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輻射技術在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應力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0-12-05 中國科大..

同步輻射技術在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應力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副研究員和樊樂樂博士等利用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和倒空間成像技術(Reciprocal Space Mapping),在研究二氧化釩超薄膜的外延生長和界面應力調控相變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工作發表於近期的Nano Lett., 14 (2014) 4036。 

 

  二氧化釩材料表現出獨特的可逆的金屬絕緣體相變,這種相變將導致VO2的電、磁和光學性質會發生突變,比如在相變過程中其電阻率和紅外線透射率的突變等,因而在相變存儲和「智能窗」的應用上具有極大的前景。但是這種相變臨界溫度為68度,作為實際應用仍然相對過高。因此調控二氧化釩相變過程,從而降低相變溫度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鎢、鈮等原子摻雜來降低其相變溫度到室溫附近。雖然通過上述摻雜調控儘管能夠使得相變溫度大大降低,可是其原先所具有的突變的光電功能特性,比如巨大的電阻率和紅外透射率的變化會大大削弱,從而喪失了其作為智能窗材料的實際用途。利用薄膜外延沉積的手段在二氧化釩薄膜內產生界面應力,從而降低二氧化釩薄膜的相變溫度被證明為一個可行的手段。但是界面應力的引入對二氧化釩薄膜的晶格結構的影響以及相應電子態的調控機理仍不清楚。 

 

  針對上述問題,他們利用氧射頻分子束外延方法在二氧化鈦單晶襯底上成功製備了從幾個原胞到幾十納米厚度的外延二氧化釩薄膜並測試了其金屬絕緣體相變特性。同時採用同步輻射衍射倒空間成像技術研究了這種超薄膜的界面應力變化的動力學過程,結合變溫電學測試和第一性原理理論計算結果,深入揭示了這種內在應力對其相變過程的調控機理。結果表明界面應力的作用使得外延二氧化釩超薄膜的晶格發生膨脹,導致其電子態密度,特別是d//軌道的電子佔據狀態出現顯著的變化。這種電子態密度和d軌道佔據行為的變化直接調製了這種外延超薄膜的相變行為,使得其相變溫度大大降低。

 

  審稿人對此工作給出了高度評價,認為這項工作利用同步輻射光源優勢對二氧化釩的應力相變調控給出了更加深入和清晰的物理圖像,對二氧化釩的相變行為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科技部「973」項目等基金的資助。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科研部)

 

