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作為一種新興的購物方式,如果在購物過程中發生了糾紛,解決起來可能比較麻煩。水口的陸女士最近在「十薈團」買了東西,誰知道送來裝商品的塑膠袋裡竟藏著老鼠,還把她咬傷了。
陸女士是湖南人,在惠城水口經營早餐檔已有幾年時間。此前,她就常常在一款社區團購小程序「十薈團」上買東西。近日,她又買了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沒想到卻在收取商品時出了狀況。
陸女士:「把我購買的東西用塑膠袋(包好)送過來放在桌上,我去取裡面的東西,裡面是一袋巴旦木棗,我想拿給我朋友吃,手伸進去的時候痛了一下,很驚訝地把手伸出來,然後看到手上有傷口,我以為是裡面有硬的東西碰到了,又痛,也受到了驚嚇,然後把袋子打開,翻開物品往下面一看,下面有一隻活的老鼠。老鼠沒動,包括我受傷了之後它還是趴在那裡。」
被老鼠咬傷後,陸女士又驚又怕。趕緊打電話給送貨的唐女士。唐女士是這個團購平臺的社區團長,平時負責跟單和送貨。
唐女士:「平臺是12月31號12點10分給我送的貨,因為她(陸女士)是開早餐店的,我就發了微信給她,今天這個貨她不方便收,我說我明天早上買菜的時候送給你,送貨的時候我提著那個袋子就走了。」
唐女士說,去年12月31日晚,她將兩袋貨物放在屋外走廊的筐裡。第二天早上發現有一袋食品被老鼠啃了個洞,但陸女士的這袋貨物外觀完好無損,萬萬沒想到的是,老鼠竟然藏在這個袋子裡了。
唐女士:「可能那個老鼠是從袋子頂端鑽進去,袋子沒有破損,然後送貨中間我也帶了我一個親戚去吃了一個早餐,我就把袋子放在電動車上,然後就送貨給她,送貨給她然後我就去市場買菜了,可能就隔了一兩分鐘她就發了一條語音給我,她可能就發現老鼠,叫我過來。」
唐女士介紹,這段時間,她住的樓裡時常會發現老鼠的蹤跡。記者找到小區物業公司的環境部經理了解情況。
小區物業環境部 張經理:「因為居委會這邊也會採取一些四害消災的措施,我們小區也會做一些老鼠板 老鼠屋,撒一些老鼠藥之類的,最主要還是業主自己家要做一些防範,我們平常要把我們門窗關好,比如空調洞啊,需要有那種防範意識。」
自從被老鼠咬傷後,陸女士已經打了幾針疫苗,醫療費用花了近三千元。
陸女士:「畢竟被老鼠咬了我也很恐慌,醫生也說我十天不能幹活,就是因為傷口的事情要休息十天,就是我(希望)平臺要給我賠償吧,醫藥費這些都是自理的,到現在平臺都沒有人過來跟我溝通這些事情,我受傷了到現在還沒有人來溝通。」
陸女士希望有人對她受到的傷害給予賠償,醫療費用和誤工費用約一萬二千元。經過協商,十薈團願意賠償一萬元,唐女士賠償兩千元,但唐女士認為小區方面也應該做出相應賠償。
唐女士:「這個老鼠畢竟是我們小區出現的,老鼠它是竄來竄去的。」
小區物業環境部 張經理:「那我們就一步一步,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個東西誰也不說去避什麼責任,如果我們有責任我們就去承擔,如果是業主自己的責任,那就她自己去承擔。」
記者就陸女士的要求諮詢了律師。
廣東鴻浩律師事務所 律師 賀鴻德:「消除四害是一種倡導行為,作為物業公司只要盡到了相應的義務和責任,物業對於這起事件是不應該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十薈團作為消費平臺,應當遵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證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在貨物還未交接給路女士手中之前,貨物的所有權和保管權、保管義務,都是在十薈團這邊,如果唐女士和十薈團是合作關係,在其中獲取提成,那唐女士要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