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星到月球,一個忙碌的太空探索之年

2021-02-26 小G帶你讀外刊

當地時間18日晚(北京時間19日凌晨4時55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發回首張照片。美國航天局副局長託馬斯·楚比興表示,「毅力」號是美國航天局迄今為止最宏大的火星車探測任務,主要任務是尋找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跡象。為找到答案,任務團隊為「毅力」號在耶澤羅隕石坑著陸做了最充分準備,這個區域也是有史以來探測器登陸火星最艱難的區域。

2021年,各國也將開啟一個忙碌的太空探索之年,將有什麼重大太空探索項目值得我們的期待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展示了毅力號從火星傳來的高解析度的圖像。

About a month after the new year has started on Earth, three spacecraft will pull into the vicinity of Mars. These explorers, which launched in July last year, will be heralds of a busy year of space exploration, launches and astronomical occurrences.
在地球上新的一年開始約一個月後,三艘宇宙飛船將進入火星軌道。這些探測器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它們將宣告一個忙碌太空探索之年的到來,今年將有許多探測器發射和天文現象。

Martian meetup

在火星相遇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ll launched robotic missions to Mars last summer, seeking shortened voyages during the period every two years when Earth is closest to the red planet. The three spacecraft will join a bustling community of explorers either in orbit or on the planet’s surface.

去年夏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國和美國都向火星發射了不載人的探測器,以尋求在每兩年一次的地球與火星最接近時縮短航程。這三艘宇宙飛船將加入一個已呆在火星軌道或火星表面的眾多探索器群體。

The first to arrive will be the Emirati Hope orbiter, the first deep space explorer of the Arab country’s small but ambitious space program. The mission will study the Martian atmosphere, sending valuable data back to scientists on Earth. It is to reach its destination on Feb. 9.第一個到達的將是阿聯的希望號(Hope)軌道飛行器,這是該國規模雖小但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首個深空探測器。其任務是研究火星大氣,向地球上的科學家發回有價值的數據。預計2月9日到進入火星軌道。

China’s Tianwen-1 mission is also to arrive at Mars on Feb. 10. After orbiting the planet for a time, it will send a lander containing a rover to the surface in May. Landing intact on the solar system’s fourth planet is perilous, and only NASA has done it more than once. A successful landing there would extend China’s record of impressive spaceflight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after last year’s Chang』e-5 mission to the lunar surface then back to Earth with a fresh cache of moon rocks.

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將於2月10日進入火星軌道。在火星軌道上運行一段時間後,它將在今年5月把一個載有巡遊車的著陸器降到火星表面。完好無損地降落在太陽系第四大行星上很不容易,以前只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完成過不止一次。如果在火星上成功著陸的話,這將是中國令人敬佩的航天成就記錄的延伸,尤其是在去年嫦娥五號完成了登月,然後帶著新的月球巖石返回地球的任務之後。

Soon after, on Feb. 18, NASA’s Perseverance rover will arrive and immediately plunge toward the surface of Mars. If it lands successfully, the rover will seek signs of extinct life in a dried out crater lake and riverbed. But first it will deploy Ingenuity, a small helicopter. That device has its own mission of carrying out the first powered flight from the surface of another planet.

天問一號進入火星軌道後不久,也就是2月18日,NASA的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將到達火星軌道,並馬上衝向火星表面。如果著陸成功,火星車將在一個乾涸的火山口湖和河床中尋找滅絕了的生命跡象。但它將首先放飛一架名為「機智」的小型直升機。該直升機有自己的任務,那就是從另一個星球表面進行首次升空動力飛行。

去年5月,中國長徵五號火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Locking on to the lunar surface

鎖定月球表面

While China has landed spacecraft on the moon three times in the last seven years, NASA has not landed there since 1972, the last Apollo mission. That could change in 2021, deepening the commer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space efforts.

雖然中國在過去七年裡三次把著陸器降到了月球上,但NASA自1972年的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以來,一直沒有在月球表面著陸過。隨著美國太空努力加深向商業化的轉型,這種情況可能會在2021年有所改變。

NASA has in the past decade relied on private companies to build and operate spacecraft that could ferry cargo, and now people,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t is trying a similar approach with Commercial Lunar Payload Services. The program has contracted with a number of private companies to build robotic lunar landers that will carry cargo from NASA and other customers to the moon’s surface.

