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用場所
「排風熱回收相變節能器」可廣泛地應用於微電子、生物製藥、醫院、精密機械製造、儀器儀表以及食品等行業的淨化空調工程的工藝性空調工程以及大中型民用及公用建築、工礦企業、學校、醫院、飯店、賓館、大型影劇院等舒適性空調工程。
「熱回收相變節能器」通常安裝在新風管和排風管之間。室內排出的汙濁空氣和室外送入的新鮮空氣通過「相變節能器」進行能量交換,從而達到既通風換氣又能夠利用排風對新風進行預冷(或預熱)處理,降低新風處理負荷,節省空調系統運行費用。
二、相變傳熱原理
節能器由蒸發段、絕熱段、冷凝段三部分組成,其結構如上圖所示。當節能器的一端受熱後,管道內部的液體工質吸收熱量汽化,在管道內部產生壓差,氣態工質流向節能器的另一端,將熱量從高溫端(即蒸發段)傳遞到低溫端(即冷凝段),在低溫端釋放熱量後,氣態工質冷凝成為液態,液態工質在管道內壁毛細力的作用下,再次返回到高溫端,並再次受熱汽化。如此反覆循環,只要節能器兩端存在溫差,節能器就進行工作,將熱量從高溫端傳遞到低溫端。
節能器利用工質相變時的汽化潛熱傳熱,因此傳熱量大,在較小的溫差下也可以進行傳熱。
三、相變節能優勢
「熱回收相變節能器」無需季節轉換裝置,只要水平固定安裝,冷熱氣流可以從左右任意側通過,實現自動季節交換。
當空調系統在夏季製冷運行時,新風通過「相變節能器」從排風中獲得冷量,進風溫度降低;當空調系統在冬季運行時,新風通過「相變節能器」從排風中獲得熱量,進風溫度升高。
「熱回收相變節能器」採用「三維迴路」設計,其中工作液體的流動,不僅由兩段氣流之間的溫差實現,而且還由相同氣流中的不同排管之間的溫差實現。和傳統節能器相比,在相同管徑的情況下,能夠傳送兩到三倍的工作液體,傳熱能力更大,佔用空間相對更小,空氣阻力更低。相變節能器對溫度的反應靈敏度較高,只要1℃-2℃的溫差就可進行熱量交換。
四、安裝形式
五、節能效果計算
以徐州某項目空調系統為例,該系統新風量和排風量均為20000 m3/h。定義新風溫度為T1,熱回收後的新風溫度為T2,室內排風溫度為T3,排風出風溫度為T4。
當新風溫度T1=0℃,室內排風溫度T3=22℃,相變節能器設計換熱效率70%,則通過回收排風的熱量,可以將新風升溫:
ΔT=70%*(T3-T1)= 70%*(22-0)=15.4℃
熱回收後的新風溫度
T2=ΔT+T1=15.4+0 =15.4℃
熱回收量Q=CmΔT=C*ρ*V*ΔT
=1.01*1.25*20000÷3600*15.4
=108(kw)
空調系統冬季採用蒸汽加熱,夏季採用冷水機組提供冷水。當地蒸汽價格為210元/噸,汽化潛熱為2257kj/kg。冷水機組扣除主機、水泵、冷卻塔、風機等設備的輸送能耗後,綜合能效比按照3.0計算。根據項目所在地區的逐時氣象參數,全年新風為0℃的時刻總共有153個小時,綜合電價0.75元/kwh,則相變節能器在每年0℃的時間,排風熱回收的節能費用為:
F=108÷2257×3.6×153×210=5536元
同理,可計算出該空調系統在不同的新風溫度時,對應各個時間點的節能費用,累計後全年總的節能費用為137656元,詳見下表:
六、部分項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