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該看
民以食為天」炊以灶為主,故而民間對灶神的供奉極為普遍,而且又與行為善惡能否進天堂聯繫在一起,於是灶君夫婦便成為「人間司命主,天上耳目神」。灶王爺是神仙界中最龐大的基層幹部,雖然它官職低,但是很受人們敬重的,家家戶戶都要拜祭它。可是你知道「灶王爺」姓什麼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呢?其中究竟有什麼講究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首先,很多人聽過這首民謠——「灶王爺本姓張,搖搖擺擺下了鄉。白天吃的油鹽飯,晚上喝的爛麵湯。歲末上天言好事,年初下界降吉祥。」除此之外,還有民間的順口溜——「灶王爺本姓張,騎大馬胯長槍,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按這兩個說法,灶王是姓張的。不過,灶王爺到底姓什麼,這是一個謎,不同的史書、文獻和民間傳說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甚至有可能全國各地不一樣,在這地區姓李,到了另一個地區可能就姓王。俺們這裡灶王爺一般都是姓張名雲芳,也有的人稱他為張郎。所以,「灶王爺」究竟姓什麼,眾說紛紜。
其次,我們都知道很多地方有小年拜灶王爺的風俗習慣,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由於過去的人認為灶王爺是司命灶君,端坐於每家每戶的廚房灶屋中間,每年過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回去天庭向玉皇大帝回報這一年來每家每戶的善惡好壞,所以,各家各戶都很巴結灶王爺,給他做大元寶花,給他做好吃的,想他去天庭跟玉皇大帝匯報時多說好話,這樣便有了「上天呈喜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當然,這只是民間的傳說而已,是不足為信的。不過,這祭灶的風俗後來伴隨著社會的進步開始漸漸地淡化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祭祖。
再者就是,為何在拜他時,要給他供糖瓜呢?其實這和我們感剛剛解釋小年祭拜「灶王爺」也有一定的關係,剛剛我們說了每年過小年,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情況,而糖瓜咀嚼起來嘴裡甜且極黏,這樣就能粘住灶王爺大人的嘴,防止他見了玉皇大帝「滿嘴跑火車」,讓他少說為佳。古話也變成了:「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但是到了後來,人們便越來越不尊敬這個灶神,祭奠的時候用酒,希望把他灌醉,到時候胡說一氣。甚至有的人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
不過,有的地方也盛行「極簡風」祭灶。在灶臺上放碗涼水,燒三炷香,磕三個「素頭」,再把灶神紙像一燒,就算禮成了。總之,祭灶,是民間的習俗,是對幸福美好的祈盼。春節期間民俗食品很多,多傳承,我們的春節會更加有年味。你的家鄉在祭灶時除了用糖瓜還有什麼講究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若喜歡小編的文章歡迎點讚和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