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變傳熱技術及相變節能器

2021-01-12 liyue8098

相變傳熱技術

相變傳熱技術是指利用工質相變時的汽化潛熱,進行熱量的快速傳導。在密封的真空管道內部,加入適量的可以相變的工質,常用的工質主要為R23、R134a、R410a、R407c等環保型冷媒。管子一端(熱端)為蒸發段,另一端(冷端)為冷凝段,根據應用需要可以在兩段中間布置絕熱段。當管的一端受熱時,液體蒸發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壓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熱量,並凝結成液體,液體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細力的作用流回蒸發段。如此循環不己,將熱量由管的一端傳至另—端。其導熱能力超過任何已知金屬的導熱能力。

相變節能器

外文名

Phase Change Economizer——PCE

簡介

相變節能器用於電子、食品、醫藥、鋰電、菸草等高端製造行業的淨化空調和工藝設備的節能。淨化空調系統具有風量大、負荷大、能耗高的特點,其通風風量由潔淨度確定,溫度、溼度均有控制要求。傳統淨化空調系統為一次迴風系統,為了控制溫溼度,送風經過表冷器後需再熱,造成了很大的能量消耗。

為了節省淨化空調系統的能耗,可以採用富焓相變節能器對混合後的空氣進行預冷,同時對經過表冷器後的低溫送風進行預熱,以降低製冷和再熱能耗。相變節能器還可用於排風熱回收,通常安裝在新風管和排風管之間。室內排出的汙濁空氣和室外送入的新鮮空氣通過相變節能器進行能量交換,從而達到既通風換氣又能夠利用排風對新風進行預冷(或預熱)處理,降低新風處理負荷,節省空調系統運行費用。

U型相變節能器

U型相變節能器通常安裝在組合式空調機組內部,兩組換熱器分別安裝於製冷盤管的前後,兩者通過冷媒管連接成整體系統。

U型相變節能器

採用相變傳熱技術,在相變節能器內部,工作液體在進風側蒸發吸熱,熱量由蒸發段轉移至冷凝段後,再冷凝放出熱量,用於送風的再加熱。空氣經過節能器的蒸發段後,起到初步地製冷降溫,從而降低表冷器的製冷量消耗。除溼後的空氣經過節能器的冷凝段,空氣吸熱升溫,進一步降低空調機組再熱段的熱量消耗。節能器的預冷和再熱過程,僅利用空氣的溫差進行工作,完全沒有能源消耗。

排風熱回收相變節能器

排風熱回收相變節能器通常安裝在新風管和排風管之間,室外的新風和室內的排風進行熱量的交換,回收排風中的冷量或熱量用於新風的預冷或預熱,從而降低新風處理的能耗。

排風熱回收相變節能器

其他應用

高溫的廢氣直接排放

轉輪除溼機的再生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再生處理加熱的能耗較高,同時再生後的高溫高溼空氣需要排走,如果將排風的熱量進行回收利用,有很大的節能空間。

與三維熱管相比的優勢

重量減輕68%

相比於F&T,MCHEs的重量要輕68%,差距如此大,是由於MCHEs的高傳熱係數性能,在同等的換熱量下,能夠設計成更小,更輕的機組,重量輕也就意味著更便於運輸。

減少77%的內容積

微扁管設計能夠大幅增加傳熱性能,相比於F&T換熱器,其內容積減少約77%。

減少的35%尺寸

輕巧的MCHEs設計意味著更少的換熱器能夠提供等效的換熱性能。這種優勢能夠減少底盤尺寸及便於物流運輸,相比於F&T,MCHEs能夠減少35%體積。

減少50%的風阻

MCHEs能降低50%的風阻,同樣能節省風機的能耗。

100%的靈活設計度

客戶能得到最大的靈活度設計方案,其能滿足換熱器尺寸和安裝的要求。

更高的傳熱效率

MCHEs比F&Ts更能成功地解決換熱性能與風側換熱效率的難題。它們提供更多的管路面積,緊密接觸的扁管與翅片、同樣緊密接觸金屬表面與環境空氣的結構方式使換熱器具有更高的傳熱效率。

