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理論發展簡史: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

2020-12-04 科學認識論

科學認識君的《通俗物理100課》系列

【第四課:引力理論發展簡史】

想必大家對萬有引力理論再熟悉不過了。我們都知道有質量的物體會相互吸引,這是引力的精髓思想。但要是僅知道這點東西,那麼你對引力的認識還很膚淺。

在牛頓功成名就之後,他曾說過這樣的名言,「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誠然如此,在牛頓之先,前人已經探索了萬物的運動規律。

不管是古代東方還是西方,都有類似天圓地方的自然理念。那時候的人類無不認為浩瀚無垠的星空都是繞地面旋轉著,多彩的繁星是神創造給人類的黑夜點綴。

可是哥白尼的出現,讓地心論第一次感受到了危機。哥白尼發現,如果所有的天體繞地球旋轉,那麼星體的運動軌跡就複雜無比。倘若星球繞太陽旋轉,那麼事情就簡單得多。

本著「如了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哲學理念,中年時期的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但擔心遭到教會的迫害,就辯稱自己的理論不違背《聖經》 。儘管認慫了,他依舊憂心忡忡,畢竟在那個年代,敢質疑教會的人只會遭到火刑的懲罰。哥白尼直到晚年才發表了自己的《天體運行論》,日心說的思想被廣泛傳播開來了。

哥白尼的繼任者是布魯諾,這傢伙比哥白尼的思想還激進。他不僅承認日心說,甚至還提出了超前沿的無限宇宙學說,認為宇宙是無限大的,太陽只是眾多恆星的一個,宇宙中有無數多的「太陽」,地球和人類在宇宙中只是渺小的螻蟻。羅馬教廷聽了如此「混帳」的言論後火冒三丈,嚴刑拷打了布魯諾,逼著他懺悔。最後不屈不撓的布魯諾被活活燒死。

布魯諾之死,1600年

和布魯諾同時期的還有一個佔星師,這就是第谷,他夜觀天象,天天研究天體們的運動。得出了大量的天體運動數據。結合數據分析,第谷認為天上的行星的確繞太陽旋轉,但他卻不是哥白尼的簇擁者,第谷認為即便天上的行星都繞太陽旋轉,但太陽卻會攜帶著眾多的「小弟」又繞地球旋轉,反正地球還是老大。第谷或許是吸取了教廷反對者的前車之鑑,不得不投靠地心說,畢竟活著不好嗎。值得一提的是,第谷這種「星繞日,日又繞地」的理論傳到明朝後,甚至一度被接納!

第谷有個助手,也是他的學生,叫克卜勒。在第谷死後,克卜勒繼承了第谷的研究。並提出了克卜勒三大定律。

克卜勒

他發現第一條定律:所有的行星都以橢圓軌道繞太陽旋轉,太陽處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太陽位於其中一個焦點

第二條:行星距離太陽近時就運動得快,遠時則快,並且單位時間內行星掃過太陽的面積相等。

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

第三條:任何兩個行星的周期T的平方正比於它們各自軌道半長軸a的立方,所以常數k=a/T

克卜勒第三定律動態演示圖

以上是牛頓之前,西方對天體的研究簡史。回到地面上,伽利略這時候察覺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規律。他認為,如果一個物體沒有受到任何外力的幹擾,那麼該物體就會永遠保持最初的狀態。一個物體起初靜止,若沒有外部幹擾,它就永遠靜止。如果物體起初就運動著,若沒有外部幹擾,那它就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這就是慣性定律的雛形,可是伽利略並不清楚其中的緣由。

這時候壓軸大神登場了。牛頓結合克卜勒的三大定律和伽利略對慣性的思考提出了驚人的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

牛頓在想,為什麼地球不是勻速直線運動在宇宙中?地球貌似沒有受到任何外力啊,地球繞太陽旋轉,肯定是一種力施加給了地球,這個力是太陽給的嗎? 當牛頓的看到蘋果落地之後,啟發性的認識到萬有引力後。這時候他才知道,太陽也給地球施加了引力。

地球吸引了蘋果,在引力的作用下,蘋果落地了。那太陽也給地球一個力,為啥地球不落向太陽呢?

