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的本質是什麼?牛頓和愛因斯坦誰的理論更準確?

2020-12-04 薛丁格的科學

關於引力到底是什麼,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學者討論。即使是時至今日,依舊有很多人科學家在研究這方面的內容,比如:超引力理論。所以,或許在未來還有可能會出更具普適性的引力理論,不過,現在看來,關於引力的理論,最為主流的科學理論還是廣義相對論。

那在廣義相對論框架下,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倆聊一聊這個話題。

"引力」現象

其實「引力」這個詞並非是一開始就有的,最早人們關注到的其實是「引力」的現象。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就開始在思考,為什麼大多數的物體都會往地上掉?

甚至,到了現在,還盛傳著一個關於牛頓發現引力的謠言,這個謠言就是牛頓之所以發現引力是因為被蘋果給砸了。

當然,這個故事其實並非出自於牛頓之口,牛頓很早就開始就思考「引力」現象,而且恰恰他的住所門前有一顆蘋果樹。後來,由於他的侄女在和伏爾泰聊起牛頓時,可能是牛頓的侄女,也可能是伏爾泰就捏造了這麼一個故事。於是,這個謠言就開始盛傳了,不得不說伏爾泰卻是深受牛頓的影響。因為,他見證了牛頓的國葬,他認為當時的英國可以崛起,是因為他們對學者足夠的尊重,牛頓都可以被葬在當時只有貴族才能下葬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並且為他抬棺材的四個人是英國地位最高的四位王公貴族。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牛頓確實偉大,他可以被認為是科學史上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可能只有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才有可能媲美,如果把其他領域的貢獻也加進來,可能連愛因斯坦也只能望其項背。

而牛頓對於「引力」現象的解釋就是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他認為萬物都有彼此吸引的力。這個「吸引力」被他稱為萬有引力。在其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牛頓詳細的講述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如果我們在高中時就會學習到「去微積分化」的萬有引力定律。而他認為萬有引力與兩個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

通過萬有引力定律,以及運動學理論,牛頓把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學規律和地球上的運動學規律統一了起來,在此之前,當時的學者一直都認為天空中是一套,地球上是一套。這裡補充一句,他們的表述其實是月亮以上的宇宙和月亮一下的世界是遵循兩套規律的。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取得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後來,科學家運用他的理論已經可以預測很多天體的現象。不過,他有一個問題沒能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萬有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牛頓其實在當時定義了時間和空間,他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分立的,也還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時間是均勻流逝的,對誰都是一樣的,這也被稱為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而引力則是一種超距力,意思是說,引力的傳遞是瞬間完成的。

相對論

後來,到了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狹義相對論,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了時空觀。他認為時間和空間應該結合起來看的,它們彼此相互聯繫,應該被稱為時空。時間的流逝其實與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

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其實是在一個四維時空當中,一維時間和三維的空間。但我們要知道的是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其實是針對於慣性系而言的,說白了就是沒有加速度的勻速的情況。我們也可以理解成平直的時空。

到了1915年,愛因斯坦把狹義相對論進行推廣,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所研究的問題就是非慣性系下的運動情況。愛因斯坦通過一個等效原理,把加速運動和引力統一了起來。

這時候,他發現,原來引力的本質其實就是時空的彎曲。那這個該如何理解呢?

我們來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月球繞著地球轉。在牛頓理論中,地球和月球之間存在著萬有引力,彼此吸引,由於月球有一個初速度,所以會繞著地球運動。

但是愛因斯坦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的「萬有引力」,而是地球彎曲的周圍的時空,月球遵循著「牛頓第一定律」沿著時空的測地線在運動,補充一句,這裡的測地線就是時空的「直線」,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所有的物體都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所以,月球並沒有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而是在沿著時空的「直線」運動。後來,到了1919年,天文學家愛丁頓通過觀測沙羅日全食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比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更加具有普適性,也就是精度更高,誤差更小。(實際上,這當中還有個插曲,不過結果還是愛因斯坦的理論更準確。)

