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助聽器原理及解決方案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迅速發展的半導體技術創新,助聽器產業不斷發生變化;激烈的競爭和更快上市的需求,導致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以及需要更大的差異化。利用可編程或特定應用架構的DSP技術,將有助於打造更精巧、舒適且功能豐富的助聽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5678.htm

很少有應用比現代助聽器面臨更多的技術限制。針對這個領域,在較小型的設計中提高性能水平和降低功耗的需求更大於消費電子。這種壓力還因助聽器產業目前每年成長4-6%(根據一些知名市場公司的研究資料)的事實而加劇,並由中國和印度人口老齡化以及新市場發展而推動。因此,有必要以改善的功能滿足更廣泛患者的需求。

透過整合更精密的數字訊號處理(DSP)半導體方案,將使製造商能夠滿足助聽器用戶的這些需求。本文將詳細介紹影響DSP技術的各種設計考慮,以及在當今助聽器內的應用。

簡單來說,助聽器的工作原理是:聲波由麥克風接收,並轉換成一個模擬電子訊號。透過模擬-數字轉換器(ADC)拾取這個模擬訊號,並把它轉換成一個數字訊號;接著再用DSP算法進行處理和調節。然後該數字訊號被重新轉換為模擬形式,傳遞到接收器,並轉換成由助聽器用戶聽到的聲波。


現代數字助聽器原理

為了儘量減少這些設備的視覺衝擊,提高佩戴者的舒適性,市場上開始導入更分離式的新款式。常用的耳背式(BTE)裝置現在開始被位於耳道內更深處的助聽器所取代,如深耳道(CIC)和耳道內不可見(IIC)的裝置,或微型耳罩式裝置,又稱微型耳背式(mini-BTE)或OTE。助聽器這種「可聽到但看不見」 的趨勢需要大量系統微縮小型化到為裝置供電的IC。


傳統的BTE助聽器必須將多個組件(包括電池)整合於輕量的小型系統中。新興的入耳式(ITE)設計更面臨空間限制的嚴苛挑戰

客制化需求

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正探索可實現助聽器本身獨特的數據訊號處理算法的IC解決方案。這將支持更高能效的「平臺」策略到位,讓不同的助聽器款式都可利用同樣的核心DSP創建。例如,輕度聽力受損可由一組特定的算法加以解決,而高功率組件則克服嚴重的聽力受損,均可使用相同的平臺,但以更多的優點或功能與性能加以區別。

與可攜式電子裝置無線互連

業界對於以無線技術實現助聽器和電子裝置(如智能型手機)之間的音頻訊號傳輸極其感興趣。透過2.4GHz頻段(基於藍牙和ZigBee無線標準),無線連接可以使助聽器用戶直接從電子裝置體驗音頻。例如,用戶可以從手持裝置串流音樂,或以其助聽器作為耳機進行通話。無線連接還能增加用戶和裝置之間的互動。使用智能型手機,助聽器用戶可以很容易地調整和自定義參數和設置(如音量控制),而不需要繁瑣的繼電器配件。由於無線技術沒有最終的標準,工程師必須能夠快速適應新興標準,如藍牙低功耗(BLE)。

選擇DSP架構

有許多不同類型的DSP架構可用於現代半導體。由於該架構對於助聽器設計的整體能效將有相當大的影響,OEM工程團隊應確保認真考慮可用的選擇,最後做出決定選擇一個最適用的方案。

封閉式架構 採用一個DSP直接硬線連架構的封閉式固定功能架構,可為系統的功耗和尺寸實現優化。遺憾的是,其代價卻是犧牲了系統的靈活性。雖然一些較小的參數仍然可調整,但如果沒有大規模的重設工作(這極其昂貴和耗時),也無法改變IC的基本功能。

開放式可編程架構 開放式可編程架構為OEM提供了更好的設計靈活性,因為DSP算法相對上易於修改。然而,這種靈活性可容納在一個更大的系統中,但這無法滿足現代助聽器嚴苛的功率和尺寸要求。

半可編程及特定應用、開放式可編程架構 一種能夠結合封閉式和開放式可編程架構有利特性的替代架構正在崛起。半可編程架構的基本DSP功能是硬線接入邏輯模塊和額外的可編程DSP元素,額外的能力可以在軟體中實現。雖然這提供了一些靈活性,但半可編程架構仍然比封閉式架構有更大的功率預算。

特定應用、開放式可編程架構提出了另一種方法。在此的DSP架構是基於深入了解應用需求而設計並優化的,以便為特定應用處理特殊的訊號處理要求。它有開放可編程架構的軟體可編程能力,以及相對上接近封閉式架構的電源能效,提供妥善實施的設計布局以及利用適合的半導體幾何結構。這樣的架構有助於促進OEM廠商目前所需要的平臺途徑。

