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2020-12-06 浩然情感觀

臘八過後的下一個重要過年習俗就是小年,小年也意味著傳統意義的春節正式拉開序幕,而小年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送「灶王爺」。

小年的時間是每年黃曆十二月二十三日與二十四日的交接期,祭祀灶神、送灶神回天庭,鞭炮聲震響,古代俗稱「過小年」或「小年下」。早在我國宋代就有記載將每年的黃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叫做「交年」。

民間祭祀灶王爺圖

祭祀「灶王爺」是自古以來悠久的傳統

祭祀「灶王爺」又叫「祭財神」是中華文化數千年的久遠傳統,從上古流傳下來。周代的禮儀,在孟冬之月、歲末的臘祭要祭祀「先祖五祀」,灶神就是其中五祀之一。

出自《禮記月令》「五祀」指祀門、戶、中霤(房室的中央)、灶、行(道路)等五神「黃羊祀灶」是漢代的做法,後來延續到清朝宮中還保有這種禮儀。俗稱五路財神,我們通常在寺廟裡面的「財神殿」所看到的五尊神像便是五路財神。

而我們口中所說的財神又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而有一種說法「灶王爺」就是「文財神」

民間祭祀「灶王爺」的方式很有趣,

據史料記載唐、宋兩代的祭祀灶神的風俗非常近似,而且大部分習俗流傳到今天,當時誦經、備酒果祭祀,準備灶馬來送灶神,還點亮「灶燈」等方法繁多。

到了清代民間祭祀「灶王爺」就與之前有一些變化,當時人們用很多的糖果,例如南糖、關東糖、糖餅、瓜糖、麻餅(見《燕京歲時記》、《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送神當天燃放很多的鞭炮,俗謂「過小年」

財神像

如何祭祀「灶王爺」來招福

傳說灶神在這一天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各戶人家的善惡功過,所以家家戶戶都要「考績」。從古到今,「祀灶」的祭品中少不了酒糟、糖果等等甜點。現代的風俗常用甜湯圓,都說是要「醉司命」就是讓灶王爺甜甜嘴巴。意在於祈望灶神為自家向天帝多美言幾句,期待來年得好運。

其實,這只是凡人的心願,神佛當然不可能被酒糟和甜點「收買」,若是這樣神也神不了!家家戶戶有神明在看著,你真正做好人、做好事,凡事先為人著想,神看在眼裡都為你的「超凡」而高興,你不請祂自來,而且會福祐你的家庭。

漢代時灶神顯像讓陰子方看見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清 黃鉞《畫龢豐協象》

上圖為:清 黃鉞《畫龢豐協象》第五幅《黃羊祀灶》,記錄陰子方一家過小年祭祀「張王爺」的情景。現珍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漢代宣帝時期有一戶姓陰的人家非常虔誠祀神。這家人的兒子名叫陰子方,其事親至孝,而且是個樂善好施的大慈善家。某一年歲末大祭的祭祀日,陰子方在清晨炊煮時看到了灶神顯像。陰子方非常欣喜,拜謝神恩。此時家中有黃羊,他就用黃羊祭祀灶神。

從灶神顯像以後,陰家的財富和田產都急速增殖,累積成了百萬大富,有田七百頃,擁有的車輿、馬匹、僕人之多,如一諸侯國君。仁孝慈善的陰子方教育家族富而不奢、溫順恭敬,不僅止於自己受益,還福蔭後代,繁昌顯達封侯。後來陰子方的孫子陰識執金吾、受封為原鹿侯陰興受封為鮦陽侯,陰家還出了一位光烈皇后。

中國古人歷來敬天信神,崇敬的誠意感應天地的事跡也充滿史冊。陰子方的黃羊祀灶的歷史故事,也告訴了現代人要怎樣敬神祀神。以慈悲心待人接物,善行招福,行善之家得有餘慶,福蔭子孫,無求而自得,不就是普天之下亙古不易的道理嗎?

擺上灶臺的祭祀品

末了,祭祀神仙是宗華文明的傳統,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其實不管任何的祭祀活動都只是人們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祝願罷了,《周易》說的對「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只有內心虔誠的多多行善,常常樂於助人,付出內心最真誠的東西才能夠得到我們想要的美好生活!

(歡迎關注、評論!)