相關焦點

  • 排風熱回收三維熱管相變節能器在空調機組中的節能應用
    一、應用場所「排風熱回收相變節能器」可廣泛地應用於微電子、生物製藥、醫院、精密機械製造、儀器儀表以及食品等行業的淨化空調工程的工藝性空調工程以及大中型民用及公用建築、工礦企業、學校、醫院、飯店、賓館、大型影劇院等舒適性空調工程。
  • 相變材料及相變乳狀液的熱性能
    潛熱型功能熱流體是由特製的相變材料微粒(尺寸為μm量級)和單相傳熱流體水混合構成的一種固液多相流體,分為相變乳狀液和微膠囊乳狀液[1].相變乳狀液將相變材料直接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其傳熱性能優於微膠囊乳狀液,但是易堵塞管道;微膠囊乳狀液是用高分子聚合物包裹相變材料形成微囊,該微囊被分散在水中又形成乳液,由於有聚合物外殼包裹,微膠囊乳狀液不易堵塞管道,但傳熱性能要遜於相變乳狀液。
  • 相變蓄熱技術+材料研究 解決效率偏低成本較高等問題
    本文針對太陽能相變蓄熱技術和相變蓄熱材料做了實驗研究,發現利用相變蓄熱技術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1 相變蓄熱的特點相變、熱傳導及對流是相變過程中常見的3 種物理現象,相變傳熱問題又稱為Stefan 問題。其中,對流主要發生在液態區域,導熱主要發生在固態區域,它們都比單一的熱傳導和熱對流要複雜得多。
  • 太陽能熱泵相變蓄熱器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由於相變材料的傳熱係數一般較低,且在相變過程中伴有體積變化。因此,合理地設計相變蓄熱器是相變蓄熱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國的研究者們嘗試設計了各種類型的蓄能換熱器。1、相變蓄能材料/水換熱器相變蓄能換熱器的形式主要有殼管式和矩形式,絕大多數的相變蓄能換熱器的換熱介質為水,對於採用這種介質蓄能的換熱器研究起源較早,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學者在不斷的研發新型的相變蓄能材料/水換熱器,並對其換熱特性、傳熱機理等進行不斷的深入研究,以期早日實現工程應用。
  • Trans Tianjin Univ | 用於鋰離子電池熱管理系統的新型複合相變材料石蠟/SiC
    提出了一種新型的複合相變材料,SiC/石蠟的CPCM,並研究了相變焓和傳熱速率。2. 通過在電池組中填充複合相變材料,用以緩解鋰離子電池的溫升。複合相變材料的最佳比例為5%SiC和95%石蠟的CPCM,其相變焓達到199.4 J/g,洩漏率為4.6%。3. 構建了三維電池組模型。
  • :薄膜沸騰——超高熱流密度的全新相變傳熱模式
    如何提高平整表面沸騰傳熱的CHF值,如何通過實驗得到高於1000 W/cm2的CHF值,甚至接近理論上的平整表面上液-氣相變傳熱的最高CHF值(從70 °C的液相水汽化至20 °C的氣相水,理論最大值約5000 W/cm2),一直是相變傳熱研究的重大挑戰。
  • 四川大學傅強教授/吳凱副研究員《ACS Nano》:聚光相變儲熱技術的...
    ,通過誘導相變材料(PCMs)內部導熱網絡的多向取向,賦予了傳統PCMs「快速」、「均勻」、「可控」的傳熱特點,將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太陽光源源不斷地轉換成熱能和電能。特別地,將熱電技術以聚光的形式集成到相變儲能材料上,而不是直接將入射的太陽光設置在熱電裝置上,具有諸多的優點(圖1):(1)利用PCMs巨大的相變潛熱,可以持續不斷地為電子器件提供電能,而不會受到天氣變化/光照強度浮動的影響;(2)聚光技術的受熱面積小,減小了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面積,有利於充分利用太陽能並有效降低熱損失。
  • 中國科大利用同步輻射技術實現對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副研究員和樊樂樂博士等利用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和倒空間成像技術,在研究二氧化釩超薄膜的外延生長和界面應力調控相變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成果發表於近期的Nano Letters上。
  • 同步輻射技術在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應力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同步輻射技術在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應力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副研究員和樊樂樂博士等利用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和倒空間成像技術(Reciprocal
