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2020-12-04 聲宏紫閣

評劇藝術家新鳳霞在《節日的吃》裡,描寫老天津祭灶時小孩子念的順口溜,十分有趣:「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好話多說隨風推船。灶王爺騰雲前面走,灶王奶奶緊跟在後顛。灶王爺點起一把火,灶王奶奶用小扇子扇。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灶王爺回宮降吉言。」

其實,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在河北石家莊趙縣,臘月二十三的黃昏,家家戶戶都會在灶王爺神像前燒三炷香,供上水果、糖瓜和餵馬的清水草料。燒完香,還會揭下一年來煙燻火燎的灶王爺畫像焚化,祭灶人邊燒神碼便念叨,祈求「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祭灶的事,通常由每家每戶的男人操辦,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這是因為傳說中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為避「男女之嫌」,才不用女人祭灶。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以糖瓜和餵馬的草料?原來此公乃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專司飲食之神,是家家必供的一家之主。對灶神的祭祀源於對火的自然崇拜,後來發展成祭祀先炊之神,漢代以後受神仙思想及道教影響,灶神成為專司監察善惡、掌管家庭成員命運之神。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位大人要騎馬返回天宮述職,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年來人間的善惡,以便決策向人間降福或降災。所以,灶王爺行前,一定要為他備足坐騎的飼料,至於說供糖瓜就更加意味深長了。糖瓜咀嚼起來嘴裡甜且極黏,能粘住灶王爺大人的嘴,防止他見了玉皇大帝「滿嘴跑火車」,讓他少說為佳。

糖瓜的製作很講究,是麥芽糖做的。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甜瓜形或南瓜形就叫做「糖瓜」。記得小時候,學校門口就有一位提著竹籃專門賣關東糖的老頭,糖軟化後可以隨意抻著玩。糖瓜,則是過年時才可吃到的稀罕物。隆冬時節,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酥、香、甜,別有風味。舊時,糖瓜在趙州的年集上隨處可見,有推著小車賣的,還有的就地兒鋪塊包袱,上面是山堆似的糖瓜,大人孩子圍成圈,擠都擠不進去,賣糖瓜的是年集上的一道風景。如今,趙州集市上糖瓜幾乎絕跡了,唯有城東楊戶村的賈令志老漢還在做這種原味老糖瓜。這些年,老賈一直在石家莊市賣糖瓜,他說:「特別是臘月二十三這天,好多人是看了我攤位上的牌子,才想起祭灶和小時候吃糖瓜的事。」

民間供奉的灶君神碼各不相同。武強年畫裡的灶神像皆突出主神頭部,俗稱大臉灶,神案前設聚寶盆及雞犬,兩側有屬吏仙童,雖是小神,但卻相當有氣派。我在武強年畫博物館就曾見到過至少四種以上的灶君神碼。一種為灶神夫婦形象,神案前有寶馬馱著錢財珠寶,兩旁有門神侍立,畫面兩側又豎排繪有八仙形象。灶王府上方置當年節氣表,裝飾二龍升騰及快馬報事的使者奔向南天門的圖像。另一種雙座灶君神碼中僅刻灶君夫婦而無屬吏仙童,但神座下端有牛郎織女圖像,有祈祝農業豐收、豐衣足食及家宅和美之意。最有意思的是那種線墨版的灶君像。灶神兩側有兩位夫人,神案下方為大門,有秦瓊、尉遲敬德守衛,又有馬童牽著馬。

在民間,灶王爺的傳說也很多,家鄉一帶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說灶王爺叫張生,家大業大,媳婦李氏孝敬老人,持家有方,甚是賢惠,美中不足的是不生育。過了幾年,張生娶了第二房媳婦郭海棠,雖說貌若天仙,長得沒挑兒,但是個遊手好閒的角色,鄉下稱這種人是老鼠嫁貓——光吃不勞。張生娶了郭海棠後,對李氏橫挑鼻子豎挑眼,後來乾脆把李氏休了。

李氏從此更勤勞了,沒日沒夜地幹,日子越過越好,不幾年就成了騾馬成群的大財主。再說張生和郭海棠懶惰成性,誰也不肯幹活,坐吃山空,幾年下來把個偌大的家業散淨,連飯都吃不到嘴裡,美人兒郭海棠硬生生地餓死了。張生無奈,只好拉上棗木棍子要飯吃。這年臘月二十三,他要飯要到李氏家,李氏隔著門縫一瞧是他,惻隱之心頓生,便叫侍女把他領進廚房,讓他盡著飽吃。張生正狼吞虎咽地吃著,李氏進來了,兩人一照面,張生羞得臉紅脖子粗,一頭扎進了灶火裡燒死了。張生到了天上,向玉皇大帝認了錯,玉皇就封他為灶王爺,掌管各家禍福。

