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文明?人類社會文明究竟應該走向何處?(上)

2021-01-13 立心園

到底什麼是文明?人類社會文明究竟應該走向何處?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人類通向文明的康莊大道,利用資本市場和商業利益強大的驅動力把社會變為野蠻的屠宰場,疲於奔命的人們在利益的盤剝下成為待宰的牛羊。

現在向我們提出一個尖銳的實質性問題:這種現狀的存在與形成;到底是資本問題,還是社會問題?

究竟誰來背這個鍋,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經濟運行、商業模式、科學技術所形成龐大的經濟利益鏈使現代社會容量非常之大;大到甚至可以觸碰法律底線竟還能夠冠冕堂皇、義正言辭地為逐利者護法,這種行為過程已經完全突破了人們的想像力;而人們目光的焦距依然只是盯在個例和突發事件上,並沒有從根本上去深究和解剖人類社會存在的廣泛性和實質內容。

簡單的看僅僅只是經濟運行中的一種商業模式,俯視芸芸眾生卻在生死邊緣苦苦掙扎。

把資本市場變成一架碩大無朋的絞肉機;一面在享受饕餮盛宴,卻不知另一面的血肉橫飛。

資本無罪,有罪的是操縱資本的人可以堂而皇之地以成功者自居而無視蒼生血淚;無視人間正道!

當生存之道與享樂主義融為一體的時候,正好給資本市場的野蠻行徑提供了最好的藉口。

尤其是網際網路金融和網際網路商業存在的表面形式與內容給社會帶來的反作用力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是為生存而奔命;還是為享受而努力,概念的混淆卻沒有把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完整性已被肢解的體無完膚聯繫在一起,資本市場的罪惡就在於已經迫使絕大多數人成為少數人通往成功之路的殉葬品而不自知。

利益的驅動性和人性的貪婪與享受是一對孿生兄弟,從來就沒有彼此分開過,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它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如果整個社會把人們生存的希望與人性的貪婪和欲望混為一談,人類社會的文明必將會遺失殆盡。

曾幾何時,在資本市場的強大作用力下,房地產的蓬勃興起與經濟利益的饕餮逐步改變了民生民濟的運動方向。商業利益的最大化看似利用經濟槓桿在撬動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而實質則是在不斷阻塞民生的生存之道,迫使他們改變命運而變為商業的奴隸、在利益的夾縫中尋找生機。

人類在自然界與命運搏鬥過程中,生存與貪慾是有區別的:生存是依循自然法則努力護佑生命的存續,貪慾是人性的盲目擴張與不斷膨脹;在利益的驅動下置生命於不顧,這種現象如果不加以遏制(而不是適量控制),我們的社會制度和所謂的民生民濟將會隨著資本市場的無限擴張而癱塌。

貪婪和無底線是人類的本質,如果沒有一定的制約力和嚴厲措施,人類社會的文明早晚會土崩瓦解。

多少年來,除了逐漸消除與治癒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創傷與災難外;我們能夠抵禦所有自然災害,卻無法抵禦由於貪婪所形成的狂濤巨瀾衝垮數百萬年人類所築起的生命之堤和命運之路。

資本從來就是為少數人服務的,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可以形成引導和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如果把這種動力變為資本勢力的絞肉機,不僅使人類文明受到重度創傷;並且把社會推向罪惡的深淵。

房地產所形成的經濟泡沫既然已經無法繼續吹起、也無能力刺破,擱置是消除經濟疲憊的最好方式。

網際網路金融和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應運而生;它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和帶來的經濟利益不僅成為激活市場經濟運行的摧化劑,並且重新燃起資本勢力在經濟運行中能夠有所建樹與無限擴張的信心。

網際網路已成為科學技術的代名詞,因為它的觸角可以觸及到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所產生的影響力和帶來的巨大利益自不必說,而在利益的背後所進行的卻是資本勢力與人類命運的殊死搏鬥。

網際網路金融與商業模式;從表面形式上來看;質量低、體量大,已經是無法更改的事實。

在商業利益和商業價值之間;反「壟斷」一詞仿佛只是行業與行業之間的代名詞,我們的所有行為已經被商業利益所支配,而對商業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完全熟視無睹,比較行業「」壟斷;行為意識「壟斷」似乎更具有持久的影響力和破壞力。

在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對於科學技術的應用邊界與商業模式的應用範圍之間的堤壩一旦被突破,也是形成商業價值突破人類存在意識的過程。

雖然商業利益的最大化從來就是商人的本質而不隸屬於科研成果,由它所形成巨大經濟利益鏈條的驅動性卻廣遙無邊。

相反的,人類在自然社會的生命力卻是極其脆弱的,所以也只能依靠和利用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生命的堤壩進行不斷地修復、防護和加固。

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如果生命的存在形式與繁殖內容完全在科學技術的始作俑下被動地為經濟利益所驅動,那麼,生命的存在價值與商業價值恰恰背道而馳;商業價值的不斷攀高,生命質量的逐漸降低,生命的運動方向與物質的運行速度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影響下開始朝著相反方向加速運行,難道不足以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無論是經濟利益還是商業價值從來與人類社會共存,欲望的無止盡已經不是人類的生存問題。

