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舊事」康平的土地開發史

2021-01-13 騰訊網

康平縣士地源豐高,原為蒙古族遊牧區,1802年(嘉慶七年)開始移民到1880年(光緒六年)康平建縣時,已發展成農業地區。

清朝,康平地區為蒙古王公地,土地歸王公所有,直到1938年以前,農民種地要向蒙古地局交租。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農民オ成為土地的真正主人。黨的十一屆中全會以來,縣政府加強對土地的管理,全縣進行了農業資源概查,1983年6月成立縣上地管理局,對土地實行依法統一科學管理。

土地開墾

康平縣土地清為蒙古博、賓(圖)、達(爾)三王旗地,大體劃分為西部屬賓圖王旗,中、北部屬博王旗,東部屬達王旗。全境位於柳條邊外,清中葉前為封禁地,限制漢人入境。1802年(嘉慶七年),準其招民開墾。康平地區,蒙古族稱之為庫都力地方(意為大、廣的甸子),於清道光八一一十ニ年(1828-1832)大量開墾。據《蒙旗志》載:「道光年間又開放庫都力地方即康平縣屬荒地」;《科爾沁左翼後旗報告書》載:「又,道光八年開放康平一帶荒地,設雙益地局,時於昌圖府西街慶城地局,經徵地畝三千二百四十ー頃五十七畝五分八釐一毫……承種佃戶七千五百六十四戶」(每頃100市畝)。

據招墾章程規定,丈放荒地以三六O方弓為一畝(每號5尺),交押荒銀十兩,每戶限領墾荒地五頃,每頃每年交大租制錢五千文,自領地日起五年後交租;兩頃每年交小租制錢三百二十文,自領地之日即行起租。地局對移住開墾農戶,每人每月發給食糧一鬥,開墾耕地貸給種籽六升,每百人貸給耕牛二十頭。當時大批前來開墾的主要是河北、山東一帶移民。

到1880年康平建縣時,荒地已大部分開墾。

1909年(宣統元年)統計,全縣地:荒地7868畝,牧地195741畝;民有地848583畝(肥地462757畝,瘠地385826畝);荒地123929畝,圃地32269,林地9924畝,宅地37721畝。總計1251035畝。

據《滿蒙產業志》載,全縣土地總面積469370地(一天地十五市商)。其中可耕地164300天地,佔33.10%。1916年(民國五年)統計,全縣既墾地139200天地,佔可耕地84.78%,未顯地25100天地。每年平均增加耕地900地

1926年(民國十五年)12月,全縣清丈土地,每畝按ニ四O方弓清丈,共丈各等則土地總數總計1675054畝。1930年(民國十九年)省民政廳計康平耕地1343120.09畝。其中上則地7506.69畝,中則地85833,43畝,下則地272146.42畝,減則地9763.55畝。

