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社會性:嬰猴叫聲如嬰孩且有兩個舌頭,被稱為最迷人的野獸

2021-01-09 科學揭秘小能手

說到嬰猴,人們或許會誤認為它們是剛生下的嬰猴,其實這是這一類猴子的名稱,因為它們的叫聲像嬰孩的哭聲。英國著名猿猴學家哈米什·漢密爾頓教授在《猿猴王國》一書中稱嬰猴為「最迷人的野獸」。

嬰猴生活在非洲叢林裡,屬於低等種類。它們的外貌不像人們常見的猴子,眼睛大而圓,耳朵似蝙蝠,面容稍像貓,後肢一般較長,股部肌肉特別發達,富有彈跳力。跳躍姿勢有點像袋鼠,但不全靠後肢,一條肥長的尾巴向後傾斜豎起,起平衡身體的作用。嬰猴是個小家族,共有7種。侏嬰猴是這個家族裡的最小成員,體長只有14釐米,而尾長卻有18釐米。它十分貪玩,能在人的手掌上杲好長時間,又會在水平方向跳躍30多釐米,因而人稱它是「好靜又好動的小獸」。侏嬰猴的體色,其原色是身體上側為灰、灰褐、褐、黃褐等幾種顏色的混合色下側色淡,為奶油色。可是,人們見到的野生侏嬰猴,身體上側則是鮮綠色,下側是橘黃色。這是為什麼呢?後經觀察和研究,才知道野生侏嬰猴身上的鮮綠色和橘黃色並非原有的體色,而是生長在它們體毛上的一種微小藻類孢子的顏色。由藻類孢子產生的體色對它們有保護作用,使它們在茂密的叢林中不易被敵害發覺。不過侏嬰猴死後,或在人工飼養下,這種顏色就會很快消失。

侏嬰猴有兩條舌頭。在一條肉質的正常舌頭之下,又長出一條軟骨狀的偽舌頭。偽舌頭有兩個主要用途:一是梳理體毛,二是剔除牙齒中的汙物。還有它們的手和足也很奇特。踝骨特別長,形成了像鳥肢一樣的第三節,使其腳有很大的彈跳力。它們的指和趾長而細,大拇指和大腳趾十分發達,與其他指、趾相對。所以指、趾的端部是膨大的球狀肉墊,上有像人一樣的指(趾)紋。除第二指(趾)具有小的扁平指(趾)甲外,其他各指(趾)都是長而彎曲的爪,用來搔癢。它們的耳朵裸露無毛,又似扇子,常貼伏在頭上。人們最早發現的是小嬰猴,又叫嬰猴,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面的狹長林地。由於它身體和尾巴呈灰色,長相有點像老鼠,所以又稱它灰鼠嬰猴。這種嬰猴,曾經是人們十分喜愛的玩賞動物,特別在美國紐約,市民飼養甚多。

小嬰猴和侏嬰猴有許多不同之處,它的個兒較大,體長16~20釐米,尾長23~25釐米,身體基本上呈灰色。它行動與蜂猴一樣,喜歡用足單獨倒掛在樹枝上。自天隱匿在樹木的冠層葉叢中睡覺或休息,晚上外出活動。它還有兩個奇特的習性:一是常用自己的尿澆溼手和足,據說這樣有利於抓握東西;二是遇到食物,先用指頭去摸一下,接著用鼻子去嗅一下或用舌頭去舔一下,然後才吃。看來,小嬰猴還很講究「飲食衛生」呢!大嬰猴是這個家族裡的大個子,體長可達35釐米以上,尾長與體長差不多,但很粗,因而又名粗尾嬰猴。它的體毛不僅濃密呈羊毛狀,而且非常漂亮,有淡紫、鴿灰、淺紅棕、橙黃等多種色澤混雜。特別是它巨大的耳朵,能夠呈現出各種形狀的皺褶,十分滑稽可笑,因而它被譽為「美耳嬰猴」。

大嬰猴生活在非洲東海岸,以及安哥拉的寬闊地帶和剛果南部,一般棲居於森林的中、下層。在地面上奔跑時,主要靠兩條粗壯的後肢跳躍式前進,其姿勢完全像袋鼠或跳鼠。大嬰猴不僅體大、色豔,而且還善於表演,所以惹人喜愛,深得動物園的青睞。黑尾嬰猴生活在非洲西部尼日的貝努埃和剛果的烏班吉河之間的森林地帶,是跳高能手。它跳躍時,伸開臂和腿,形似猛禽展翅,從樹林中飛躍而出,它的尾巴在後面劇烈揮動,像一隻轉動的螺旋槳,推著它朝前躍進,然後徐徐降落。在這個家族中,要數針爪嬰猴最兇猛了。這種嬰猴的指和趾的中央有一個尖銳的針狀偽爪,故得名。它性情狂暴且易怒,有人目擊它抓住一隻活鳥,用利爪剝去它帶羽毛的皮,並撕成小塊,然後咀嚼而食。在西非,一隻飼養的針爪嬰猴曾向一個飼養員突然發起襲擊,用短而硬的手和足抓住他,還猛咬了他一口。