我們無法克服人類探索自然的欲望,尤其是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極速與廣度與其說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不如說在向命運挑戰的同時、生命的存在意識已如履薄冰;隨時都有被侵蝕的可能。這所有一切雖然不是人類的自我意識,卻是欲望能夠觸及到的邊緣。

我們似乎喜歡享受顛覆千百萬年來人類最舒適的時代和生活場景,而且還會向更舒適的方向努力,但這一切並不是人生的意義和生命存續內容,人類在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所處的社會地位在經濟利益和商業價值的盤剝下漸行漸低、這不僅僅只是人類命運的悲哀、也是社會文明的倒退!

相關焦點

  • 人類走向星際文明的產物,戴森球到底是什麼?
    人類走向星際文明的產物
  • 在全球的影響力日益下降,歐洲文明未來將走向何方?
    應該看到,這一同質性文明是在歷史進程中,特別是從15世紀後漸趨形成的,並在19世紀最終成型。其間歷經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英國和法國的社會革命與工業革命等,可以說,時間性是理解歐洲文明的重要視角。不僅如此,歐洲文明也在空間的擴展中強化了自身的這一特性。正是在這一維度上,歐洲文明不再被理解為是諸多文明類型中的一種,而是具有全球性。
  • 突然消失的瑪雅文明,源頭究竟在何處?
    瑪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位於遙遠的南美洲,存在時間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左右,屬於叢林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誕生在熱帶雨林古典文明。雖然瑪雅文化處於新石器時代,但其在天文、曆法、數學等等方面的成就卻非常高,可以說是高出了正常新石器時代的水平。
  • 華夏文明到底來自何處?古象雄還是姆大陸,蘇美爾文明如何說?
    上一章,我們提到了姆大陸文明,今天我們對姆大陸文明做一個詳細的解說。 曾經有人探討過,如果將世界上的大海大洋全都抽乾,那會變成什麼樣子?
  • 科技的永恆力量,會將人類文明引向何處?
    當我再有機會去重訪的時候,就給自己提了幾個問題:人類的文明是從哪裡開始的?這麼多的文明彼此之間是什麼關係?各個文明的優勢在哪?他們對人類的今天有什麼樣的貢獻?」最近一期復旦問學講堂,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系主任凌鴻教授的主持下,原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為我們帶來「新科技巡禮」主題演講。
  • 地球上不止有人類文明,可能還有其他文明,但是最早始於何處呢?
    文/瑤堇雲詩地球上不止有人類文明,可能還有其他文明,但是最早始於何處呢?雖然對外的研究興趣顯然更大一些,但人類也不能忘了生存在其上的地球,自然也會對它進行著刨根問底的研究,科學家們經過一番研究,得知地球現如今已經存活了46億年,這就像是個天文數字,而我們人類存在的時間,與其一比,基本可以被忽略了。
  • 虛構的「神話」到底在掩飾什麼,人類究竟從何處而來?
    ,無論是國內的盤古開天闢地給萬物棲身之地,還是女媧捏泥人創造萬物靈長,亦或是西方的蘇美爾神話的生育女神寧馬赫,都在人類文明存在之處一直流傳。將人猿進化論和神話論結合一處來探討人類起的源。人猿進化論,關於這一說法更是疑點重重。在人類的進化史裡有一段長達13萬年的空白,即:20萬年前到6萬年前之間。按照達爾文進化論推理,人類應該是從古猿類走向智人,那麼這段進化期間應該存在一個承上啟下的物種。
  • 人類是地球上第幾個文明?史前存在文明嗎?到底什麼才是真相?
    人類是地球上第幾個文明?史前存在文明嗎?到底什麼才是真相?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外太空生命一直都是非常好奇的,而且直到現在為止尋找外星文明也是人類一直在發展的一個方向,雖然現代人類非常迫切的想要去了解一些關於外星文明的一些信息,但是對於在地球上面的文明到現在為止人類都沒有做出非常合理的解釋,因為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存在了40多億的時間,但是讓專家們感到非常好奇的就是,在地球上面的生命從低級進化到高級需要非常久的時間。
  • 世界上最古老神秘的文明——蘇美爾文明,也許是打開謎團的鑰匙!
    人類對古代歷史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於人類文明發源地到底在哪裡,至今有著不少爭議,有人認為是古埃及文明、華夏文明等等,其實都錯了,那麼究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哪個呢?為您揭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蘇美爾文明興起在文明發祥的4大流域中,兩河流域地區誕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蘇美爾文明,古希臘人稱作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是什麼?
