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引力,不可思議的疊石頭,牛頓看到都會被氣哭

2020-11-29 絳紫藝術

話說在很久之前的某一天中,牛頓在蘋果樹下休息,突然一顆蘋果掉了下來,於是,牛頓就設想,讓這個蘋果掉下來的力量和讓月亮環繞地球飛行的力量是同一種,這就是我們熟知的萬有引力。

因為有了引力,鬆開拿著瓶子的手,瓶子會掉下去,鳥兒不扇動翅膀也會飛不起來,不過,也有很多事情在某種條件下,會違背這個定律。

在藝術領域,也有很多作品為了打破這個定律而創作出來,雖然,是為了打破這個定律,但是,同樣也藉助了引力效果,疊石頭就是其中之一。

疊石頭相信很多人都玩過,這種簡單的遊戲,又怎麼能被稱為藝術呢?相信你看完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就會認可,他疊的石頭就是一個個不可思議的藝術作品。

這位名叫米哈·布林諾維奇的疊石頭藝術家,從事疊石頭已經10年的時間了,在最初,疊石頭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耐心和冥想的一種方式,後來慢慢的變成了一種習慣和愛好。

每個見到他疊石頭作品的人,都會下意識地認為,他疊的石頭,肯定採用了某種特殊的材料,比如將兩個石頭粘貼起來的膠水,或者是鑽孔,用木棒和鐵絲將石頭串聯起來,甚至,還有人猜測,他的疊石頭圖片都是經過電腦合成而來。

正因為這麼多的猜測和質疑,才使得米哈·布林諾維奇的作品足夠讓人震撼。

事實上,米哈·布林諾維奇的疊石頭作品,並沒有使用任何的膠水或者串聯工具,這些不可思議的疊石頭作品,完全是利用石頭的重力和引力的效果,最後再加上一點點的耐心,從而出現如此震撼的效果。

