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田將暉《阿基米德大戰》:志村新八正經起來,原來帥得這麼專業

2020-11-28 老文的南北腔調

今日老文又姍姍來遲,讓各位久等啦!

老文近日剛看了一部日本的漫改電影,故事背景是二戰時期,才發現,原來日本也有這麼好的二戰反思電影!

怎麼老文之前就沒發現呢?這部電影就是《阿基米德大戰》,由山崎貴執導,菅田將暉主演。

噢?說到作為主演的島國愛豆菅田將暉,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銀魂》裡的志村新八——

OMG,不不不不不好意思!老文帶大家走錯片場了……

其實這次的菅田將暉是醬嬸的——日本海軍少佐。當志村新八正經起來,是不是超乎想像?

今天老文要推薦的《阿基米德大戰》,老文就知道大家看到這個片名,一定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

也是,乍看像是歐美出品的歷史片,實際上是島國人民一如既往取片名的「中二」風格。

而且,光看「阿基米德」四個字,你一定不會想到是講二戰的,驚喜吧!

《阿基米德大戰》是根據三田紀房的同名漫畫改編的,講述了二戰期間,被稱為「日本的阿基米德」的天才數學家櫂直,在被山本五十六發現其才能後,希望其挖出日本海軍造艦計劃中隱藏的「陰謀」,糾正國家機器中的不正之風的故事。

其實,從劇情梗概上,很多人就可以猜出電影所要表達的反戰主題。

是啊,看了本片,也讓老文感嘆道:原來反戰電影還能這麼拍?島國人民果然思路清奇,令人佩服。

但老文認為電影表現得更多的是「反戰敗」。那「反戰敗」從何說起呢?

這是一部關於二戰時期日本海軍、關於日本建造的一艘巨型戰列艦「大和號」的故事,所以老文得先給各位科普一下。

大和號是二戰日本建造的一艘戰列艦,其所屬的大和級也是人類軍事史上最大的一個級別戰列艦。

大和號以大而著稱,全長達到263米,有兩個足球場那麼長,滿載排水量高達72810噸。

要知道,我國的航母遼寧艦滿載才60000噸,這是七十多年前的軍艦就已經如此巨大,可見日本人當時是下了血本建造的。

另外,艦上還裝載了3座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裝配的91型穿甲彈單發配重就1.4噸,4座三聯裝155毫米副炮,全身裝甲防護,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獸」!

直到如今,很多日本影視及動漫作品都還有提及「大和號」,這艘軍艦已經成為日本一個深深的民族烙印了。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以為《阿基米德大戰》是一部純戰爭片。

其實不然,它是一部角度新穎,劇情設計曲折但不失自然,敘事技術高明,語言藝術也很有特色、很多角色都有歷史原型可循的劇情片。

甚至為了把反戰主題傳達給更多的年輕人,電影公司還特地請來了高人氣的菅田將暉和濱邊美波來擔任男女主角。

PS,菅田將暉的確是可塑之才,這種嚴肅正經的歷史片他也能演出一種非常專業的感覺,特別是一邊寫著複雜難懂的數學公式,還能一邊清晰說出大段的臺詞,點讚!

《阿基米德大戰》以一場海空大戰開場,是為1945年4月7日的「坊之岬海戰」,也是著名的日本軍艦「大和」號的最後一戰。

這場海戰在歷史上極具象徵意義,標誌著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毀滅和大艦巨炮時代的落幕。

作為全片僅有的戰爭場景,雖然僅僅只有五分多鐘,但在老文眼中卻是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而且製作精良,細節考究。

無論是日軍的防空戰鬥,還是美軍的對艦攻擊,都表現得細緻入微,絕對不遜於好萊塢大片,真實再現了「大和」號沉沒的悲慘圖景。

主體故事開始於大和號被擊沉的12年前,日本海軍正在擴充軍備,以求充當世界海上霸主。

這時,一位被稱為「日本的阿基米德」的天才數學家櫂直,由於本身的桀驁不馴以及對於軍方的不屑,並且和自己學生也就是女主鏡子小姐的關係曖昧,而被女主父親迫使從帝大數學系退學。

原先準備隻身奔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他,被海軍少將(當時還是少將)山本五十六發現,想利用他的數學天才達到自己的目的。

山本要這個天才來幹什麼呢?

