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該看

2020-12-04 趣生活聊文化

導讀: 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該看

民以食為天」炊以灶為主,故而民間對灶神的供奉極為普遍,而且又與行為善惡能否進天堂聯繫在一起,於是灶君夫婦便成為「人間司命主,天上耳目神」。灶王爺是神仙界中最龐大的基層幹部,雖然它官職低,但是很受人們敬重的,家家戶戶都要拜祭它。可是你知道「灶王爺」姓什麼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呢?其中究竟有什麼講究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首先,很多人聽過這首民謠——「灶王爺本姓張,搖搖擺擺下了鄉。白天吃的油鹽飯,晚上喝的爛麵湯。歲末上天言好事,年初下界降吉祥。」除此之外,還有民間的順口溜——「灶王爺本姓張,騎大馬胯長槍,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按這兩個說法,灶王是姓張的。不過,灶王爺到底姓什麼,這是一個謎,不同的史書、文獻和民間傳說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甚至有可能全國各地不一樣,在這地區姓李,到了另一個地區可能就姓王。俺們這裡灶王爺一般都是姓張名雲芳,也有的人稱他為張郎。所以,「灶王爺」究竟姓什麼,眾說紛紜。

其次,我們都知道很多地方有小年拜灶王爺的風俗習慣,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由於過去的人認為灶王爺是司命灶君,端坐於每家每戶的廚房灶屋中間,每年過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回去天庭向玉皇大帝回報這一年來每家每戶的善惡好壞,所以,各家各戶都很巴結灶王爺,給他做大元寶花,給他做好吃的,想他去天庭跟玉皇大帝匯報時多說好話,這樣便有了「上天呈喜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當然,這只是民間的傳說而已,是不足為信的。不過,這祭灶的風俗後來伴隨著社會的進步開始漸漸地淡化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祭祖。

再者就是,為何在拜他時,要給他供糖瓜呢?其實這和我們感剛剛解釋小年祭拜「灶王爺」也有一定的關係,剛剛我們說了每年過小年,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情況,而糖瓜咀嚼起來嘴裡甜且極黏,這樣就能粘住灶王爺大人的嘴,防止他見了玉皇大帝「滿嘴跑火車」,讓他少說為佳。古話也變成了:「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但是到了後來,人們便越來越不尊敬這個灶神,祭奠的時候用酒,希望把他灌醉,到時候胡說一氣。甚至有的人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

