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飛豹試飛歷險:儀表大半震落方向舵掉落

2020-11-23 環球網

1998年底中國飛豹戰機首飛,試飛員黃炳新表現驚人,他在發動機故障、飛機震動得連儀錶板上的儀表都無法看清的情況下冒險著陸,著陸時巨大的衝擊力令儀錶板上三分之二的儀表被震落。4年後飛豹戰機另一次性能試飛,黃炳新在戰機方向舵掉落的狀況下實現迫降。而在國際試飛史上,飛機的方向舵掉了,還能把飛機飛回來安全著陸,史無前例。

1992年8月19日,黃炳新駕機對「飛豹」進行又一次科研試飛,機上帶有四枚飛彈,飛行時間為30分鐘。

此前他飛過兩次,在高空,飛機出現嚴重震動,機身就像要散架一樣,儀表指針看不清楚。在地面實驗時,震動現象沒有發生,還須重新裝上儀器監控,上天找原因。任務又落到首席試飛員黃炳新肩頭。

黃炳新駕機飛到5000米高空時,飛機震動得與前兩次一樣。當錶速飛到每小時1150公裡做俯衝向左盤旋動作時,耳機裡猛然傳來「咚」的一聲巨響。他以為發動機停了,一看沒停。「老楊,看是不是飛彈掉了?」後艙的楊步進一看:「四個飛彈都沒掉!」

是什麼玩意兒造成這麼大的響聲呢?黃炳新心裡想著,用腳一蹬右腳舵,飛機卻一點也不聽使喚。他瞬間作出判斷:飛機的方向舵飛掉了!

用於控制飛行方向的方向舵安裝在飛機的垂直尾翼上,3米高1米多寬。飛機失去方向控制,如同高速行駛的汽車方向盤突然失靈,後果可想而知。

黃炳新心裡清清楚楚:在世界航空史上還沒有過失去方向舵、完全靠調整副翼把飛機飛回去的先例……

只要伸手一觸身旁的彈射救生系統按鈕,黃炳新個人立馬會化險為夷。但他意識到,上萬人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全都凝結在這架機上。只要有千分之一的希望,就絕不能讓「飛豹」夭折在自己手裡!

他一邊向地面塔臺報告「飛機不好操縱」,一邊緊握操縱杆不斷調整副翼,控制飛機搖搖晃晃向機場飄。

沒有了方向舵的飛機幾乎無法駕駛。黃炳新對後艙的老楊說:「萬一不行,你跳傘,我把飛機飛回去。如果我犧牲了,你就把這個情況向上面報告一下。」楊步進說:「團長,你不跳傘,我也不跳!」

