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飛英雄:老黃你再飛一次「飛豹」吧!飛機顫震的原因還沒找到

2020-11-03 唯心讀書

顫震是飛機飛行中時常遇到的問題,高速飛行的飛機容易受到機身附近氣流渦流的影響,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飛機的機翼可能會橫向或者縱向發生震動,或者同時發生橫向或者縱向的震動。

顫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事情,一旦達到極限,飛機會在劇烈震動下瞬間解體,不會給飛行員任何逃生的時間,瞬間機毀人亡。

藍天上的生命接力

某重型「飛豹」戰機數月前剛剛帶走了駕駛他的飛行員,那是一位非常優秀老道的試飛員,但是他留給地面的信息只有四個字,「飛機顫震。」

之前的兩次試飛中這款戰機都出現了劇烈的震動現象,機翼和垂尾異常顫震,垂尾的蒙皮及頂部也出現了一定的損傷,方向舵根部的連接地位也出現了鬆動和變形。

但是參與「飛豹」製造的科研人員排查了很多次,都沒有找到原因,既然沒找到原因,那麼飛機只能不停的試飛,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問題,飛機有異常無法查清處理,無法處理只有不停的試飛,所有的試飛人員都從事著這種危險的工作。


如果飛機無法完成定型,那麼他們的試飛就不能停止,這是鋼絲上的舞蹈,挑戰著每一個人的神經,但是他們是試飛員,飛機不能定型,他們的試飛就不能停止。

「飛豹」項目是一款國家重點項目,這裡面投入了無數人的心血和結晶,因此試飛院副院長張克榮找到了經驗豐富的老黃。

老黃的辦公室中,煙霧繚繞,一起共事了20多年的兩人都沉默無言,半響後,張克榮說道:「老黃,你就再飛一次吧!」

5000米的挑戰

特級試飛員老黃接受了這個任務,他帶著自己的搭檔,一位一級試飛員共同接下了這個任務,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他們開始了飛機的測試工作。

檢查雙發系統,檢查儀表和通信導航系統,前艙的老黃精準利索地完成了一項項測試工作,後艙的助手核對著關鍵儀表展示的每一個數據。

當飛機飛行高度達到海拔3000米的時候,引發顫震試驗正式開始,老黃打開儀器測試開關,分別在中等速度和亞音速中飛行,飛機在水平直線飛行和機動飛行中狀態穩定,沒有任何顫震的現象。

高度8000米的時候,再次試驗引發顫震,老黃加大油門,接通雙發加力平飛增速,當飛行速度接近音速的時候,飛機出現了輕微的顫震。


但是隨著速度的增加,震動加劇,整個飛機都在震動,儀表更是模糊看不清,老黃及時地關斷油門,減速,飛機又恢復了正常,他們獲得這一高度下試飛數據。

但是對於這款戰機而言,高度5000m才是測試的重點,在這個高度,飛機的推力最大,增速最快,當飛行速度突破音障的時候,震動明顯加劇。

老黃對身後的助手說道:「你別緊張,我也別緊張,如果真到那種情況,你跳傘,我繼續飛行,如果我犧牲了,你成功了,就把這個情況報告上去。

這個時間段,他們明顯能感覺到身體連同座椅一起震動,飛行杆因為手指發麻的原因無法握緊,機艙內的所有的儀表因為高頻震動變得模糊,根本無法看清,耳邊更是傳來刺耳的聲音。

老黃果斷的決定收油門,關斷飛機的加力,就在此時飛機突然向兩側大幅度搖擺,地面指揮接到報告後,立馬命令停止飛行。

和死神擦肩而過

但是這時新的情況發生了,飛機形成坡度所需的壓杆力和行程均比正常情況下大了三分之一,左右蹬舵幾乎沒有形成任何阻力,可以毫不費力的蹬下,但是飛機卻沒有一點反應。

側滑儀的小球向一側偏到頭,絲毫不隨蹬舵移動,這說明,飛機的方向舵已經失靈,但是坐在飛機中的老黃並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飛機方向舵已經被震掉了。

這是非常可怕的問題,也是至今為止沒有碰到過的危機情況,方向舵被震掉,意味著飛機失去了方向的控制,此時的飛機猶如一個在天空斷線的風箏。


這是驚心動魄的考驗,也是震撼蒼天的一搏,老黃試著推左發動機油門,同時向右壓駕駛杆,盡力讓飛機向右滾動,在左右發動機推力的反差力矩下,機頭緩緩的改變著方向。

沒有方向舵的飛機只能靠副機翼不斷的變換方向,大角度的側滑飛行,此時的飛機帶著起落架和大角度著陸襟翼,準備降落。

同時飛機速度在不斷減小,但是沒有方向舵的戰機操縱變的越來越困難,稍有差池,就機毀人亡。

當飛機歷經艱險成功降落的時候,人們發現飛機尾部方向舵不見了,尾翼後部出現了一個一人高的缺口。

結語:試飛員這個行業,是和平年代和死神共舞的職業,毫無疑問,他們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