原來此時海軍內部分為了兩派,一派是島田繁太郎少將為首的艦隊派,認為海軍還是要堅船利炮來震懾敵人。

另一派則是以山本五十六為首的航母派,認為現代海軍的策略已經發生改變,航空母艦才是新的主導海戰實力保證。

當時的日本海軍省正在討論替代金剛號的方案,因此兩派也因為到底是建戰列艦好,還是建航母好而爭論不休。

兩派相爭不下,海軍大臣也不好決定,於是讓雙方都提交造艦預算。

結果神奇的是艦隊派提出的「大和號」的造船成本竟然比造航母還要低,只有8900萬日元,這引起了山本五十六的注意。

老文相信給出大家有看到老文給大家科普的「大和號」的數據,這樣的巨型軍艦,預算居然比一艘普通型號的航母還少,這是絕對有貓膩的。

於是他授予男主櫂直審計少佐軍銜,希望他在兩周之內能夠將對方造「大和號」的真實預算算出來,以推翻這個議案。

本來對軍方不屑一顧的男主,因為想到建造如此巨大的戰艦勢必要耗費大量的國庫資金,並且一定會把日本引進戰爭的深淵,因此接受了山本五十六的邀請,開始著手計算大和號的預算。

但是他在海軍部卻處處碰壁,原來造艦派為了能夠讓預算通過,強烈阻擾男主的預算計劃。在既得不到戰艦圖紙,又拿不到預算成本書的情況下,櫂直只能通過自己從頭設計的辦法來進行。

雖然從來沒有學過如何造船,但是天才的男主一天之內就將所有的造船書籍讀完,他還實地考察了與大和號類似的戰列艦「長門號」,並通過設計圖,自行設計出了「大和號」。

然而,海軍造艦派還是通過各種手段來阻擾男主的預算,甚至將原先定好的終審時間提前了兩天。

那麼男主究竟能不能如期算出戰艦預算來推翻議案呢?老文推薦大家還是自己去看看電影,找找答案。

PS,男主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有這麼大的成績,這是島國文化裡的熱血常態,不過在此我們不考究其真實性,畢竟這是劇情需要,也表現出了男主的天才程度。

雖然大和號會給日本民族帶來戰爭的災難,但是大和號最後還是被建造出來了,但是建造它的目的,電影卻給出了和歷史完全不同的答案。

在電影中,大和號最終被製造出來,乃是因為讓它成為日本的「替身」,當這艘史無前例的戰艦被擊沉的時候,日本統治者和民眾就能夠從戰爭的幻想和狂熱中解脫出來,能夠甘心認輸,否則整個民族就將會滅亡。

所以,大和號的誕生與死亡,就是為了警醒日本以及它的人民,戰爭不會帶來任何勝利,只會走向深淵。

《阿基米德大戰》的反戰思路其實很清奇,因為傳統反戰片是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反映戰爭的殘酷,讓觀眾聲臨其境感受到戰爭的可怕,人在戰爭面前的弱小和無助,以此讓人們害怕、厭惡戰爭;

還有一種是將戰爭的殘酷扭曲化,從一些新角度或者無法被常規視角所觀察到的角度來闡述理解戰爭,這類電影相對來說少一點,比如《美麗人生》。

《阿基米德大戰》則另闢蹊徑,劇情幾次反轉,傳達出一種「反戰敗」的思想,看得老文一愣一愣的。這種反戰思路的境界,已經上升到了」反戰敗「的境界,令人震驚之餘而會深刻反思。

因此,別說日本沒有好的二戰電影,這部《阿基米德大戰》就是個正面例子。

畢竟我們很少能夠欣賞一部產自日本的戰爭影片,而作為產自日本的戰爭片的縮影,《阿基米德大戰》為觀眾提供了另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讓我們能夠站在世界史觀上,重新看待過往。

大家看了老文的介紹,對於《阿基米德大戰》有何感想呢?我們評論區見!