例如,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的Ezairo 7100是精巧且極其精密的系統單晶片(SoC)解決方案,針對下一代助聽器而設計。它結合了模擬前端、ARM Cortex-M3處理器以及24位四核心DSP(基於特定應用、開放式可編程架構)於一個半導體晶片中。封閉式和開放式可編程混合架構的實施,意味著IC在10.24MHz的最大頻率速度作業時的功耗小於0.7mA。這能夠降低系統功耗,同時仍然賦予工程師必要的設計靈活性(算法可調整),以創建功能豐富的助聽器設計,使其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ON Ezairo 7110方塊圖

總之,助聽器產業的技術正不斷發生變化——利用迅速發展的創新以及針對新興市場。強勁的競爭和更快上市的需求,導致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以及需要更大的差異化。利用可編程或特定應用架構的DSP技術(如安森美半導體的先進SoC),將有助於工程師打造更精巧且功能豐富的助聽器,提高用戶的舒適度和滿意度。


相關焦點

  • 數位訊號助聽器_數位訊號處理在助聽器上的應用 - CSDN
    加拿大在中國的一語音實驗室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實驗,早在 2000 年運用領先的數位訊號處理 (DSP) 技術,在其數字助聽器中加入中文語音算法,並同時申請了相關專利。目前他們率先推出的以中文語音處理技術為核心的全新數字助聽器 —Intelligia ,在臨床試驗中得到受試者的認可,初步證明這種新型助聽器對說以中文為母語的患者有益處。
  • 關於數字助聽器的市場分析及拆解
    目前單只助聽器的價格從幾千到幾萬不等,國外進口品牌佔據約90%的市場份額,以丹麥瑞聲達、瑞士鋒利、德國西門子、丹麥奧迪康、丹麥唯聽、美國斯達克為代表。國產助聽器(品牌:廈門歐仕達、廈門新聲、杭州惠耳、杭州愛可聲)不到10%的市場份額。 助聽器就是合理放大聲音的裝置,分為模擬助聽器和數字助聽器。助聽器的工作原理是:聲波由麥克風接收,並轉換成一個模擬電子訊號。
  •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
    如果聽力下降沒有辦法治療需儘快配戴助聽器,保護殘餘聽力。      而佩戴者對助聽器的工作原理並不了解,很多人會問助聽器這麼小是怎麼幫助患者聽到聲音的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助聽器主要由麥克風、放大器、受話器、電池、各種音量音調旋鈕等元件組成。聲信號經麥克風轉換為電信號,通過放大器放大後,由受話器將電信號還原為聲信號傳至人耳。
  • 助聽器原理- -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助聽器原理是什麼呢?本文將帶給你答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8723.htm一、助聽器原理- -簡介  助聽器其實就是一個小型擴音器,它可以將外界的聲音進行放大,再利用患者的殘餘聽力使患者能夠正常聽到聲音,是目前聽力損失者的最佳選擇。
  • 中文語音處理在數字助聽器的設計
    1原理 (Principles) 本文介紹一種可應用於數字助聽器的提高漢語可懂度的語音處理方法,其目標是使以漢語為母語的聽殘人士能更容易地理解語言。增強言語可懂度的思路來源於人們的實踐經驗。因而,該結構可以執行傳統的音頻處理系統處理方案(例如雙通道壓縮),當然通過 DSP 核心,也可以執行更強大的處理方案(例如 16 通道乃至更多通道的壓縮,降噪,抑制反饋等)。
  • 安森美助聽器交鑰匙方案,推動步入智能新時代
    數字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是當今針對聽力嚴重受損患者的聽力健康方案。除了微型化和降低功耗的需求,隨著5G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智能、互聯將成為助聽器發展的新趨勢。安森美半導體是業界唯一提供專業助聽器晶片的供應商,不斷研究及開發數位訊號處理 (DSP) 及無線技術,並提供一流的開發工具,為助聽器製造商提供真正交鑰匙的助聽器方案,如最新的Ezairo 7160 SL無線混合模塊,支持無線互聯功能,具備高集成度、超低功耗等優勢,並預載預配置套件,幫助設計人員縮短設計流程,加快產品上市,推動步入智能、互聯助聽器的新時代。
  • 為什麼選移頻助聽器
    移頻助聽器的設計對象 「移頻」是專門為提高高頻聽力損失耳聾人士的言語可懂度而設計製造的。因為目前最先進的多通道助聽器也不能為此類病人的複雜選配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案。
  • 先進DSP技術在助聽器中的應用
