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尖族專注國畫內容的創作,更多國畫技法、視頻內容可查閱墨尖族網站!希望下面這篇「工筆花卉技法|花冠的結構」對你有所幫助!
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總稱,位於花萼的上方或內部,排列成一輪或多輪,多具有鮮豔的色彩。因其形狀似王冠,故稱之為「花冠」。花瓣的形態、排列以及聯合的情況的不同常使得花冠形成多種特定的形狀。
單瓣花冠的概形
單瓣花冠由一層花瓣組成。未開的花冠可看成球形;含苞欲放的花冠好像一個小的水盂;等到花冠綻口初放時又像一個深口茶杯;及至進入半開,口大底小,猶如一個鐵碗;到盛開全放時,花瓣平展,恰似一隻扁平的盤子;最後欲謝時,因花瓣開始低垂,倒有些像盤口反轉向下。
花朵的整體安排
畫花朵要生動美觀,造型準確,符合其生態特徵。繪製時要把握透視規律,動向方位,同時將自然形態不理想的花朵結構進行增刪取捨,加以概括和提煉,使得花朵疏密得宜、聚散適當,勢態生動自然。而在花瓣的處理上,在花瓣雜亂無章的情況下,必須按照「瓣瓣歸心」的原則進行梳理,使其排列有規律,繁而有序,亂中有理。
復瓣花冠的概形
復瓣花冠與單瓣花冠相對,是由多層的花瓣組成的。其形態可簡略看成由球、盂、碗、盤、反盤用一條中軸貫穿在一起所組成的基本形態。常見的復瓣花有菊花、牡丹、荷花等等。在繪製復瓣花冠時,造型尤其要精準,把握好透視關係,按照「瓣蕊繁亂需修整,過度整密要變形」的方法予以描繪。
花冠的形狀
常見的一些花冠類型有十字花冠一一四片花瓣,排列成十字形;球狀花冠,外形為圓球狀;杯狀花冠,花冠的花筒較長,外形為杯狀;蝶狀花冠,有五片花瓣,常見的有豆科植物;漏鬥狀花冠,花冠下部合成筒狀,向上逐漸擴大成漏鬥狀,常見的有牽牛花等;鍾狀花冠,花冠合成寬而稍短的筒狀,上部裂片呈鍾狀,常見的有桔梗、龍膽等;倒掛金鐘花冠,花冠較短且廣闊,外形類似於倒掛的鐘的形狀。
花冠顏色的由來
花冠的花瓣細胞液裡有花青素和胡蘿蔔素等物質,因此花冠呈現出萬紫千紅、豔麗多彩的顏色。含有大量花青素的花瓣,它們的顏色在紅色、藍色、紫色之間變換著。花青素在強鹼條件下呈現出藍黑色或紫黑色。
花瓣的黃色、橙色、橙紅色主要是由類胡蘿蔔素產生的。如玫瑰花含有胡蘿蔔素則呈現黃色,若含有葉綠素則呈現綠色。潔白的花瓣是因為其不含任何色素。複色的花瓣含有不同種類的色素,它們的花瓣上含有不同色素的細胞,使一朵花呈現出多種不同的顏色,從而使得花朵絢爛多姿。而我們看到的花卉,從花開到衰敗,花色是不斷變化的,如牽牛花初開的時候是紅色,快凋謝的時候變成紫色,這也和花瓣中的細胞液以及溫度有關係。
花冠的生長順序
無論是大花還是小花,在其生長過程中都要經過未放(花蕾)、初放(綻口)、半放(半開)、全放(盛開)、將殘(欲謝)等一系列的過程。在表現其輪廓較為簡單(比如花蕾狀態)的花冠時,要儘量以簡練的筆墨表現造型;而當花冠處於盛開狀態時,其外形比較複雜,更要用力精準才可保持「繁而不亂」的畫面感。
更多工筆畫技法內容,後期會繼續發布,敬請關注墨尖族。(內容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註:墨尖族感謝您的收藏和轉發,如果喜歡盡可在評論區中暢所欲言,關注更有驚喜!內容首發墨尖族頭條號,轉發請保留此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