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得比太陽早,睡得比太陽晚,是什麼支撐了我們

2021-01-16 彼岸花開果果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

疾風知勁草-李世民

一、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作為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我是從內心敬仰的。十裡長街送總理,那是無聲的敬仰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舉動。

有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為祖國的新生儲備知識儲備力量,並餘生守護愛惜她。

是什麼力量支撐的呢?如果你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你是否也會有周恩來總理的一腔熱血?哪怕只是添磚加瓦,發散自己的一絲熱量?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有人攜家帶口來回遷徙,只為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有人大發戰爭財,有人出走他國。但更多的人留了下來,是什麼支撐呢?

是信仰!是愛國的信仰支撐,才有那麼多的華夏兒女為了她拋頭顱灑熱血,面對死亡為什麼不怕?只是愛國這空洞的信仰嗎?不祖國的背後有養育並愛著自己的父母還有親人,甚至還有你的血脈,他們都還沒好好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有誰不會拋棄你,無論是戰爭還是飢餓?是你的家人,一個個家人的組合是什麼?是國家,是養育你的一片熱土。有首歌唱得很好「我們的大中國呀,好大的一個家」。

遠走他鄉就能有安穩的餘生?

當你有一塊金子,有一個富貴的人說「將金子給我,我會許你你想要的安穩生活」,而你的家人(溫飽都是問題,還時常有生命的危險)什麼也沒說只是殷切的看著你。你忍心自己吃飽穿暖安穩的度過餘生嗎?即便安心,你所以為的安穩生活真的安穩嗎?

當你的金子交出去後,你的安穩生活還有保障嗎?你是有多大的信任死死抱著這所謂的安穩呢?

是的你會不安,因為那不是你的家人,不是你的祖國,不能給予你安全的保障。有很多人可能連家都沒有,只能借居在別人家,身份或者認同感能與真正的家人一樣嗎?顯然肯定不一樣。

如果真有一視同仁的,那種情誼倒不如說是「無情」,自古多情空餘恨。就像有很多個兄弟姐妹的家庭,兄妹之間得到的愛會一樣嗎?一樣少得可憐。就像浮萍沒有根。

是「家」給了我們力量

家有「小和大」,小家就是家庭,大家大到一個村莊,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周恩來總理看到了無論大家還是小家都是處於動蕩之中,才有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魯迅起初是一名醫生,甚至留學到日本學習先進的醫術,是什麼讓他棄醫從文,因為他看到了國人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醫術只能救有限的人,他也是抱著他的家能安穩,才有了棄醫從文。

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是什麼讓我們面對買房買車以及存款而忍受加班熬夜,起的最早回來卻已半夜,都沒有看到溫暖的太陽,因為我們起得比太陽早,睡的比太陽晚,只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家人都能幸福的生活,這是我們不曾放棄的理由,也是支撐我們的力量。

我們希望父母安度晚年,能享受天倫之樂,能在病痛折磨的時候有錢治病:我們希望孩子能不落於人後,希望孩子健康地長大。這一切的基礎在於我們有大環境的支持,有國才有家。

作為90後,出生在和平年代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國家正在逐漸強大起來,我們看到的是逐步強大的她,卻忘記了她的曾經,更確切地說是情感,有些忽略了。但我們卻覺得開心,我們的國家沒有戰爭,我們能安穩的睡覺。