牛頓認為地球也會落向太陽,但地球一開始就有一個初速度,在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偏離了原有的初速度方向而落向太陽,就和平拋運動一樣,不過由於地球初速度比較大,導致地球繞太陽一周都沒有落到太陽表面,於是地球就繞太陽旋轉了。

結合克卜勒定律,牛頓認為兩個物體距離越遠,其吸引力越小,所以引力大小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如果兩個物體質量越大,其吸引力就越大,所以引力大小和彼此的質量乘積成反比。

萬有引力公式

為了讓萬有引力的力和牛頓第二定律的F=ma統一起來,就需要一個引力常數。後來卡文迪許通過扭秤實驗精確的測量出來了引力常數G,這樣萬有引力公式就完美了。有了常數G,人類終於計算出來了地球的質量。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之後,陷入到一個更深度的問題中。是什麼推動了引力?牛頓的答案就是上帝。還有一個問題羈絆著牛頓,這個問題甚至為相對論的建立埋下了伏筆。牛頓在思考,在宇宙深空中,兩個星球的引力是通過什麼傳遞的?生活中你要搬動一張桌子,就要接觸到它,不可能憑空移物,這時候手就是力傳播的介質;吹滅蠟燭,是因為嘴巴先把力傳給了空氣,空氣的氣流再把蠟燭撲滅;在水面上放一個小球,攪動水面,小球就會被動顛簸起來,這時力的傳播藉助的是水,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力傳播的介質必須是物質。

而在宇宙中,一個星球和另一個相隔那麼遙遠,彼此還有一種吸引力,那麼誰來充當引力傳播的介質? 反正真空是不可能傳遞力的,引力作用也不可能是超距作用,那這個介質又由誰來充當?這時候牛頓就藉助了亞里斯多德的以太概念,牛頓讓以太這種「物質」勝任引力介質的艱巨任務。牛頓認為:正是宇宙中充滿了看不見摸不著的以太,才使得引力的傳遞有了介質。以太就是引力作用的傳播者。

充滿「以太」的宇宙

就是這個以太,可把後來的物理學家「害慘了」(調侃而已,以太也間接地促進了科學的發展)。光說無憑,你倒是驗證啊!後人用了100多年的時間,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反正就是找不到以太的存在證據。其中有個邁克耳遜-莫雷實驗還直接否定了以太的存在。這時候牛頓的萬有引力赤裸裸地變成了「超距作用」,沒有人願意相信這一切,連牛頓本人也不願相信。用網絡流行語來說,牛頓終於把引力理論變成了自己不願相信的理論了。在微觀領域,伴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牛頓力學瞬間有涼涼的節奏。

直到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新的引力理論,也就是時空彎曲理論才解決了引力的介質問題。

在時空彎曲理論中,壓根就不需要什麼以太充當引力的介質。因為連引力都是表象,本質是時間和空間的彎曲。太陽的巨大質量導致周圍的時空彎曲的異常明顯,而地球又在太陽周圍的彎曲時空中運動,就不得不沿著彎曲的時空前行。地球就相當於車輛,時空就相當於道路,道路都是彎曲的,在其中行駛的車輛路徑怎麼可能不彎曲呢!所以地球就顯得繞太陽旋轉,就好像有一種力拽著地球一樣,這就體現出了所謂的引力。

