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太空探索|周四·觀測指南
周五·深空探索|周六·茶餘星話|周日·視頻天象
翻譯:王永豐
校對:牧夫天文校對群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2021年伊始,三艘太空飛行器正奔赴火星。它們是在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現在它們宣告著一個忙碌的太空探索之年到來了,21年會迎來更多的太空飛行器升空以及更多的有趣天文現象上演。
NASA毅力號
credit: nytimes.com
相聚火星
去年夏天是向火星發射太空飛行器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每兩年一次的窗口期,中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美國都向火星發射了非載人探測器。這三艘太空飛行器或將進入圍繞火星的軌道或將著陸在火星的表面。
阿聯的希望號(Hope)軌道飛行器預計在2月9日第一個抵達火星軌道。該國航天活動規模雖小,但首個深空探測器依然雄心勃勃。它主要研究火星大氣,將有價值的數據發回地球。
天問一號
credit:nytimes.com
中國的天問一號將於2月10日進入火星軌道。在火星軌道上運行一段時間後。5月份,一個載有巡遊車的著陸器將著陸在火星表面。能夠安全降落在太陽系第四顆行星上並不容易,以前只有美國宇航局多次完成該任務。如果在火星上成功著陸。這將是繼去年年底嫦娥五號完成登月並帶回月球巖石樣本後的又一裡程碑。
毅力號火星車
credit:space.com
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將在2月18日到達火星軌道,之後不久便會實施著陸。如果著陸成功,火星車將在一個乾涸的火山口湖和河床中尋找可能的生命遺蹟。它還會放飛一架名為機智號的無人機,這是首次在另一個星球表面進行的升空動力飛行。
聚焦月球
中國太空飛行器在過去七年裡三次登陸月球,而NASA自1972年的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以來再沒有登陸過月球。但隨著美國向商業化太空探索的轉型,這種情況可能會在2021年有所改變。
嫦娥5號
credit: 長江日報
美國宇航局在過去十年裡一直依靠其他組織和商業公司的火箭和飛船完成為國際空間站的補給任務,最新SpaceX的龍飛船已實現載人任務(之前通過俄羅斯聯盟號實現)。很多私人科技公司加入進來,一個龐大的月球探索計劃已啟動。
第一家是匹茲堡的Astrobotic公司,它計劃於今年6月向月球發射遊隼號(Peregrine)著陸器。之後可能是10月份由Intuitive Machines of Houston製造的Nova-C太空飛行器。美國宇航局也在構思十年內讓宇航天員重返月球。第一步將是測試為未來任務設計的重型太空發射系統。該發射系統已多次推遲並不斷增加預算。但2021年很可能會執飛名為阿提米斯-1(Artemis-1)計劃,未來它可以把載有航天員的獵戶座飛船送入月球軌道,進行繞月飛行後返回地球。測試暫定於今年11月進行。
Astrobotic 著陸器
credit: nytimes.com
放眼宇宙深空
2021年最重要的科學任務無疑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作為哈勃望遠鏡的繼任者,由於技術問題和不斷增加的成本,發射計劃被屢次推遲。NASA和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和行星科學家們都期待著韋伯太空望遠鏡在今年升空,但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其他問題讓發射時間再次推遲。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credit: nytimes.com
另外兩艘NASA太空飛行器開啟了太陽系探索任務。
今年7月將要發射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器旨在測試太空飛行器未來能否讓飛臨的小行星發生軌跡偏轉來保衛地球家園。為此它將飛往圍繞太陽運行的近地雙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並嘗試通過碰撞來改變較小那顆的軌道。
第二個任務名為露西(Lucy),將於10月發射,飛行距離更遠,將越過木星軌道。在那裡,它將研究木星軌道周圍幾億公裡範圍內的「特洛伊」小行星群(Trojans),它們被這顆巨大行星的引力困在那裡。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太空巖石行星可能隱藏著太陽系外行星如何形成的秘密。
面向民眾
2020年,隨著SpaceX公司成功地將兩名航天員送入空間站,太空商業活動將活躍起來。該公司可能會在2021年將更多航天員送入軌道,其中很可能包括普通民眾。多家公司正與SpaceX合作,將付費客戶用載人龍飛船送上太空。比如,Axiom Space公司可能在今年年底將其首批私人遊客送到空間站。
NASA選擇SpaceX為其航天員建造運輸工具的同時,也與波音公司合作。在2019年12月的一次無人飛行測試中,一系列錯誤幾乎導致波音星際航線太空艙的災難性結果。但為了補救這次失敗,波音公司最早將在今年3月進行第二次試飛。
波音太空艙
credit: nytimes.com
此外,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和藍色起源(Blue Origin)可能年內讓付費客戶前往太空邊緣進行短途旅行。
我們國家則很可能會發射下一代空間站的組件,在未來幾年內有望實現將航天員送上近地軌道。
credit: gocomics.com
如果說2020年教會了人們什麼,那就是生活充滿不確定。新冠病毒病令世界陷入黑暗,不過,新智彗星在夏季的景象令人類感到驚訝,木星和土星在冬至時的合相也令人著迷。這是一個巨大的宇宙,從我們這一小塊地方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對太空的探索不僅沒有止步,反而讓我們更加堅定和努力。
責任編輯:毛明遠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眾號:astronomycn
商業太空 原型:亞特蘭蒂斯
credit: Aviation Humor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