家給了我們力量。

相關焦點

  • 看看你起早了,還是起晚了?
    最佳的睡眠時間應該在晚上十點多鐘都睡在十一點多鐘,就已經進入了深度睡眠,根據人的體質不同,年齡不同,睡眠的時間也是各有規定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最佳的起床時間是在什麼時候。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早上幾點起床對身體健康最有利呢?看看你是起早了還是起晚了。
  • 腦筋急轉彎:為什麼太陽每天都要比人起的早!答案讓我笑抽筋
    腦筋急轉彎:為什麼太陽每天都要比人起的早!答案讓我笑抽筋腦筋急轉彎第一題:當哥倫布一隻腳邁上新大陸後,緊接著做什麼?腦筋急轉彎第二題:華盛頓小時候砍倒他父親的櫻桃樹時,他父親為什麼不馬上處罰他?腦筋急轉彎第三題:教堂向神父辦告解之前,都要先做哪件事?
  • 愛太陽的光,太陽的熱,是太陽給予我開放的笑臉
    愛太陽的光,太陽的熱,是太陽給予我開放的笑臉。我滿身碧玉中的一點光彩,卻被黑夜雨中的殘暴所憔悴,不懂得如何綻放,不會穿透黑夜雨水,任自己在耀眼的陽光下嬉皮笑臉。總以為自己嬌小嫩姿的身體會博得太陽最大的光芒,離開了才知道太陽依舊在放射著耀眼的廣芒,而「我」似乎仍在付出著什麼?
  • 太陽就是一個大火球:沒有氧氣的支撐,太陽何時會熄滅?
    太陽就是一個大火球:沒有氧氣的支撐,太陽何時會熄滅?陽光,給人的感覺是溫暖,美好,地球上的任何生靈都離不開陽光,早期的原始人,通常都是利用太陽來汲取熱能,光能,就現在而言,我們所接觸到的燃燒機制是太陽是通過核聚變反應來產生光與熱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氫聚變反應,也可以說是輕原子核與較重的原子核所釋放出巨大能量。
  • 什麼是太陽星座?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可以說,沒有太陽,就沒有生命。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星盤上太陽星座的特質就注入了我們的身體,太陽星座代表我們內在的能量核心,是我們的個性和身份。它讓我們感覺到「自我」——自己是一個「獨特的人」,有自己的感覺、視角和表現生活的方式。
  • 「睡得晚」可不是「sleep late」,正確的表達是…
    sleep是睡覺,late有遲了、晚了的意思所以睡得晚是sleep late?那就錯過頭了!Sleep late才不是睡得晚sleep在睡著的狀態(不是去睡覺的動作)late超出預期時間的(也就是晚的,遲的)sleep late睡著的狀態超出預期的時間(即睡過頭、起得晚)例句:I studied
  • 如果太陽消失了,人類還能支撐多久?
    大家可曾想過,如果我們習以為常的太陽消失了,人類還能支撐多久?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問題,畢竟專家們說,我們的太陽至少還有50億年才會死亡,鑑於我們都看不到那一刻,今天我們不妨就先來假設一下,如果太陽消失了,人類還能支撐多久?
  • 今天太陽全年最晚下班,不妨抬頭看看落日晚霞
    大洋網訊 今天廣州日落全年最晚,19時17分,太陽才徐徐落下地平線。趁著天氣好轉,忙碌了一天的你不妨抬頭看看落日和晚霞。可能有市民感到疑惑,今年6月21日夏至日,白晝最長,黑夜最短,怎麼不是全年日落最遲?
  • 為什麼還沒到冬至,天卻黑得越來越晚?不是應該越來越早嗎
    那麼,在鄰近冬至的這幾天,天應該亮得越來越晚,黑得越來越早吧?可是,如果你關心每天日出日落的時間的話,會發現最近幾天太陽落山卻是越來越晚了。以北京為例,日落最早的那天並不是冬至(今年是12月22日),而是冬至前兩周(12月8日)。北京近期日出、正午、日落時間和晝長。
  • 對太陽我們了解得還不夠
    3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成果豐碩,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但在以哈勃太空望遠鏡為代表的一批探測器望向宇宙深處的同時,我們其實在很長時間裡都缺乏對太陽的足夠了解。太陽作為太陽系的母星,對人類、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以及整個太陽系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因此研究太陽的形成、演化和對地球的影響就成為天體物理學家的重要任務之一。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太陽,我們來了!
