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核武器是國之重器,它是一個國家非常規武力震懾的必備條件之一,關係到了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說到核武器,大家聽到最多的莫過於原子彈了。在1964年10月16日15時,我國在新疆羅布泊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而首次的核試驗成功,也標誌著中國國防現代化進入一個新階段。
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原子彈在爆炸的時候,有沒有聲音呢?很多電影上的情節,原子彈爆炸瞬間都是靜止的鏡頭,仿佛世界都是靜音的,人們只是看到那樣壯觀的景象,但並沒有聲音。
其實不然,原子彈爆炸的時候是有聲音的,但是人類聽到的聲響頂多只會是一聲悶響。因為在大氣層內進行的核爆炸會產生巨大的次生脈衝,在傳播過程中又變成次聲波,其傳播速度達到了1200千米/小時,因此僅靠人類的耳朵是聽不到的。
光是看到原子彈爆炸時壯觀的景象你也一定能知道,原子彈爆炸後產生出的氣體有多高溫跟高壓。而這些超高壓氣體會以至少每秒300米的速度迅速向外擴散形成衝擊波。光聽理論你可能不知道其威力之大,就是說這樣的氣體會使得爆炸範圍內的所有人和事物都瞬間解體。
這也是為什麼核試驗都要選在很空曠的地方進行,就好比羅布泊,它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佔地約2000~3000平方公裡,可保證數千萬噸級當量的試驗安全範圍。如果原子彈爆炸的地方不夠大,其實對於人們的安全是沒有保障的。
因為核彈爆炸必然會產生振動並且通過空氣迅速傳播。這就會讓許多人想到蘇聯曾經在新地島引爆的那顆超大的沙皇氫彈,沒有嚴謹的考慮爆炸範圍,而導致其爆炸後傳導出去的聲響把芬蘭的居民玻璃都震碎了,傷害直接橫穿了歐亞大陸。雖然殺傷力如此之大,但這其中傳播的次聲波,人們都聽不到。
如果你在爆炸中心,即使距離較遠,爆炸時的溫度不足以將你解體,但是也會給你帶來超級嚴重的灼燒感。因為你感受到的爆炸溫度會達到千度以上,這個溫度足以讓人類的皮膚嚴重燒焦,雖然不會是致命的傷害,但這種生不如死的痛苦想必更難受。
那麼一定會有人想問,難道我們真的無法聽到原子彈爆炸的聲音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是可以依靠科技的力量聽到的,這種裝置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大耳朵」,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類似麥克風這樣的高靈敏度監聽裝置。雖然人耳聽不到爆炸聲,但是利用「大耳朵」就可以探測到核爆炸的信息,比如爆炸大的多種參數以及爆點的位置都能探測到。
因為核試驗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幾乎都是最高機密,但是世界上的每次核試驗都躲不過國際社會的監督,實際上就是通過這些「大耳朵」對大氣內次聲波的監聽,從而對核試驗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