黃炳新沒把這一險情告訴塔臺,自有他的心思:告訴塔臺,天上和地面都緊張,險情就不好處理了。

沒有方向舵的飛機,操縱起來相當困難。在高空速度越大,影響越小,關鍵是低速落地。飛機要落地,轉彎要靠輔翼改平後,由於沒有方向舵,飛機飄飄悠悠的。

終於要降落了,但飛機卻晃晃悠悠對不準跑道,經過若干個回合的折騰和飄蕩,「飛豹」總算平安著陸了……

黃炳新創造了中國航空史上的奇蹟,震驚了世界航空領域。

相關焦點

  • 飛豹戰機在空中脫落方向舵,試飛牛人臨危不懼,讓它飄回跑道
    方向舵是安裝在飛機垂直尾翼上控制方向的重要裝置,而沒有它的飛機就像在行駛在高速路上沒有了方向盤的汽車,操作起來越來越困難,只要稍微出一點點差錯,後果就只有四個字「機毀人亡」。在《國家記憶》之《軍工記憶 中國「飛豹」》中所講述的試飛員黃炳新在試飛新機時遭遇驚險一幕,他所試飛的新機綽號叫「飛豹」,是中國研發的第一種雙座、雙發、超音速殲擊轟炸機。在空中「飛豹」突破音障進入超音速飛行後,飛機就開始加劇振動;隨著飛行速度的不斷增大,試飛員黃炳新和後座的楊步進都能感受到整個人連同座椅在劇烈振動。
  • 試飛英雄:老黃你再飛一次「飛豹」吧!飛機顫震的原因還沒找到
    顫震是飛機飛行中時常遇到的問題,高速飛行的飛機容易受到機身附近氣流渦流的影響,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飛機的機翼可能會橫向或者縱向發生震動,或者同時發生橫向或者縱向的震動。顫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事情,一旦達到極限,飛機會在劇烈震動下瞬間解體,不會給飛行員任何逃生的時間,瞬間機毀人亡。
  • 商丘農村小夥造載人飛艇 自費30萬元成功試飛
    載人飛艇試飛成功10月25日,時松波在田間道路上試飛了飛艇並取得成功,完成了他的飛天夢。  小夥自製飛艇,成功試飛近兩個小時  空中平穩飛行,自由調轉方向,順利完成降落,成功做了8個升落,大膽的青年體驗一圈後,直呼「真爽」。  10月25日上午,時松波帶著自製的飛艇到寧陵縣劉樓鄉呂集村北的麥田裡試飛。
  • 方向舵的使用
    ,方向舵腳蹬在當前飛機速度下突然偏移到最大偏轉位。 方向舵控制 方向舵舵面由3 個液壓作動器控制,由方向舵腳蹬控制。飛行操縱指令(來自ELAC)和FAC的偏航阻尼和轉彎協調功能)加在方向舵上。
  • 200億,21億,10億,飛豹戰鬥機背後的幾個有趣的數據!
    2020年12月18日,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發,獲獎者都是在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發展中做出卓越貢獻的專家,「飛豹」戰鬥機總設計師陳一堅榮獲航空航天月桂獎終身奉獻獎,這也是為了表彰中國第一款戰鬥轟炸機自主研製成功!
  • 追夢火焰藍|「飛豹」!「飛鯊」!「飛貓」!「飛龍」!「飛鷹」!
    2008年「5.12」汶川地震後,四川省各類自然災害及大型事故多發易發,搶險救援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建立一支「一專多能、機動靈活、快速高效」的應急救援隊伍勢在必行,2011年8月26日,成都消防「飛豹」輕型救援隊正式成立。
  • @所有人,飛豹科技送五福啦!
    「愛國福」——航空報國是飛豹科技一直秉承的信念,為了祖國航空事業的發展,飛豹科技始終奮鬥在科研生產的第一線,用「工匠精神」演繹著飛豹科技的「愛國夢」。飛豹科技作為軍工企業,全體職工幹部切實履行強軍強國守則,全力以赴完成軍民品研製生產任務,用過硬的產品去踐行飛豹科技的「富強夢」。
  • 成飛民機首批新型波音飛機方向舵交付
    信息 成飛民機首批新型波音飛機方向舵交付 2016-09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富宇     9月9日,生產車間內即將完工交付的波音787-10夢想飛機方向舵
  • 中航工業成飛民機首批新型波音飛機方向舵交付
    }責任編輯: 波音737MAX和787-10夢想飛機方向舵交付儀式現場。 劉忠俊 攝   中新網成都9月9日電 (記者 劉忠俊)中航成飛民用飛機公司與美國波音公司9日在成都舉行儀式,首批中國製造用于波音737MAX和787-10夢想飛機的關鍵部件——方向舵成功交付。
  • 大客機首飛:航空試飛代表國家「創新高度」
