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內加滿550km續航,已攻克低溫冷啟動難題!氫燃料汽車的春天來了

2020-12-04 騰訊網

新車資訊丨購車指導丨用車技巧丨專業解答

新能源車主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日前,邦老師從相關渠道獲得了一組上汽MAXUS EUNIQ 7的車型諜照,新車基於上汽MAXUS G20開發,定位為綠色環保燃料電池商務車。該車最大的亮點無疑是應用了目前市面上較少使用的氫燃料電池系統,NEDC續航裡程550公裡,有望在2020年年底正式上市。

由於上汽MAXUS EUNIQ 7是基於上汽MAXUS G20開發的新能源版本,因此在外觀設計方面依然保留了上汽MAXUS G20系列的大部分識別特徵,僅對細節進行了調整。在變化較為明顯的車頭部分,即便透過偽裝,我們依然可以發現,上汽MAXUS EUNIQ 7取消了G20系列的霧燈部分,替換為格柵造型。

此外,上汽MAXUS EUNIQ 7的車尾部分後保險槓造型也進行了修改,取消了G20系列的空力造型和保險槓下緣的鍍鉻飾條。雖然目前我們還沒得到官方確認,但量產版本的上汽MAXUS EUNIQ 7將有很大概率延續這一變化。

動力方面,上汽MAXUS EUNIQ 7有望搭載最大輸出功率150千瓦的電動機,NEDC工況下的續航裡程為550公裡。

據上汽MAXUS官方表示,現階段氫燃料電池系統低溫啟動性能差的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在-30℃的環境中,新車依然能夠啟動。此外,在補能速度方面,搭載氫燃料電池的上汽MAXUS EUNIQ 7得益於先天優勢,僅需5分鐘即可完成加氫,比肩傳統燃油車。

關於氫燃料電池的發展回顧

自1980年代誕生以來,氫燃料電池憑藉無汙染與高效率的技術優勢,一直以來都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發展方向。但是較高的技術需求,使用成本以及存儲、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是阻礙氫燃料電池發展之路上的絆腳石。

隨著2014年豐田Mirai(未來)的下線,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汽車,在實現商業量產的同時,也讓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北美和日本市場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2019年以前,國內氫能源乘用車的發展相對滯後,且亂象叢生,甚至出現過諸如「南陽水氫客車」這樣的鬧劇。2019年,燃料電池補貼政策發布,同時我國政府也不斷釋放信號,加大了對氫能源汽車的發展力度。

氫燃料電池的國內現狀

優、缺點都很突出

以目前狀況分析,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零排放、能量密度高、充能速度快等優勢。電動車談之色變的裡程焦慮、補能焦慮在氫燃料電池面前迎刃而解,看似能夠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最優解。

然而,氫燃料電池也有自身亟待解決的難題,包括加工製造成本高、現階段國內氫能基礎設施不完善、氫能運輸與儲存的安全性問題等,以上種種始終是高懸在氫燃料電池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自從2019年起,我國對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持續加大力度。在國家氫能標委會發布的《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藍皮書》中曾明確到:2030年國內將建成加氫站1000座,氫燃料電池車達到100萬輛。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首次寫入氫能源,要求推動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2020年的到來,目前國內市場已有多家汽車廠商推出了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而隨著5月29日廣州首批15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運營,廣州公交率先進入氫能動力時代。

氫燃料電池的未來

在2019年底,面對以豐田Mirai為代表的新世代氫燃料電池車的強勁攻勢,曾有業內人士呼籲,我們應該順應國際潮流,將新能源車的發展重點集中轉移到氫燃料電池領域;而反對派則表示,氫能領域的投入產出比無法與現階段更為成熟的純電動汽車媲美,應該暫時考慮放棄。

豐田Mirai vs. 特斯拉Model 3

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選擇了「兩條腿走路」的策略。經過多年的努力,純電動汽車在我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產銷量、保有量均名列世界第一。

雖然全球純電動車領域,依然面臨物理與技術層面的重重壁壘與瓶頸,但是還遠未達到最優效費比,如何能夠合理利用和保持我國的市場優勢,將電動車推向更加成熟與便利,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而氫燃料電池方面,隨著近些年的技術突破與市場培養,逐漸展現出方興未艾的發展趨勢,氫燃料電池的潛力優勢已經顯露端倪。

此外,氫燃料電池作為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的方向之一,也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目前在成本、技術、市場認知度等方面的尚無法與純電動汽車相提並論,但毫無疑問,氫燃料電池技術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發展方向。

作為先行者之一,上汽MAXUS EUNIQ 7值得我們的關注,同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相信也很快會有越來越多燃料電池車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電動邦會持續關注並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相關報導。