別忘了點讚關注老文的南北腔調,每日為你走心推送影視資訊,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阿基米德與醞釀效應
    國王把這個棘手的難題交給了阿基米德,還要求他不能破壞王冠。怎麼辦呢?阿基米德輾轉難眠,冥思苦想。他起初提出很多方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就在他一邊坐進澡盆,一邊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託起時,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直向王宮奔去,一路大聲喊著「尤裡卡」(希臘語,意為我知道了)。原來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後,排出的水量不等於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摻了別的金屬。
  • 《阿基米德大戰》的答案絕對超出想像!
    這個問題對一般軍迷而言是不是問得太傻了?當然是為了威懾並在預想的艦隊決戰中擊敗美國海軍!這是常規答案,但是太沒新意了。2019年日本最新戰爭片《阿基米德大戰》給出一個別出心裁的回答。正好春節躲避疫情,宅在家裡,觀看了這部神劇——這絕對是一部神劇,不是因為動作情節有多麼誇張,而在於本片擁有神一樣的思維邏輯和歷史改編,充分讓你領略島國人那常人難以理解的腦迴路,那麼該片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 志村健弟子透露志村健去世不流淚的原因:老人家會生氣
    搞笑組合「千鳥」成員大悟(40歲)出演了在25日深夜播出的富士電視臺系綜藝「志村朋友」(每周二深夜0點55分播出)。他意外提到了關於在有關親密交往的志村健先生(享年70歲)的談話中沒有流過一次淚的理由。
  • 阿基米德對重心的研究,是從研究槓桿的平衡發展起來的
    阿基米德對重心的研究,是從研究槓桿的平衡發展起來的。為此他寫了一本著作叫《論平面圖形的平衡》的科學著作。在這本著作中,他將槓桿原理總結成如下的幾條定理:①重量相等的重物,加在離支點距離相等的無重杆上是平衡的。②重量不相等的重物,加在離支點距離相等的無重杆上,杆子就傾向重的一面。
  • 歷史中的鬼子進村是什麼樣?原來我們被電視劇騙了這麼久
    歷史中的鬼子進村是什麼樣?原來我們被電視劇騙了這麼久。清朝末期到建國前,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還是農村,城市寥寥無幾。而侵華戰爭爆發之後,日本人攻佔了許多大型城市之後,發現控制了城市並不能將城市周圍的區域控制,農村人可以完全依靠自給自足生活下去。
  • 數學大師啟示錄——阿基米德
    回到家裡,阿基米德把他對科學的熱愛、對師長的尊敬和對奴隸的同情,都傾注到對科農的慰問和接待上了。 科農是怎樣淪落為奴隸的呢 ?原來,他在參加亞歷山大城天文 臺一次星座觀察的時候,在地中海遇上了海盜,被劫到羅馬賣給奴 隸販子,又輾轉到敘拉古的奴隸市場。若不是阿基米德搭救,老人 的命運就不堪設想了。
  • 力學之父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整個地球
    阿基米德出身於古希臘西西里島敘拉古附近(今義大利錫拉庫薩)的一戶貴族家庭,父親菲迪阿斯不僅是一位天文學家,還是數學家,學識淵博,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阿基米德從小就享受到了同齡孩子所可望而不可即的教育資源,受父親的影響,他對數學
  • 「花木志」黃馬褂穿起來吧
    這是W星(wxing-pb)發布的第 331 篇文字江南的秋,來得比較蹣跚,紅葉、黃葉都不急不慢的,只待一場秋雨,忽然就顏色濃了起來,然後不幾日就飄零了下來。所以,這個秋,說長也短。中國鵝掌楸北美鵝掌楸鵝掌楸的花期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因為是木蘭科,所以花開起來挺好看,我一直想著拍一下,由於花開在高處,未能如願,希望明年能拍到。東北已經下大雪,江南也開始氣溫到10度以下,天涼了別忘加衣服,那送你件黃馬褂穿吧。
