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蓄創新能量激發全域活力

2021-01-20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本報訊(龍虎網記者 王緣 鄭超) 近日,2020年南京市機關作風建設「網絡面對面」系列訪談迎來第21場直播,溧水區委副書記汪冬寧做客龍虎網直播間,為網友帶來一個正在蝶變的嶄新溧水。

  近幾年,溧水區重視會展產業發展,致力於打造「世界標準,全國知名」的會展名城。但在疫情影響下,作為經濟風向標的會展業一度成為遭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為了尋找會展業生機,溧水區專門成立了會展業辦公室,出臺了溧水區「會展十條」,落戶溧水的展覽項目最高可獲得150萬元的補助。 

  截至目前,溧水區兩大博覽中心已成功舉辦全國新農民新業態創業創新大會、全球智慧出行大會等各類會展活動33場,觀眾累計達55萬人次。

  溧水區把發展現代農業擺在重要位置,積極探索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徑。2019年11月18日,溧水區迎來了南京國家農高區,這是由國務院批覆同意建設,自啟動正式申報程序以來,全國首批、長三角地區唯一的國家農高區。 

  南京國家農高區以綠色智慧農業為主題,大力發展生物農業產業、未來食品、農產品特色加工、農業智能裝備製造和農業科技服務業,爭取打造出全國領先的「農業矽谷」。

  在通盤考量產業布局發展的基礎上,溧水區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布局新能源汽車、臨空、大健康等三大千億級主導產業。其中的溧水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是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也是溧水製造業的一塊「金字招牌」。 

  目前,溧水區有12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被列入南京市新產業核心項目庫,總投資達295億元,目前已全部開工。下一步,溧水區將聚焦打造省內第一、全國有影響力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地目標,全面建設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業鏈安全高效、產業生態循環暢通的產業體系。