這些一個疊一個的石頭,仿佛像是有人用一隻無形的手,將它們固定在這裡,似乎下一秒,一陣微風吹過都會將它們吹倒。

雖然說米哈·布林諾維奇的作品,是利用引力創造而成,但是,相信牛頓看到他創造出來不可思議的疊石頭作品,也會被氣哭吧。

相關焦點

  • 當牛頓穿越到二次元的世界,他可能會被氣炸,物理定律完全失效了
    不過有一個人應該是不會喜歡二次元的世界的,他就是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因為二次元的世界是不歸牛頓管的,當牛頓穿越到二次元的世界,他可能會被氣炸。這個時候後面的蘿莉發力,兩人在空中翻滾,竟然滾到了對面的陽臺上去,牛頓看到這一幕估計要被氣炸。
  • 地球都無法擺脫太陽引力,為什麼「天外來客」奧陌陌卻可以?
    因為質量巨大,因此引力巨大。照理說,太陽系中的天體應該很難擺脫太陽自身的引力,那這個奧陌陌為什麼可以擺脫太陽系的引力呢?宇宙速度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其實可以從牛頓的一個思想實驗說起。話說,1687年,牛頓發表了著名的科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本著作中,牛頓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範式以及基礎理論。
  • 動漫裡五大不合理設定,最後一個牛頓看了會被氣哭!
    第二個:主角哪怕是頭豬,校花都會倒貼給你還有在一些動漫裡有這樣的設定,那就是只要你是主角,哪怕你再醜都會有人喜歡你,甚至校花還倒貼給你!比如《加速世界》,男主又胖又矮,在虛擬世界是一頭豬,但卻有美麗的校花倒貼給他,最後男主和校花談戀愛,而且男主青梅竹馬也喜歡男主,這就是主角的好處;除了「加速」外,還有部「剪刀狗」,男主變成了狗,竟然還有漂亮的女作家喜歡他!
  • 地球都擺脫不了太陽引力,為何奧陌陌卻可以?木星助它逃脫!
    宇宙是非常浩渺的,宇宙是由很多物質構成的,太陽系就是宇宙中的一部分,放眼整個宇宙,太陽系也是一個非常渺小的天體系統,但是對於地球來說,太陽系是非常龐大的,在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會圍繞著太陽進行旋轉,太陽就是太陽系的中心,沒有天體能夠逃脫太陽的引力。
  • 太陽系中沒有任何星體可以擺脫太陽引力,為何它卻可以?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沒有任何星體能夠逃脫太陽的引力,但是科學家在研究探索的過程中卻發現了一個太陽系外的星體叫做奧陌陌,它每秒26公裡的速度擺脫太陽系,不過在太陽系當中所有的物體都被太陽引力所制約,才會被「捆綁」在太陽系當中,令科學家比較的疑惑為什麼這個奧陌陌星體不會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呢?
  • 要是有一天引力突然消失,你還有機會拉粑粑嗎?
    換句話說只要有質量就難逃地球引力的作用都會被牢牢地束縛在地球上——地殼可能就要飛走了 就算地殼不飛走此時地心的巨大能量擺脫引力束縛這個引力腦洞都是源於牛頓被蘋果砸1727年牛頓去世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才出現在伏爾泰的回憶錄裡牛頓的侄女反過來引用伏爾泰的版本
  • 相對論是對牛頓引力理論的修正還是完全顛覆?
    不只是修正了牛頓引力理論,同時還是顛覆了引力理論,完全的顛覆!為何這樣說?三個原因。一是對引力傳遞速度的修正和顛覆。牛頓引力認為引力的傳遞是瞬間完成的,具有超距作用,不需要時間。不過相對論對於引力的傳遞認為並不是瞬間完成的,引力是有速度的,這個速度就是光速,這難道不是顛覆嗎?
  • 在牛頓的引力框架中,若太陽失去內部壓力,坍縮成黑洞只需29分鐘
    法國天文學家、數學家拉普拉斯我們要很好地理解黑洞這個概念,其實並不一定非要搞懂廣義相對論,在牛頓的引力框架中同樣可以推導出來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逃逸速度的概念(小編之前有一篇文章專門介紹過),就地球上而言,如果從地球表面拋出一個物體,要使這個物體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需要的最低速度是每秒11.2千米。一般來說,一個質量為M、半徑為R的物體,其逃逸速度V由下面這個公式得出:V=√2GM/R(根號內2GM/R,G為萬有引力常數)。
  • 牛頓與愛因斯坦關於引力觀點的異同
    牛頓的靜態引力學和愛因斯坦的引力學在時空曲率上並沒有實質區別。比如我們知道兩個學說在低速率和中等質量的結果上有重疊。那是因為牛頓本人也身處時空當中!並且因為力的概念在牛頓公式F=ma中是不必要的,比如你設m=1那麼你可得F=a。
  • 牛頓和愛因斯坦為什麼提出了方程,卻沒有發現「黑洞」
    而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曾有機會發現黑洞,但是卻最終遺憾錯過。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m2表示兩個物體的質量,r表示它們間的距離,則物體間相互吸引力為F=(Gm1m2)/r,G稱為萬有引力常數也可簡稱為引力常數。
  • 任何物體都會由於引力而使得時空發生彎曲
    圖解:「米歇爾」1783年提出關於「暗星」的假想對於逃逸速度這個概念,火箭是一個最好的一個例子,在2003年10月15日「長徵2號」F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這一天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來的一個飛天夢,火箭要發射上天就意味著它要擺脫地球的引力
  • 引力是什麼?引力真的存在嗎?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堅信引力是存在的,並且可以提出一些相關的證據,就比如蘋果會掉地上。但有趣的是,愛因斯坦曾經提出過著名的廣義相對論,他認為引力並不存在,實際上那是時空的彎曲。那問題就來了,同樣都是物理學的大神,如果要給物理學家排個序,這兩位絕對是佔據前二的。大神的觀點不同,那到底應該聽誰的?
  •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牛頓和愛因斯坦誰的理論更準確?
    "引力」現象其實「引力」這個詞並非是一開始就有的,最早人們關注到的其實是「引力」的現象。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就開始在思考,為什麼大多數的物體都會往地上掉?甚至,到了現在,還盛傳著一個關於牛頓發現引力的謠言,這個謠言就是牛頓之所以發現引力是因為被蘋果給砸了。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我們也能感受到引力,愛因斯坦為何說它不存在
    筆者:三體-小遙數百年前,牛頓在蘋果樹下得到靈感,提出了萬有引力的重要觀點,奠定了物理學的基礎。作為力學三大經典理論之一,萬有引力的出現,也為人們探索宇宙天體的運行規律提供了理論支持。實際上,牛頓並沒有對引力的形成原因進行深入的闡述,這也留給後人許多值得探討的空間。有觀點認為,有了引力才產生了重量;也有觀點認為,有了引力才有重量。愛因斯坦同樣對引力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觀點更偏向於後者,甚至認為引力很有可能並不存在。
  • 愛因斯坦一思考,牛頓就哭了!這是為什麼?
    300年前,牛頓在伽利略、笛卡爾等人的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經典物理學,幾乎在一夜之間就顛覆沿用了2000年的亞里斯多德的自然哲學。牛頓一思考,亞里斯多德就哭了?牛頓一思考,亞里斯多德就哭了?如你坐的車拐彎時,你會感到好像要被甩出去一樣,你的車突然加速或減速,或是你坐在旋轉的摩天轉盤中,你都會有一種推背感,明顯的知道你是在運動的。可是,這個運動的大小或方向的改變,到底是相對於誰的呢?運動不是只有在相對的條件下才意義嗎?為什麼加速運動就不需要任何參照物就能知道運動改變了呢?當時人們沒法解釋。
  •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怎麼看引力的?
    幾百年來的觀察已經證明了物體之間普遍存在著引力。在1687年,艾薩克牛頓使用他的萬有引力定律量化了這一現象,並將其表述為:在宇宙之中,每一個物體都吸引著其他所有物體,並且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他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和他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誰把牛頓的蘋果車翻了個底朝天?
    今天小編要科普的是一個讓很多科學家都未曾想明白的力量,我們無時無刻不受這種力量的影響,卻讓科學家牛頓都陷入了迷茫,這種力量就是引力,你真的知道引力是什麼嗎?曾經的200 多年期間,伊薩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享有絕對權威。按照牛頓的理論,引力在瞬間起作用。
  • 解讀引力理論發展史: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
    我們都知道有質量的物體會相互吸引,這是引力的精髓思想。但要是僅知道這點東西,那麼你對引力的認識還很膚淺。在牛頓功成名就之後,他曾說過這樣的名言,「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誠然如此,在牛頓之先,前人已經探索了萬物的運動規律。不管是古代東方還是西方,都有類似天圓地方的自然理念。
  • 讓牛頓發現引力的不是蘋果,是什麼?
    讓牛頓發現引力的不是蘋果,是什麼?2020-07-29 0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混知 混知你被牛頓的故事騙了多久
  • 地球的引力範圍有多大
    這個高度正位於太空的邊緣之處,在這個高度下看地球,已經可以看到地球的弧形面貌了。在這個高度下,鮑姆·加特納縱身一躍,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他被迅速地拉向地球表面,最終他順利降落在地球表面,完成了人類的一大壯舉。鮑姆·加特納之所以能夠落到地面,是因為地球的引力作用在他身上。那麼地球的引力究竟有多強大,以至於脫離地表3.9萬米的鮑姆·加特納依舊不能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