NASA在過去十年裡一直依靠私人公司建造和運營的太空飛行器,來完成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補給的任務,先是運送貨物,現在也可以運送人員。NASA正在嘗試使用「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Commercial Lunar Payload Services)的類似方法。該項目已與幾家私人公司籤訂了合同,由這些公司製造無人月球著陸器,將NASA和其他客戶的貨物運送到月球表面。The first company, Pittsburgh’s Astrobotic, is scheduled to launch its Peregrine lander to the moon in June. It could be followed in October by Nova-C, a spacecraft built by Intuitive Machines of Houston.第一家是匹茲堡的Astrobotic公司,它計劃於今年6月向月球發射遊隼號(Peregrine)著陸器。之後可能是10月份的Nova-C飛船,它由Intuitive Machines of Houston製造。NASA also has its eye on returning astronauts to the moon this decade. Its first step will be an uncrewed test flight of the massive Space Launch System built for future American deep space launches. The rocket has faced numerous delays and ballooning costs, but NASA still plans a journey in 2021 known as Artemis-1. It will send Orion, a capsule for astronauts, around the moon and back to Earth. That test is tentatively scheduled for November.NASA也想在這個十年內讓太空人重返月球。它的第一步將是為未來美國深空發射建造的重型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進行無人飛行測試。該發射系統已面臨多次推遲和不斷增加的造價,但NASA仍打算在2021年執行名為阿提米斯-1(Artemis-1)的飛行計劃,把可載太空人的獵戶座飛船送進月球軌道,進行繞月飛行後返回地球。測試暫定於今年11月進行。

Odysseys to orbit

進入軌道的探索之旅

Human spaceflight was transformed in 2020 as SpaceX successfully launched a pair of crews to the space station. The company is likely to send more astronauts to orbit in 2021, and not all of them may be working for NASA and other government space agencies. Multiple companies are working with SpaceX to launch paying customers on the Crew Dragon capsule. One of them, Axiom Space, could send its first private tourists to the space station late in the year.2020年,隨著SpaceX公司成功地將兩名太空人送入空間站,人類的太空飛行發生了變化。該公司可能會在2021年將更多太空人送入軌道,但這些太空人並不都為NASA和其他政府太空機構工作。多家公司正與SpaceX合作,將付費客戶用載人龍(Crew Dragon)太空艙送上天。其中的Axiom Space公司可能在今年年底將其首批私人遊客送到空間站。

When NASA picked SpaceX to build transport for its astronauts, it also hired Boeing to do the same. During an uncrewed test to orbit in December 2019, a series of errors nearly led to the catastrophic loss of Boeing’s Starliner capsule. To make up for that unsuccessful flight, Boeing will carry out a second test flight as early as March.
NASA選擇SpaceX為其太空人建造運輸工具的同時,也僱傭了波音公司(Boeing)來做同樣的事情。在2019年12月的一次無人飛行測試中,一系列錯誤幾乎導致波音星際航線(Starliner)太空艙的災難性損失。為了補救這次失敗的飛行,波音公司最早將在3月進行第二次試飛。Other human journeys to space also beckon this year. Virgin Galactic and Blue Origin may send paying customers on short trips to the edge of space and back in 2021. China could also start launching pieces of its next generation space station during the year, setting it on a course to have a regular human presence in low Earth orbit in the years to come.今年,還有其他一些人類太空之旅。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和藍色起源(Blue Origin)可能會在2021年讓付費客戶前往太空邊緣進行短途旅行。中國可能在今年開始發射下一代空間站的部件,從而在未來幾年實現低地球軌道上的固定駐人。