相關焦點

  • 激發「小」活力 匯聚大能量
    激發「小」活力 匯聚大能量 ——「十三五」期間淮北市發揮 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作用促高質量發展 2020-
  • 遼寧:優化營商環境 積蓄髮展能量
    本報訊 7月10日出版的《光明日報》聚焦遼寧經濟發展和改革成就,其中以《遼寧:優化營商環境 積蓄髮展能量》為題的報導重點關注遼寧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系列舉措和顯著成效。報導指出,遼寧通過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促進民營企業規範健康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等,進一步激活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助力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報導稱,活躍在遼寧全省的8300多個項目管家,已覆蓋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全部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項目。
  • 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極大激發創新活力
    據新華社電(記者張泉)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帶動創新活力全面提升,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全鏈條」全面躍升。2019年,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總體得分為78.98分,較2012年大幅提高了15.29分,極大激發了創新活力。截至2020年6月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達199.6萬件。今年前10個月,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均實現了疫情影響下的逆勢增長。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廣東將專門制定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工作方案,提出一批市場化程度高、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加快培育「文旅+」新業態、新模式,聯合將港珠澳大橋打造成為世界級地標景區景點,創建新一批5A和4A級景區,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 涵養人才「活水」激發「三態」活力
    那麼,應如何涵養人才「活水」,煥發人才的活力呢?  要涵養人才源頭「活水」,激發初態活力。「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大至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小至一個地區、一個部門,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乃至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必定有一套科學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體系,有一個人才為先惜才愛才的發展理念,有一個激勵人才幹事創業的廣闊平臺。
  • 加強基礎科研和應用研究 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助力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李海英)11月23日上午,市長姜有為與他所聯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稻作研究室主任陳溫福,東北大學老師王聰、劉騰飛等院士專家進行座談,了解他們的工作、科研情況及新一年的計劃安排,聽取院士專家關於瀋陽科技創新及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 經費使用靈活,可自主選擇課題,極大激發創新活力
    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山東棉花研究中心主任董合忠告訴記者,「20萬元的項目經費雖然不算多,但是使用靈活,經費使用實行『包幹制』,不規定具體使用明細與比例限制,充分激發了我們的創新創造活力。」2015年,董合忠入選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連續5年、每年獲得中央財政給予的20萬元經費支持。「這筆經費主要用於對科研人員的創新支持,可用於自主選題、學術交流、學習培訓等支出。」
  • ——我國氣象數據開放激發社會無限創新活力
    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 個人利用氣象數據創造增值服務個性服務  2016年9月,在「優易數據杯」全國開放大數據創新創意大賽上,北京大學的PKUatmers團隊摘得桂冠。數據開放為個人用戶創造了一個將氣象專業數據與個人專業領域結合應用的平臺,個人利用氣象數據創造更多的增值服務、個性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大的活力和價值。
  • 陳新滋:各盡所能激發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活力
    不久前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校長陳新滋教授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這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破除影響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瓶頸和制約,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
  • 堅定信心決心 激發動力活力 加快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張瑞書...
    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堅定辦好旅發大會的信心和決心,激發旅遊產業發展動力活力,通過一屆又一屆旅發大會的精彩舉辦,全力加快一流國際旅遊城市建設步伐。會議強調,山海關區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豐富旅遊業態,完善功能設施,加快推進旅發大會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提升古城形象,讓山海關古城煥發新活力。
  • 2020濟南審批服務改革年終盤點|制度創新激發審批服務新活力 推動...
    2020濟南審批服務改革年終盤點:2020年是濟南市重點工作攻堅年,也是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創新提升年。這一年,濟南審批服務改革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便民利企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主線,實施制度、標準、數聚和理念「四個賦能」深化流程再造改革,努力實現服務事項「創新辦」、「集約辦」、「智慧辦」和「兜底辦」,全力打造「極簡審批」濟南模式,推動「在泉城·全辦成」品牌實現新突破,為優化全市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動力。
  • 激發小企業活力 匯聚大發展能量
    將中小企業發展作為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抓手,貴陽市充分利用各項政策的槓桿作用,引導具有「專精特新」特徵的企業精耕行業市場,像貴州達沃斯光電有限公司一樣,在細分領域擁有發展優勢的中小企業正不斷湧現。
  • 激發人才活力動力 匯聚發展勢能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雲南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由傳統的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而創新驅動實質就是人才驅動。 近年來,雲南省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不斷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破除制度藩籬,在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人才各方面創新模式、放權鬆綁,激發了人才創新創造的活力,營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人才發展生態,為雲南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 徐礦集團天山公司小創新激發大活力
    該公司5個創新團隊、3個創新工作室骨幹成員已達60多人。給五個創新團隊和三個創新工作室下達小改小革創新課題。和礦山創新團隊。徐礦集團天山礦業公司以「一地三室五團隊」為載體,大力推進崗位創新、全員創新、自主創新,廣泛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發明創造活動,湧現出一批敢創新、會創新、能創新的「礦山小魯班」「礦山愛迪生」和礦山創新團隊,他們以小取大、以新轉強,為礦井安全、增效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 習近平時間|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釋放數字經濟潛力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新是亞太經濟騰飛的翅膀。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指出,中方提出倡議,推動各方分享數位技術抗疫和恢復經濟的經驗,倡導優化數字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釋放數字經濟潛力,為亞太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際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易繼明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提出了工作建議。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認真聽取了他的講解,並進行了討論。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
  • 前三季度增速由負轉正 折射寶安經濟堅韌活力
    今年以來,寶安經濟逐月、逐季向好,走出的每一步雖不容易,但步伐越來越穩,細微之處折射出寶安經濟的堅韌與活力。 撐企穩發展 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作為工業大區、出口大區、人口大區的寶安必須邁過的第一道坎。
  • 吉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蓄髮展能量 讓市場主體擁有更多獲得感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吉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蓄髮展能量讓市場主體擁有更多獲得感本報記者 祝大偉「一路走、一路看,發現了很多新機遇,更加激發了我們在吉林創業的動力和熱情。」張浮升帶領本商會企業及山東參會企業深入到吉林多地走訪對接,他說各地政府部門「娘家人」「店小二」的服務理念,讓企業家暖上心頭。如今,張浮升已紮根吉林20年,真切見證了這片黑土地成長為投資沃土。
  • 江蘇南京供電公司致力於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 打造創新名企
    機制建設激發創新活力2018年11月12日,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首批5座電力無線專網基站在南京溧水投運,實現約200平方千米麵積無線網絡覆蓋,標誌著該公司電力無線專網進入規模化建設階段。截至2018年年底,累計建成基站160座,覆蓋溧水全域、江北部分區域及南京城區主要核心商圈,覆蓋面積2000餘平方千米,累計接入精準負荷控制、配電自動化、非工空調控制、用電信息採集等業務千餘個。新體制適應新需要,新機製取得新成果。
  • 《熵減:華為活力之源》—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華為30年來,從管理哲學到各項政策制定,包括業務戰略、人才管理等方面,隱約契合著耗散結構的特徵,提倡與外界積極開展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開放精神,不斷通過多勞多得、破格提拔、人員流動、簡化管理來打破平衡態,促使公司實現熵減,克服隊伍超穩態、流程冗長、組織臃腫、協同複雜等大企業病,激發活力,走向持續的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