科,為中國海藻志的編寫提供了基本資料。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蔣民華:中國科學院院士,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山東大學終身教授,中國功能晶體研究和開發的先驅者和帶頭人之一。提出的DKDP晶體的亞穩相生長理論和方法,打破了國際上在低溫穩定相中生長DKDP的慣例,生長出高質量的晶體;在KTP的助熔劑生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探索並生長出「中國牌」的LAP晶體,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拓了把有機基團和無機基團結合起來的有機金屬絡合物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系列的研究領域,形成了有特色的、國際上稱為半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的新方向。

2003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彭實戈: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山東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金融研究院院長。被譽為國際上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其理論也被認為奠定了「金融數學」這門20世紀80年代剛剛興起的邊緣科學的理論基礎。

2004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管華詩: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我國海洋藥物研究與開發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長期從事海洋藥物的研發工作,成功研製了「藻酸雙酯鈉(PSS)」、「甘糖酯」等海洋藥物及海洋生物工程製品並實現了產業化。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顧心懌:石油礦業機械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勝利石油管理局資深首席高級專家,勝利油田鑽井工藝研究院總工程師。在長期的石油礦場機械設備的設計研發創新工作中,研製出「大直逕取心工具」、「鏈條抽油機」、「勝利一號」鑽井船、「勝利二號」步行式鑽井平臺和液壓蓄能石油修井機等,產業化後獲得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為開拓山東淺海油田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5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張福綏:海洋生物學家,水產養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貝類增養殖學研究的學術帶頭人。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海洋貝類實驗生態學、貝類養殖生物學和貝類人工繁殖學,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和原創性成果,被尊稱為「扇貝之父」。

2006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李登海: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玉米工程研究中心(山東)主任。他育成的緊湊型玉米大幅度突破了我國平展型玉米的高產極限,將平展型夏玉米最高畝產提高到1100公斤,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開創了我國玉米高產道路。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唐啟升: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研究,是我國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和大海洋生態系研究的主要奠基人,為我國漁業科學與海洋科學多學科交叉和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作出突出貢獻。

2007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謝立信:眼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名譽所長,主要從事眼科角膜病、白內障等應用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在科研、醫療等工作方面成績卓著,是國內率先完成逾萬例角膜移植手術的專家,中國角膜病專業的領軍者和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的開拓者,國內角膜病專業的領軍者及眼庫建設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凌沛學: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院長,山東省藥學科學院研究員,魯商集團總經理。致力於多糖類藥物特別是玻璃酸鈉(HA)研究,在國際上首創將透明質酸作為眼用製劑的媒介應用於眼部給藥傳遞系統中,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2008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張運:內科學心血管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國際上首先建立了應用都卜勒超聲技術診斷心血管疾病的一系列新方法,使大多數的心臟病患者避免了創傷性的心導管檢查,實現了診斷學的革命。先後承擔國家「863」等重大科技計劃項目30餘項,這些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的推廣應用,產生了重大的學術影響和社會效益。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趙志全:曾任魯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國家手性製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工程研究員。他率先在國內組織成立了「國家手性製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圍繞感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重點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先後開發新藥40多個,有26個實現了產業化,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02.9億元,利稅31.5億元,為山東省醫藥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9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侯保榮:海洋腐蝕與防護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海洋腐蝕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一直從事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工作,致力於開展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提出了海洋腐蝕環境的概念, 促進了海洋腐蝕與防護學科發展,為我國和山東省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丁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煙臺萬華合成革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煙臺萬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更名為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聚氨酯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多年來一直從事聚氨酯及其原料MDI的消化吸收、研發創新和高技術產業化工作。

2010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於金明:放射腫瘤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針對制約腫瘤放射治療療效提高的兩大瓶頸——精確施照和精確靶區勾畫,進行了系統研究。致力於放射腫瘤學科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了包括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以及多名國外醫生在內的進修醫生500餘人。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王恩東: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高效能伺服器和存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時任浪潮集團副總裁。王恩東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的路線,在國產伺服器軟硬體設計中實現重大創新,為中國伺服器產業的發展壯大作出重要貢獻。國外產品對高端伺服器的市場壟斷嚴重威脅著國家關鍵信息系統的安全。解決核心技術問題,發展國產高端伺服器,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作為總設計師,王恩東開發出國產第一代高端商用伺服器系統,解決了三大核心問題:I/O 瓶頸問題、存儲問題和可用性問題。