  • 尋找無影無蹤的《阿基米德方法》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在200多年後,不但阿基米德原來的手稿在人間「蒸發」,而且圍繞這卷《阿基米德羊皮書》,也發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千年遺憾1906通過字句和段落的銜接,他把能夠辨認出來的內容整體串聯了起來,發現它很可能就是世間罕見的阿基米德科學著作。隨後,海貝爾和其他有關學者一起對這冊奇特的書卷進行了詳細的考證,最後確認,它就是公元10世紀的《阿基米德羊皮書》。公元12世紀,因羊皮紙十分昂貴,修道院的僧侶因修習之需將所收藏的《阿基米德羊皮書》文字全部抹掉,重新寫上了「祈禱文」。
  • 一人就阻擋了數萬羅馬軍隊,科學家阿基米德死得有多冤?
    阿基米德聚光鏡 這項發明就是我們熟悉的拋物線的反射鏡、或者是凸透鏡,可以將陽光聚焦起來,燒毀木製的羅馬艦船。 所以他希望能夠見到阿基米德本人,並沒有殺阿基米德的意圖。敘拉古戰敗以後馬塞勒斯將軍命令士兵將阿基米德毫髮無損的帶回來。 但士兵並不認識阿基米德,所以在混亂和誤會中一代偉大的科學家阿基米德死在了一個不知名的士兵手裡。
  • 阿基米德的神秘「死光」之謎
    關於阿基米德的故事流傳甚多,其中最為神秘和不可思議的是關於阿基米德的「死光」傳說,千百年來成為人們爭論不休的公案。 公元前3世紀左右,義大利半島上的羅馬逐漸強大起來,開始對外發動一系列擴張戰爭。公元前213年,羅馬軍隊在執政官馬塞拉斯率領下進攻希臘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城,羅馬軍隊勢力強大,敘拉古城處於不利的形勢。
  • 故事:阿基米德銅鏡燒敵船
    幾次水戰下來,敘拉古王國被打得大敗,只得固守敘拉古城堡,等待羅馬的進攻。這一天,晴空萬裡,陽光燦爛,阿基米德和國王站在城堡上觀察著海面。 遠處那一隻只僅露出一些桅頂的羅馬戰船慢慢地越變越大。城堡中兵力很少,國王把希望的目光投向聰慧無比的阿基米德,詢問道:「聽說您最近叫人做了很多的大鏡子,這裡面有些什麼名堂?」
  • 趣味數學:阿基米德帶你了解浮力定律
    你知道阿基米德嗎剛開始接觸只覺得很難,但你知道背後的故事,就會覺得「原來數學還會這麼有意思」。  帶著這份好奇,開啟今天的數學之旅!  王冠做成後,國王拿在手裡覺得有點輕,他懷疑金匠摻了假,可是金匠並沒有承認,並當面稱量了王冠的質量,結果和原來的金塊一樣重。  國王還是有些懷疑,可又拿不出證據,於是把阿基米德叫來,讓他來解決這個難題。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把所有想到的辦法,都做了嘗試,然而仍不能揭開王冠的秘密,可就在一次洗澡的時候阿基米德忽然想到了揭開王冠秘密的辦法。
  • 陝西鹹陽:「志智雙扶」齊頭並進 內外皆修花開得果
    姚紅的變化只是鹹陽市大力開展扶貧扶志工作的一個縮影。  「扶心」暖心窩子   「因為我身體不靈便,日子過得不如別人,總覺得矮人一頭。自從看到小戲裡的人物,不管再難也能在逆境中挺直腰板,我一下子有了信心。」8月10日,家住禮泉縣趙鎮堯都村的貧困戶楊召孟再次觀看小戲《扶貧新歌》時激動地說。
  • 四個冷門卻高薪的專業,第三個被人誤認為不正經的專業
    hallo大家好我是老馬,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高薪又冷門的4個專業,報考學生不多,很多人都沒聽過》高考生對大學專業的關注好像永遠只在那些熱門專業上。其實熱門專業不僅錄取有難度,就連畢業找工作也要面臨不小的競爭。而相對來說那些冷門的專業報考的人數少,錄取率可以保證,而且就業方向也是十分明確,關鍵是還往往都是高薪行業,可是這樣好處多多的專業卻一點也不受學生追捧,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