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大年和小年的故事

2020-12-04 奇趣匯聞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兩個神仙。大神仙叫大年,小神仙叫小年。大年心眼好,愛惜人,每到五穀不長的寒冷季節,大年怕餓壞人,就把天上的白面撒下來讓人們吃。小年雖說是大年的親兄弟,心眼卻壞透了。他用邪術把大年撒給人的白面變成雪籽,吃下去不治餓還凍壞肚子。等到把人們病倒了,他再變成巨齒獠牙的猛獸下來吃人。當他吃人吃飽了肚皮,就躺下睡覺,一覺能睡三百六十天,醒過來還吃人。人們雖說知道它三百六十天下來一回,可是藏到哪兒也躲不過去。只好燒香磕頭,請求大年給作主。大年正為白面變雪、人煙稀少的事胡猜亂想哩,一聽人間禱告,才知道是小年作的惡。他氣狠狠地去找小年,小年卻滿不在乎地說:「你行你的好,我吃我的人,礙你啥事啦?」大年看他不講理,氣得抬手去打他。誰知小年心惡勁大,竟反手把大年打倒在地,還惡狠狠地說:「不念一母同胞,我連你也吃了!」大年打不贏小年,只得親自下凡對人們說:「小年生來怕雷怕火,等他再來了,你們用油松乾柴燒青竹,圍成圈子,點上火,人們坐在中間,它下來就吃不著人啦。」人們記住大年的話,小年下來時,乾柴油松燒得青竹「砰啪」亂響,烈火烤人,急得它轉圈磨牙沒辦法,只好空著肚子回去了。他知道這是大年的主意,就去打大年,大年沒法,也跳到人們燒的火圈裡。小年恨得咬牙切齒地說:「等我練好了火功,把你們吃個孩娃不留!」日出日落,草青草黃。兇狠的小年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沒睡覺,終於練成了火功,再過一天又要下去糟踐人啦。大年呢,也早已作好了準備。他也是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沒睡覺,整天沒明沒夜地熬氣力,練武藝,再過一天也要下山和小年大戰一場,保護人類不受殘害。

正好到三千六百天中午,大年小年在半空中迎頭碰上。小年知道不除掉大年自己吃不安生,就動手打起來。大年毫不示弱,二人打得黃風滾滾,雲霧遮天。這就是後來春天風多霧多的原因。一口氣打了三十二天,小年急了,張嘴要吞掉大年。大年急忙舉起手心雷,誰知小年縱身一躥躲到了高處。大年追著他往上打,他就一直往上躥。這就是二月二打悶雷的原因。大年又追了七十四天,看手心雷打不住他,就放手不打了。小年卻認為哥哥的雷放完了,一翻身衝下來抓大年。大年閃身躲開,抬手從背後拉出一條雪白的長蟲。只見那長蟲口吐烈火,直衝小年燒去。不等小年躲避,大年又口吐轟天雷。小年閃身躲開,張口噴出一股黑水,雖澆不滅火,溼不了雷,可也保住了他自己。大年追,小年跑,震得天搖地動,大雨傾盆。這就是夏季扯閃打雷下暴雨的由來。小年打累了,一頭扎進海裡睡去了,大年急忙放出太陽,催熟五穀,免得因為他和小年打仗叫人們挨餓。小年一氣歇了一百天,抖擻精神又來和大年打仗。大年二話不說,接手就打。這回小年學精了,先施出他練的冷氣滅火功夫,一張嘴,陣陣冷風朝大年刮去。大年一哆嗦,急忙縱身往高處去。小年也急忙趕上去,攆得大年沒處躲藏,就變成一個小石頭落到地下。小年找不著大年,氣得嗷嗷亂叫,駕著冰冷的狂風亂翻亂找,實在找不著,就下起漫天大雪,要凍死大年。其實,大年早已躲到了人們藏身的山洞裡,人們給他生火烤,熱飯吃。大年暖和透了,還要來松脂橡油,把身上抹了一層又一層,準備和小年決一死戰。

又是到了三百六十天頭上。小年預料大年被凍死了,就大吼一聲衝下來要吃人。只見大年一滾,帶著滿身大火躥到半空。等小年剛下到樹梢上時,大年一頭鑽進小年嘴裡,順喉嚨下到肚裡,放火燒起來。疼得小年手扳樹枝,兩腳亂蹬。不一會兒,小年手一松,身子橫到了樹杈上。只見他的身子上熱氣騰騰,燒得只剩下了一張皮。大年和小年都死了。人們齊刷刷地跪在當院,哭著給大年磕頭。並把裝著大年身子的小年屍體永遠掛在樹上。往後,人們每隔三百六十天就在院裡的樹下給大年燒香,說大年是火神,有香火就有神通。能保佑世代平安。後來。朝裡的能人推出三百六十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一循環。這一循環起個啥名哩?大家都說。大年為咱舍了命,咱永遠也不能忘了這個大恩大德。夠一個循環,就算過一年吧。人們還根據大年燒小年的辦法,仿著小年剩下的那個空殼殼,做了一個又一個燈籠。每年過節就掛在樹上,驅魔鎮邪。

