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南北方過「小年」竟有五種版本!

2020-12-03 荊楚網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了。

從今日起,荊楚網將在春節期間每日推出一期《年俗趣話》,為您介紹中國的傳統年俗,以及湖北各地過春節的獨特習俗,祝您過一個喜慶祥和的春節。

如今,說到一家之主,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自家媳婦或母親,再往前推一段時間則是男人當家做主,但是放在古代,真正的一家之主其實是灶神。

灶神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周朝就已經有了相關記載,灶神與門神、戶神、井神、中溜神並稱五祀,保護一家人的平安。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認為一定要敬重灶王,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是要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如今,估計已經沒有人家再去供奉灶王爺了,但時至今日,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小年」享用糖瓜的習俗依然被保留了下來。

南北「小年」的五種版本

1、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三為「北方小年」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2、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為「民間傳統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這天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3、江浙滬地區:除夕前一天為「小年夜」

江浙滬地區習慣稱除夕為「大年夜」,與其對應,除夕前一晚則被稱為「小年夜」,這一天也被稱為小年。歷史上,臘月二十四夜,吳人稱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稱此夜為小除夕。

4、四川、貴州部分地區:除夕夜過「小年」

在我國西南的部分地區,人們會在除夕夜過小年,他們的大年則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5、江蘇南京等地:正月十五過「小年」

相傳明成祖朱棣篡權奪位後,南京百姓對其殘忍和苛政怨聲載道,藉由正月十五的燈會懷念上一位帝王的寬政,於是元宵節成了南京的小年。

湖北年俗地圖之武漢

武漢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邊地區(沔陽、漢陽、黃陂、孝感等地)遷入的,因此,武漢的過年習俗散發著濃鬱的鄉土氣息: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過小年時要請灶神。

臘月三十是武漢人最重視的節日,俗稱「過年」。這一天,全家歡聚一堂,吃一頓豐盛的團年飯。年飯一般要用「三全」(全雞、全魚、全鴨)、「三糕」(魚糕、肉糕、年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等。近年來人們又在桌子中間置一火鍋,熱氣騰騰,更增添了節日氣氛。

開飯時間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間的。開飯前守舊規矩的人家還要先祭祖,擺上幾副碗筷請祖宗入席。祭祖儀式之後,大家才開始上桌吃飯。魚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餘。

拜年在武漢也有講究,初一拜父族的爺爺奶奶伯伯;初二拜母族的外公外婆舅舅;初三拜妻族的嶽父嶽母;初四拜訪親友;初五是財神生日,商店復業接財神(很多做生意的人都要到歸元寺燒頭炷香,祈求新年財源滾滾);初六則把初一累積起來的垃圾倒掉,這叫「送窮」。

關於過年,武漢還有很多歇後語:像臘月下油麵——有鹽(言)在先;三十夜裡吃藕——看穿了;跛子拜年——以歪就歪等等。但是不論這個年怎麼過,過年的滋味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是歡喜和甜蜜的。

春節從前不叫「春節」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

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記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國民黨曾試圖廢除春節,但是被中國人民強烈抵制後以失敗告終。

