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7:07:34 來源:淮北新聞網
我市將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強和拓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暢通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服務渠道
「十三五」以來,面對國內外市場變化和我市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淮北市全面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緊緊圍繞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和高質量發展開展重點服務活動,準確幫助企業獲取各類信息和政策指導,發揮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導航」作用,切實幫助中小企業及時清除堵點難點,為中小企業恢復生產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據統計,1-9月全市新增私營企業5752戶、個體工商戶16607戶;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居全省第2位;28家民營企業在省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60家民營企業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近年來,我市已擁有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1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4家。服務平臺按照開放和資源共享原則,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查詢、技術創新、質量檢測、法規標準、管理諮詢、創業輔導、市場開拓、人員培訓、設備共享等服務,在解決中小企業共性需求,暢通信息渠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發展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助力民營企業抗擊疫情。疫情面前,我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有擔當、有作為,通過開通抗疫專欄、提供視頻、直播服務、推出線上服務、協調產業鏈企業復工復產、捐款捐物等方式積極做好企業幫扶工作。全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開展信息、融資、創業、技術服務17場,服務企業209家,服務人數379人。
組織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充分利用省級平臺網絡,宣傳推廣「企業微課」線上培訓,引導中小企業積極參加線上學習。以建設服務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為目標,舉辦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和創新發展培訓班,加強對線上線下對接、數據上報、移動端運用、企業服務新項目、新產品使用以及中小企業服務標準化等方面的學習培訓,提高平臺服務企業能力。先後舉辦線上培訓10期,培訓人數549人,舉辦線下培訓服務41場,服務企業152家,服務人數2396人。
促進省市平臺合作共建。加強省市綜合服務平臺的合作共建,推動省市平臺在數據信息、企業註冊、服務資源上的深層次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平臺入駐社會服務機構10家、企業261家。聘請中小企業志願服務專家11人,採取「線下」服務到企業,「線上」服務上雲的方式為中小企業開展管理與診斷,分析企業現狀,發現問題找準原因,為企業制訂一對一的管理提升方案,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理解惠企政策,指導企業申報省「製造強省」和市「高質量轉型發展」項目,為企業答疑解惑。完善「1+16+X」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為中小企業提供行政審批、融資、用能、財物管理、申報指導等普惠服務。開展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帳款工作,累計清理欠款6300餘萬元。
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訴求。廣泛宣傳政策法規,及時了解企業訴求,市經信部門梳理出各項政策措施,與企業加強信息溝通,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站設立政策服務指南專欄。同時,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做好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中政策宣傳,並設立企業訴求窗口,收集企業在生產經營、享受政策中遇到的問題,並及時予以解答和解決,實現對企業訴求的7×24小時「不打烊」服務。近期,市經信部門在走訪企業中,中科(淮北)研究院旗下的普萊姆斯公司反映企業有產銷合作對接的願望,市經信局經過調查安排,確定專門科室,專人負責,先後兩次組織聯繫對接我市部分製造業有意願提升企業智能化發展的企業,積極促成政產銷對接,起到明顯效果。截至目前,市經信部門共收集企業反映問題625個,協調解決問題613個,報送市「四送一服」辦協調解決問題12個。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強和拓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暢通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服務渠道,健全企業梯度培育機制,突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聚焦民營企業改革創新,促進民營企業規範健康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營造更好發展環境,為全市中小企業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全面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奮力開創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
■ 記者 鄒晨光 通訊員 張守斌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