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1kHz調幅、變容管調諧FET陷流測試振蕩器電路圖

2020-12-08 華強電子網

具有1kHz調幅、變容管調諧FET陷流測試振蕩器電路圖

來源:電子發燒友 作者:華強電子網 時間:2019-01-23 11:14

調諧

具有1kHz調幅、變容管調諧FET陷流測試振蕩器電路圖

相關焦點

  • 打破調諧範圍記錄的串聯LC儲能VCO
    在諧振頻率處,串聯調諧的儲能電路將增益升高到1以上,使電路振蕩。振蕩不需要輔助元件,電感與電容之間的結點沒有其它連接,這意味著只靠用作電容的變容管就決定了調諧範圍。頻率的變化是按調諧元件的平方根。頻率要改變兩倍,調諧電容就要改變四倍。
  • 壓控振蕩器(VCO)的定義 控振蕩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圖1中,uc為零時的角頻率ω0,0稱為自由振蕩角頻率;曲線在ω0,0處的斜率K0稱為控制靈敏度。使振蕩器的工作狀態或振蕩迴路的元件參數受輸入控制電壓的控制,就可構成一個壓控振蕩器。在通信或測量儀器中,輸入控制電壓是欲傳輸或欲測量的信號(調製信號)。人們通常把壓控振蕩器稱為調頻器,用以產生調頻信號。
  • 基於電調諧LC濾波器的研究與設計分析
    選擇同步調諧濾波器的一個關鍵要素在於這種濾波器能夠以簡單的電路形式實現電調諧,而其他形式的濾波器並非不能實現電調諧而是要實現電調諧的電路較複雜,且所需變容管種類多,其電特性也極不易同時滿足需要。設計LC電調諧濾波器實際相當於設計諧振放大器,只是這裡變容管成為電路的核心。現對變容管諧振電路略做討論和分析。
  • 調幅電路工作原理--高電平調幅電路
    調製電路的輸出功率和效率不是主要指標,調製電路的形式,非線性器件類型及工作狀態選擇不受輸出功率和效率的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更好地提高調製線性和抑制載波輸出。調製信號UCO通過低頻變壓器T2加到集電極電路且與直流電源VCO通過低頻變壓器T2加到集電極電路且與直流電源VCCT相串聯。C1、C2是高頻旁路電容。集電極諧振迴路LC調諧在載頻WC上。調幅信號經高頻變壓器T8送到負載。C1、RB構成自偏置電路。
  • 調幅解調電路
    一、調幅電路 調幅電路是把調製信號和載波信號同時加在一個非線性元件上(例如晶體二極體或三極體)經非線性變換成新的頻率分量,再利用諧振迴路選出所需的頻率成分。調幅電路分為二極體調幅電路和電晶體基極調幅、發射極調幅及集電極調幅電路等。
  • 超外差收音機電路圖大全(五款超外差收音機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超外差式收音機的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機機主要由輸入調諧電路、混頻電路、中放電路、檢波電路、前置低放、功率放大電路和喇叭或耳機組成。 1、輸入電路,即選擇電路,或稱調諧電路把空中許多無線廣播電臺發出的信號選擇其中的一個,送給變頻級中的混頻電路。
  • 調頻、調幅收音機檢波及鑑頻電路
    調頻、調幅收音機檢波及>鑑頻電路圖14-8 是一個調頻、調幅收音機共用的檢波、鑑頻電路,其VT2是中放的末級電路。中頻變壓器T1調諧於10.7MHz 調頻波的中頻,T2調諧於465kHz周幅波的中頻,T1的輸出端與比例鑑頻器電路耦合,通過
  • 如何看懂電路圖(四):振蕩和調製電路詳解
    常見的連續波調製方法有調幅和調頻兩種,對應的解調方法就叫檢波和鑑頻。  下面我們先介紹調幅和檢波電路。  ( 1 )調幅電路  調幅是使載波信號的幅度隨著調製信號的幅度變化,載波的頻率和相應不變。能夠完成調幅功能的電路就叫調幅電路或調幅器。  調幅是一個非線性頻率變換過程,所以它的關鍵是必須使用二極體、三極體等非線性器件。
  • 調幅與檢波的基本原理介紹
    根據調製過程在哪個迴路裡進行可以把三極體調幅電路分成集電極調幅、基極調幅和發射極調幅3種。下面舉集電極調幅電路為例。   圖6是集電極調幅電路,由高頻載波振蕩器產生的等幅載波經T1加到電晶體基極。低頻調製信號則通過T3耦合到集電極中。
  • 94 GHz變容二極體調諧振蕩器
    點擊上方actMWJC關注《微波雜誌》對於通信、雷達和測試應用
  • 如何看懂振蕩和調製電路