作者:楊威

編輯:胡瑩

出品: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小年到了春節還遠嗎?從小年到元宵節,每一天怎麼過都是有講究的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地區的小年。可能很多北方朋友就有疑問了,難道南方不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嗎?沒錯,南方的小年比北方要晚一些,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因為古代人的等級觀念很強,所以就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
  • 6個冷知識:南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虎鯊的卵像鑽頭
    周星馳喜劇電影《功夫足球》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被廣為流傳:人要是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估計很多人剛聽到這句臺詞的時候會有點疑惑,「沒有夢想的人」跟「鹹魚」有啥聯繫?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事物啊!其實這裡的「鹹魚」並不是指醃製的可食用的鹹魚,在粵語中,「鹹魚」的意思是屍體……那句經典臺詞的意思是,人要是沒有夢想,跟屍體有什麼區別呢?
  • 「小年」是什麼時候?「小年」的由來及習俗,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之前都聽家裡的老人們說過「小年」,可是也不知道「小年」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小年」的知識。「小年」是什麼時候其實「小年」,並非是一個特定的節日,在民間有句俗話叫「官三民四船五」,之前百姓家過小年都是臘月二十四
  • 小年祝福語簡短2020 農曆小年有什麼風俗 小年快樂朋友圈問候語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二、小年特定風俗  1、祭灶神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夜的由來
    據說,由於地區不同,南北方小年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那麼,小年是哪一天呢?小年夜是怎麼來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並不是專指某一個日子,而是民間掃塵、祭灶的日子。只是民間傳統固定在了一個時間上,所以這一天就被人們稱為了「小年」。  「小年」的到來,意味著忙年的開始,人們會從這一天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地過一個好年,表達了人們想要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小年是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以前,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小年北小年南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南北的小年時間不一樣,南方小年比北方的小年晚一天,因此常會有南方不是小年的時候,北方的朋友給你發小年祝福吧!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小年北小年南什麼意思所謂「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有一個小年,北方也有一個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則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工作情況。
  • 傳說大年和小年的故事
    人們雖說知道它三百六十天下來一回,可是藏到哪兒也躲不過去。只好燒香磕頭,請求大年給作主。大年正為白面變雪、人煙稀少的事胡猜亂想哩,一聽人間禱告,才知道是小年作的惡。他氣狠狠地去找小年,小年卻滿不在乎地說:「你行你的好,我吃我的人,礙你啥事啦?」大年看他不講理,氣得抬手去打他。
  • 王者榮耀彩趣小年有什麼用 彩趣小年活動獎勵介紹
    王者榮耀彩趣小年有什麼用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榮耀彩趣小年活動獎勵介紹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問:王者榮耀彩趣小年有什麼用?有什麼獎勵?
  • 小年到,你可知它的由來,原是一出「婚姻折子戲」?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春節真正的臨近,不是火車站擁擠的人群,亦不是孩子們手裡燃起的鞭炮,而是小年到了。小年到了,大年還會遠嗎?說到小年,我們都清楚,關於它的習俗有很多。俗語說得好:辭舊迎新小年忙,擦窗掃地淨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所以,有人也稱小年為灶王節,北方臘月23,南方臘月24,從小年這天開始真正的「忙年」。
  • 小年溯源:小年都有哪些習俗?民間祭拜的灶王又是何方神聖?
    小年溯源:小年都有哪些習俗?民間祭拜的灶王又是何方神聖?一覺醒來,雖然北京的天空依然沒有飄下一片雪花,但春節的腳步卻是越來越近了!今日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我國北方俗稱的「小年」。雖然關於「小年」的確切日期上,南北雙方都各執一詞,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的百姓都要祭灶王。那麼,小年都有哪些習俗?民間祭拜的這個灶王又是何方神聖?雖說小年是每年都過,但這兩個問題,可能多數人都搞不清楚!一、灶王是誰?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農村過年送灶神過小年具體是什麼時候,有何講究?
    在古代臘月過年都要祭拜送別灶神,由於古代社會很多人存在許多具體的實際問題,造成不同的人群祭灶神和過小年時間都不統一,具體原因是這樣的:第一,臘月23日是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古代百姓過小年送灶神本來是臘月二十三日,可是有許多在外當官的人要回家陪父母過年。因此,把臘月二十三日定為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的日子。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今天是小年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什麼?海南的最特別
    今天是小年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什麼?海南的最特別!今天就是小年了,從今天開始就正式宣布進入春節的前奏,馬上就快要過年了。雖然之前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但實際上小年才是進入年味的標誌。過了今天的小年,大家都開始進入忙碌的年貨準備工作,很多外地工作的人,都開始陸陸續續的返鄉回家。一般來說,對於北方地區,臘月二十三日,也就是今天就是小年。而南方部分地區,則是臘月二十四是小年,也有些地方把除夕前夜當作小年,也有把正月十四當作小年的。不論何時當作小年,都離不開吃這個話題。下面給大家說說,看看全國的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些什麼?
  • 幾張圖告訴你,什麼叫「南北方飲食差異」,有些你可能不知道!
    幾張圖告訴你,什麼叫「南北方飲食差異」,有些你可能不知道!要說中國的飲食習慣,可以說是很有意思的,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的美食文化都是不一樣的。特別是中國的南北方飲食文化,真的可以說是非常不一樣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這中國南北方的飲食文化差異,幾張圖就可以告訴你,有些你可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看看吧,值得了解哦!一、冰棍南方的人一般在夏天吃冰棍,基本上也是用來解暑的,炎熱的夏天,來一根涼爽的冰棍,這就是南方人的生活。
  • 「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小年的時間是每年黃曆十二月二十三日與二十四日的交接期,祭祀灶神、送灶神回天庭,鞭炮聲震響,古代俗稱「過小年」或「小年下」。早在我國宋代就有記載將每年的黃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叫做「交年」。周代的禮儀,在孟冬之月、歲末的臘祭要祭祀「先祖五祀」,灶神就是其中五祀之一。出自《禮記月令》「五祀」指祀門、戶、中霤(房室的中央)、灶、行(道路)等五神「黃羊祀灶」是漢代的做法,後來延續到清朝宮中還保有這種禮儀。俗稱五路財神,我們通常在寺廟裡面的「財神殿」所看到的五尊神像便是五路財神。
  • 「二十三,過小年」:掃房祭灶神,傳說變成故事講,孩子都愛聽
    早晨起來,老公說「今天是小年了啊。」兒子問「啥是小年?」一句話把我的思緒拉回到很遠的過去,小時候,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會放個鞭炮,因為要「送灶神」。此外,「小年」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更重要的是,從這一天開始,便正式啟動了過年的程序。
  • 五種另類寵物,你養過嗎?你敢養嗎?
    五種另類寵物,你養過嗎?你敢養嗎隨著大眾寵物的增多和普及,一些追求時尚、新潮和獵奇的寵物愛好者又掀起了飼養另類寵物的熱潮。另類寵物打破了人們長久以來,除了飼養貓、狗、鳥、觀賞魚等傳統寵物格局,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 「小年」英文怎麼說?小年的習俗都有哪些?
    Minor Spring Festival或Minor Chinese New Year   對於小年用英語怎麼說,有人建議可以用Minor New Year,但New Year顯然不是春節的意思。   那麼,小年究竟做什麼呢?   1.
  • 南北方的差異?東北的「炕文化」你知道多少,快來了解吧!
    南北方的差異?東北的「炕文化」你知道多少,快來了解吧!想必大家小時候都看過《鄉村愛情》,裡面的主演都是一口東北味,穿著花棉襖睡著炕,看著很是喜慶。而且東北人的炕都是一家人一起睡的,現代人很注重隱私,一家人都睡在一起不會感到彆扭嗎?特別是南方人都難以理解吧,由於南北方的巨大差異,據說南方人連北方的大澡堂都沒有聽說過。在南方都是家家有浴室,自己單獨在衛生間洗。而在北方冬天來臨的時候,天寒地凍的,在家裡面洗澡容易生病,於是大澡堂就出現了,這也算是一個「應季」產品了吧。
  • 北方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小年祭拜灶神的由來傳說故事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小年(南方大部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很多地方還保留著請灶王、祭拜灶神、吃糖瓜的習俗。那麼,灶王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小年夜祭拜灶神的傳說故事  「灶王」又稱灶王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