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嶽平 廖嶽華 朱日龍
鉈屬於有毒重金屬。鉈化合物對人的急性毒性劑量為6mg/kg~40 mg/kg體重。鉈化合物是世衛組織重點限制清單中列出的主要危險廢物之一,也被我國列入優先控制的汙染物名單。鉈具有極強的蓄積性,對人體會造成持續傷害。我國於1987年將職業性鉈中毒列為法定的職業病之一。廣東、廣西賀江2013年發生的鉈汙染事故,鉈超標數倍,直接威脅供水安全。因此,當前鉈汙染急需引起環保部門高度重視。
防治鉈汙染首先要對鉈有所了解。鉈在環境中的分布廣泛。鉈是一種伴生元素,是自然界存在的典型稀有分散元素。鉈具有親石和親硫兩重性。作為親石元素,存在於雲母和鉀長石中;以氧化物或氫化物存在的鉈,則較廣泛存於錳礦物中;對含硫酸鹽礦物的礦床,鉈則通常存在明礬石、黃鉀鐵礬中。作為親硫元素,鉈主要以微量元素形式進入方鉛礦、硫鐵礦、閃鋅礦、黃銅礦、辰砂、雌黃、雄黃和硫鹽類礦物中,在黃鐵礦和白鐵礦中也相對富集。含鉈礦石、冶煉廢渣的風化淋濾,有色、冶金、化工、礦山採選工業廢水的排放和燃煤電廠的煙塵沉降等,都是鉈進入環境水體的途徑。
鉈在環境中的分布普遍,但主動公開鉈監測信息的地方很少。雖然在已發現鉈汙染的地區,一些環境監測機構開始有計劃地排查鉈汙染區域,越來越多的鉈汙染範圍被鎖定。但在其他有相關產業分布、疑似存在鉈汙染的區域,由於未意識到潛在的環境危害,或者分析手段沒有跟上來,對鉈的監測仍未受到足夠重視,導致汙染家底不清。有鑑於此,筆者提出如下工作建議:
一是開展鉈汙染專項調查。重金屬汙染嚴重的省份,大多礦石採選、冶煉業或鋼鐵業發達,其使用的原材料中往往伴生有鉈,在生產過程中,鉈進入環境水體的可能性大,途徑多。相關省(市、區)應根據行業生產布局和排汙受納水體情況,安排專項資金,有針對性地開展鉈汙染水平調查,劃定重點關注水域。從目前掌握的信息看,鉈汙染絕不是個案,一批區域需要重點監視。
二是儘快統一鉈的監測技術。使用目前的國標方法分析環境水體中痕量的鉈,石墨爐原子吸收法和ICP-MS法很難獲得具有可比性的結果,特別是如果開展面上的調查,採用原子吸收法,前處理的工作量巨大。宜鞏固ICP-AES或ICP-MS標準方法,委託有相應能力的實驗室開展分析工作。
三是建立完善的鉈監測網絡。環境水體中的鉈來自冶煉、鋼鐵等行業的排放,汙染企業要建立自測制度,核算向受納水體排放鉈的總量,並按要求公開信息。環保系統直屬環境監測機構要到敏感、重要、交界斷面採集水樣,定期監視鉈汙染水平的變化。對鉈汙染嚴重的區域,應將鉈列為常規監測指標,與其他評價指標同時分析。
鉈的分析設備高端,目前還不易普及。企業和基層環境監測機構主要按要求採集、保存和運送水樣,確定有資質實驗室,送樣進行集中分析,既保證了技術水平,又有利於綜合分析汙染規律。
四是關注廢氣和土壤中的鉈汙染。根據有關資料,冶煉等生產過程中,通過廢氣排放的鉈的量可能要遠高於廢水,因此,要發展廢氣中鉈的監測技術。廢氣中的鉈最終要落地,進入企業周邊土壤中,要根據廢氣擴散、沉降規律,在汙染帶採集土壤樣品進行分析。
五是研究鉈汙染防治技術。發現鉈汙染最終是為了解決鉈汙染。通過來源調查確定排鉈企業後,環保部門要督促企業研發或購買實用技術,降低鉈的排放量。不從源頭削減排鉈量,就沒有環境安全可言。
六是修訂鉈的標準限值。國際上關注鉈汙染的國家並不多,可資借鑑的國外標準限值較少。相比美國,我國的鉈標準限值過於嚴格,有必要獨立開展毒理學和流行病學研究,制定相對科學的標準限值。
作者單位: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