不過,有的地方也盛行「極簡風」祭灶。在灶臺上放碗涼水,燒三炷香,磕三個「素頭」,再把灶神紙像一燒,就算禮成了。總之,祭灶,是民間的習俗,是對幸福美好的祈盼。春節期間民俗食品很多,多傳承,我們的春節會更加有年味。你的家鄉在祭灶時除了用糖瓜還有什麼講究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若喜歡小編的文章歡迎點讚和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評劇藝術家新鳳霞在《節日的吃》裡,描寫老天津祭灶時小孩子念的順口溜,十分有趣:「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好話多說隨風推船。灶王爺騰雲前面走,灶王奶奶緊跟在後顛。灶王爺點起一把火,灶王奶奶用小扇子扇。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灶王爺回宮降吉言。」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聽春節故事,學傳統文化,寫民俗作文:糖瓜祭灶
    小朋友們學過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你知道糖瓜是什麼嗎?你知道祭灶是什麼嗎?你知道為什麼要用糖瓜祭灶嗎?「二十三,糖瓜粘」,臘月二十三,要用糖瓜祭拜灶王。當然,有些地區沒有這種美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寫。(2)介紹節日含義。過年是團圓的日子,蘊含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希冀。(3)介紹特色美食。
  • 灶王爺竟然是北京人?順義灶王文化節今日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灶王爺本姓張,家住京東張各莊」,這一句順口溜在北京順義流傳很廣,在順義人的觀念中,灶王爺是當地張鎮人。自2017年至今,順義區張鎮每年都會在臘月二十三舉辦灶王文化節,今年的文化節也在今天(17日)下午開幕,將持續至1月19日。
  • 過年的時候要供灶王爺,但是你知道灶王爺是怎麼來的嗎
    王母的小女兒因為非常受寵愛,小女兒要求什麼就是什麼,很多的人們都不敢違反她的要求,因為他們怕自己會收到懲罰。就這樣在天宮裡整天瞎跑,特別喜歡捉弄其他神仙。慢慢的,小女兒就變得越來越驕橫,但是在日後的她經歷了一些事情改變了她原本的性格。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是什麼事情改變了她。
  • 中國最古老的糖,一年僅臘月吃一次,過去供灶王,平常想吃難吃到
    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小年來到,小年夜這天要祭灶王,說是灶王在人間工作一年了,年底來上上天去做一個工作總結。灶王神在民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神,他自上一個除夕日始便守在家中,人們認為他就是上天派往人間監督的善惡之神,所以在灶王爺神像兩側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用來提醒他多多美言並以祈福。於是乎,民間選在這一天以麥芽糖做成的糖點心來祭拜灶王神,不過這裡好像也有人類的小滑頭,雖然你是神,但我們人類更聰明,用粘粘的麥芽糖來敬奉你,粘住你的嘴,讓你不得多言。
  • 灶王爺、土地爺、門神,三神仙的級別誰高誰低?從人生4件事去看
    其實天上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小社會,眾神仙的官職、地位都有明顯的區別。那麼灶王爺、土地爺和門神,誰的級別高誰的低呢?要想了解這些,有必要普及一下三位神仙的來歷。先說下灶王爺。灶王爺又名「灶神」「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有人說了不就是一「廚神」嗎?其實灶王爺還有另一項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奉玉帝之命監督一家人的一舉一動,可以說是玉帝派到人間的「特派員」。
  • 送灶王爺上天需注意這些事項!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節,異鄉打拼的遊子們歸心似箭,超市裡的年味更濃了,家家戶戶也都忙活熱鬧起來了,這也預示著春節的號角即將吹響。那麼,關於小年的風俗習慣,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年,人們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小年祭灶習俗有什麼講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每當這首「過年謠」唱起,就意味著傳統的「小年」到了,人們開始做糖瓜、祭灶,忙忙碌碌打掃屋子,準備過年的各種吃食……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有什麼習俗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 以前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的場景是這樣的其樂融融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每年到了農曆二十三,是送灶王爺上天的時候,小時候爺爺奶奶們做這件事都很虔誠。灶王爺每年上天約一星期,二十三夜間上去,大年夜回來。灶王爺是上天派下各家各戶監視人間的,他的住所是家裡的灶臺,經常嗅飯菜香味,每月的初一、十五必須點上香燭來拜祭他老人家。現在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天然氣,不知道他老人家現在身居何處。
  • 家中神仙之灶王爺
    張德最拿手的活兒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他是壘灶的高手。張才畫的畫,不論是神仙人物,還是花草禽獸,栩栩如生。日久天長,張才的畫聞名遐邇,人們尊稱張畫師;張德盤鍋臺遠近聞名,方圓幾百裡都尊稱他為張灶王。張灶王有個怪癖氣,就是愛管閒事。他不論到誰家盤鍋臺,如遇到婆媳不和,就要勸說。
  • 「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臘八過後的下一個重要過年習俗就是小年,小年也意味著傳統意義的春節正式拉開序幕,而小年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送「灶王爺」。傳說灶神在這一天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各戶人家的善惡功過,所以家家戶戶都要「考績」。
  • 灶王爺的小八卦,爆竹和對聯的由來《小年》,祭灶、吃灶糖和餃子
    過小年,要祭灶,這習俗千萬別急躁,灶王爺爺得匯報。灶王爺爺管什麼?不光是、你家的灶!今年表現妙不妙?好事做得少不少?聽完一整年,小年夜他上天去匯報,大年三十走完這一遭。為了防止他說壞話,關東糖讓他吃到飽。灶王爺嘗到了甜,吉祥如意都來到。貼春聯、吃水餃,大紅燈籠高高照。
  • 今天是小年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什麼?海南的最特別
    今天是小年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什麼?海南的最特別!今天就是小年了,從今天開始就正式宣布進入春節的前奏,馬上就快要過年了。雖然之前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但實際上小年才是進入年味的標誌。首先說整體的,幾乎全國各地的地方,在小年都要吃糖瓜,或者麻糖。因為有民俗老話叫「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意思是灶君老爺在小年這天要去天上了,所以給供奉一些糖瓜或麻糖,讓灶君老爺帶著路上吃,嘴巴甜一點,好「上天言好事」。
  • (小年)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
    前言: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是指臘月的二十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年,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孩子總會哼起這些歌謠:二十三祭,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老爺要上天」。「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黏性很大的糖,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但在屋子裡遇熱後就變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
  • 「二十三,過小年」:掃房祭灶神,傳說變成故事講,孩子都愛聽
    為啥要做糖瓜,要粘誰呢?民間傳說中,「灶王爺」原本是一位普通人,名字叫做張生,他娶妻之後呢,天天花天酒地、不務正業,最終把家產敗光,變成一個叫花子,靠乞討為生。有一天,他要飯要到了一家人門口,等到女主人出來時,張生一看,對方竟然是自己之前的老婆,當下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就燒死了。
  • 你知道嗎?南北方過「小年」竟有五種版本!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認為一定要敬重灶王,因為他要上天匯報。
  •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灶王爺的傳說
    這對兄弟,都是有名的匠人,哥哥是個泥水匠,弟弟是個畫匠。泥水匠是個機靈人,盤的鍋臺又 好燒又省柴,千家叫,萬家請,家家戶戶的鍋臺都是他盤的。他姓張,盤鍋臺出了名,大家都稱 他張灶王。畫匠更是個手巧人,塑的泥神會發笑,畫龍龍能遊,畫鳥鳥能飛。山上的老道有本萬 年曆,畫匠每年上山塑神,老道總要把當年的歷頭抄一份給他。畫匠又是個好心人,他把歷頭印 上幾百張給他哥哥,叫他哥哥走村串鄉盤鍋臺時送給各家。
  • 「小年」是什麼時候?「小年」的由來及習俗,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之前都聽家裡的老人們說過「小年」,可是也不知道「小年」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小年」的知識。「小年」是什麼時候其實「小年」,並非是一個特定的節日,在民間有句俗話叫「官三民四船五」,之前百姓家過小年都是臘月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