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更新了萬有引力常數

2021-01-15 至簡科普

萬有引力常數(即萬有引力公式F=G(m1m2)/r2中的G)的精度對天體物理、地球物理、計量學等領域意義重大。但精確測量G值很難,因為地球上的物體的質量太小,引力幾乎為零,而宇宙天體的質量卻又太大,難以評估其質量。近日華中科大的科學家們用了兩種獨立方法——扭秤周期法(圖左)和扭秤角加速度反饋法(圖右)分別測出G 值為6.674184 × 10^(−11) 和 6.674484 ×10^(−11),準確度是迄今為止世上最高的。

註:兩個測試結果之間的誤差可能由兩種因素導致:1)尚未發現或未被正確評估的系統誤差,2)可能存在某種新的物理機制影響著目前 G 值。

Nature 2018, 560, 582

鳴謝:中山市駐歐經貿代表處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測出國際最精確的萬有引力常數—新聞—科學網
    為了解開牛頓留下的謎題
  • 為解牛頓未解之謎 中國科學家測得迄今最精確萬有引力常數
    有人說這個發現得益於一顆砸到牛頓腦袋上的蘋果,也有人說這種說法純屬虛構,但無論如何,牛頓成功地讓世界各地的中學課本裡多了一個描述萬有引力的公式:F=G(m₁m₂)/r²,其中G是萬有引力常數。 這樣,萬有引力的微小作用效果就被放大了。根據這個實驗,後人推算出了歷史上第一個萬有引力常數G值——6.67×10-11N·m2/kg2。 卡文迪許測出了常數值,但科學家們並不滿足。
  • 中國科學家測出國際最精確的萬有引力常數
    團隊成員薛超及同事在研磨球體 華中科技大學供圖  1687年,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有人說這個發現得益於一顆砸到牛頓腦袋上的蘋果,也有人說這種說法純屬虛構,但無論如何,牛頓成功地讓世界各地的中學課本裡多了一個描述萬有引力的公式:F=G(m1m2)/r2,其中G是萬有引力常數。
  • 中國科學家測出最高精度萬有引力常數
    由於引力相互作用極其微弱且不可屏蔽,因此,萬有引力常數G是最難測定的物理常數之一。多年來,各國科學家—直在追逐該常數的精確測量。  近日,權威學術雜誌《自然》刊發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團隊最新測G結果——該團隊歷經艱辛30年,測出了截至目前常數G的最精確值。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指出,使蘋果落地的力和維繫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的力本質一致。
  • 牛頓未解之謎 中國科學家測最精確萬有引力常數
    有人說這個發現得益於一顆砸到牛頓腦袋上的蘋果,也有人說這種說法純屬虛構,但無論如何,牛頓成功地讓世界各地的中學課本裡多了一個描述萬有引力的公式:F=G(m₁m₂)/r²,其中G是萬有引力常數。萬有引力定律認為,大到宇宙天體,小到看不見的粒子,任何物體之間都像蘋果和地球之間一樣,具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中國科學家測出最精確萬有引力常數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指出了使蘋果落地的力和維繫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的力本質一致,而這種力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小到看不見的基本粒子,大到宇宙天體,這就是萬有引力。要計算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則需知道引力常數G的大小,但令人遺憾的是,截至目前,我們並不知道G的精確值是多少。
  • 中國科學家羅俊院士團隊測出萬有引力常數G最精確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30日訊(記者 柳潔 通訊員 王瀟瀟)引力是自然界4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由於引力相互作用極其微弱而且不可屏蔽,因此萬有引力常數G是最難測定的物理常數之一。多年來,各國科學家—直在追逐該常數的精確測量。
  • 隱秘的萬有引力常數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經典物理的核心觀點也是最具變革性的觀點。萬有引力告訴人們天上的星星與地面的石頭遵守著相同的規律。萬有引力的一個預言就是:已知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半徑,如果在直到萬有引力常數的話就可以求出地球的質量。想像就是一個偉大的結論,當我們談到地球是只能用大,很大,重,非常重這些詞來形容,有了萬有引力定律人們居然可以憑藉智慧獲得人類家園的一些基本的參數,終於對地球有個基本認識。
  • 萬有引力常數真值 想方設法靠近你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已經過去300多年了,但與之相關的萬有引力常數G始終沒有一個準確真值,科學家們幾百年來也在一直設計各種實驗,試圖在G值測量中達成一致。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家羅俊加入了研究引力常數的隊伍。在華中科技大學喻家山的山洞裡,他們團隊幾乎每十年會更新一次引力常數的測量精度。
  • 追尋萬有引力常數G