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首款氫燃料奔馳來了,加氫3分鐘,續航437km
    電動汽車是新能源車之一,氫燃料車也屬於新能源車,現在電動汽車更加普及,氫燃料車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奔馳的官方網站最近在中國發布了氫燃料車,那是奔馳GC-CELL。第一個氫燃料奔馳來了,加上氫3分鐘,就可以繼續航行437km,這是奔馳首款氫燃料車,是基於奔馳GLD生產的,被認為是奔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發展方向,關於外觀,氫燃料奔馳GC-CELL和GLC的區別不大,但細節上稍有不同。
  • 只需3分鐘跑800km!氫能源汽車排放只有水,中國將量產?|氫燃料電池|...
    新能源汽車另一組軍隊已暗中磨刀/悄然布局,它就是氫燃料電池車(PCEV)。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工作原理,它是以氫氣作為能源的汽車,與目前的增程式混動車類似,利用氫氣與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來產生電力,並將電力儲存在鋰離子電池中,最後通過電動機來輸出動力。
  • 科學網—新型催化劑攻克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難題
    ——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的關鍵難題:解除氫燃料電池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危機,延長電池壽命,拓寬電池使用的溫度限制,確保其在寒冬也能正常啟動。該研究成果加快了氫能源汽車民用推廣的步伐,於1月31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氫氣被認為是未來最有前途的清潔能源之一。氫燃料電池利用氫和氧的化學反應釋放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無需燃燒,具有高能量轉換效率和零排放的優勢,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但氫燃料電池的發展面臨許多挑戰,其中一個關鍵難題是燃料電池鉑電極的一氧化碳「中毒」問題。
  • 氫燃料電池車將是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該車的電堆系統由寶馬集團研發,而單體氫燃料電池來自於豐田公司。據此前信息顯示,該車的最大續航裡程將達到500公裡,單次加氫時間在3至4分鐘,燃料加注時間和續航裡程,與傳統燃油汽車接近。今年7月6日,現代汽車打造的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XCIENT Fuel Cell,首批10臺車輛已啟程運往瑞士。
  • 氫燃料電池汽車多少錢
    氫燃料電池指的是氫通過與氧的化學反應而產生電能的裝置(單純依靠燃燒氫來驅動的「氫內燃機」,也曾出現過,比如寶馬的氫能7系)。各公司出產的 FCV(燃料電池車)從續駛裡程、最大時速,到燃油經濟性,乃至儲氫的壓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   目前日本、韓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將大型燃料電池的開發作為重點研究項目,企業界也紛紛斥以巨資,從事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現在已取了許多重要成果,使得燃料電池即將取代傳統發電機及內燃機而廣泛應用於發電及汽車上。
  • 上汽MAXUS EUNIQ 7諜照露出,搭載氫燃料電池,NEDC續航550公裡
    該車最大的亮點無疑是應用了目前市面上較少使用的氫燃料電池系統,NEDC續航裡程550公裡,有望在2020年年底正式上市。550公裡。據上汽MAXUS官方表示,現階段氫燃料電池系統低溫啟動性能差的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在-30℃的環境中,新車依然能夠啟動。此外,在補能速度方面,搭載氫燃料電池的上汽MAXUS EUNIQ 7得益於先天優勢,僅需5分鐘即可完成加氫,比肩傳統燃油車。
  • 電動車之戰的目標不是特斯拉 而是氫燃料電池?
    除去純電動汽車(EV)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混合動力汽車(HEV)、增程式混合動力(REEV)等,也推出了愈來愈多實力強勁的車型。但就目前來看,在多種形式的電動車之戰中,大家的最大對手其實並不是特斯拉,而是未來的氫燃料電池。氫能源車型才是重點?
  • 我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催化劑 攻克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關鍵難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路軍嶺教授、韋世強教授、楊金龍教授等課題組密切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催化劑,攻克了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的關鍵難題:解除氫燃料電池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危機,延長電池壽命,拓寬電池使用溫度環境,在寒冬也能正常啟動。
  • 加氫三分鐘續航700公裡,氫燃料電池汽車才是未來?
    關於能源我們通常用能量密度或者熱值來作為衡量標準,密度越高則它所賦有的能量越大。從表格上可以看出,氫氣的密度最高達到143MJ/Kg,相比傳統能源的煤、汽油要高出3-4倍;而我們普遍認為的新能源,三元鋰電池單位內的能量密度僅是1/132值。
  • 氫燃料電池再成熱門話題,是噱頭還是「風口」?
