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小年,大家都知道這是中國的傳統的節日,如端午、中秋等節日,每個節日都有它獨特意義,而小年也是如此。小年則是傳統的祭祀灶君的節日。但是其實每個地方的小年日期都不一樣,而風俗自然也有不同。
根據《後漢書·陰識傳》就有記錄,在宣帝時,就有臘日晨炊,灶神形見,而受慶迎好運,此後祭灶風俗就開始流傳了。而在唐宋時就改為了二十四祭灶,元也順其自然,但到了清朝,又開始有了變化。就是官府人員比普通人家都要早過小年。有句說法就是:「官三民四船家五」。
官府人員都提前了一天,在二十三過小年,而普通老百姓民家則是不變,在二十四過小年,一些水上的人家就推遲一天,則是在二十五過小年。所以小年日期在當時受政治和環境都有了影響。北方小年日則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日則是臘月二十四。而沿海的和船家小年日則是二十五。
而延續到現在,小年日也有變化。北方和南方地區沒變。但是江浙滬地區則是把臘月二十四為祭灶,小年夜則是在除夕的前一天。而正好又與大年夜相對,其實等於沒有小年的說法了。還有其它的一些地區我想也是不同的,自然每個風俗也都不一樣。但大多數都是家人同聚掃年和祭祀,吃灶糖·······
其實不管怎麼樣,無論是哪一天過小年,大家的辭舊迎新的願望都是一樣的,小年算是整個春節的開端,新的一年都喜慶洋洋的快樂的生活,小編在這裡也祝願看到這篇文章的您:「新的一年的財運福運好運都滾滾來,友情愛情親情都美滿,人場考場情場都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