    這種壓力被助聽器行業目前每年增長4-6%(據一些知名的市場研究公司)的事實放大,由中國和印度人口老齡化和新的市場發展所推動。因此,有必要以改進的功能滿足更大範圍的患者。 通過集成更精密的數位訊號處理(DSP)的半導體方案,將使製造商能夠滿足助聽器用戶的這些需求。下文詳細介紹影響DSP技術的各種設計考量及在當今助聽器內的應用。
  • 助聽器能恢復聽力嗎?助聽器的原理是什麼?
    人工耳蝸手術費用以及風險都高,那是不是可以選擇佩戴助聽器呢?助聽器能恢復聽力嗎?助聽器的原理是什麼?
  •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助聽器是怎麼把聲音放大?助聽器貴在哪裡?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簡單的說助聽器就是一個放大器。工作原理和我們去KTV唱歌,把我們的聲音通過麥克風收集聲音,傳到音響放大聲音。助聽器主要三個部分組成:麥克風————放大器———揚聲器麥克風主要是收集聲信號轉化成電信號,相當於一個傳聲器放大器是處理電信號進行放大揚聲器是將放大後的電信號轉換為聲信號,相當於授話器。
  • 助聽器是如何補償聽力的?
    助聽器是如何補償聽力損失的?在明白這個答案之前,先了解一下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為什麼會發生聽力損失?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助聽器聽力補償的原理哦。 一、人是如何聽得聲音的?
  •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和製作方案
    ▲ 圖2 元件清單  焊接與安裝  助聽器的裝配步驟的要求:  1、熟悉圖紙。首先要識讀原理圖和印刷電路板。了解線路:工作原理。
  • 聽損預防與解決方案專家丨歐仕達系列新品酷炫上市
    為了提高助聽器普及率,歐仕達推出全新智能化助聽器--海藍鯨與天鷹系列。海藍鯨系列是一款高端智能助聽器,擁有全新Nature2.0平臺,針對中文言語特點開發中文言語感知系統,幫助用戶清晰聆聽;AI智能全景分析系統,主動識別環境音,自動切換場景,讓聆聽無界限;藍牙無線功能,讓娛樂、社交更便捷;還有IP68納米防塵防水、耳鳴掩蔽、語音提示等個性化功能,滿足用戶高端需求。
  • 助聽器驗配可以嗎?
    助聽器不是普通商品,相比配眼鏡更為複雜,所以專業的醫學驗配更為重要。每個人的聽力損失程度不一樣,所以每個聽損人士所需要的助聽器就不一樣。助聽器驗配並非簡單的單向行動,需要用戶配合定期去專業聽力中心複查並及時反饋適應問題,防範預見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款助聽器能解決所有聽損人士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需要科學驗配的道理!
  • 助聽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助聽器是一個電聲放大器,將微弱的聲音擴大到適應人耳需要的強度。助聽器主要由傳聲器(麥克風)、放大器、受話器、電池、各種音量、音調控制旋鈕等電聲學器件組成。
  • 透過安森美醫療產品 剖析醫療應用解決方案
    透過安森美醫療產品 剖析醫療應用解決方案 秩名 發表於 2012-10-10 10:12:42   電子發燒友網核心提示:近年來,
  • 霍邱惠耳助聽器-為什麼戴了助聽器後多個人說話仍聽不清?
    1.與本身聽損情況有關: 助聽器的效果跟聽損者本身的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性質和言語解析度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聽損較重或者言語解析度較差,佩戴助聽器的效果可能就不會太好,佩戴上助聽器以後可能也需要結合講話者的口型來保證交流的順暢。
  • 鋰離子可再充電助聽器:充電3小時可使用24小時
    瑞士索諾瓦聽力集團旗下峰力公司日前在北京宣布研製出鋰離子可再充電電池的助聽器,一次充電3小時即可使用24小時,30分鐘快速充電可立即使用6個小時。該產品計劃今年夏秋在歐美投放市場,未來有望在中國上市。
  • 助聽器裡面的主要結構是什麼
    (一)工作原理 助聽器名目繁多,但所有電子助聽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任何助聽器都包括6個基本結構。 1.話筒(傳聲器或麥克風) 接收聲音並把它轉化為電波形式,即把聲能轉化為電能。
  • 天悅電子《HA320數字助聽器晶片和算法》科研成果通過專家鑑定 可...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由綜藝股份(600770)孫公司天悅電子與東南大學聯合完成的《HA320數字助聽器晶片和算法》科研成果,在南京通過了江蘇省電子學會組織的專家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