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標題:Travel Grants for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期刊:Communications Physics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lhRYGLg8R3FMzrIJgW8Jig
Communications Physics《通訊-物理學》是自然科研旗下一本物理學新刊,在建刊一周年之際,我們邀請該刊編輯委員會成員儀鳴教授談談對於這本期刊的看法與願景,並請她為處於事業初期的年輕學者們提供了一些建議。
同時,自然科研旗下三本新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Communications Chemistry以及Communications Physics各為青年學者推出一個2500歐元的旅行補助獎。
歡迎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點擊申領,自然科研新刊與青年學者一同成長。
儀鳴教授是一位實驗凝聚態物理學者,致力於深入理解量子材料中「湧現」現象的基本機制。儀鳴教授的研究經驗主要集中在高溫超導領域。她利用一系列實驗手段,如角分辨光電子能譜,X射線散射技術等來研究這些神奇材料中奇異電子結構的行為。
儀鳴教授本科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MIT),並於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獲得博士學位,在校期間她一直攻讀物理專業。博士畢業後,她前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開始她的博士後研究,並將於2019年1月赴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就任副教授一職。儀鳴教授2015年榮獲歐萊雅美國女性科學獎學金,2016年獲得全球華人物理和天文學會傑出論文獎,2018年獲得William E.和Diane M. Spicer青年研究學者獎。
從2018年春季開始,她加入了《通訊-物理學》編輯委員會。
《通訊-物理學》是自然科研旗下一本新的開放獲取期刊,您對這本期刊是如何看待的?您加入編委會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我接受邀請成為《通訊-物理學》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主要原因是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超越自己的研究方向,並在物理學其他領域內擴展我的視野的寶貴機會。此外,我投過很多期刊也審過稿件,卻從未有過處理和接收期刊稿件的經歷。我非常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同行評審的全過程,而這也是科學研究中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環。我非常感謝《通訊-物理學》在建刊之初,便給像我這樣的年輕學者提供了參與的機會,並相信我們能與期刊一起成長。
《通訊-物理學》剛建刊不久,發表的文章就已涵蓋了眾多物理學子領域,例如生物物理學,天文學,計算物理學和光學等。您在處理稿件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受嗎?
我主要處理跟我研究領域相關的稿件。談到編輯的責任方面,我覺得我還有許多可以學習的地方。我很感謝《通訊-物理學》的內部編輯們給予我的指導。必須要說的是,目前為止的編輯經歷讓我獲益良多,讓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編委成員這一角色,以及為了傳播更優秀的科研成果所需擔負的責任。
您認為《通訊-物理學》在整個物理學出版領域內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我認為並且希望《通訊-物理學》可以成為一個重要且活躍的平臺,傳播優秀的研究工作,並促進我們對物理學各領域的了解。在科研出版領域內,開放獲取發展勢頭強勁,我期待看到它如何與科學界一起發展。
您如何解讀《通訊-物理學》讓年輕研究者更多地參與審稿及加入編委會這一舉措?
《通訊-物理學》正處於起步階段,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來塑造期刊,來最好地服務於科學界。我相信,通過讓像我這樣的年輕研究者擔任活躍的角色,該期刊展現出了前瞻性,為年輕科學家提供了更多機會,令他們可以為科學界做出多樣化的貢獻。這一點肯定也會體現在我們的審稿人構成上,會有更多的年輕學者參與進來。在此,我想做個宣傳,我們不止對研究型論文感興趣,也很歡迎專題性綜述,非常歡迎大家來信諮詢或提出寶貴的建議。如果有任何針對於改進科學出版流程以擴大科研影響力的意見或是反饋,也非常歡迎大家來信。
點擊進入助學金申請通道:
https://www.nature.com/early-career-travel-grants/apply?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RenLi-MixedBrand-multijournal-Multidisciplinar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JRCN_RL_article_promotion_sciencenet_Oct_3rd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