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LC是什麼?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對PLC的定義:
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與為工業環境下的應用而設計。它採用了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式和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機械的生產過程。它不有關外圍設備,都應按易於不工業系統聯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
PLC、CAD/CAM和機器人並稱為現代工業生產自動化三大支柱。
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ission。
CAD/CAM: 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
二、PLC從哪裡來?
1968年,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公司(GM),為了適應汽車生產工藝不斷更新的需要,提出了十條技術指標,在社會上公開招標,製造一種新型的工業控制裝置。
1969年,美國DEC數字設備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PLC;
1971年 日本生產出微處理式PLC 1973年 歐洲開始生產;
1974年 我國開始研究;80年代PLC技術開始成熟、進入應用階段。
三、PLC家族成員
美國: AB(Allen-Bradly)公司, GE(General Electric)公司,Emerson公司;
日本: 三菱公司 ,OMRON(歐姆龍) ,松下;
德國: SENMENS ;
法國: 施耐德公司 ;
瑞士:ABB;
國產:和利時、信捷、南大傲拓、永宏、臺達等;
三菱:FX系列(FX2N/FX3U/FX3G)(小型)、Q系列(中型)。
四、PLC典型應用
PLC在國內外已廣泛應用於鋼鐵、石油、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製造、汽車、輕紡、交通運輸、環保及文化娛樂等各個行業,應用類型大致可歸為如下幾類:
(1)開關量的邏輯控制。取代傳統的繼電器控制,實現邏輯控制、順序控制,既可用於單臺設備的控制,也可用於自動化流水線。
(2)運動控制。指PLC使用與門的位移控制模塊控制驅動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實現對機械部件的運動控制。
(3)數據處理。現代PLC具有數學運算(含矩陣運算、邏輯運算、函數運算)、數據轉換、數據傳送、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數據的採集、分析及處理。
(4)過程控制。過程控制是指對溫度、壓力、流量等模擬量的閉環控制。PID調節是一般閉環控制系統中用得較多的調節方法。目前大中型PLC和部分小型PLC都有PID模塊。
(5)通信及聯網。 PLC通信含PLC間的通信及PLC不其它智能設備間的通信。新近生產的PLC都具有串口通信接口,利用通信功能,可以方便實現生產自動化和遠程控制。
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商場自動扶梯、住宅上下電梯、建築工地升降機、自動售貨機、廣場音樂噴泉、舞檯燈光控制、自動升降/旋轉門、自動洗車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