    振蕩電路的用途和振蕩條件   不需要外加信號就能自動地把直流電能轉換成具有一定振幅和一定頻率的交流信號的電路就稱為振蕩電路或振蕩器。這種現象也叫做自激振蕩。或者說,能夠產生交流信號的電路就叫做振蕩電路。  一個振蕩器必須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饋電路和選頻網絡。
  • 學會分析這八大模擬電路,電路設計能力提升一個臺階
    振蕩器不需要外加信號就能自動地把直流電能轉換成具有一定振幅和一定頻率的交流信號的電路就稱為振蕩電路或振蕩器。這種現象也叫做自激振蕩。或者說,能夠產生交流信號的電路就叫做振蕩電路。一個振蕩器必須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饋電路和選頻網絡。放大器能對振蕩器輸入端所加的輸入信號予以放大使輸出信號保持恆定的數值。
  • FM角度調製電路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這樣,若採用頻率穩定度很高的載波振蕩器(如石英晶體振蕩器)最後得到的FM波中心頻率穩定度就等於載波振蕩器的頻率穩定度。調相是間接FM的基礎。實現調相的方法很多,如採用圖5.5-21和圖5.5-22所示的調相電路等。圖5.5-20B是RC積分電路,用UCO去PM器,PM器的輸出實際上就是用UΩ(T)作為調製信號的FM波。
  • 振蕩和調製電路詳解2
    常用的電路有兩種。( 1 ) RC 相移振蕩電路圖 4 ( a )是 RC 相移振蕩電路。電路中的 3 節 RC 網絡同時起到選頻和正反饋的作用。從圖 4 ( b )的交流等效電路看到:因為是單級共發射極放大電路,電晶體 VT 的輸出電壓 U o 與輸出電壓 U i 在相位上是相差 180° 。
  • 調幅電路原理
    一般總是把高頻載波信號和調製信號分別加在諧振功率放大器的電晶體的某個電極上,利用電晶體的發射結進行頻率變換,並 通過選頻放大,從而達到調幅的目的。根據信號所加的電極不同,可分為基極調幅,集電極調幅和發射極調幅等多種調幅電路。它們的調幅原理基本相同。這裡只介 紹基極調幅電路。
  • 增加RC壓控振蕩器的頻率區間
    可以在微軟Excel中生成變容二極體的調諧曲線。然後,將此信息用於該轉換器的電壓-頻率轉換方程。對於NTE618,電容對於電壓的近似關係表達式為:  圖4表示出計算值與測量值之間的類似性。較高頻率下差異更大些,因為變容二極體的電容降低到了與電路與器件雜散電容相當的量級。仔細布線可以儘量減少這個問題,增加範圍。
  • 電晶體收音機電路圖大全(超外差式/CMOS/變頻電路詳解)
    (1)天線調諧輸入迴路廣播電臺發射的高頻調幅波信號,經磁性天線L1、c1、C調諧迴路選擇後,通過厶、k耦合,送到變頻級VT1的基極。 (2)混頻和本級振蕩電路由振蕩迴路和混頻級組成的電路又稱變頻級,電晶體VT1兼作振蕩迴路和混頻器。振蕩迴路由VT1、L3、G、C2。、矗、L4組成。它能產生一個比輸入信號頻率高465kHz的等幅振蕩信號。
  • 模擬電子電路的八大基礎模塊概念解析
    振蕩器 不需要外加信號就能自動地把直流電能轉換成具有一定振幅和一定頻率的交流信號的電路就稱為振蕩電路或振蕩器。這種現象也叫做自激振蕩。或者說,能夠產生交流信號的電路就叫做振蕩電路。 一個振蕩器必須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饋電路和選頻網絡。放大器能對振蕩器輸入端所加的輸入信號予以放大使輸出信號保持恆定的數值。
  • FM角度調製電路工作原理
    產生FM信號的電路叫高頻器,對它的主要要求有:已調波的中心頻率具有一定的穩定度;調製靈敏度(每單位調製電壓所產生的頻偏)更高;無寄生調幅或寄生調幅儘可能小。變容二極體、電容式話筒以及具有鐵氧體磁芯的電感線圈等都可以等效為可控電容或可控電感,如果將它們作為LC載波振蕩器振蕩迴路中的一個元件,即可實現直接FM。變容二極體是一種壓控的可變電容元件,用它實現直接FM,由於電路簡單,性能優良,已成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FM電路。
  • RC振蕩器和晶體振蕩器的優缺點和電路圖分析
    打開APP RC振蕩器和晶體振蕩器的優缺點和電路圖分析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06 17:02:19 振蕩器(oscillator)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將直流電能轉換為具有一定頻率的交流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