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我們離太陽最近?是早晨還是黃昏

2020-12-03 百家號

首先我來說一個故事:

故事大意是:有一天,孔子看到兩個小孩正在辯論太陽中午離我們近還是早晨離我們近的問題。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他根據看同一物體是遠小近大的道理,認為太陽早晨離我們近。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午時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根據近熱遠涼的道理,他認為太陽中午離我們近。這兩個小孩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得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結論,而且說得似乎都很有道理,連孔子也不知道哪個是對的。

蘇聯科普作家別萊利曼分析如下:

這個問題作了如下分析:首先,他通過對地球自轉運動的分析得出結論:太陽中午時比黃昏時離我們近約一個地球半徑,即近約6400千米。然後,他分析了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動。因為地球公轉的軌道是個橢圓,太陽在其一個焦點上,所以地球離太陽時遠時近。

在上半年(從1月1日到7月1日)逐漸離開太陽,到下半年則逐漸接近太陽。其最大距離與最小距離之差約為5000000千米,這個距離變化平均每晝夜約為30000千米,從中午到黃昏平均變化約7500千米,比地球自轉造成的距離變化大一些。

綜合以上兩方面分析,他得出結論:從一月至七月期間,我們在中午比黃昏離太陽近一些,而從七月至一月期間情況恰好相反。儘管別萊利曼分析的是太陽在中午時與黃昏時相比孰遠孰近,但其原理完全適用於對太陽在中午時與早晨時相比孰遠孰近的分析。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戴文賽教授分析如下:

1955年,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戴文賽教授發表了論文《太陽與觀測者距離在一日內的變化》,他認為這個距離變化除與地球的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有關外,還與包括觀測者所在地的緯度等因素有關,並對這個問題作了極為深入的研究,其結論是:

以北京為例,12月15日到1月22日,中午的太陽比早晚的都近;l月22日到6月5日,中午的太陽比早上的遠,比晚上的近,6月5日到8月1日,中午的太陽又比早晚的都近;8月1日到12月15日,中午的太陽比早上的近,比晚上的遠。其中1月22日和6月5日兩天,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早、午相等;8月l日和12月15日兩天,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中午、晚上相等。這是1954年的時候計算出來的,可以適用100年,100年以後,會相差一天。

我們根據上述兩個綜合總結:

問題正確答案:太陽離我們的距離是變化的,太陽在中午時與早晨時不會總是一樣近,也不是總是中午比早晨近。但這個距離變化相對約為1.5億千米的日地距離來說是很小的,所以對太陽視覺大小變化與溫度變化的影響極小,可以忽略不計。早晨的太陽之所以看起來比中午的太陽大許多,是由人的視覺錯誤生成的,而中午時感覺比早晨溫暖主要由於中午時太陽高度角比早晨時大得多造成的。

中午時太陽高度角比早晨時大得多。中午時太陽光更接近於直射地面,而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太陽光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裡、相等的面積內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要比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多,受熱最強,所以中午比早晨熱。