時空彎曲

現在我們依舊接納牛頓力學,只不過把它從神壇中拉了下來,在原子尺度以下和光速10%之上的領域把牛頓除名了!當然,牛頓力學依舊在低速,宏觀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解讀引力理論發展史: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
    當牛頓的看到蘋果落地之後,啟發性的認識到萬有引力後。這時候他才知道,太陽也給地球施加了引力。地球吸引了蘋果,在引力的作用下,蘋果落地了。那太陽也給地球一個力,為啥地球不落向太陽呢?牛頓認為地球也會落向太陽,但地球一開始就有一個初速度,在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偏離了原有的初速度方向而落向太陽,就和平拋運動一樣,不過由於地球初速度比較大,導致地球繞太陽一周都沒有落到太陽表面,於是地球就繞太陽旋轉了。結合克卜勒定律,牛頓認為兩個物體距離越遠,其吸引力越小,所以引力大小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兩個層次的理論。萬有引力定律就像一個梯子的下面幾級,比較接地氣,指導了人類幾百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而廣義相對論是梯子的上面幾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我們爬梯子必須先踩在下面幾級才能攀爬到上面。
  • 愛因斯坦指出牛頓錯誤,直言引力並不存在,只是「時空的彎曲」
    1687年,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值得注意的是,牛頓和蘋果的故事並不是引力的來源。牛頓本人從未提及過相關的故事,關於引力的研究並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在漫長研究中誕生的理論。以牛頓的理論為基礎,當時的科學家建立起了經典力學的宇宙觀,但是在進入二十世紀後,以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為首的一眾科學家,提出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打破了牛頓經典力學的宇宙觀。
  •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從萬有引力理論到廣義相對論
    萬有引力在幾個世紀以前,牛頓首先發現了萬有引力,他認為引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天上所有的天體之間都存在,並且也正是引力維繫了天體的運行,牛頓甚至給出了萬有引力的計算公式,然而他卻沒有給出引力是如何產生這個根本性的問題的答案。
  • 從牛頓引力到廣義相對論再到M理論,到底是時空彎曲還是閉弦交換?
    萬有引力的現象這一切,都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牛頓在1687年發表的《 自然定律》這篇論文中,對萬有引力以及三大運動定律做了完整的描述,這是對從伽利略時代開始對引力的懵懂到牛頓時代的清晰表述。
  • 引力原來不是「力」,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早已被愛因斯坦相對論推翻
    而這就是數百年前被牛頓總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並且在牛頓之後的兩百年之中,由於有越來越多天文觀測的結果符合運用萬有引力定律所計算出的結論,而被認為是絕對的真理。而即使有少數不符合定律的,也被當成是計算錯誤或者是有觀測不到的影響因素。
  •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牛頓和愛因斯坦誰的理論更準確?
    而引力則是一種超距力,意思是說,引力的傳遞是瞬間完成的。相對論後來,到了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狹義相對論,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了時空觀。他認為時間和空間應該結合起來看的,它們彼此相互聯繫,應該被稱為時空。時間的流逝其實與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
  • 引力,萬有引力,時空彎曲看浩瀚宇宙
    1674年他根據修正的慣性原理,從行星受力平衡觀點出發,提出了行星運動的理論,在1679年給牛頓的信中正式提出了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觀點,但由於缺乏數學手段,還沒有得出定量的表示。二、牛頓是怎麼發現的萬有引力剛才我們說,胡克缺乏數學手段,就請來了哈雷,哈雷請牛頓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當時英國大科學家
  •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平直時空到彎曲時空再到弦論,誰才是正確的?
    ,還與萬有引力沒有任何關係,但這成了牛頓突破萬有引力定律重要支點!這還得等待十年,從狹義相對論發表以後,愛因斯坦就開始了如何將狹義(勻速直線運動)推廣到任何運動下都適用的理論,而這十年中有部分時間是愛因斯坦在補黎曼幾何的課,因為未來將要誕生的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是光怪陸離的宇宙時空,1915年愛因斯坦完成了廣義相對論,但他到了1916年才發表,這是一個顛覆牛頓力學的理論,以至於科學界對待廣義相對論猶如天書,但這並不影響廣義相對論猶如野草一般生長,首先下手的就是一直懸而未決的水星進動問題
  • 1919年兩支遠徵隊觀測日全食,證實了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
    愛因斯坦只是對萬有引力怎麼來的進行了一個追根溯源,用場方程更精闢的解釋了萬有引力的本質,並且從動態方面糾正了牛頓經典力學的一些誤差,從而使人類認識更接近真是的世界而已。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表述為:F=GMm/r。