所以,如今科學家的普遍認同是:萬有引力的本質是時空的彎曲

相關焦點

  •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愛因斯坦和牛頓誰更正確?
    「引力」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太陽東升西落,生物的運動和生長,以及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引力和重力,引力是宇宙四大基本力之一,它的存在維持著物質世界的運動平衡,以及宇宙中天體的運動。但是引力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時空的彎曲還是基本粒子的傳遞交換?
  •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一切物理問題都是測量問題,就如一切生物問題都是進化問題一樣。萬有引力定律與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就要從測量的角度去講述。
  • 引力理論發展簡史: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
    如果兩個物體質量越大,其吸引力就越大,所以引力大小和彼此的質量乘積成反比。萬有引力公式為了讓萬有引力的力和牛頓第二定律的F=ma統一起來,就需要一個引力常數。後來卡文迪許通過扭秤實驗精確的測量出來了引力常數G,這樣萬有引力公式就完美了。
  • 愛因斯坦和牛頓,誰對科學界的貢獻更勝一籌?都有什麼?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和牛頓對科學界的貢獻誰更勝一籌但愛因斯坦和牛頓時代畢竟相差二百多年,牛頓對人類科學的影響比愛因斯坦多了二百多年,先不論他倆誰貢獻大,單從時間上,牛頓對人類科學的貢獻就比愛因斯坦多了二百多年,目前當然是牛頓的貢獻多一些。
  • 解讀引力理論發展史: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
    萬有引力公式為了讓萬有引力的力和牛頓第二定律的F=ma統一起來,就需要一個引力常數。後來卡文迪許通過扭秤實驗精確的測量出來了引力常數G,這樣萬有引力公式就完美了。有了常數G,人類終於計算出來了地球的質量。牛頓提出萬有引力之後,陷入到一個更深度的問題中。是什麼推動了引力?牛頓的答案就是上帝。還有一個問題羈絆著牛頓,這個問題甚至為相對論的建立埋下了伏筆。牛頓在思考,在宇宙深空中,兩個星球的引力是通過什麼傳遞的?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因此牛頓的萬有引力為愛因斯坦的高層梯子奠定了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愛因斯坦的上層梯級就成了空中樓閣,虛無縹緲。傳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是樹上的蘋果砸到頭上砸出來的,這當然是閒扯,但現在愛因斯坦發現了梯子的上面幾級,就能夠爬到樹上把蘋果摘下來,解剖蘋果發現了更深層次的秘密。
  • 無比強大,卻又無比弱小的引力,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引力這種無比強大又無比弱小的力到底是什麼呢?它的本質是什麼呢?最初給引力一個準確定義的人就是牛頓,它的萬有引力定律第一次讓人類如此接近了引力的真相。牛頓認為任何物體都具有一個相互吸引的力,而這個力是一種超距作用,也就是說引力是瞬時發生的,它不需要時間來進行傳導。在牛頓的理論之下,引力和兩個因素有關,一個就是物體的質量,質量越大則引力越大,而另一個則是物體的距離,距離越遠,相互的引力作用就越小。牛頓的理論非常明確體現出引力和空間是有關係的,但與時間並沒有聯繫。
  • 無比強大,卻又無比弱小的引力,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整個地球的引力都在將我們手中的手機向下拉,但我們輕而易舉就能夠拿起它,哪怕是一個一歲幼童也能夠在這場與引力的對抗中取得勝利。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引力這種無比強大又無比弱小的力到底是什麼呢?它的本質是什麼呢?最初給引力一個準確定義的人就是牛頓,它的萬有引力定律第一次讓人類如此接近了引力的真相。
  • 牛頓與愛因斯坦誰更偉大?
    近代科學大師輩出,牛頓與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毫無爭議地排在前兩名,是因為他們為物理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體系指明了發展方向。牛頓創造了力學三定律,並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在一定限度的解釋了運動的本質及規律。後世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也無不建立在牛頓經典力學的基礎上,直至近代愛因斯坦的橫空出世,牛頓的地位才被撼動。
  • 暗物質和修正引力理論 誰是解釋宇宙本質的真理
    但經過六十多年的觀察,科學家們發現:在最初的20年裡,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天王星似乎移動的過快;在接下來的20年,天王星的運動似乎又符合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隨後,天王星的移動速度又慢下來,又開始與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不相符。天王星到底發生了什麼?是牛頓錯了嗎?還是有一些額外的未經發現的物質,其引力可以解釋天王星運動的偏差?