2012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程林: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山東省首批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入選者、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高級合作研究員,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時任山東大學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提出了基於新的耗散指數的換熱器多目標參數優化分段直接設計新方法,為構建具有國家鮮明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換熱器熱力設計平臺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趙振東:小麥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一級研究員、首席專家。從事小麥研究工作30年,在優質高產與超高產廣適品種選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帶領團隊先後育成濟南17、濟麥19、濟麥20和濟麥22等大面積主栽品種,連續十年來年均種植面積2300萬畝以上。

2013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趙家軍: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專家,現任山東省立醫院院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副校長(副院長)。從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工作30餘年,突破傳統理論束縛,在國際上創新性提出「TSH直接調控膽固醇代謝」和「幹預脂毒性防治糖尿病」的觀點,為臨床防治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提供了新的策略。

2014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王軍成: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海洋環境監測技術專家,國家海洋監測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建者,現任山東省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從事海洋環境監測技術與裝備研究30餘年,先後主持了我國三代大型海洋資料浮標系統的研製工作,為我國海洋環境監測裝備與技術發展做出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

2015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李術才: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山東大學巖土與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從事巖土工程研究開發25年來,緊密結合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中突水突泥災害防災減災的重大需求,創建了隧道不良地質超前預報、突水突泥災害預測預警和治理等關鍵技術,為隧道建設防災減災做出了突出貢獻。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陳子江:中國科學院院士。創建了我國生殖醫學領域唯一的「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創人類宮腔配子移植術(GIUT)、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超聲微創治療術等,先後誕生世界首例GIUT試管嬰兒和中國首例IVM試管嬰兒等,其領導團隊輔助生殖技術(ART)成功率達55%,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2016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胡敦欣:物理海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在海洋研究有多項重要發現,在國際上率先開展陸架海洋通量(碳循環)研究;率先發現了我國陸架第一個中尺度渦 「東海冷渦」;發現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支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的洋流——太平洋「棉蘭老潛流」。參與了多項國際前沿研究計劃的設計、制定和實施,並將有關研究引入中國,為推動國內外海洋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7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何友: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航空大學(煙臺)信息融合研究所所長、海戰場信息感知與融合技術軍隊重點實驗室主任。我國信息融合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多年來致力於信息融合的技術研究,建立中國航空學會信息融合分會。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史偉云:山東省眼科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角膜病學組組長。首次提出的睫狀體-虹膜通路,是引起角膜移植排斥另一途徑的創新理論,並據此研發了我國首個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眼內植入緩釋藥物。提出生物組織脫細胞的滲透壓平衡理論,研發的新型生物工程角膜臨床應用效果完全達到了人角膜供體水平,可解決我國50%以上的角膜供體匱乏問題。建立了共焦顯微鏡指導角膜病診療技術體系,建立了首個國際角膜移植手術技術培訓基地。

2018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吳立新: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長期致力於大洋環流與氣候研究,在跨尺度海洋動力過程及海氣相互作用領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發現20世紀全球副熱帶大洋西邊界流區「熱斑」現象,提出全球增暖導致西邊界流加速是其主要形成機制,推動傳統西邊界流研究向物理、生態等交叉方向發展。

2019年

27位!盤點歷屆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你認識幾個?