1936年偽康平金融合作社《管內經濟事情》載,全縣耕地總面積142695,現有耕地99616垧,佔總面積69.8%,未耕地16235,佔11.3%,不可耕23720,佔16.6%其他3124垧,佔2.2%。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前後,號召開荒種地耕地最高達175萬畝,60年代穩定在130萬畝左右,以後逐漸下降到120萬畝上下。1985年以來,全縣開發耕地7萬畝,恢復耕地5000畝,1991年被國家土地管理局授予「土地開發先進縣稱號」。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康平舊事」康平境內的遼河
    遼河為省管河流,位於康平東部,是康平縣與昌圖縣的界河,河水流向由北向南。是遼寧省內的最大河流,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被稱之為遼寧人民的「母親河」。遼河古代稱句驪河,漢代稱大遼河,五代以後稱遼河,清代稱巨流河。
  • 「康平舊事」康平縣駐軍
    1932年(民國二十ー年)7月,東北抗日義勇軍第5軍區司令高蔭周率3個團挺進康平。至同年1月第5軍區司令部及直屬支隊白夢梅部駐康平縣城。1945年10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熱遼軍區第五團一個營,最先進駐康平縣城,短住數日。
  • 「康平舊事」艱苦徵戰三載,紅旗插遍前沿
    康平是前線,縣政府主要忙於後勤供應。記得有一天,林彪到了康平。林問我們有什麼困難,我說前方部隊糧食供應有困難,康平不夠,昌圖、鐵嶺比較富,糧食多,但我們是縣與縣之間,無法運來。林彪當時就要秘書寫信,寫完他還改了改,又讓秘書謄清,將信交我,讓我派人送往昌圖調運糧食。秀水河子戰鬥時,正碰上下大雪,地上的雪一尺多深。當時我軍在戰鬥中傷亡不大,但由於天寒地凍,許多戰士因長時間伏在雪地,手腳凍傷了。
  • 瀋陽康平,我美麗的家鄉
    2/4 目前,兩地的公路交通,從瀋陽市區到達康平需要2小時左右,如果該項目實施完畢,瀋陽到康平法庫坐火車半小時即可到達。目前,康平和法庫沒有過境國鐵,沒有與瀋陽直接連接的鐵路,是遼寧省僅有的兩個不通國鐵縣份。沈金鐵路建設醞釀已久,瀋陽向北的鐵路出瀋北新區向右轉,內蒙古向南的鐵路到康平邊境向左轉,康平、法庫兩縣受無鐵路之困,區域經濟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 遼寧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
    光明網訊(記者劉勇)1月27日,第六屆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本屆冬捕節強化「馬背皇宮」即馬背上的漁獵民族文化體驗,形成「一主五輔、六大主題秀場」系列活動。再現大遼皇家捺缽祭祀儀式、「破冰尋魚」古法捕魚等傳統冬捕內容,現場的所有遊客也共同品嘗了在「大遼第一鍋」裡新鮮出鍋的五福魚湯。
  • 遼寧康平:臥龍湖畔冬捕忙
    1月11日,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在遼寧康平臥龍湖畔啟幕。本屆冬捕節以「魚躍龍湖,盛世康平」為主題,通過現場建築、燈光表演與實景演出相結合,全景展示冬捕歷史與大遼文化。
  • 康平春季遊啟動啦!
    為響應2020中國瀋陽春季遊活動,引領市民和遊客走出家門,擁抱自然,體驗和感受最美瀋陽春天,拉動消費,全力推動我縣文旅市場復甦振興發展,掀起春季旅遊熱潮,2020康平春季遊活動於2020年4月3日正式啟動啦!
  • 42歲瀋陽市康平縣長突發心梗去世
    截至昨日,百度貼吧的康平吧已經有數十篇涉及康平縣長去世的消息,網友在這裡表達惋惜和哀悼之情。昨日下午,本報記者趕到康平縣,相關部門證實了趙連渤於11月22日晚間去世的消息。「縣長去世的消息,對我們震動很大,我接到消息的時候,愣了5分鐘,根本不敢相信。」趙連渤生前的身邊工作人員這樣說。
  • 把人氣轉化為商機 康平農副產品借冬捕節搶市場
    1月19日,第七屆瀋陽(康平)臥龍湖冬捕節開幕。幾萬名遊客看過鑿冰冬捕、品嘗了鮮美魚湯後,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向康平特產。剛剛從臥龍湖打撈出來的有機鍶魚和當地產的地瓜、花生、小米、全麥麵粉成了爆款產品,在商場超市、高速公路入口,隨處可見遊客搶購的場景。在冬捕節的帶動下,康平縣的綠色食品產業鏈漸漸露出輪廓。
  • 遼寧康平:五百架無人機「炫技」臥龍湖夏夜
    本屆臥龍湖之夏系列活動,將依託康平良好的生態本底,完善的景區設施,打造臥龍湖夏季遊主打品牌,進一步宣傳推介康平旅遊資源,向世人展現康平的原生態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為廣大遊客帶來新的驚喜。開幕式主題為臥龍湖之夏系列活動暨自然城嘉年華,除了精彩的文藝演出之外,遊客將近距離欣賞到東北首次上演的五百架無人機大型戶外表演。另外,還將上演遊艇秀、美人魚表演、快閃秀等。
  • 「沈康高速」明年開工 瀋陽到康平一小時搞定