    萬有引力常數的提出者牛頓  萬有引力定律可以說是我們最熟悉的物理學定律了。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兩個物體間的吸引力F與二者的質量M1和M2的乘積成正比,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R的平方成反比。這個定律之所以被稱之為「萬有」,是因為牛頓認為宇宙中所有物體,大到太陽系中的星體,小到我們身邊的兩顆塵埃,都符合萬有引力定律。
  • 時空變換 萬有引力常數不變
    原標題:時空變換 萬有引力常數不變   對遙遠星系——脈衝星PSR J1713+0747和白矮星長達21年的研究幫助天文學家們釐清了萬有引力在整個宇宙中的共同原理。   科技日報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聶翠蓉)宇宙研究中長期存在的一個疑問是,萬有引力常數在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的數值相同嗎?天文學家的最新研究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一項長達21年的研究證明,萬有引力常數不只在地球中而是在整個宇宙中都保持不變。相關研究論文即將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公開發表。
  • 萬有引力常數的精確測量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在萬有引力定律中,描述引力作用強度的萬有引力常數G是一個普適常數,不受物體的大小、形狀、組成成分等因素的影響,是一個與天體物理、地球物理和理論物理等密切相關的物理學基本常數。
  • 萬有引力常數G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
    在萬有引力定律中,對於相隔一定距離的兩個物體,它們之間的引力大小正比於它們質量的乘積,比例係數被稱為萬有引力常數(G)。根據目前最為精確的測量,萬有引力常數為6.67408×10^-11 m^3/kg/s^2,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46 ppm(百萬分之四十六)。
  • 科普|最新研究證明萬有引力常數不變
    宇宙研究中長期存在的一個疑問是,萬有引力常數在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的數值相同嗎?天文學家的最新研究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 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高中物理教材
    高中物理教材中萬有引力常數G的相關內容有望得到進一步完善。  《答覆》指出,萬有引力常數G值的精確測量,對於檢驗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及深入研究引力相互作用規律等具有重要意義,一直受到科技界的高度關注。我國科學家在G值測量方面經過長期努力,於2018年在Nature雜誌發表了最新結果,體現了我國的科研實力。
  • 何蘭田代表:萬有引力常數最新成果應寫入課本
    原標題:何蘭田代表:萬有引力常數最新成果應寫入課本「目前中學物理教材中存在諸多關於萬有引力常數G不完善、不準確的表述,並且缺少最前沿的以及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領先的結果的描述。」全國人大代表、黃岡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何蘭田建議,修訂中學(初中、高中)物理教材中關於萬有引力常數章節的內容,增強其科學性、準確性和規範性。同時增加我國科學家在該領域的國際領先成果,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對此,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教授楊山清表示認同。
  • NSR綜述: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
  • NSR綜述: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在萬有引力定律(F=GmM/R2)中,描述引力作用強度的萬有引力常數G是一個普適常數,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組成成分等因素的影響,是一個與天體物理、地球物理和理論物理等密切相關的物理學基本常數。
  • 我科學家測出最精確萬有引力常數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指出了使蘋果落地的力和維繫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的力本質一致,而這種力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小到看不見的基本粒子,大到宇宙天體,這就是萬有引力。要計算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則需知道引力常數G的大小,但令人遺憾的是,截至目前,我們並不知道G的精確值是多少。對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不僅具有計量學上的意義,其對於檢驗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及深入研究引力相互作用規律都具有重要意義。
  • 武漢科學家「遁地」30年 測出最精準萬有引力常數
    武漢科學家「遁地」30年 測出最精準萬有引力常數 2018-08-31 15:42:03來源:長江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