    太陽,是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一顆恆星,也是唯一一顆可以詳細研究的恆星。它為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但同時也會對地球產生重大影響。我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將於2022年發射升空,揭示太陽磁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一磁兩暴)的形成及相互關係。
  • 我們的太陽內部有什麼東東?
    地球上生機勃勃的生命所需要的能量都來自於太陽,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太陽已經存在45.7億年了。儘管如此,我們對它也不是百分之百地了解。充分了解太陽的奧秘,是人類進一步認識周邊億萬恆星的基礎。
  • 《宇宙時空之旅》:我們的太陽
    現在我們仍能找到它們共同的祖先,最後它們也會在銀河系中散開。我們熟悉的星座,大多數是由完全不相關的恆星組成的,有些黯淡、相鄰,有些明亮,相距遙遠。我們的太陽呢?在幾光年之外,在其它恆星間就很難看到它了。泰森面前漆黑的星海被凌空圈出一個小圓圈,那就是太陽。
  • 宇宙的信使(2)我們看到的太陽是8分鐘之前的...
    是什麼將我們與浩瀚的宇宙生動地聯繫在一起?毫無疑問,那就是光。璀璨的星光,絢麗的星系,展示出宇宙的奇觀。然而,那些來自星空的光,也是來自久遠時空的信使。因為,在那些光裡,蘊藏著關於宇宙起源和演變的故事。
  • 假如一個太陽大小的冰球與太陽碰撞,將會發生什麼?
    很明顯,這是一個試圖熄滅太陽的騷操作,我們先不論這太陽大小的冰球是否存在,單獨從理論上來分析看看這太陽被這個冰球撞擊後會發生什麼?,以輻射的方式穿透到對流層,再以對流的方式到達太陽表面,而太陽表面一個個米粒組織就是一個對流胞,而太陽整個就是一個等離子球體,但在太陽內核,則是幾近於白矮星物質的太陽內核,因為聚變產生的輻射壓而被支撐不至於坍縮。
  • 太陽,我們終於來了!
    太陽,是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一顆恆星,也是唯一一顆可以詳細研究的恆星。它為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但同時也會對地球產生重大影響。 從古至今,太陽引發了人類太多的思考,我們對這顆耀眼的恆星充滿了好奇:它為什麼會發光?它是永恆存在的嗎?它的結構是什麼?它有哪些顯著特徵?它會對地球造成哪些影響?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科學家不僅發展出了相應的理論基礎,還建造或發射了各種探測器,層層揭開太陽的神秘面紗。
  • 什麼時候我們離太陽最近?是早晨還是黃昏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他根據看同一物體是遠小近大的道理,認為太陽早晨離我們近。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午時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根據近熱遠涼的道理,他認為太陽中午離我們近。
  • 我們的太陽到底是什麼恆星?
    如你所知,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它是距離我們最近,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恆星,但它仍只是一顆恆星。在浩瀚宇宙中,存在著無以計數的恆星,天文學家們已經能夠分辨出具有不同形態、不同大小、不同金屬含量以及不同年齡的各種恆星了。
  • 太陽風暴不斷地從太陽流向地球 我們真該移民外太空了!
    現在,一項新的工作提供了對太陽風的最詳細的長期測量,可幫助研究人員模擬其日新月異的性質,同時協助執行NASA 最近發布的旨在進一步研究太陽風秘密的任務,例如NASA 帕克太陽探測器。自1959年以來,太陽物理學家一直在觀察太陽風,當時蘇聯的Luna 1太空飛行器在前往月球的途中直接對其進行了測量。現代的工作依賴於諸如太陽和日球天文臺(SOHO)之類的探測器,它們不斷監測行星際空間的天氣。
  • 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為什麼還沒有熄滅,它到底還能支撐多久?
    那還得從50億年前說起,那時候太陽還沒有形成,在太陽系所在的區域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宇宙星雲塵埃,而在這片塵埃中心存在一顆超大質量的超新星,後來這顆超新星發生爆炸導致中心點發生引力坍塌而且產生旋轉現象,於是這個引力中心不斷地吸附周圍的宇宙星雲塵埃,就這樣慢慢地形成了太陽,剩下的宇宙塵埃就形成了太陽系其他行星、衛星和小行星,於是太陽系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