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過小年送灶神這個風俗,只要做好這兩點,來年必定興旺紅火

2020-12-02 翠花說三農

夥伴們,今天是過小年哦,在農村今天有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送灶神。這個風俗習慣由來已久,翠花小的時候,每年過小年的時候,家人都會送灶神,奶奶說送了灶王爺上天,來年就會更加紅火。

送灶神這個習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做法,習慣也不盡相同,但是最主要的兩個習俗就是要做灶神吃的甜瓜或者糕點,還要準備送灶神上天用的稻草。

奶奶說送灶神這個習俗還有個故事:相傳玉皇大帝出來巡遊凡間,覺得民眾有的奢侈浪費,有的則是食不果腹,心中不悅,覺得這是對上天的不敬,於是回去後就派灶神下凡,去各家各戶監督大家一年的行為。

在這一年裡,是否做到勤儉節約,如果家裡備好充足柴火,則表示這家人很勤勞,如果炤臺很乾淨,每次做好飯就收拾好,則表示這家人很賢惠,而且柴火要放好,不能留下起火的隱患,這些都是灶神要回去向玉皇大帝稟告的,因為灶神的稟告,玉皇大帝決定這家人是應該獎勵還是懲罰。所以送灶神上天就變得很重要。每家每戶都要保證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好聽的話,讓這家人的來年興旺紅火。

過小年這一天,有兩個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做糖瓜,有的地方則是做糯米糕。二是送灶王爺上天。現在還記得兒時送灶神的時候,奶奶和媽媽都會很早起來準備,一起做一鍋糯米糕,一來是為了孝敬灶王爺,二來也是為了馬上到來的除夕做足準備。從早上起來就要做到中午,

每次看著一鍋香甜的糯米糕出鍋的時候,我們幾個小的就很開心,吃一口甜甜的糯米糕,感覺年就要到了,心裡也是開心的很。

媽媽準備好了糕點,等到黃昏的時候,爸爸就準備送灶神用的東西,(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所以送灶神,只限於男子。)在灶臺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像,旁邊貼上對聯,上聯寫「上天奏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面前還要擺上剛做好的糯米糕,還有一塊臘肉,一杯米酒,還有一把稻草,稻草是送灶神上天的坐騎,這些東西都準備好了以後,爸爸就會恭敬地燒好香,說幾句好聽的話,然後燒了畫像和稻草送灶神上天。

夥伴們,你還記得兒時送灶神這個習俗嗎?