結語

相關焦點

  • 非洲的嬰猴,能用眼睛對人進行催眠?真有這樣奇特的動物嗎?
    嬰猴之所以叫嬰猴,是因為它們的叫聲很像人類嬰兒的聲音。但是,你可別以為嬰猴就像嬰兒一樣單純哦!因為,據非洲當地人說:這種動物的眼睛非常奇特,它可以用眼睛把你催眠!真有這樣奇特的動物眼睛嗎?人類嬰兒發出叫聲,可能是餓了,可能是冷了,也有可能……就是單純的不爽了!嬰猴的叫聲,可不是單純的瞎叫喚,因為它們能發出至少18種不同的叫聲。雖然聲音大體上像嬰兒叫聲,但是嬰猴聲音的音調和音色會有稍微不同,可能就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比如,有的代表警報,有的代表歡快,有的代表求偶等等。
  • 印度葉猴媽媽懷抱死去嬰猴悲痛欲絕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7日報導,近日,在印度拉賈斯坦邦龍騰堡國家公園拍攝的一段感人的視頻中,一隻母葉猴懷裡抱著奄奄一息的嬰猴,不斷撫摸著它的後背。直到嬰猴死去,母猴面露悲傷絕望的表情望著遠方,最終遲緩地抱著嬰猴消失在叢林中。
  • 【rlyl物種說】今日--嬰猴(Northern lesser galago)
    ▲樹洞中的嬰猴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靈長目 Primates科:嬰猴科Galagidae屬:嬰猴屬 Galago種:嬰猴 G. senegalensis ( É.
  • 女子對嬰猴百般疼愛,彼此像是家人般相親相愛,現實版的童話故事
    我見過有人將壁虎、蛇、獅子等等當作寵物,這些動物也是眾人皆知,而不被人知曉的動物也同樣的很多。猴子大家都知道吧,可「嬰猴」你們見過嗎?可能有人見過,有人聽說過,但也有人都不知道有這種動物的存在。嬰猴屬於靈長類動物,是野生動物,因此很多人不知道也不足為奇。但將嬰猴作為寵物來餵養,那就有點讓人不可思議了。
  • 哈洛恆河猴實驗,毀掉了幾代猴子的幸福生活,卻挽救了千萬兒童
    他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布料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而當它們遭到不熟悉的物體,如一隻木製的大蜘蛛的威脅時,會跑到「絨布母猴」身邊並緊緊抱住它,似乎「絨布母猴」會給嬰猴更多的安全感。
  • 動物叫聲有深層含義 動物學家無法破其語義語法
    猿與猴擁有一種至今仍不為人知的秘密語言?莫非猿與猴擁有一種至今仍不為人知的秘密語言?要是果然如此的話,它會不會有助於解開人類語言進化的疑團?生物學家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兩個途徑。其一,把人類的語言教給黑猩猩或其他動物;其二,聆聽野生世界的動物們「說話」。
  • 對於懶猴和樹熊猴來說,叫聲主要用於交流,以及表示警告或挑釁
    在夜間,懶猴總科的動物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是單獨行動的,不過在覓食的時候,它們會與在共同活動範圍內的同類頻繁地相遇。在相遇的時候,兩隻猴有時會相互觸碰、相互梳毛,或者相互傳遞姿態信號。不過,它們主要是通過氣味和聲音交流。
  • 雄性吼猴通過吐舌頭示意母猴交配,叫聲越大,睪丸越小
    然而,卻有一個奇葩的地方,雄性吼猴叫聲越大越響亮,睪丸就越小。粗略一看,這完全有悖常理呀,按照正常的劇本,聲音越大越響亮越能吸引異性,獲得的交配權就越多,睪丸應該越來越大才對,怎麼到了吼猴這裡完全反著來。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吼猴叫聲越大,睪丸越小。
  • 蜂猴長兩個舌頭為哪般?不得不感嘆生物的神奇
    傳說中騰雲駕霧的龍但是,有傳言稱在我國雲南廣西等地生活著一種名為蜂猴的猴子,他們的嘴裡長有兩條舌頭。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現實生活中蜂猴真的長兩個舌頭嗎?蜂猴蜂猴屬於靈長目原猴亞目懶猴科蜂猴屬,有9個亞種,是一類體型較小的靈長類動物,分布於亞洲和非洲熱帶地區,該屬在中國分布有蜂猴和倭蜂猴兩個種。
  • 嬰猴半個身體塞進杯裡,網友直呼萌化了
    塞內加爾嬰猴趁主人不注意,偷偷上桌爬到杯子旁邊,忍不住想要偷嘗杯裡的茶飲幾口,但因為飲料所剩不多,Pizzatoru便將身體伸進杯裡「竊取」,只見它用手手沾茶,再一根根舔著小手指,不停重複一樣的動作,偶爾還會偷偷觀察四周,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被主人逮到現行犯了!
  • 它是最小的猴類,眼睛夜晚會發光,如今竟成了熱門寵物
    它是最小的猴類,眼睛夜晚會發光,如今竟成了熱門寵物關於人類的進化史,最讓人信服的還是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大部分的猿猴身子與人類相差無異,智商也是動物中最高的,經過人類馴化過的猩猩還會手語,有自己的思想,各方面都與人較為貼近,但有一種猴子除外。
  • 貓科動物的舌頭
    現存貓科動物,無論其大小,其舌頭表面均密布著角質蛋白形成的倒刺狀凸起物(動物學術語稱之為「絲狀乳突」filiform papillae),關於這些倒刺的用途