  • 1919年兩支遠徵隊觀測日全食,證實了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
    愛因斯坦只是對萬有引力怎麼來的進行了一個追根溯源,用場方程更精闢的解釋了萬有引力的本質,並且從動態方面糾正了牛頓經典力學的一些誤差,從而使人類認識更接近真實的世界而已。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表述為:F=GMm/r²。就是說,萬有引力F的大小,與引力常量G與相互作用物體M和m之間的乘積成正比,與物體之間質心距離r平方成反比。
  •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怎麼看引力的?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統一」,萬有引力定律既解釋了我們在地球上所能夠感受到的力(眾所周知的蘋果砸到牛頓),又解釋了導致行星以單一的法則繞太陽旋轉的力的存在。圖解:萬有引力定律實際上,引力是一種十分微弱的力量。
  • 從萬有引力到廣義相對論,什麼才是引力的真面目?
    從那個蘋果砸中牛頓的一刻開始,牛頓忽然意識到是重力在導致蘋果下墜,而且不僅是大地,任何一個有質量的物體都具有引力,所以任何兩個物體都會相互吸引,這就是萬有引力。以牛頓的理論作為基礎,經過了上百年的研究和測量,人類最終找到了萬有引力常數G,於是我們擁有了萬有引力公式。
  • 從萬有引力到廣義相對論,什麼才是引力的真面目?
    從那個蘋果砸中牛頓的一刻開始,牛頓忽然意識到是重力在導致蘋果下墜,而且不僅是大地,任何一個有質量的物體都具有引力,所以任何兩個物體都會相互吸引,這就是萬有引力。以牛頓的理論作為基礎,經過了上百年的研究和測量,人類最終找到了萬有引力常數G,於是我們擁有了萬有引力公式。
  •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兩個層次的理論。萬有引力定律就像一個梯子的下面幾級,比較接地氣,指導了人類幾百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而廣義相對論是梯子的上面幾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我們爬梯子必須先踩在下面幾級才能攀爬到上面。因此牛頓的萬有引力為愛因斯坦的高層梯子奠定了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愛因斯坦的上層梯級就成了空中樓閣,虛無縹緲。
  • 廣義相對論比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更正確嗎?萬有引力理論是錯的嗎?
    關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哪個更正確,目前來看顯然是相對論更為正確。我經常看到大家都堅持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依然是正確的。但我個人認為其實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因為它們的根基不一樣,不可能同時正確。牛頓的萬有引力是以平坦的絕對空間作為背景的,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以彎曲的時空作為背景的。
  • 一口氣看完引力簡史
    除此之外,如果我們仔細看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其實這個公式已經描述出來引力和空間的關係,那就是1/r^2,也就是引力和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牛頓也得給出他對於時空的關係。我們都知道萬有引力公式並沒有時間量,只有空間量。
  • 引力到底是什麼?是時空的彎曲還是引力子?
    我們可以先簡單描述一下引力的作用,如果從宇宙的大尺度上來看,引力是星系的粘合劑,如果沒有它們,宇宙中的物質會成一盤散沙。正是因為引力有趨勢物質相互靠近的作用。因此,它可以把宇宙中的一些距離相近的物質聚合到一起。大部分的星系就是由物質和暗物質提供的引力而聚集起來的。而太陽系,則是依靠著太陽的引力將8大行星、小行星等天體束縛在太陽系的勢力範圍內。
  • 萬有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引力子還是時空彎曲?
    我們都知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遺憾的是牛頓本人並不清楚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牛頓當然也知道這引力的本質是一個更大的奧秘,不過在牛頓時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已經很偉大很不容易了,研究引力的本質確實有些強人所難,畢竟大自然的奧秘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揭開的。
  • 萬有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引力子還是時空彎曲?
    我們都知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遺憾的是牛頓本人並不清楚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牛頓當然也知道這引力的本質是一個更大的奧秘,不過在牛頓時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已經很偉大很不容易了,研究引力的本質確實有些強人所難,畢竟大自然的奧秘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揭開的。而這個更大的奧秘(引力的本質)留給了幾百年後的科學家,他就是偉大的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