  • 金力泰:相變微膠囊是利用材料在相變過程中吸收和釋放大量的相變...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21日訊,有投資者向金力泰(300225)提問, 請問:公司收購的北京中科世宇的「相變微膠囊」用於服裝保溫的所謂「春裝冬穿、輕衣薄服」技術有無商業價值?
  • 無損測試材料相變溫度的利器——相變溫度分析儀
    其中,相變溫度分析儀是嘉儀通熱學分析儀器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產品之一。    相變溫度分析儀(PCA)是根據材料相變前後光學性質(反射光功率)有較大差異的特性,在程序控溫下,使用一束恆定功率的雷射照射樣品表面,記錄反射光功率變化,形成反射光功率與溫度變化曲線,從而確定相變溫度的一款儀器。
  • 研究發現立方鈣鈦礦等結構相變
    ,利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BSRF)的高壓衍射技術,在對鈣鈦礦結構氧化物PbCrO3的高壓行為研究中,發現了一個奇特的壓致等結構相變現象,這一立方到立方的結構轉變導致近10%的體積變化。這是立方鈣鈦礦結構化合物等結構相變現象的首例發現,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PNAS,2010,107,14026-14029)。這一發現開啟了一類全新的鈣鈦礦結構高壓行為研究的大門,將對固體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和地球科學產生重要的影響。
  • 太陽能熱儲存技術研究
    研究表明在太陽能儲存中,應用組合式相變材料代替傳統的單一相變材料,相變傳熱速度明顯提高,儲熱放熱速率的均勻性得到明顯改善。1998年,美國對氨礬和硝酸銨二元相變材料體系進行研究,並將其應用於太陽能熱水器。
  • 非催化加氫驅動二氧化釩相變——神奇的「點鐵成氫」技術
    非催化加氫驅動二氧化釩相變——神奇的「點鐵成氫」技術     二氧化釩(VO2)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強關聯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
  • 普發特發布薄膜相變分析儀PTM1700型新品
    是一款對相變材料相變特性進行測量與分析的精密光電儀器,可通過自動測量分析薄膜或者粉體等相變材料的熱滯回線、相變溫度、熱滯寬度、相變幅度等特性參數。先進的模塊化設計理念、精密的光探針技術、高端的進口晶片、便捷的自動測試分析軟體、以及時尚的外觀,使該儀器成為二氧化釩等相變材料研究的不二選擇。
  • 認識鋰電池相變材料冷卻系統
    1 相變材料相,是材料科學的一個名詞,指物理、化學性質完全一致並且與周圍其他物質具有明顯邊界的物質存在狀態。宏觀上看,物質的相有三種,氣象、液相、固相。相變,就是物質從一種相到另外一種相的變遷,過程中溫度幾乎不變,存在一個寬闊的溫度平臺,同時吸熱和放熱現象明顯。這個過程叫做相變。
  • 什麼是相變保溫材料FTC
    通過二元相變原理,相變潛熱值大,具有較高蓄熱密度,蓄、放熱過程近似等溫的特點,節能效果明顯。經國家建設部科技成果鑑定,專家一致認為「該產品引進了相變蓄能機理,潛熱值較大,通過材料相變,熔化吸熱,凝結放熱使室內溫度相對平衡,達到建築節能,推廣後會有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該項研究成果對相變蓄能在建築相關應用領域有技術方面的推進,具有國內先進水平。」
  • 發現高壓下二氧化硫的非晶多形態相變
    固體所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研究人員利用金剛石對頂砧這一高壓裝置將二氧化硫加壓至60GPa,結合低溫手段,並利用拉曼光譜、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等技術,獲得了0-60GPa壓力區間77-300K溫度區間的相變以及結構信息。在溫度為77K路徑下,當施加的壓力低於16GPa時,二氧化硫處於晶體相。
  • 國際學術界聚焦紐恩泰相變儲熱技術
    製冷快報 日前,作為亞洲和中國新能源標杆的廣東紐恩泰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紫晶系列」複合相變儲熱式空氣能熱水器,成為全球第一臺利用相變技術、實現儲熱式產品結構的空氣能熱水器,並引來國際學術界的聚焦和深入探訪與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