相關焦點

  • 「二十三,過小年」:掃房祭灶神,傳說變成故事講,孩子都愛聽
    早晨起來,老公說「今天是小年了啊。」兒子問「啥是小年?」一句話把我的思緒拉回到很遠的過去,小時候,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會放個鞭炮,因為要「送灶神」。此外,「小年」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更重要的是,從這一天開始,便正式啟動了過年的程序。
  • 北方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小年祭拜灶神的由來傳說故事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小年(南方大部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很多地方還保留著請灶王、祭拜灶神、吃糖瓜的習俗。那麼,灶王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小年夜祭拜灶神的傳說故事  「灶王」又稱灶王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灶神。
  • 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小年祭灶習俗有什麼講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每當這首「過年謠」唱起,就意味著傳統的「小年」到了,人們開始做糖瓜、祭灶,忙忙碌碌打掃屋子,準備過年的各種吃食……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有什麼習俗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 小年的故事可真多啊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國慶節遊園已有40年歷史 分"大年"與"小年"
    他和同伴們作為「觀禮隊伍」成員,手舉象徵春天的「桃花」,站在天安門廣場上。   「遊行結束後,我們高呼著『毛主席萬歲!』擁向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微笑著走到城臺角向大家招手。當時,能參加國慶遊行是一種政治榮譽,全家都覺得光榮。由於要在廣場上站3個小時,所以除了必須是少先隊員,還要有政治條件和身體條件。」趙書說,許多同學上午參加群眾遊行,中午走回家休息,下午6點又跑回廣場,參加跳集體舞。
  • 2020小年是星期幾 北方小年夜和南方小年夜是哪一天
    2020小年是星期幾 北方小年夜和南方小年夜是哪一天  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距離春節只有7天了。還在外奔波忙碌的你,趕緊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吧!  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  俗話說,「小年」不小。這天以後,人們開始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而南方依然保持以往的和人民群眾的一致的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的由來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關於祭灶,還有一個傳說有關,由於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爐灶,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駐一位灶神來監督考察這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小年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每家每戶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了。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有歡送灶神上天,就有接灶王下天的儀式。
  • 小年到,你可知它的由來,原是一出「婚姻折子戲」?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春節真正的臨近,不是火車站擁擠的人群,亦不是孩子們手裡燃起的鞭炮,而是小年到了。小年到了,大年還會遠嗎?說到小年,我們都清楚,關於它的習俗有很多。俗語說得好:辭舊迎新小年忙,擦窗掃地淨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所以,有人也稱小年為灶王節,北方臘月23,南方臘月24,從小年這天開始真正的「忙年」。
  • 小年的由來是什麼?關於小年的來歷及傳說故事、傳統習俗
    小年夜其實該稱「小除夕」由於祖國大部分地方都有過小年的傳統,人們往往也會將小年這一天的晚上,稱之為「小年」夜。而在上海,上海人雖然臘月廿四也會祭灶除塵,但是,上海並沒有過「小年」這個說法,而是更重視除夕前這一天,習慣也稱之為「小年夜」。
  • 小年祝福語簡短2020 農曆小年有什麼風俗 小年快樂朋友圈問候語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二、小年特定風俗  1、祭灶神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灶王爺的小八卦,爆竹和對聯的由來《小年》,祭灶、吃灶糖和餃子
    《小年》組詩(一)二三鞭炮入窗來,訝覺新春序幕開。徑向鏡中辭舊我,一彈衣袖不徘徊。小年有多小?小年有多小?小年一過大年就到了。北方臘月二十三,南方臘月二十四,沒關係,想一想,北方就比南方早!過小年,要祭灶,這習俗千萬別急躁,灶王爺爺得匯報。灶王爺爺管什麼?不光是、你家的灶!今年表現妙不妙?好事做得少不少?聽完一整年,小年夜他上天去匯報,大年三十走完這一遭。
  • 南北方過「小年」竟有五種版本!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認為一定要敬重灶王,因為他要上天匯報。
  • 「小年」是什麼時候?「小年」的由來及習俗,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之前都聽家裡的老人們說過「小年」,可是也不知道「小年」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小年」的知識。「小年」是什麼時候其實「小年」,並非是一個特定的節日,在民間有句俗話叫「官三民四船五」,之前百姓家過小年都是臘月二十四
  • (小年)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
    前言: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是指臘月的二十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年,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孩子總會哼起這些歌謠:二十三祭,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老爺要上天」。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因為盼望著大人們快些買回糖瓜來。
  • 太陽能也有大年小年,如何更準確的估算發電量?
    降雨量、降雪量有大年、小年之分,太陽能資源也不例外!
  •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民間流傳著2大傳說,其中一個和「人性」有關
    源自一個無良男人的反省,玉皇大帝的同情文·玄武石今天是臘月二十三,農村人都說今天是小年。而且老一輩人還說,今天有2大傳說:灶王爺的來歷,三屍神的陰謀。這2個傳說具體講的是什麼呢?不急,聽小編慢慢給你道來。首先,灶王爺的來歷。
  • 小年丨 二三鞭炮入窗來,訝覺新春序幕開
    今日小年。依照中國的傳統風俗,陰曆臘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也叫作祭灶節。舊時流傳下的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說明說了小年,離大年不遠了。這天晚上家家戶戶行「祭灶神」的儀式,小孩還可以一解嘴饞,吃上酥脆香甜的灶糖。過了今夜,大年的喜慶氣息如宣紙潑墨,一下子洇散開來,大街小巷都張燈掛彩,忙碌地籌備除夕夜。
  • 小年到了春節還遠嗎?從小年到元宵節,每一天怎麼過都是有講究的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地區的小年。可能很多北方朋友就有疑問了,難道南方不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嗎?沒錯,南方的小年比北方要晚一些,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因為古代人的等級觀念很強,所以就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小年夜的由來習俗
    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由日曆可以看出今年小年時間是:2020年小年為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星期五。北方地區:農曆十二月廿三;南方地區:農曆十二月廿四;江浙滬地區:「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夜。
  • 「小年」英文怎麼說?小年的習俗都有哪些?
    Minor Spring Festival或Minor Chinese New Year   對於小年用英語怎麼說,有人建議可以用Minor New Year,但New Year顯然不是春節的意思。   那麼,小年究竟做什麼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