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帆燕 湯曉微 趙進 鍾婷婷 鍾浩欣 戴嘉信
林氏木業的天貓智慧門店,顧客刷臉後掃碼登錄。
困擾廣東何氏水產有限公司(下稱「何氏水產」)副總裁王丁望多年的一個產品防偽問題終於有望解決了,答案可能就藏在一個小小的二維碼上。
8月23日,2019國際二維碼產業發展大會在佛山市南海區舉行。通過攜手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設立在中國的全球代碼發行機構,南海區正計劃開展佛山二維碼產業可行性研究,並在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籌建二維碼產業園,以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助力何氏水產等傳統企業迸發新活力,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廣佛地鐵,市民掃描二維碼充值。
何氏水產的「煩惱」
一個轉型中的龐大市場
8月21日下午6時,西樵山下,何氏水產的運輸卡車正整裝待發,這些卡車將運送約4萬斤活魚至幾千公裡外的北京。仔細看,卡車內運送的每條活魚都佩戴著一個專屬二維碼標籤,它們是魚的「身份證」,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追溯魚的養殖信息。
為更好地保證產品的品質,並樹立品牌形象,何氏水產早在2017年就引入了活魚追溯體系,以避免不合格水產品流入市場,實現魚產品生產環節可追溯。然而,二維碼識別的穩定性一直是困擾何氏水產的一個難題。「掃描二維碼有時候會出現空白,經常出現掃不出魚相關數據信息的情況。」王丁望說。
與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的合作有望幫助何氏水產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相比傳統二維碼,國際標準二維碼的編碼規範、無法仿冒,能在全球範圍內解決「一物一碼」和「互聯互通」的問題。它將讓活魚的身份識別穩定性得到顯著提高,避免了因二維碼軟體公司合作中斷而不能掃碼的情況出現。
二維碼是一種可實現物品標識追溯、產業網際網路和網絡空間安全管控的重要技術手段和新型介質載體,這對於正走向品牌化、智能化轉型的南海企業無疑是一大助力。想要藉助新型二維碼技術破解問題的,當然不只有何氏水產一家。
在瀋陽安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安創科技」)的宣傳單上,南海企業廣東景興健康護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東景興」)的產品案例被設置在顯眼處。
安創科技是一家從事信息安全領域技術研發和推廣的高新技術企業,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安全二維碼。因為2018年2月起成為廣東景興的服務商,安創科技正式進入南海市場。
成立於1998年的廣東景興是個人健康護理用品領域的「隱形冠軍」,旗下品牌以「ABC」為首,已在市場上佔據重要位置,是中國衛生巾市場上佔有率前三企業。
「廣東景興想要解決產品防偽的問題。」安創科技總裁孫宏宇說。個人健康護理用品屬於快速消費品,品牌廠商之間的競爭頗為激烈。目前常見的傳統二維碼在產品追溯上、過程管理上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卻基本不具備身份鑑別和安全機制,極易仿冒,這對於這家南海製造業「隱形冠軍」來講,實在不妙。於是便有了與安創科技的合作。
廣東景興、何氏水產並非孤例。作為珠三角的製造業重鎮,南海區有著「以實體經濟為主、以中小企業為主、以民營經濟為主」的經濟結構特點,鋁型材、陶瓷、鞋業、家具、內衣、裝備製造等傳統產業發達。
當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轉換時代來臨,在以大數據之名掀起的全球科技競技風潮作用下,以製造業立區的南海釋放出龐大的技術應用市場需求。
廣佛地鐵,市民利用手機掃碼進出站
搶灘南海的服務商們
一個發育中的新興產業
「佛山南海是安創立足華南的一個支點,安創科技在這裡專門成立了子公司,正是計劃立足南海背靠的佛山龐大製造業集群輻射整個華南市場。」孫宏宇說,正是瞄準上述這個龐大的需求市場,安創科技「搶灘」南海。
有此想法的企業當然不止安創科技一家。事實上,隨著大規模定製、智能製造、產品追溯、網絡營銷、售後服務、智能倉儲物流等行業領域的一個個應用場景的湧現,越來越多的「弄潮兒」正在南海浮出水面。
在桂城瀚天科技城,成立有21年的廣東辰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辰宜科技」)在兩周前剛剛完成了一樁「大生意」。8月12日,由其開發的「大理石防偽系統」在福建省泉州市正式上線服務,這一產品正是利用區塊鏈加上國際二維碼技術實現的,通過「一物一碼」,可有效防串貨,更可實現產品溯源。
這是一家在異構融合、區塊鏈、AI人工智慧技術等方面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今年1月更憑藉「區塊鏈+安全通信」產品通過了國家級的專家組論證,成為國際統一二維碼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
佛大華康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下稱「佛大華康」)因為何氏水產提供二維碼防偽技術服務而進入公眾視野。這家服務商專注電氣自動化行業,於2017年協助何氏水產引入了活魚追溯體系,避免了不合格水產品流入市場,實現魚產品生產環節可追溯。「我們正在籌劃建立二維碼社群,通過將搭建線上平臺,幫助企業聚攏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生態。」佛大華康總經理劉富榮說。