歡迎大家關注,轉發,收藏,

每天了解知識,樂享生活,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太陽一天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你知道多少?
    太陽一天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你知道多少?首先說一下,這個還真不知道太陽在一天之中什麼時候距離我們最近。我覺得一天之內太陽對於地球距離的變化很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我只知道一年之中,太陽什麼時候距離我們最近和最遠。由於地球是太陽的八大行星之一,因此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並不是正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太陽相對於地球的位置,近似於在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的位置。
  • 《兩小兒辯日》早晨太陽離地球近還是中午離得近?一張圖一目了然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有趣的天文知識,中學時候我們學習過一篇文章《兩小兒辯日》,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原文如下: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 你知道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是在什麼時候嗎?
    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的其中一個焦點上,所以地球在一年的某一時刻會運行到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這個位置被稱為地球的近日點。就目前而言,地球大約在每年的1月3日左右運行至近日點,此時的日地距離大約為1.471億千米(平均距離為1.496億千米)。
  • 離太陽最近小行星
    小行星2020 AV2  圖片來源:《科學》   今年早些時候,天文學家在金星軌道內發現了一顆奇怪的小行星——它是預測存在的靠近太陽的小行星群中的第一個成員。科學家僅在地球軌道內發現了23顆阿提拉小行星,因為與內行星的相互作用打亂了軌道,這些小行星最終撞向其他行星或太陽。但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懷疑,在金星的軌道內存在著數量更少、壽命更短的天體,它們被非正式地稱為「瓦提拉天體」。 它們很難被發現。像金星一樣,這些小天體會在黎明和黃昏出現在地平線附近,在耀眼的陽光下幾乎看不見。
  • 離太陽最近的水星,終於迎來最佳觀測時機
    「東大距」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北京天文館專家寇文解釋,「大距」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距離太陽最遠」的意思。「一顆行星離太陽最遠時,如果在太陽的東邊,就叫『東大距』;如果在太陽的西邊,就叫『西大距』。」只有地內行星——金星和水星會發生這種現象,這是因為地內行星在地球軌道以內運行,因此它們看起來總是在太陽附近一定的角度內來回擺動。
  • 除了太陽,它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了,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它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滿天的星鬥都對我們眨眼睛,那麼哪顆星星距離我們最近呢?除了月亮這個星球之外,就是金木水火土和天王星這幾大行星了,恆星之中,太陽距離我們最近,當然它不能算夜空中的星星,那麼夜空中的恆星哪個距離我們最近呢?是最亮的天狼星嗎?不是的!
  • 水星離太陽很近,水星上看太陽是不是很大?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孔子很好奇,於是就上前問道「你們在爭論什麼呢?」小孩說道「老爺爺您見多識廣,給我們評評理!早晨的太陽和中午的太陽哪一個離我們更近?」孔子曰:「嗯,這個……」一小孩說:「早晨的太陽像車蓋那麼大,中午的太陽卻只有盤子那麼大。這不就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當然是早晨的太陽大啊!」
  • 今年的今天,地球離太陽最近!
    其實行星離太陽更近一點並沒有什麼不尋常的,這是一種發生在日曆年初的正常現象。地球沿橢圓形軌道運行,因此在365.25天的旅程中,它與太陽的距離會發生變化。據報導,美國東部時間周日(1月5日)凌晨2點48分,地球到達近日點,也就是離太陽最近的時刻。
  •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體積比木星的衛星還小,但密度僅次於地球!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體積比木星的衛星還小,但密度僅次於地球!在我們人類的文明還沒有如此發達之前,我們人類對身邊事物的探索也是有限的。畢竟什麼技術都不成熟,我們人類能遊歷的範圍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人類只能在這個地球上轉悠,就連大海都不敢輕易的踏足。那個時候的人類就認為這個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天空中的太陽月球,還有這些繁星,都是在圍繞著地球在旋轉。這個說法一直持續了很久,直到十八世紀,出現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人類對這個宇宙的看法才轉變過來,不過可惜這個還是錯誤的。隨著我們人類文明的大進步,各項科學技術都發達了起來。
  • 水星離太陽最近卻也更寒冷,金星才是最熱的行星,這是為什麼?