    人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這樣通俗表達的:  「人類文明發展至今,為何還出現這樣的嚴重問題?究竟是何原因?」  上升為思想性的深刻反思就會這樣表達:  「文明到底是為什麼?」「到底為什麼要文明?」  踐行習近平健康文明思想的偉大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在全球率先實現此次抗疫的偉大勝利。因此,我們堅定地認為,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就應該是能夠保障全體社會人的生命健康,不是少數人追求財富或奢侈生活、集團利益最大化;而文明的根本手段就是構建和維護人類的健康生活方式,絕不能讓懶政和劣政、為富不仁和不擇手段的劣文化盛行。
  • 有人認為人類文明已經達到了0.73級,我們距離超級文明還有多遠?
    那種文明人類已經能夠突破速度瓶頸限制,走向遙遠的深空;已經能夠與各種星際文明體進行交流,並且依然沉浸在殺戮和戰爭中;已經在太空城中生活。比三體文明先進上萬年不止,一個二向箔的降維打擊將整個太陽系變成二維。應該是三級文明等級,具有控制幾十個銀河系級別的能力。四、歸零者文明。
  • 人類為什麼一直堅持尋找外星文明,究竟是為了什麼?
    抬頭看看星空,也許會陷入沉思,人類究竟是什麼,我們來自哪裡?要去往何方呢?茫茫宇宙人類真的是孤獨的存在嗎?也許許多人並不認識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一個文明,可是它們到底在哪裡呢?如果人類能夠尋找到外星文明,也許這個答案就能夠解決,但是人類尋找外星文明並不僅僅是為了這一個答案,更多的是為人類的未來而考慮。
  • 人類文明正在走向不可逆轉的崩潰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贊助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立即採取行動糾正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以及人類給自然界帶來的沉重負擔,那麼,人類文明將註定要失敗。人們應該更加認真地對待這些遠景和想法。當然,這並非作為某些人的生存指南,而是為了阻止未來這些可怕的情景發生。這不是一些奇怪的研究,甚至一些更是基於現實產生的東西。例如,冷戰的復活和人類的核戰爭。
  • 文明,當是敬畏大自然的文明
    在今天全球發生的重大災難性的新冠病毒疫情面前,回頭看看福成所記錄的這些文字,應該是有道理的。    一  以西方為主導的「文明」的腳步,無情地碾碎了自然的和諧;其「文明」的代價,幾乎要淹沒文明自身。  「文明」的如來巨臂,將人類重壓在現代文明的五臺山下。人類渺小而可憐的處境,幾時才能根本改變?
  • 是什麼造就了文明發展的走向——20世紀初年歐洲歷史的反思
    高漲的民族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持續引發歷史悲劇,而以英法為代表的國家則在戰後走出了一條具有示範性的新文明發展道路。不同的國家走向了不同的文明發展道路,從而不同的民族、人群具有了不同的歷史命運。歷史學研究者必須思考、探討與回答是什麼造就一個民族文明發展的方向,從而避免悲劇的再度重演。
  • 人類文明被禁錮了千年:地球可能是高等文明的監獄嗎?
    人類到底是從何處而來,其本源又是什麼,爭論至此尚未得到平息,這個問題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更令人費解。對於進化論,如果人類真的是從古猿進化而來,在舊種和新種之間,在舊類和新類之間,應該存在過渡形態,這個過渡時期存在一個斷層,至今也沒發現那一時期的化石。
  • 有沒有可能,人類是宇宙「最高級」文明,根本不存在地外文明!
    從未放棄尋找地外文明,卻沒有考慮到,人類或是宇宙高級文明!人們從未放棄對地外文明的研究,不過始終不知道它們身在何處,遲遲都沒有露出馬腳,尋找了幾十年,讓科學家們開始懷疑,這個宇宙中究竟有沒有外星文明,但卻沒有一個人懷疑過,萬一人類就是宇宙中最高級的文明呢?科學家說宇宙分為三個文明,人類連初級文明的門檻都達不到,或許一開始大家的思路是錯的,人類應該沒有想的那麼簡單,或許人類才是宇宙中的高級文明。
  • 共享文明——人類文明融合發展的最新形態
    所以,如同「資本精神」是我在2000年前後根據現實發展與時代要求所提出的一個新概念,繼而在2012年秋天提出人類社會正在「走向共享」的概念與思考一樣,「共享文明」也是我研判21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現實與未來趨勢所給出的一種個性的認識與判斷——也是我提出的一個新概念。討論共享文明之前,我們先看看什麼共享。
  • 宇宙7級文明究竟有多可怕,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究竟有多強大?
    宇宙7級文明究竟有多可怕,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究竟有多強大,事實的真相往往很殘酷根據尼古拉·卡爾達舍夫提出的文明等級,我們地球的文明大約處於0.75級,卡爾達舍夫認為,整個宇宙的文明等級,應該按照這個文明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術,來劃分這個文明的等級程度
  • 人類文明似乎不僅僅只有我們現在這一次,最早到底開始於何時?
    在研究者們對這種現象展開研究之後,指出,一直到最後一次冰河時期開始出現衰退,並且即將結束的時候,大約在12000多年前的全新世,人類才進入了所謂的社會生活與文明時代。大約在五千多年前,人類才進入到了具有文明的階段。在這樣的一個時期之前的歷史,被我們稱之為史前時期。那麼,這樣的說法是比較準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