  • Nat Med:愛滋病領域重大進展,抗體成功清除嬰猴體內SHIV
    2016年3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 俄勒岡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今天透露,將暴露在SHIV(具有HIV包膜蛋白的嵌合猴病毒)的嬰猴於24小時內用抗體治療,能將病毒徹底清除。SHIV感染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可以通過母乳餵養把SHIV傳染給後代,就像HIV能通過哺乳和分娩進行母嬰傳播。人們通常利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剖腹產分娩和配方奶粉餵養等各種方法阻斷HIV-1的母嬰傳播,已將HIV的母嬰傳播率從1994年的25%下降到2%。雖然減少很多,但每年仍有大約20萬名兒童感染愛滋病,而且主要發生在ART治療不成熟的發展中國家。
  • 多與母猴面對面幼猴更具社會性-光明日報-光明網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們最近對普通獼猴的社會行為進行研究發現,從母親那裡獲得更多面對面互動的幼年普通獼猴,長大後會具有更高的社會性。這說明,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幼年期的經歷對於社會行為有持續的影響。這一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上。
  • 它們的尾巴被稱為世界上最……
    在市森林動物園裡,有9隻黑帽懸猴,它們的頭頂長著一塊濃密的黑色毛髮,看上去像戴著一頂黑色的帽子,這是它們名字的來歷
  • 發現「愛」——恆河猴實驗
    首先,亨利·哈洛隨機挑選了8隻剛出生的恆河猴作為被試,將他們一出生就與母猴隔離開。然後,他將這些嬰猴放進隔離籠中飼養,並製作了兩隻假猴子替代真母猴。這兩個「代母猴」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做的,「鐵絲母猴」胸前安置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頭。
  • 動物能意識到嗎?
    近年來,科學家開始觀察靈長類動物在同伴瀕死或死亡後的行為,這些研究對探討靈長類動物乃至人類對死亡的認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今天,讓我們走近幾個金絲猴家庭,看看它們面對成員的死亡有怎樣的表現。原來是路過的護林員,發現死去的嬰猴,悄悄地將屍體掩埋了。可是不知道實情的大福還在在樹冠上四處張望、尋找,並發出「哇-哇」的叫聲。  無獨有偶。2011年1月14日上午10點20分,科學家觀察到,猴群「壯壯」家庭中的成年雌猴蓑衣攜帶一隻死亡的嬰猴。根據觀察記錄推測,這隻嬰猴是因為早產而死亡的。
  • 我被這隻猴萌到了 | 猴年說猴
    秦叔叔笑了:「大部分靈長目動物的大腦很發達,是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類群之一。靈長目動物的手腳也特別靈巧,它們的手指和腳趾都是分離的,而且有可以對握的大拇指。」靈長目動物的大腦發達,眼睛朝向前方且大部分物種具備完備的色覺。靈長目動物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靈長目動物可以分為兩個亞目,較低等的原猴亞目主要有狐猴、蜂猴和嬰猴等小家族。簡鼻亞目是較進化的靈長目動物,包括相對原始的眼睛猴,生活在新大陸的闊鼻類靈長目動物(新大陸猴),以及生活在舊大陸的狹鼻類靈長目動物。
  • 動物的社會性--《動物王朝》書評
    【品·鑑】關於講解動物的書有很多,不過那些書大多圍繞著動物的習性闡述的,今天會有一本書另闢蹊徑,從社會性角度去上講述動物的故事,這本書就是來自於中信出版社的《動物王朝》。按照百科的解釋是:指由不同世代個體組成、營高級群體生活、成員間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群體各項工作的社會性昆蟲。簡單一點理解,像白蟻這類群聚類的昆蟲,它們會共同育幼、有專門負責生殖的,也有專門負責勞動的,同時有兩個以上世代生活重迭共同為群落工作的,叫做真社會性動物。
  • 各種動物的叫聲
    人們對動物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也許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動物界的一員。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動物,與人類和諧共處,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生態環境。除了覺得動物可愛,多少人關心過動物們千奇百怪的叫聲,這些叫聲不僅好聽,還能幫人類傳遞信息,與人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