附論文連結如下: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nl501480f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利用同步輻射技術實現對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副研究員和樊樂樂博士等利用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和倒空間成像技術,在研究二氧化釩超薄膜的外延生長和界面應力調控相變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成果發表於近期的Nano Letters上。
  • 中國科大在二氧化釩相變智能窗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研究組與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研究組在基於二氧化釩薄膜的智能窗應用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
  • 【前沿】中科大在二氧化釩相變智能窗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研究組與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研究組在基於二氧化釩薄膜的智能窗應用上取得重要進展
  • 二氧化釩金屬-絕緣體相變機理同步輻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二氧化釩金屬-絕緣體相變機理同步輻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智能節能機敏材料二氧化釩(VO2)具有對外界紅外線進行感知和調控的特性
  • 清華劉鍇團隊:二氧化釩的相變特性、性能調控及應用前景
    研究系統評述了二氧化釩(VO2)材料的相變特性、性能調控及應用前景,以及近十幾年來二氧化釩材料研究領域新的進展及面臨的挑戰。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16/j.mattod.2018.03.029 二氧化釩是一種強關聯材料,自1959年被發現以來就因獨特的金屬-絕緣體相變及伴隨的結構相變而受到廣泛的關注。
  • 合肥研究院在二氧化釩紅外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室研究人員在熱致相變二氧化釩納米材料的紅外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將二氧化釩與透明導電材料複合,實現了對紅外光透過率的主動和動態調控。這一相變特性使得二氧化釩可用作智能節能窗塗層材料,通過對紅外光的調控實現對室內溫度的調節,進而降低建築能耗,達到節能的目的。相變溫度過高、可見光透過率低和對紅外光的調控幅度小是制約二氧化釩實用化的三個關鍵因素。
  • 清華材料學院劉鍇團隊發表綜述文章闡釋二氧化釩的相變特性及應用...
    清華材料學院劉鍇團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闡釋二氧化釩的相變特性、性能調控及應用前景清華新聞網4月20日電 4月16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劉鍇副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材料科學領域知名學術期刊《今日材料》(Materials Today)上在線發表長篇綜述文章《二氧化釩物性及應用的最新進展
  • 非催化加氫驅動二氧化釩相變——神奇的「點鐵成氫」技術
    非催化加氫驅動二氧化釩相變——神奇的「點鐵成氫」技術     二氧化釩(VO2)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強關聯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
  • 中國科大非催化加氫驅動二氧化釩相變研究獲進展
    二氧化釩(VO2)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強關聯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最顯著的特徵是在68℃時具有四到五個量級的絕緣-金屬相變性質。VO2的各種光電功能特性均與其相變密切相關,然而其相對過高的相變溫度成為實際應用的一大瓶頸問題。
  • 上海科大陳剛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界面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在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界面調控和機理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進一步研究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
  • 進展 | 反鐵磁金屬氮化鉻超薄膜的電子態相變研究
    進一步的研究結果表明,與過渡金屬氧化物薄膜普遍在5至6原胞層出現電子態轉變不同,CrN超薄膜在厚度小於30原胞層時才會發生金屬—絕緣體相變,同時伴隨著CrN晶胞體積增加、原子密度和載流子濃度急劇下降(圖2)。值得指出的是,研究團隊發現單原胞層厚度的CrN薄膜仍然呈現出電阻率為1Ω·cm的良好導電性。
  • 二氧化釩——多種刺激響應相變材料及其應用
    二氧化釩(VO2)是一種強關聯電子體系二元氧化物,由於其內部電子、軌道、晶格和自旋的強相互作用,外界微小刺激引起的局域電子和晶體結構的變化即可誘導VO2發生可逆的金屬-絕緣體相變。伴隨相變,VO2的晶體結構、電阻、紅外光透過率、折射率和磁化率等發生急劇的變化。正是因為VO2近室溫的相變溫度和相變前後物理化學性質的突變,使其在電子、軍事、日常生活等方面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 原位電鏡技術實現極性拓撲相變的原子尺度表徵與調控
    實際器件操作大多是基於外場對結構單元極化態和拓撲相變的調控,研究單個鐵電疇結構的極化分布以及外場操控下拓撲相變動力學過程是器件應用的基礎。然而,極性拓撲結構的形成是體系中靜電能、彈性能和梯度能之間在微小差別內相互競爭平衡的結果,如何實現局域外場對微區結構的精確調控以及相變過程的精細表徵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 物理所在反鐵磁金屬氮化鉻超薄膜的電子態相變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金橋在特聘研究員郭爾佳的指導下,與研究員金奎娟、谷林、朱濤,南方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王善民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楊洪新組成研究團隊,利用活性氮原子源輔助的脈衝雷射沉積技術成功製備出準確化學配比的高結晶質量的CrN薄膜。
  • 最新發現與創新 神奇低成本技術「點鐵成氫」
    科技日報合肥3月1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研究組與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研究組,突破了高溫貴金屬催化加氫來調控二氧化釩相變的傳統方法,實現了利用金屬吸附驅動酸溶液的質子摻雜進入二氧化釩材料實現溫和條件下極低成本的材料加氫,發明了堪稱
  • 進展 | 原位電鏡技術實現極性拓撲結構相變的原子尺度表徵與調控
    實際器件操作大多是基於外場對結構單元極化態和拓撲相變的調控,研究單個鐵電疇結構的極化分布以及外場操控下拓撲相變動力學過程是器件應用的基礎。然而,極性拓撲結構的形成是體系中彈性能、靜電能和梯度能之間在微小差別內相互競爭平衡的結果,如何實現局域外場對微區結構的精確調控以及相變過程的精細表徵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 進展|原位電鏡技術實現極性拓撲結構相變的原子尺度表徵與調控
    實際器件操作大多是基於外場對結構單元極化態和拓撲相變的調控,研究單個鐵電疇結構的極化分布以及外場操控下拓撲相變動力學過程是器件應用的基礎。然而,極性拓撲結構的形成是體系中彈性能、靜電能和梯度能之間在微小差別內相互競爭平衡的結果,如何實現局域外場對微區結構的精確調控以及相變過程的精細表徵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 清華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量子拓撲相變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量子拓撲相變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5月7日電 4月30日,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廣銘課題組近期在量子拓撲相變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自對偶拓撲張量網絡態中演生出無能隙庫侖氣體態
  • 無機鈣鈦礦電池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薄膜矽太陽能電池研究組研究員劉生忠團隊在無機鈣鈦礦電池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和Nano Energy上發表。
  • 二氧化釩同質異構體的水熱製備: 在節能智能窗戶應用的優勢、挑戰和前景
    而玻璃門窗是建築物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的主要渠道,門窗玻璃節能技術是降低建築能耗的關鍵。為此,科學家提出了智能窗的概念,即可對進入建築物的熱能和光具有一定調節功能的窗戶。其中電致變色和熱致變色智能窗是目前研究的熱點,相比較而言熱致變色智能窗具有結構簡單、無需耗能,可自動感知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而對光透過率進行動態調整等優勢。二氧化釩(VO2)是目前研究最廣泛的無機熱致變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