相關焦點

  • 揭秘飛豹試飛歷險:儀表大半震落方向舵掉落
    4年後飛豹戰機另一次性能試飛,黃炳新在戰機方向舵掉落的狀況下實現迫降。而在國際試飛史上,飛機的方向舵掉了,還能把飛機飛回來安全著陸,史無前例。1992年8月19日,黃炳新駕機對「飛豹」進行又一次科研試飛,機上帶有四枚飛彈,飛行時間為30分鐘。此前他飛過兩次,在高空,飛機出現嚴重震動,機身就像要散架一樣,儀表指針看不清楚。
  • 【第71個中國空軍成立紀念日】虎膽英雄「黃大膽」——試飛員黃炳新
    每一架新型飛機,都必須經過試飛的過程;每一次試飛,都要探測和確定飛機的可能性和未知性;每一次試飛都是在試錯。由於試飛工作的高風險性,試飛員被稱作是和平時期離死神最近的人。與死神「對陣」的中國空軍試飛員,用一次次敢為人先、挑戰極限的試飛,為新一代戰機試驗、定型,獲取第一手數據。  在這特殊日子即將到來之際,祝願人民空軍,越來越強大!
  • 飛豹戰機在空中脫落方向舵,試飛牛人臨危不懼,讓它飄回跑道
    方向舵是安裝在飛機垂直尾翼上控制方向的重要裝置,而沒有它的飛機就像在行駛在高速路上沒有了方向盤的汽車,操作起來越來越困難,只要稍微出一點點差錯,後果就只有四個字「機毀人亡」。在《國家記憶》之《軍工記憶 中國「飛豹」》中所講述的試飛員黃炳新在試飛新機時遭遇驚險一幕,他所試飛的新機綽號叫「飛豹」,是中國研發的第一種雙座、雙發、超音速殲擊轟炸機。在空中「飛豹」突破音障進入超音速飛行後,飛機就開始加劇振動;隨著飛行速度的不斷增大,試飛員黃炳新和後座的楊步進都能感受到整個人連同座椅在劇烈振動。
  • 孔翔——中國通用飛機新機試飛第一人
    「我第一次開飛機,那種感覺非常奇妙。」孔翔比劃道,往後一拉駕駛杆,飛機就離地了,感覺身體突然就變重了,然後陸地迅速往下沉,飛機飛的越來越高。「當時都沒顧得上緊張,就覺得特別興奮。透過駕駛艙風擋玻璃往下看,房子、道路、樹木特別清晰。」孔翔說。
  • 200億,21億,10億,飛豹戰鬥機背後的幾個有趣的數據!
    伴隨這款自主研製的戰鬥轟炸機,有三個數據顯得格外亮眼,200億,21億,10億,這三個數據和「飛豹」項目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就是,200億是直接引進歐洲「狂風」戰鬥機轟炸機的外方開價,21億是歐洲國家提出協助設計的費用,而10億,則是「飛豹」戰鬥機的研製費!僅僅是引進生產線的20分之一,也就是外方要求設計費的一半不到!
  • 致敬英雄!昨天,中國空軍一架飛機墜毀,網友評論十分暖心
    儘管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但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眾所周知,在中國,一位優秀的飛行員是十分寶貴的,戰機沒了還可以再造,人沒了,對於中國空軍來說將是一筆無法估量的損失。消息公布後,一時間眾多網友紛紛發來祈禱:雖然我國空軍一直堅持飛機在空中遇到突發事故時,飛行員優先選擇跳傘逃離,但為了搞清楚事故發生的原因,還是有不少飛行員選擇危險迫降,雖然大多數情況是飛機安全著落,問題得到了解決,但難免也會有意外發生。
  • ARJ21飛機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
    圖說: ARJ21宜春號 徐炳南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中國商飛昨天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ARJ21飛機,這也是江西航空接收的第3架ARJ21飛機。這架塗裝為「宜春」號的ARJ21飛機為90座全經濟艙布局,延續了江西航空ARJ21飛機「一機一城一文化」的主題客艙服務模式,是繼「井岡山」號、「景德鎮」號後又一具有江西特色的塗裝。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位於南昌高新區航空工業城內,2019年4月26日開工奠基,總面積約365畝,包括完工中心、噴漆廠房、交付中心大樓、停機坪等。
  • 面對外國專家質疑,殲10首飛試飛員曾飛了44次「眼鏡蛇機動」
    據新華社11月7日報導,「雖然因為年齡原因,我不能再飛上藍天,但我還在為國家的航空工業、為空軍的武器裝備發展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殲-10首飛試飛員雷強7日在第十二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上表示。「雖然因為年齡原因,我不能再飛上藍天,但我還在為國家的航空工業、為空軍的武器裝備發展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殲-10首飛試飛員雷強7日在第十二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上表示。 從二代機到三代機是一個大跨越,它所帶來的是設計理念、作戰方式的巨大變革,對試飛員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不僅要完成各種試飛任務,還要全程參與飛機的研製工作。
  • 1萬多人與「飛豹」戰機零距離接觸
    兩架「飛豹圍在銀灰色的「飛豹」戰機前,人們臉上寫滿興奮與驕傲。在前來赴約的人群中,多是第一次與「飛豹」近距離接觸的空軍迷,也不乏曾與「飛豹」並肩作戰的老戰友。「飛機可比照片看到的帥多了!」9歲的徐尚昊緊緊攥著父親徐炳良的手。徐炳良曾經是一名光榮的戰機駕駛員,這次赴約既是為了再來看看「老夥伴」,也想為兒子帶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
  • 黃強入川,曾組織領導「飛豹」飛機參加國慶閱兵