相關焦點

  • 灶王爺的小八卦,爆竹和對聯的由來《小年》,祭灶、吃灶糖和餃子
    過小年,要祭灶,這習俗千萬別急躁,灶王爺爺得匯報。灶王爺爺管什麼?不光是、你家的灶!今年表現妙不妙?好事做得少不少?聽完一整年,小年夜他上天去匯報,大年三十走完這一遭。滄桑的意思,你需要分辨?滄桑的意思,就算滄海桑田!過去是海,現在是田,世界在變,一年又一年。小年剛剛過了,灶王爺要上天,新春就要來了!歡天喜地過新年!
  • 過小年啦!送灶王爺上天需注意這些事項!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節,異鄉打拼的遊子們歸心似箭,超市裡的年味更濃了,家家戶戶也都忙活熱鬧起來了,這也預示著春節的號角即將吹響。那麼,關於小年的風俗習慣,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年,人們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你知道嗎?南北方過「小年」竟有五種版本!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認為一定要敬重灶王,因為他要上天匯報。
  • 小年祝福語簡短2020 農曆小年有什麼風俗 小年快樂朋友圈問候語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 農村過小年送灶神這個風俗,只要做好這兩點,來年必定興旺紅火
    夥伴們,今天是過小年哦,在農村今天有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送灶神。這個風俗習慣由來已久,翠花小的時候,每年過小年的時候,家人都會送灶神,奶奶說送了灶王爺上天,來年就會更加紅火。每家每戶都要保證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好聽的話,讓這家人的來年興旺紅火。過小年這一天,有兩個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做糖瓜,有的地方則是做糯米糕。二是送灶王爺上天。現在還記得兒時送灶神的時候,奶奶和媽媽都會很早起來準備,一起做一鍋糯米糕,一來是為了孝敬灶王爺,二來也是為了馬上到來的除夕做足準備。
  • 這些歷史細節告訴你真相!
    最近總聽到有人為哪一天過小年爭得面紅耳赤,有人說是臘月二十三,也有人非要說是臘月二十四,吵了半天也吵不出所以然來,反而讓旁聽的人也干著急。其實小年並非指一個日子,它也有自己的南北差異,所以沒必要為這個吵,具體怎麼過得根據當地風俗來定。那麼,小年這個特殊的節日,究竟起於何時呢?
  •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夜的由來
    據說,由於地區不同,南北方小年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那麼,小年是哪一天呢?小年夜是怎麼來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並不是專指某一個日子,而是民間掃塵、祭灶的日子。只是民間傳統固定在了一個時間上,所以這一天就被人們稱為了「小年」。  「小年」的到來,意味著忙年的開始,人們會從這一天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地過一個好年,表達了人們想要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小年是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以前,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2020小年是星期幾 北方小年夜和南方小年夜是哪一天
    2020小年是星期幾 北方小年夜和南方小年夜是哪一天  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距離春節只有7天了。還在外奔波忙碌的你,趕緊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吧!小年習俗  「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灶神,本是因為萬物有靈觀念驅使以及對上古人發明火燒食之功的崇拜、感念而臆想出來的神。《周禮》稱「顓頊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灶神在上古是指火神祝融氏,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才出現了人格化的灶神。
  • 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該看
    導讀: 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該看民以食為天」炊以灶為主,故而民間對灶神的供奉極為普遍,而且又與行為善惡能否進天堂聯繫在一起,於是灶君夫婦便成為「人間司命主,天上耳目神」。
  • 今天是小年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什麼?海南的最特別
    今天是小年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什麼?海南的最特別!今天就是小年了,從今天開始就正式宣布進入春節的前奏,馬上就快要過年了。雖然之前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但實際上小年才是進入年味的標誌。在河南,燒餅也叫「火燒」,小年這一天的燒餅比較特別,要用紅糖和芝麻當作餡兒包在裡面,然後要烤得焦黃酥脆的。小年這一天,最少要買9個,然後分3份,用三個盤子擺放著,供奉給「灶王爺」,讓灶王爺當作乾糧。河北:烙饃卷灶糖。
  • 小年到 |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小年北小年南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南北的小年時間不一樣,南方小年比北方的小年晚一天,因此常會有南方不是小年的時候,北方的朋友給你發小年祝福吧!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小年的由來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從小年祭灶的由來分析小年習俗歷史
    小年是民間的祭灶日,也是「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要開始準備年貨、祭灶等。據說,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的日子,大家都非常重視,不僅會在家裡進行大掃除,還會在灶臺上貼上「灶王爺」掛圖。1、祭灶的最早記錄「灶王爺」最早的身份是夏朝百姓非常尊重的一位大神。而「祭灶」一詞最早是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孔子在《論語》中寫道: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這句話的意思是,與其向比較尊貴的祭祀場所「奧「祈禱保佑,不如向五祀之一的「灶王爺」祈禱保佑。
  • 灶王爺竟然是北京人?順義灶王文化節今日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灶王爺本姓張,家住京東張各莊」,這一句順口溜在北京順義流傳很廣,在順義人的觀念中,灶王爺是當地張鎮人。自2017年至今,順義區張鎮每年都會在臘月二十三舉辦灶王文化節,今年的文化節也在今天(17日)下午開幕,將持續至1月19日。
  • 小年到,你可知它的由來,原是一出「婚姻折子戲」?
    說到小年,我們都清楚,關於它的習俗有很多。俗語說得好:辭舊迎新小年忙,擦窗掃地淨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所以,有人也稱小年為灶王節,北方臘月23,南方臘月24,從小年這天開始真正的「忙年」。
  •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用英語介紹小年的來歷和習俗
    【編者按】小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日,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中國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不過,問題來了,你知道小年的英語翻譯是什麼嗎?
  • 中國傳統|小年將至,怎麼讓灶神幫我們多說好話?
    灶神,民間俗稱「灶王爺「、「灶君」等。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2020年1月27/1月28)為灶君上天日,故每家必將廚房清潔乾淨,將供奉的「灶王爺」畫像取下,用糖塗在灶神嘴上,希望他能到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
  • 小年溯源:小年都有哪些習俗?民間祭拜的灶王又是何方神聖?
    小年溯源:小年都有哪些習俗?民間祭拜的灶王又是何方神聖?一覺醒來,雖然北京的天空依然沒有飄下一片雪花,但春節的腳步卻是越來越近了!今日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我國北方俗稱的「小年」。雖然關於「小年」的確切日期上,南北雙方都各執一詞,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的百姓都要祭灶王。那麼,小年都有哪些習俗?民間祭拜的這個灶王又是何方神聖?雖說小年是每年都過,但這兩個問題,可能多數人都搞不清楚!一、灶王是誰?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小年又雙叒叕來了,原來小年的英文還可以這樣說!
    一年一度的"小年"到了。說到小年,你可能會想到:"小年"是春節的序曲,人們通常把這段時間稱之為"迎春日"。也可能會想到:小年的日期也不同,有的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有的地區是臘月二十四。還可能會想到:在小年這一天,有些地方會有一些習俗,如祭灶王、掃塵、剪窗花等。那你有沒有想到小年用英文如何說呢?現在和小天一起來學一學"小年"的英文表達,開心過小年的同時,積累一下英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