相關焦點

  • 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該看
    導讀: 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該看民以食為天」炊以灶為主,故而民間對灶神的供奉極為普遍,而且又與行為善惡能否進天堂聯繫在一起,於是灶君夫婦便成為「人間司命主,天上耳目神」。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聽春節故事,學傳統文化,寫民俗作文:糖瓜祭灶
    小朋友們學過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你知道糖瓜是什麼嗎?你知道祭灶是什麼嗎?你知道為什麼要用糖瓜祭灶嗎?那這裡,就涉及了兩個知識點:傳統民俗和傳統美食。小朋友在寫春節民俗的作文就可以這樣寫:(1)先寫什麼民俗,可以根據春節童謠來寫。「二十三,糖瓜粘」,臘月二十三,要用糖瓜祭拜灶王。當然,有些地區沒有這種美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寫。
  • 中國最古老的糖,一年僅臘月吃一次,過去供灶王,平常想吃難吃到
    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小年來到,小年夜這天要祭灶王,說是灶王在人間工作一年了,年底來上上天去做一個工作總結。灶王神在民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神,他自上一個除夕日始便守在家中,人們認為他就是上天派往人間監督的善惡之神,所以在灶王爺神像兩側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用來提醒他多多美言並以祈福。於是乎,民間選在這一天以麥芽糖做成的糖點心來祭拜灶王神,不過這裡好像也有人類的小滑頭,雖然你是神,但我們人類更聰明,用粘粘的麥芽糖來敬奉你,粘住你的嘴,讓你不得多言。
  • 灶王爺竟然是北京人?順義灶王文化節今日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灶王爺本姓張,家住京東張各莊」,這一句順口溜在北京順義流傳很廣,在順義人的觀念中,灶王爺是當地張鎮人。自2017年至今,順義區張鎮每年都會在臘月二十三舉辦灶王文化節,今年的文化節也在今天(17日)下午開幕,將持續至1月19日。
  • 灶王爺、土地爺、門神,三神仙的級別誰高誰低?從人生4件事去看
    天上的星宿和鬼神,也能在現實社會中找到他們的影子。其實天上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小社會,眾神仙的官職、地位都有明顯的區別。那麼灶王爺、土地爺和門神,誰的級別高誰的低呢?要想了解這些,有必要普及一下三位神仙的來歷。
  • 送灶王爺上天需注意這些事項!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節,異鄉打拼的遊子們歸心似箭,超市裡的年味更濃了,家家戶戶也都忙活熱鬧起來了,這也預示著春節的號角即將吹響。那麼,關於小年的風俗習慣,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年,人們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家中神仙之灶王爺
    張德最拿手的活兒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他是壘灶的高手。張才畫的畫,不論是神仙人物,還是花草禽獸,栩栩如生。日久天長,張才的畫聞名遐邇,人們尊稱張畫師;張德盤鍋臺遠近聞名,方圓幾百裡都尊稱他為張灶王。張灶王有個怪癖氣,就是愛管閒事。他不論到誰家盤鍋臺,如遇到婆媳不和,就要勸說。
  • 古代為什麼上到官下到民都要供奉灶王爺?
    最早送灶王爺上天的日子是臘月二十三和臘月二十四這兩天,那時候規定的是「官三民四」,也就是說當官的家裡二十三祭灶,平民百姓二十四祭灶,據說是在民國時期規定統一二十三過小年,大傢伙一起送灶王爺爺上天。民間傳說,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也就是過小年的這天晚上,上天匯報,除夕接財神時,再行接灶神之禮,也就是從除夕灶神有返回人間。現在還有的地區習慣二十四祭灶。
  • 過年的時候要供灶王爺,但是你知道灶王爺是怎麼來的嗎
    玉帝在知道這件事情非常的生氣,玉帝不像王母一樣疼愛自己的玉帝,玉帝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人,玉帝知道自己懲罰小女兒自己的心裏面也是十分的不捨得,但是為了自己的女兒在日後能夠有所改變,不再像現在這樣,他就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罰小女兒到下界,讓她修煉。小仙女到了人間,覺得一切都那麼新鮮,便整天四處地跑完。一天晚上,下著大雪讓她迷路了。
  • (小年)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
    前言: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是指臘月的二十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年,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孩子總會哼起這些歌謠:二十三祭,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老爺要上天」。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因為盼望著大人們快些買回糖瓜來。
  • 灶王爺的小八卦,爆竹和對聯的由來《小年》,祭灶、吃灶糖和餃子
    過小年,要祭灶,這習俗千萬別急躁,灶王爺爺得匯報。灶王爺爺管什麼?不光是、你家的灶!今年表現妙不妙?好事做得少不少?聽完一整年,小年夜他上天去匯報,大年三十走完這一遭。為了防止他說壞話,關東糖讓他吃到飽。灶王爺嘗到了甜,吉祥如意都來到。貼春聯、吃水餃,大紅燈籠高高照。
  •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灶王爺的傳說
    從前,桐柏有座盤古山,山上有座廟,廟裡住著個老道。山下有個村子,村裡住著兄弟二人。 這對兄弟,都是有名的匠人,哥哥是個泥水匠,弟弟是個畫匠。泥水匠是個機靈人,盤的鍋臺又 好燒又省柴,千家叫,萬家請,家家戶戶的鍋臺都是他盤的。他姓張,盤鍋臺出了名,大家都稱 他張灶王。
  • 2020小年是星期幾 北方小年夜和南方小年夜是哪一天
    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  俗話說,「小年」不小。這天以後,人們開始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臘八過後的下一個重要過年習俗就是小年,小年也意味著傳統意義的春節正式拉開序幕,而小年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送「灶王爺」。>祭祀「灶王爺」又叫「祭財神」是中華文化數千年的久遠傳統,從上古流傳下來。而我們口中所說的財神又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而有一種說法「灶王爺」就是「文財神」民間祭祀「灶王爺」的方式很有趣,據史料記載唐、宋兩代的祭祀灶神的風俗非常近似,而且大部分習俗流傳到今天,當時誦經、備酒果祭祀,準備灶馬來送灶神,還點亮「灶燈」等方法繁多。
  • 今天是小年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什麼?海南的最特別
    下面給大家說說,看看全國的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些什麼?首先說整體的,幾乎全國各地的地方,在小年都要吃糖瓜,或者麻糖。因為有民俗老話叫「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意思是灶君老爺在小年這天要去天上了,所以給供奉一些糖瓜或麻糖,讓灶君老爺帶著路上吃,嘴巴甜一點,好「上天言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