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有很多神奇的神獸,比如騰雲駕霧的龍,美輪美奐的鳳凰,張牙舞爪的麒麟,還有那作惡多端的雙頭蛇。然而,傳說畢竟是傳說,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
但是,有傳言稱在我國雲南廣西等地生活著一種名為蜂猴的猴子,他們的嘴裡長有兩條舌頭。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現實生活中蜂猴真的長兩個舌頭嗎?
蜂猴
蜂猴屬於靈長目原猴亞目懶猴科蜂猴屬,有9個亞種,是一類體型較小的靈長類動物,分布於亞洲和非洲熱帶地區,該屬在中國分布有蜂猴和倭蜂猴兩個種。
蜂猴外形很特別,與一般常見的猴子相比,它的體型稍小,沒有長尾巴。體長28-38釐米;成體體重700-1500克;尾長22-25釐米。四肢短粗,體背棕灰色或橙黃色,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環斑。兩隻小耳朵藏在毛茸茸的圓腦袋中,最特別的要屬它的一雙美麗的大眼睛了,充滿好奇的看著周圍的世界。
蜂猴的生活習性
蜂猴棲於熱帶雨林及亞熱帶季雨林中,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和廣西南部,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蜂猴完全在樹上生活,極少下地,喜獨自活動。它們行動特別緩慢,只有在受到攻擊時,才會有所加快,故又名「懶猴」。蜂猴被稱為懶猴,還因為它們畏光怕熱,白天躲在樹洞或高大的樹冠上抱頭大睡,鳥啼獸吼也無法驚醒它們。
蜂猴動作非常緩慢,通常走一步似乎要停兩步,有人做過觀察,發現蜂猴挪動一步,需要12秒鐘時間。因此,蜂猴白天蜷成球狀隱蔽在大樹洞中或在樹冠上歇息,夜晚出來覓食。一年四季均能交配,懷孕期5-6個月,多在冬季產仔,每胎1仔。
蜂猴的食物主要是熱帶鮮嫩的花葉和漿果,特別是香蕉、芭蕉,也捕食昆蟲,善於在夜間捕食熟睡的小鳥,喜食鳥蛋,也喜食蜂蜜,因此名「蜂猴」。
蜂猴是靈長動物的另類,也是唯一的有毒靈長類動物,毒腺位於手肘部。當蜂猴遇到危險時,會把毒液投射出去,蜂猴還會把毒液抹在幼崽周圍,避免幼崽被掠食者捕食。被蜂猴咬傷會導致傷口感染、腫脹或肚子疼,但毒液不會致命。此外,這種毒液能防止蜂猴身上長寄生蟲。
蜂猴的天敵主要是能樹棲的食肉類,如金錢豹、雲豹、雲貓和青鼬,此外就是人類的捕獵。2013年CNN評選的世界最可愛物種排行榜上蜂猴排名第十八。
蜂猴的第二個舌頭
蜂猴的舌頭下面的確有一個肌肉狀的凸起,呈白色三角狀,後面還有一些像樹齒狀的東西,它的功能主要是幫助蜂猴梳理牙齒上的食屑,以及吃蜂蜜和花,這個肌肉狀的凸起也稱為蜂猴的下舌。
蜂猴的下舌實質上是它舌頭的一個附屬物,從發育學的角度來講,它屬於舌頭的一體,所以確切的說應當算一個舌頭。而蜂猴舌頭如此進化,主要是由蜂猴所攝取的食物決定的。
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裡,為了能夠獲得生存與繁衍,動物們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
科普地球生物 聯繫大眾生活歡迎關注生物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