    運7飛機失速試飛的成功,使我國民用運輸類飛機的適航審定試飛和風險項目試飛取得了重大突破,解決了該型號大量吹風試驗不能解決的問題,鍛鍊和提高了我國組織風險科目試飛的能力和經驗。在試飛中,試飛工程技術人員實際檢驗了運7飛機(基本型)不同外形下的失速速度和失速特性,為正在航線上運營的運7飛機提供了最小安全使用數據和改進依據,也為運7H-500型和運7-200B型飛機的試飛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 殲-16服役之後,「飛豹」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它還要服役多久?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按照目前的情況下,飛豹戰鬥機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因為它的特殊性決定了它還有特定的作用。飛豹戰鬥機就是就是的殲轟-7,綽號「飛豹」,北約代號:Flounder,這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殲擊轟炸機。目前,飛豹戰鬥機承擔的戰術任務相對比較簡單,沒有像以前那樣承擔一些比較複雜的戰術任務。
  • 1萬多人與「飛豹」戰機零距離接觸
    兩架「飛豹圍在銀灰色的「飛豹」戰機前,人們臉上寫滿興奮與驕傲。在前來赴約的人群中,多是第一次與「飛豹」近距離接觸的空軍迷,也不乏曾與「飛豹」並肩作戰的老戰友。「飛機可比照片看到的帥多了!」9歲的徐尚昊緊緊攥著父親徐炳良的手。徐炳良曾經是一名光榮的戰機駕駛員,這次赴約既是為了再來看看「老夥伴」,也想為兒子帶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
  • 【科學向日葵】飛豹之父——陳一堅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中國最帥的科學家王德民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飛豹之父陳一堅。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揭秘其中技術→
    揭秘其中技術→) 文/@新華視點微博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剛剛,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黃強入川,曾組織領導「飛豹」飛機參加國慶閱兵
    「飛豹」飛機設計定型獲部級三等功黃強,男,漢族,1963年4月生,今年57歲,浙江東陽人,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7月參加工作,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黃強是航空專業出身。
  • 《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曝片段 懷舊風混搭玄幻
    《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曝片段 懷舊風混搭玄幻 時間:2020.05.2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飛豹烏賊智能無人機體驗
    隨著近幾年國內影視劇市場及周邊產業的快速發展,與影視劇掛鈎的相關衍生產品也隨著小鮮肉經濟而異常火爆,我們今天評測的主角:飛豹心理罪烏賊無人機,就是根據李易峰主演的電影《心理罪》中的探案神器而衍生的產品,這款無人機不同於很多傳統的四軸飛行器,其採用比較可愛的造型,以最大限度上還原「烏賊」在電影中的造型。
  • 最後的局地戰--震電史話|戰鬥機|轟炸機|原型機|飛機|b-29_網易訂閱
    當時海軍攝影師拍攝的震電滑行實驗紀錄片畫面,可以看到變形扭曲損壞的螺旋槳  震電的試飛工作從當年8月開始,8月3日,震電進行了第一次試飛,由海軍飛行員宮石義喬擔任試飛員。雖然根據日方資料,這次試飛「十分成功」,但是結合九州飛行機留下的試飛記錄來看,飛行員對該機的飛行性能表示非常不滿,不光是因為發動機未能達到預期的狀態,而且其飛行狀態十分不穩定,稍微動作大了一些,飛機就給出了相當敏感劇烈的反應,就像一匹野馬一樣難以馴服。同時,飛機的震動過大,讓飛行員苦不堪言。可見,在沒有電傳飛控的時代,試飛鴨式飛機是件多麼困難且伴隨著巨大風險的工作。
  • 國產戰機官方綽號的逆襲:飛豹幹掉比目魚,猛龍幹掉火鳥
    殲-20的北約綽號「火牙」,鮮為人知了國產戰機中最早出現自己命名的官方綽號,並不是飛豹>F-7M「空中衛士」1996年珠海航展上,當時一度準備對外銷售的殲轟-7以FBC-1型的外貿名亮相,其綽號「飛豹」更是第一個被公眾記住的國產戰機綽號,有趣的是,飛豹的拼音縮寫FB,恰好和戰鬥轟炸機(Fighterbomber)一致,起名的人也花了不少心思,為此還拍了一部《沖天飛豹》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