    「沈康」高速公路的建成,將拉近康平與瀋陽的距離,同時使康平脫貧提速。  據了解,瀋陽至康平高速公路建設等級為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每小時120公裡。「沈康」路由瀋陽繞城高速公路八家子收費站至康平縣東關鎮。該路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康平交通格局,同時為瀋北大開發打下基礎。  康平明年還將完成縣級以上公路118公裡的路基改造和22公裡黑色路面的鋪設。
  • 「康平老故事」康平縣糖廠
    位於遼寧瀋陽康平經濟開發區刀蘭套海村東,南與八家子村相鄰。北緯42°46′,東經123°21'。 封面圖片:來自網絡,徵集康平糖廠圖片(文下留言)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哦
  • 康平十餘場主題活動打造「臥龍湖冬捕節」品牌
    12月25日,記者獲悉,第七屆瀋陽(康平)臥龍湖冬捕節將於明年1月19日開幕。冬捕節期間,臥龍湖的冰面上將舉行首屆冰上越野漂移挑戰賽、冬捕節點燈儀式等十餘場活動,主辦方還將以百輛房車奔冬捕、百輛大巴看冬捕等方式,組織遊客圍觀冬捕、品味生態康平。 多年來,康平縣始終高舉「生態立縣」大旗。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以臥龍湖為核心的生態旅遊景區開始受到遊客關注。
  • 康平到瀋陽客車全部停運!竟是受網約車、黑車影響?
    近日有市民反映稱,康平客運站已經全站停運,不發車去往瀋陽方向,也沒有瀋陽方向的客車能到康平 目前,康平相關部門正在請示瀋陽市交通運輸局規範網約車市場,幫助康平運管妥善處理非法運營現象,保證旅客出行不受影響,維護康平客運市場穩定。 消息熱點
  • 寒冬臘月瀋陽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
    27日10時30分,第六屆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臥龍湖在1000多年前為遼代春捺缽之地,捺缽是契丹語,即為帝王的四季漁獵活動。而康平臥龍湖做為遼代春捺缽之地,至今仍保留著捺缽祭祀儀式和古法破冰捕魚的傳統。
  • 瀋陽:6萬多隻野生候鳥康平臥龍湖歇腳(圖)
    近日,康平臥龍湖生態保護區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期,累計6萬多隻候鳥在此歇腳駐足補充能量。  11月7日瀋陽降雪,在康平臥龍湖生態保護區裡,成千上萬隻野生候鳥在保護區聚集,其中包括東方白鸛、白枕鶴、白天鵝、豆雁、秋沙雁等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鳥類,吸引了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拍照。  水域面積127.5平方公裡的臥龍湖是遼寧省面積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擁有典型的淺水湖泊溼地生態系統,這裡植被茂盛,水草豐盈,食物資源豐富,是東北亞鳥類遷徙的重要停留地。
  • 一對美國姐妹:夢想就是幫助瀋陽康平農民通過網絡打開銷路,把當地...
    這些年,她和比她小4歲的妹妹馬蘇美因為母親,因為地瓜,跟這片土地結下了很深的緣分。瀋陽市康平縣十家子村,地處科爾沁沙地東南緣,曾是有名的貧困村。17年前,伊亞娜的母親蘇珊從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來到這裡,以志願者身份資助村裡的貧困學生,與村民們結下深厚情誼。在瀋陽長大的伊亞娜和妹妹對康平「情有獨鍾」。
  • 「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
    新華社瀋陽1月11日電題:「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新華社記者石慶偉、於也童凜冽北風中,銀白色的臥龍湖冰面一眼望不到邊。第八屆遼寧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從11日開始舉行。鑿冰捕魚、踏冰觀光、湖魚競賣、冰雪農家樂、農產品大集等一系列特色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為湖邊農民帶來新商機,顯現出「冰上脫貧」環湖致富的良好效應。臥龍湖位於瀋陽北部,是科爾沁沙地與遼寧中南部城市群之間的生態屏障節點。然而十餘年前,由於過度開發,臥龍湖曾一度乾涸,湖底土地沙化嚴重,魚鳥散去,當地的農業和漁業生產受到重創。
  • 瀋陽至康平高速公路(一期)25日8時正式開通運營
    新華社瀋陽10月25日電(記者徐揚)瀋陽至康平高速公路(一期)25日8時正式開通運營。至此,遼寧開通的高速公路達到16條。    沈康高速公路(一期)全長68.136公裡,位於瀋陽市法庫、康平兩縣境內,路線起點為法庫縣依牛堡子鄉(明沈線和省道新梨線交會處),終點位於康平縣北部東三合堡。
  • 盛京遊記|探索盛京小眾路線:康平之旅
    點看《臥龍湖的傳說》,聽唱改編《西部放歌》駕駛著小車,在家憋了好一陣子的我前往康平散心,現在空間開闊的戶外景區最為受百姓歡迎,於是我選擇了康平縣的臥龍湖去放風,呼吸下新鮮香甜的空氣。康平北臨內蒙古科左後旗,臥龍湖地處科爾沁大草原的南緣,是遼寧最大、 東北第二大的平原淡水湖,形成於中生代晚期白堊紀,距今已有六千多萬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