    這和6月5日豐田宣布聯合一汽、東風、廣汽、北汽以及億華通共同成立 「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聯合公司」)的新聞僅僅過去了一個多月。 該公司主要業務為在中國開展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工作,以豐田和億華通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資,計劃由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徵擔任新公司董事長。
  • 只需3分鐘跑800km!氫能源汽車排放只有水,2025年將普及?
    新能源汽車另一組軍隊已暗中磨刀/悄然布局,它就是氫燃料電池車(PCEV)。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工作原理,它是以氫氣作為能源的汽車,與目前的增程式混動車類似,利用氫氣與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來產生電力,並將電力儲存在鋰離子電池中,最後通過電動機來輸出動力。
  • 中國正式進入氫時代,奇瑞氫燃料首度曝光,加氫3.5KG,續航700km
    關於電動汽車還是氫燃料汽車是汽車發展的未來,業內一直沒有定論,但至少從體驗上來說,氫燃料汽車是更加接近傳統燃油車的,其孰能時間短,續航受氣溫和速度影響小,排放物僅為水。而電動汽車目前存在明顯的瓶頸,電池技術難以突破,充電時間長,續航受氣溫、速度影響大,冬天續航明顯下滑,很多車主甚至戲稱其為「電動爹」。
  • 氫燃料電池汽車,打得過純電動車麼?
    燃料電池單個輸出電壓約為0.8~1V,所以真正車載燃料電池其實是燃料電池組,也就是並聯串聯一大堆單個燃料電池,來保證電壓和輸出功率。氫燃料電池與氫燃料內燃機相比,其能源利用效率要高很多。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工作原理類似混動車型,低功率時,由電池提供動力,而需要急加速時,燃料電池介入為電機提供電能,電池電量低時,燃料電池則為其充電。
  • 特斯拉、比亞迪未來堪憂,更多國產汽車品牌將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
    日本的豐田汽車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氫燃料電池汽車,其最具代表性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汽車,續航裡程達到502km,加氫時間僅需要5分鐘。同時,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自動化生產線也已經啟動,目標是每年生產3.6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看完這些,很多人都覺得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落後了,真的是這樣嗎?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儲氫罐,由三層碳纖維強化塑料結構構成,700 個大氣壓,氫氣解壓後以液態氫的方式儲存在燃料電池中,添加液態氫的過程加滿大約需要 3-5min。燃料電池發動機可靠性、壽命和環境適應性方面,在車載工況下,目前的使用壽命在 3600 小時左右,大約 3000km 需要進行相應的維護,冷啟動溫度為-20℃,這與國外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相比,尚有差距,制約了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推廣。
  • 為什麼氫燃料電池汽車還沒有成為主流?
    2009 年到現在,氫燃料電池汽車並未像理想當中發展火爆。據外媒報導,截至 2019 年 2 月,在全美國已售出和租賃了超過 6000 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是第二大市場——日本的兩倍。而起步時間相近的鋰電池發展更為迅速,僅 2019 年上半年,美國電動汽車累計銷量達 148704 輛,電動汽車成為了當下一塊巨大的市場。
  • 宇通燃料電池車加氫僅10分鐘 續航600km
    場長導讀:宇通正式亮相的第三代燃料電池客車融合宇通睿控技術,實現了氫燃料加注時間僅需10分鐘,測試工況下續航裡程較之第二代產品有明顯提升,超過600公裡,尤其是成本下降了50%,加快了燃料電池客車的市場化步伐。
  • 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誰才是實現汽車「零排放」的最優解?
    鋰電池是實現汽車「零排放」的最優解嗎?退一步講,鋰電池是實現汽車「零排放」的過渡動力儲備形式嗎?目前來看,它就是方程式裡的未知數。那麼,「氫燃料電池」呢?2020年6月5日,豐田汽車、中國一汽、東風、廣汽集團、北汽集團、北京億華通等6家企業在京舉行發布會並籤署合營合同,計劃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 分享GLC氫燃料電池車測試生產全過程
    作為行業首款採用氫燃料替代大規模鋰電池組作為能量來源的預生產車型SUV,當加滿氫燃料時,最大續航裡程可達500公裡,當燃料耗盡時,採用氫氣再填充技術可以在3分鐘內使氫罐再次注滿氫。氫儲存在碳纖維罐體中,儲存量為4公斤。這組配套的鋰電池組可以提供大約50公裡的續航裡程。當氫燃料加滿時,最大續航裡程可達500公裡。簡單地理解,就是燃料電池組中氫氧發生化學反應,在電池板上產生電動機所需的電能。這款GLC 所採用的燃料電池體積比之前的任何版本要小30%,儲氫罐可以輕易地布置到發動機艙。
  • 「氫燃料」別只看豐田現代 上汽、廣汽、宇通都在發力
    在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汽車展區,世界前七大整車集團悉數到場,為觀眾帶來最前沿的技術和產品。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理想化的未來綠色出行發展路線之一的氫燃料電池車,也在進博會上讓人印象深刻。此次進博會現代向我們展示了全球首款量產並已實現交付的氫燃料重卡XCIENT,據悉這款新車裝備有190kW級氫燃料電池系統,全車內裝7個大型儲氫罐,最多可容納32kg的氫燃料,單次加氫耗時約20分鐘,可續航約400公裡。現代的NEXO以及XCIENT,分別專注於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氫燃料電池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