萬書波: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從事花生栽培研究39年,緊密圍繞生產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在花生高產與品質栽培理論和技術領域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建立了花生單粒精播高產理論與技術。帶隊研發的花生單粒精播技術,在春花生高產攻關田實收畝產先達到752.6公斤,又達到782.6公斤,屢屢創造花生單產世界新紀錄。

閃電新聞實習記者 史金銘 報導

相關焦點

  • 33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畢業於什麼大學?清華並列第三位
    中國大學說,說中國大學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兩人獲得,本文為您盤點了歷屆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起來看!
  • 帶你認識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來看看你的家鄉有幾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就是為了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良好氣氛,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通過不懈的努力,為中國的科技發展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 致敬國之脊梁:歷數首屆至今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從2000年度開始頒獎以來到2019年度,共有33位中國科學家獲得此項殊榮。
  • 歷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畢業於何高校?幾乎全為名牌大學!
    從2001年開始,每年年初國家都會頒發上一年度的「最高科學技術獎」,截止到目前已經頒發了19個年度,在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前,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20個年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以及他們的本科畢業院校,本文我們先來了解2000到2009年度(頒獎時間2001年到2010年),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的出生家庭、年齡、地域、教育背景
    原標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群體特徵分析及思考作者 :吳藝貝、李俠>(上海交通大學 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設立以來,已頒獎18屆,每屆最多授予2人,先後共有33位獲獎者,獎金也由最初的500萬元提高至800萬元,主要獎勵在科技領域的領軍人才。
  • 歷年山東科技最高獎獲得者,看看都有哪些大咖?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農業部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萬書波,憑藉在花生栽培研究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獲得了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每年的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這個獎項最受矚目。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梳理了歷年山東科技最高獎獲得者,名單如下:●2002中科院海洋所曾呈奎院士;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蔣民華院士●2003山東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彭實戈教授●2004中國海洋大學管華詩院士;中石化勝利油田管理局鑽井院顧心懌院士
  • 2017年度「國家三大獎」即將揭曉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
    2017年度「國家三大獎」即將揭曉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即將召開。這是繼2017年5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簡稱《方案》),獎勵大會「變臉」後首次與公眾見面。
  • 專訪山東科技最高獎獲得者史偉雲:那個點亮世界的人
    辦公室裡還有不少公務等待他處理,再過十幾個小時,數十臺手術、赴京參加評審等工作已經擠滿了他的行程表。  這是史偉雲極為平常的一天。平常到讓他幾乎忘記,四天前舉行的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獲得了萬眾矚目的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縱觀歷屆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絕大多數都是院士。作為一名眼科醫生,史偉雲有何「神奇」之處?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 大盤點 | 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31位科學家都是誰?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獎項,每年評審一次,每次授予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個人,並由國家主席親自籤署、頒發榮譽證書和高額獎金。對於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而言,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一種無上光榮。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亮相中國科技館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小謨院士、趙忠賢院士,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中國科協辦公廳、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出席。首先,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致辭。
  •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趙忠賢
    1964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物理系,197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陳嘉庚科學獎獲得者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17年1月9日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植物系統學 突變理論 力學學科 爆炸成形...
    原標題:2017年度「國家三大獎」即將揭曉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  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即將召開。這是繼2017年5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簡稱《方案》),獎勵大會「變臉」後首次與公眾見面。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今天(10日)揭曉。其中,最受矚目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他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他從事的工作你一定非常熟悉——每天睡前,看一眼天氣預報,明天穿薄還是穿厚,帶不帶傘,都要「問」曾老。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曾慶存:1954年河南的晚霜,正好(是)麥子要抽穗的時候,一晚上死了40%。你可以想像,我是農民(出身),聽到這個,那真是非常驚心動魄。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據新華社消息,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物理諾獎】諾貝爾獎最初十年物理學最高獎項獲得者,你們認識幾個呢?
    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稱為物理領域的最高獎項,是對人類做出了極大貢獻的人才獲得,那麼最初的十年,是有那幾位科學家獲得的呢?小編帶大家去認識一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獎金捐出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獎金捐出】8月3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個人獲得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劉永坦院士表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能夠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將800萬獎金捐出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公布 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院士榮獲最高獎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魯政發〔2020〕18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榮獲科學技術最高獎,是該校繼管華詩院士(2004年)、吳立新院士(2018年)之後第3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澤山
    王澤山,1935年9月10日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火炸藥專家、含能材料專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3、項目承擔&成果獎勵截至2018年7月,王澤山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