  •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這個答案你可能會接受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新的恆星、太陽系和行星可以從運動著的旋渦這一物理宇宙永恆的運動中形成。牛頓反對笛卡爾的旋渦理論。但是,當時的科學界尊崇牛頓,硬是在牛頓的引力定律前加了個「萬有」,變成了「萬有引力定律」。從此物質有了引力。康德是支持牛頓的「萬有引力」,反對笛卡爾的旋渦理論的。他認為引力和斥力不僅來自物質質量,同時來自物質運動,並在運動中增強。又說,「吸引力是運動的源泉」。
  • 愛因斯坦和牛頓的「引力」之爭,為什麼愛因斯坦討厭「引力」?
    前面幾篇文章我們都詳細談到了「引力」為啥可以當他不存在,有不少網友就調侃說:引力都不存在了,那我們地球上豈不是所有物體都不需要依附在地球表面了,大家都飛起來了嗎?其實這個調侃有個前提就是,「沒飛起來」一定就是沒引力造成嗎?
  •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怎麼看引力的?
    幾百年來的觀察已經證明了物體之間普遍存在著引力。在1687年,艾薩克牛頓使用他的萬有引力定律量化了這一現象,並將其表述為:在宇宙之中,每一個物體都吸引著其他所有物體,並且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他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和他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引力是由宇宙中信息的重新分配而產生?新理論拋棄牛頓和愛因斯坦
    引力不是牛頓的無形引力,也不是愛因斯坦的彎曲時空,引力是由於宇宙中信息的重新分配而產生。弗林德仍然意識到,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想法,引發了很多問題。頭條新聞都是關於一個新發現的引力理論,而Verlinde的假設還需要進一步闡述和驗證。媒體根本不明白這其中的細微差別,他們想要的只是成為下一個登上頭版的愛因斯坦或愛丁頓。假設,而不是理論就像其他許多研究人員一樣,在論文發表後不久在萊頓舉辦了一個座談會,對弗林德論文進行更嚴密的科學審查。
  • 愛因斯坦和牛頓對科學界的貢獻誰更勝一籌?
    那麼他們都在什麼時代背景下作出什麼樣的科學成果呢?艾薩克 牛頓牛頓,1643年-1727年,牛頓所處的年代距離今天已經很久遠了。很多人不知道那時候的歐洲或者大不列顛島到底是怎麼樣的社會,歐洲正處於文藝復興後的大發展時期,而中國正處於清朝康熙年間,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
  • 廣義相對論比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更正確嗎?萬有引力理論是錯的嗎?
    關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哪個更正確,目前來看顯然是相對論更為正確。我經常看到大家都堅持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依然是正確的。但我個人認為其實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因為它們的根基不一樣,不可能同時正確。牛頓的萬有引力是以平坦的絕對空間作為背景的,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以彎曲的時空作為背景的。
  • 牛頓是否真正揭示了宇宙運行的本質?
    傳說歸傳說,但牛頓的學習與研究能力確實是世人所公認的。小學時,最初接觸萬有引力,也許是老師解釋得不夠清楚,小編和班裡的其他同學幾乎是一個反應:「誰不知道地球會吸引其他物體啊?這就能成為科學家?」也就是說,我和我的同桌之間也會有引力,只不過是我們的質量太小,我們之間的引力相對於地心引力來說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沒有明顯的感受。但萬有引力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平直時空到彎曲時空再到弦論,誰才是正確的?
    一直有一個牛頓和蘋果的故事,但大家都認為這是杜撰的,但事實上這蘋果下落的原因和天上行星的運動確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哥白尼的日心說和克卜勒的行星三大定律,為牛頓開創輝煌的萬有引力時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牛頓認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兩個層次的理論。萬有引力定律就像一個梯子的下面幾級,比較接地氣,指導了人類幾百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而廣義相對論是梯子的上面幾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我們爬梯子必須先踩在下面幾級才能攀爬到上面。因此牛頓的萬有引力為愛因斯坦的高層梯子奠定了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愛因斯坦的上層梯級就成了空中樓閣,虛無縹緲。
  • 牛頓在人類科學史上到底有多牛?他和愛因斯坦誰更偉大?
    或許在人類歷史上整個科學界,只有愛因斯坦能與牛頓一較高下了,在「最終偉大科學家排名中」,很多媒體會把牛頓排在第一位! 但是牛頓和愛因斯坦對人類的貢獻和影響力的方式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