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也來了。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是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設立在中國的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歐洲標準委員會(CEN)、國際自動識別與移動技術協會(AIM)三大國際組織認可。
在23日舉行的2019國際二維碼產業發展大會上,這家機構將發布國際二維碼(IDcode)白皮書、碼標白皮書以及佛山二維碼產業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時,它還將與南海區人民政府及世界中醫院學會聯合會、中國家電維修服務協會、中國貿促會建材行業分會籤署合作協議,約定共建行業性數據資源中心,並推動研究院下屬的統一二維碼標識註冊中心與何氏水產、蒙娜麗莎等知名南海企業進行相關合作項目籤約。
「其實早在我們到來之前,IDcode的應用服務商們便已達到南海。」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統一二維碼標識註冊中心任傑說。他口中的服務商,正包括了安創科技、佛大華康。
例如,廣東景興正與中關村工信二維碼研究院積極溝通中,在與安創科技合作的基礎上,這家企業將進一步引入國際二維碼技術。「這意味著,這家企業不再僅僅將二維碼技術應用於防偽領域,未來,從原料管理到生產製造,再到市場流通等環節,二維碼技術都將幫助企業實現全流程的跟蹤、管理。」任傑說。
隨著「弄潮兒」搶灘南海步伐的加快,一個由龐大市場需求澆築起的新興產業正在南海出現。這是一個以二維碼為核心的國際智能標識產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在這裡呈現出勃發之勢。
被驅動的「城市大腦」
一個成長中的生態體系
來自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的數據稱,作為全球二維碼應用第一大市場,到2025年,中國二維碼及產業相關應用規模將達到萬億量級。「我們正是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機遇,用市場換產業,用產業換生態。」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說。
南海正培育製造業新的增長點。新的一年,南海確立「兩高四新」產業發展導向,提出「努力推動高技術製造業、高品質服務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型生物醫藥產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呈現燎原之勢」的新目標,以期撐起南海經濟大廈的「四梁八柱」。
對於「信息產業」或者說「信息化」,南海並不陌生。早在上世紀90年代,南海就率先推行信息化建設,一度成為縣域信息化發展的引領者。聯邦家私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杜澤樺便曾透露,早在1992年,這家南海傳統製造企業便已用上了光纖。
近年來,南海已發布《佛山市南海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20年)》《佛山市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示範區工作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從頂層設計層面,大力促進位造業企業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製造業是南海最可靠的長板,南海正以數據智能為本地製造業賦能。
以智能製造為主題,南海推動廣東雲棲大會兩度在千燈湖畔舉行,為堅美鋁材等製造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量身提供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在其一系列的重點產業招商行動中,阿里雲、華為、京東雲、洛可可、徐工信息、天澤騰龍、騰一科技等網際網路行業龍頭企業正式落戶南海,國家信息中心(佛山)數字仿真研究院項目、與阿里雲共建阿里雲創新中心(佛山)在南海落地生根。
龍頭企業及項目的落地,帶動了南海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相關企業蓬勃發展。統計數據稱,2017、2018年,南海區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軟體開發企業等大數據相關企業分別新增至733家和1040家。
與2019國際二維碼產業發展大會的主會場相隔不到兩公裡,千燈湖中控大廈內的「城市大腦」已被成功驅動起來。南海區全域地圖被顯示在曲面大屏幕上,南海全域的總體態勢、政務服務、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人居環境等動態數據一覽無遺,各鎮街常住人口、經濟主體、宏觀經濟等數據被直觀展現。
毫無疑問,一個以實體經濟需求及智慧城市建設為導向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態體系,已在南海顯現出強大的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