喜歡翠花說三農,記得關注一下喲,和翠花一起走進農村,聽聽不一樣的農村故事吧。

相關焦點

  • 農村過年送灶神過小年具體是什麼時候,有何講究?
    臘月23、24、25祭灶風俗,送灶神需要注意什麼?在古代臘月過年都要祭拜送別灶神,由於古代社會很多人存在許多具體的實際問題,造成不同的人群祭灶神和過小年時間都不統一,具體原因是這樣的:第一,臘月23日是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古代百姓過小年送灶神本來是臘月二十三日,可是有許多在外當官的人要回家陪父母過年。因此,把臘月二十三日定為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的日子。
  • 小年祝福語簡短2020 農曆小年有什麼風俗 小年快樂朋友圈問候語
    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二、小年特定風俗  1、祭灶神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他是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因此,小年那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會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
  • 過小年啦!送灶王爺上天需注意這些事項!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節,異鄉打拼的遊子們歸心似箭,超市裡的年味更濃了,家家戶戶也都忙活熱鬧起來了,這也預示著春節的號角即將吹響。那麼,關於小年的風俗習慣,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年,人們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臘八過後的下一個重要過年習俗就是小年,小年也意味著傳統意義的春節正式拉開序幕,而小年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送「灶王爺」。小年的時間是每年黃曆十二月二十三日與二十四日的交接期,祭祀灶神、送灶神回天庭,鞭炮聲震響,古代俗稱「過小年」或「小年下」。早在我國宋代就有記載將每年的黃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叫做「交年」。
  • 「小年」送灶神,灶神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小年」送灶神,灶神到底是幹什麼的呢?灶神的畫像上方,都寫著「一家之主」的字樣。在中國的神仙體系裡,灶神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神祇。灶神的奇特在於,他既是神仙中的一員,也就是有別於凡人的;但他又是和凡人朝夕相處,在一個鍋裡攪勺把的。
  • 在歷史中年前有四個重要的日子,為何各地的小年日期風俗都不同?
    一提起小年,大家都知道這是中國的傳統的節日,如端午、中秋等節日,每個節日都有它獨特意義,而小年也是如此。小年則是傳統的祭祀灶君的節日。但是其實每個地方的小年日期都不一樣,而風俗自然也有不同。根據《後漢書·陰識傳》就有記錄,在宣帝時,就有臘日晨炊,灶神形見,而受慶迎好運,此後祭灶風俗就開始流傳了。而在唐宋時就改為了二十四祭灶,元也順其自然,但到了清朝,又開始有了變化。就是官府人員比普通人家都要早過小年。有句說法就是:「官三民四船家五」。
  • 「二十三,過小年」:掃房祭灶神,傳說變成故事講,孩子都愛聽
    早晨起來,老公說「今天是小年了啊。」兒子問「啥是小年?」一句話把我的思緒拉回到很遠的過去,小時候,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會放個鞭炮,因為要「送灶神」。此外,「小年」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更重要的是,從這一天開始,便正式啟動了過年的程序。
  • 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農村老人們喜歡用節氣來安排農事,一些會說的農民也喜歡坐在一起討論一些農村俗語,如今正是農曆十月,又恰逢快到小雪節氣了,農民們說出了一句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這句話其實還是蠻好理解的,這裡面說到了「十月」,說到了「小雪」,說到了「雪滿天」,最主要想說明的是「來年必定是豐年」的夙願。十月小雪雪滿天這裡面大家要明白,「十月」指的是農曆十月,「小雪」說的是小雪節氣,「雪滿天」說的是下雪漫天飛舞的景象。
  • 小年到了春節還遠嗎?從小年到元宵節,每一天怎麼過都是有講究的
    意思是官家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臘月二十四過,水上人家臘月二十五過。後來由於政治中心大多處於北方,所以北方的風俗習慣受官氣影響嚴重,所以北方人民大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受官僚氣息影響弱一些,所以臘月二十四過。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風俗
    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  洗浴  漢族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
  • 今天是小年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什麼?海南的最特別
    今天是小年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什麼?海南的最特別!今天就是小年了,從今天開始就正式宣布進入春節的前奏,馬上就快要過年了。雖然之前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但實際上小年才是進入年味的標誌。過了今天的小年,大家都開始進入忙碌的年貨準備工作,很多外地工作的人,都開始陸陸續續的返鄉回家。一般來說,對於北方地區,臘月二十三日,也就是今天就是小年。而南方部分地區,則是臘月二十四是小年,也有些地方把除夕前夜當作小年,也有把正月十四當作小年的。不論何時當作小年,都離不開吃這個話題。下面給大家說說,看看全國的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些什麼?
  • 「小年」是什麼時候?「小年」的由來及習俗,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之前都聽家裡的老人們說過「小年」,可是也不知道「小年」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小年」的知識。「小年」是什麼時候其實「小年」,並非是一個特定的節日,在民間有句俗話叫「官三民四船五」,之前百姓家過小年都是臘月二十四
  • 小年又雙叒叕來了,原來小年的英文還可以這樣說!
    一年一度的"小年"到了。說到小年,你可能會想到:"小年"是春節的序曲,人們通常把這段時間稱之為"迎春日"。也可能會想到:小年的日期也不同,有的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有的地區是臘月二十四。還可能會想到:在小年這一天,有些地方會有一些習俗,如祭灶王、掃塵、剪窗花等。那你有沒有想到小年用英文如何說呢?現在和小天一起來學一學"小年"的英文表達,開心過小年的同時,積累一下英語知識。
  • 南北方過「小年」竟有五種版本!
    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是要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 農村廚房還要供奉灶王爺?灶颱風水如何才能保安康進財氣?
    (1)農村裡,大多數灶王龕都是設置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這就是灶颱風水講究。如果家裡沒有灶王龕,很多人都直接把灶王爺的神像貼在牆壁上,有兩個神像,一種是只有灶王爺本身,還要一種是灶王爺以及灶王奶奶,神像上還要寫著「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字,這就說明灶王爺在農村人的心裡地位有多高了,一定要記住還要在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這就好像我們過年家家戶戶貼的對聯一樣,只有這樣才能祈求灶王爺保佑這個家裡的人都安康幸福。
  • 小年溯源:小年都有哪些習俗?民間祭拜的灶王又是何方神聖?
    小年溯源:小年都有哪些習俗?民間祭拜的灶王又是何方神聖?一覺醒來,雖然北京的天空依然沒有飄下一片雪花,但春節的腳步卻是越來越近了!今日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我國北方俗稱的「小年」。雖然關於「小年」的確切日期上,南北雙方都各執一詞,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的百姓都要祭灶王。那麼,小年都有哪些習俗?民間祭拜的這個灶王又是何方神聖?雖說小年是每年都過,但這兩個問題,可能多數人都搞不清楚!一、灶王是誰?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小年丨 二三鞭炮入窗來,訝覺新春序幕開
    今日小年。依照中國的傳統風俗,陰曆臘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也叫作祭灶節。舊時流傳下的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說明說了小年,離大年不遠了。這天晚上家家戶戶行「祭灶神」的儀式,小孩還可以一解嘴饞,吃上酥脆香甜的灶糖。過了今夜,大年的喜慶氣息如宣紙潑墨,一下子洇散開來,大街小巷都張燈掛彩,忙碌地籌備除夕夜。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小年北小年南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南北的小年時間不一樣,南方小年比北方的小年晚一天,因此常會有南方不是小年的時候,北方的朋友給你發小年祝福吧!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小年北小年南什麼意思所謂「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有一個小年,北方也有一個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則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