    「飛豹」飛機設計定型獲部級三等功黃強,男,漢族,1963年4月生,今年57歲,浙江東陽人,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7月參加工作,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黃強是航空專業出身。
  • 驚現交通黑科技,懸浮飛機試飛成功
    這款會飛的汽車長相和一般的汽車很相近,但車門部分增加了兩個可以摺疊的「翅膀」。在地面上行駛的時候「翅膀」就會摺疊起來,如果想飛行時,「翅膀」就會展開。猶如《變形金剛》一樣,可以在短時間內由汽車變成一輛小型飛機。
  • C919狂暴試飛,上演鷂子翻身側傾90度,把客機飛成了戰鬥機
    2020年是C919發展的關鍵一年,因為再過一年,它就要正式服役,投入商業運營了。而現在,則是它試飛的最後階段,C919必須面對一些高風險極限科目的挑戰,比如大坡度機動。據媒體報導,7月底,C919完成了大坡度機動測試,在試飛中,它側身的角度達到90度,垂直於地面,像戰鬥機一樣飛行。
  • ARJ21飛機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 國產商用飛機與江西航空產業深度融合
    2020年10月30日,中國商飛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ARJ21飛機,這也是江西航空接收的第3架ARJ21飛機。這架塗裝為「宜春」號的ARJ21飛機為90座全經濟艙布局,延續了江西航空ARJ21飛機「一機一城一文化」的主題客艙服務模式,是繼「井岡山」號、「景德鎮」號後又一具有江西特色的塗裝,將客艙服務體驗與江西特色文化深度融合,讓國產民機搭載著濃厚的「江西紅色文化」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 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支線飛機ARJ21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
    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10月30日晚上8時許,中國商飛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ARJ21飛機,這也是江西航空接收的第3架ARJ21飛機。這架塗裝為「宜春」號的ARJ21飛機為90座全經濟艙布局,延續了江西航空ARJ21飛機「一機一城一文化」的主題客艙服務模式,是繼「井岡山」號、「景德鎮」號後又一具有江西特色的塗裝,將客艙服務體驗與江西特色文化深度融合,讓國產民機搭載著濃厚的「江西紅色文化」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 大飛機「築巢」背後的225個焦灼之夜——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建設側記
    「築夢工程」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項目的階段性交付以快於預期的進程又一次展現了項目建管「高新速度」,無疑為2020年江西省工業「項目建設提速年」書寫了力道十足的一筆。 2月21日,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項目接到「復工令」,作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首批覆工復產的江西省重大重點項目開啟新年施工。
  • 中國C919飛機經過多種試飛,即將取得適航證投入運營
    在現代社會當中,關於很多的技術層面也必須依靠這樣的發展模式,而在飛機製造上,總是需要經過多種的試飛。在我國的飛機製造上,就有一個是C919進行了長時間發展以及多方面能力的測試的,現在他們又在進行新一輪的試飛。在這樣的一些試飛階段當中,大家對於這款飛機也有了更多的一些好奇,在網上公布了一段這款飛機機的一些實驗情況中,90度大坡度側傾測試和失速改出傘測試,都在這一次公布了實際情況當中有所體現。
  • 零距離感受空客A320型飛機天津機場試飛魅力
    我非常幸運能夠參加空中巴士A320飛機在天津的試飛活動,因為在駕駛艙全程參觀和體驗試飛的過程是一次十分難得的經歷,希望這次試飛的經驗可以對日後試飛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積極的作用。  試飛機組的組成十分有趣,有三個不同國籍的機長,他們分別來自英國、法國、德國,還包括一名隨機工程師,他們將全程為我們進行講解。
  • 日本飛行汽車試飛畫面曝光,打「飛的」上班不再是夢
    打飛的終於照進現實了!文章來源:視覺動物們ID:shijuedongwu2017作者:8號床編輯:kate「 在全球100多個飛行汽車項目中,SkyDrive是試飛成功當中為數不多的一個。當堵車堵到懷疑人生時,你是否也恨不得肋生雙翼飛到目的地~其實吧,載人飛行汽車,早就已經紛紛「上天」了!
  • 【2020南昌飛行大會】ARJ21飛機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
    10月30日中國商飛首次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ARJ21飛機這也是江西航空接收的第3架ARJ21飛機、董事長賀東風,廈門航空副總經理湯建其共同為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的首架ARJ21飛機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