    太陽系擁有八個大小不一特點不同的行星,其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就有三個,分別是水星、金星、和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其中水星離太陽最近,它的公轉圈的半徑都相對於其他七大行星來說最短小
  • 離我們最近的黑洞
    德國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個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它距離地球僅1000光年遠。這個黑洞是一個名為HR 6819的系統的成員。HR 6819位於南半球天空的望遠鏡星座,肉眼就可以看到。該系統還包含兩顆恆星。當時,天文學家正在天空中搜尋滿足這樣條件的恆星:它的自轉速度非常快,以至於組成其自身的等離子體物質從赤道附近拋出來,形成一條壯觀的等離子體「腰帶」。
  •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衛星,而按級別來說,哪些天體離地球最近?
    而我們人類站在地球上,只是知道海洋很寬廣而已,並不知道這個地球整體的外貌。所以在這個宇宙中這麼多的天體裡,只有地球離我們人類最近,也可以說零距離。而按級別來說,有哪些天體是離地球最近呢?級別一,衛星。雖然我們人類已經發射了上千顆人造衛星,但是地球上空就只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
  • 今天下午15:28,地球將抵達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再過7個多小時,地球就將運行到一年中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了。這種情形將在今天下午的15:28分發生,那時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僅有147091143 公裡,過了這個點,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了,直到明年的這一天。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冬至後的一兩個星期,為什麼會這樣呢?
  • 如果地球離太陽近1000公裡,會發生什麼?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只是中等,既不太近,使地球溫度過高,不能蒸發液態水;也不太遠,使地球溫度過低,不能凍結液態水冰。如果地球離太陽很近,或者離太陽一千公裡,會不會使地球變得不適合居住?如果地球離太陽1000公裡,單位時間內全地球所接收的太陽能將增加,否則將減少。然而,這種距離變化幾乎不會影響地球的氣候。
  • 早晨的太陽柔和溫馨,中午的太陽刺眼暴躁,是因為距離不同嗎?
    因此,在地球的轉動過程中,我們每秒鐘與太陽的距離都不一樣。早晨太陽升起時,人們在地平線看到遠端的太陽,距離太陽當然就遠一些;而到了中午,太陽正當頭頂,距離至少少了到地平線的位置。人類肉眼能夠看到最遠的恆星是距離我們7500光年的海山二,能夠看到最遠的星系是距離我們254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太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是太陽系最亮的天體,只要不被遮擋,我們什麼時候都可以看到。因此太陽一升起,大地就光芒萬丈。
  • 有史以來離太陽最近且速度最快的飛行器——帕克太陽探測器
    自帕克太陽探測器(PSP)成功發射以來,距離它成為有史以來離一顆恆星最近的探測器也不過近1年而已。2019年,科學家們開始收集這些近距離採集到的數據。參加了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美國地球科學協會的四位研究者分享了他們希望能從這次太陽探測任務中學到什麼。
  • 用火洗臉的塔吉克人:一生都在追求太陽,他們是離太陽最近的民族
    這個民族是離太陽最近的民族,他們一生都對太陽很崇拜。塔吉克人有一個很有趣的節日,那就是皮裡克節。這個皮裡克節又被大家稱為火把節。 我們從字面的意思,可以看出這節日跟火有關。皮裡克節在塔吉克人眼中,它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人們會為了皮裡克節而精心準備。人們為了出門挑選合適的作火把的材料。這裡的婦女出門前,她們必須精心打扮一下,讓自己看上去美美噠。她們才會出門尋找作為火把的材料。
  •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_水星
    水星作為離太陽最近的類地行星,其體積和質量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差不多,自轉為五十八個地球日,相當於地球的兩個月,公轉則是八十七個地球日。白天太陽光直射處溫度高達427℃,夜晚太陽照不到時,溫度降低到-173℃。可以比較一下地球,地球上的度溫變化只有11K(這裡只是太陽輻射能量,不考慮「季節」,「天氣」)。 水星的表面的日照比地球強8.9 倍,總共輻照度有9126.6W/㎡。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由於其非常靠近太陽,所以只會出現在凌晨稱為辰星,或是作為昏星。
  •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辰星
    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 水星有著太陽系行星中最小的軌道傾角。
  • 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哪個?
    關注我們【全域科普有聲電臺】欄目由天津市科普發展中心與天津交通廣播《電波起床號》節目聯合推出。每周一三五由「天津科普說」微信公眾號推送,同時會在天津交通廣播(FM106.8)的《電波起床號》(早上5:00)播出。內容主要圍繞交通常識、健康養生、前沿科技、社會熱點等話題,給公眾帶來權威、科學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