相關焦點

  • 2021太空探索的忙碌一年
    現在它們宣告著一個忙碌的太空探索之年到來了,21年會迎來更多的太空飛行器升空以及更多的有趣天文現象上演。 在火星軌道上運行一段時間後。5月份,一個載有巡遊車的著陸器將著陸在火星表面。能夠安全降落在太陽系第四顆行星上並不容易,以前只有美國宇航局多次完成該任務。如果在火星上成功著陸。這將是繼去年年底嫦娥五號完成登月並帶回月球巖石樣本後的又一裡程碑。
  • 從火星到月球,2021年各國的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毅力號」探測器。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圖片來源:《紐約時報》科技創新世界潮◎實習記者 張佳欣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 人類太空探索的下一個目標是哪裡?究竟是火星還是月球?
    在最初的阿波羅任務和我國的嫦娥任務成功後,科學家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討論,是否能建立月球基地。SpaceX這樣的私營公司正準備研製星際飛船去火星,除了SpaceX還有NASA,最近也宣布了Artemis計劃,目的是把第一個女人和男人送上月球,希望能為人類在我們的灰色小衛星上繼續居住奠定基礎。
  • 人類太空探索的下一個目標是哪裡?究竟先是火星還是月球
    SpaceX這樣的私營公司正準備研製星際飛船去火星,除了SpaceX還有NASA,最近也宣布了Artemis計劃,目的是把第一個女人和男人送上月球,希望能為人類在我們的灰色小衛星上繼續居住奠定基礎。但人類是不可能同時去太陽系的每一個地方,至少在這代人是這樣的。
  • 2021 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2020 年,中美阿三個國家的探測器奔赴火星,中國嫦娥五號 「挖土」回歸,SpaceX 載人飛船兩次送太空人去往空間站…… 每件事都可以在人類航天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從去年開始,全球不少國家也開啟了探月潮,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又到了一個新階段。2021 年,人類又將對宇宙發起怎樣的探索?
  • 2021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2020年,中美阿三個國家的探測器奔赴火星,中國嫦娥五號「挖土」回歸,SpaceX載人飛船兩次送太空人去往空間站……每件事都可以在人類航天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從去年開始,全球不少國家也開啟了探月潮,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又到了一個新階段。2021年,人類又將對宇宙發起怎樣的探索?
  • 2021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另一方面,從去年開始,世界上很多國家也開始了月球探測,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進入了另一個新階段。2021年,人類又將開始對宇宙進行什麼樣的探索?本文是麥可羅斯頓對人類在新的一年裡在宇宙探索中完成的事件的梳理和預告。第一,中美探測器於2月聚集在火星上。
  • 2021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2020年,中美阿三個國家的探測器奔赴火星,中國嫦娥五號「挖土」回歸,SpaceX載人飛船兩次送太空人去往空間站……每件事都可以在人類航天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從去年開始,全球不少國家也開啟了探月潮,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又到了一個新階段。2021年,人類又將對宇宙發起怎樣的探索?
  • 月球,人類太空探索交匯之地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一方面,諸多私營公司加入了探索太空領域,他們有短期目標,也有長期期許;另一方面,一些太空探索領域的大國、強國,則繼續著深空探索之夢。而月球,則成了許多太空探索目標的交匯之地。 肉眼看不見的新冠病毒,攪得地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甚至,連太空探索公司的老闆埃隆·馬斯克都未能倖免。然而,這並不能阻止人類探索太空之夢。
  • 火星上的聚會、鎖定月球表面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科技創新世界潮  ◎實習記者 張佳欣  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火星上的聚會  去年夏天,阿聯、中國和美國都向火星發射了無人探測器,希望能在每兩年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機縮短抵達時間。
  • 星上的聚會、鎖定月球表面 2021年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科技創新世界潮  ◎實習記者 張佳欣  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 阿聯發力太空探索,小型月球車「拉希德」2024年登月
    該團隊將僱傭一個太空機構或商業夥伴來執行探月任務中最危險的部分:發射和著陸。「拉希德」預計2024年登上月球,如果成功,它將成為由私人公司和太空機構製造的月球漫遊車之一。建造「拉希德」面臨多重挑戰對於一個在太空探索領域只有14年經驗的國家,建造月球車對阿聯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
  • 美計劃更改登月時間,將太空探索主要目標轉移到火星上
    1月24日周五,根據美國眾議院科學、航天和技術委員會提出的授權法案,美國宇航局(NASA)的登月目標時間應該是在2028年,而不是2024年,並明確實現這一目標,以保證在2030年代幫助人類探索火星。-月球空間的多種位置之一,而不僅僅是月球軌道上;以及將Artemis登月計劃使用的登月器發射成一個整體,而不是多個分段在太空組裝,就像美國宇航局現在計劃的那樣。
  • NASA的科學發現、研究開發和月球到火星的探索計劃
    Credit:NASA 字幕製作:哇喳 202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月球到火星探測戰略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了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的任務目標,取得了能夠造福於人類的重大科學進步,並恢復了美國本土的載人航天發射能力。
  • 阿聯公布月球飛行器,將在2024年登月,2117年帶60萬人到火星
    如今,阿聯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月球,計劃2024年發射登月飛行器。阿聯「拉希德」號探測器2024年登月提到阿聯,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土豪」,大家都知道阿聯有石油,卻不知道阿聯在太空探索方面,也是野心十足。
  • 2018年太空前所未有的忙碌 軌道發射次數創新高
    但它同時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斷面,截取了無數個短暫生命集成智慧與勇氣的奮力一望,望向所有比我們生命宏大的東西:時間、空間和永恆的探索之旅。像宇宙中的任何存在一樣,我們終將成長、老去,走向死亡。但我們曾擁有過這一年。
  • 2021 年太空新聞重頭戲:天問一號著陸火星,印度月船3號登陸月球
    令人印象深刻的2020年即將結束,那麼,2021年一年中將會有什麼太空冒險之旅值得我們關注呢。 三個火星任務由於三個獨立任務的到來,我們的火星研究能力將在2021年實現巨大飛躍。NASA的火星漫遊者毅力號於2020年7月30日發射升空,將於2月18日到達火星。
  • 火星探索的那些眾所周知與鮮為人知
    2020年7月,人類對火星的探索似乎異常忙碌。幾乎前後腳,繼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於當地時間7月30日開啟了「奔火」之旅。
  • 誰第一個探索的太空?誰先登的月球?
    第一個探索太空的人:列奧諾夫行星際空間充滿危險:它幾乎是空的真空,接近絕對冰冷的寒冷,致命的宇宙射線和流星體......但是為了探索自然的奧秘並逐漸徵服宇宙,人類仍然勇敢地接受了挑戰和無所畏懼地進入星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