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光電倍增管(SiPM)的結構,特性和應用

2021-01-16 傳感器專家網

矽光電倍增管(SiPM)是固態高增益輻射檢測器,在吸收光子後會產生輸出電流脈衝。這些基於PN結的傳感器具有單光子靈敏度,可以檢測從近紫外(UV)到近紅外(IR)的光波長。

通常,緊湊的固態SiPM可為笨重的光電倍增管提供更好的替代方案,並且適用於感測,量化和定時直至單個光子的所有光水平。

SiPM的應用和優勢

SiPM的主要優點包括高增益,低電壓操作,出色的定時性能,高靈敏度(低至單個光子)和對磁場的抵抗力。這些特性使其成為從單個光子到數千個光子的光檢測應用的理想選擇。

SiPM是緊湊的設備,能夠承受機械衝擊。它們的出色性能使其適用於各種測光(光檢測)應用,尤其是在需要精確定時的情況下。

SiPM的典型應用包括生物光子學,LiDAR和3D測距,高能物理,航空粒子物理,分類和回收,危害和威脅檢測,螢光光譜,閃爍體,醫學成像等。

矽光電倍增管的市場領域包括工業,航空航天,汽車,石油和天然氣,電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術。

流式細胞儀的應用。圖片由Hamamatsu提供

製造商經常根據應用和目標光源定製SiPM的物理尺寸,設計和其他參數。例如,無人機應用使用小型化的傳感器,而現場伽馬光譜操作依賴於物理上更大的組件。此外,還有針對可見光優化的RGB SiPM和針對近紫外線區域的NUV SiPM。

SiPM結構

SiPM由數百或數千個自猝滅的單光子雪崩光電二極體(SAPD)組成,也稱為像素或微單元。

每個SAPD都設計為在高於擊穿電壓時工作,具有一個集成的串聯淬火電阻,一個用於標準SiPM的陽極和一個陰極。

標準SiPM結構;並聯的SPAD

一些製造商,例如SensL,除了陽極和陰極外,還具有帶有第三輸出端子的快速輸出SiPM。它在SPAD陽極具有一個集成的快速輸出電容器。

SensL快速輸出SiPM。圖片由安森美半導體提供

在實際應用中,SiPM由數百或數千個並行的微單元組成。這使其能夠同時檢測多個光子,並在各種光和輻射檢測應用中很有用。電輸出與像素吸收的光子數量直接相關。

矽光電倍增管的基本操作

微米級的SAPD微型電池設計為在Geiger模式的反向偏置條件下工作,剛好高於擊穿電壓。

偏置SiPM。圖片由安森美半導體提供 

下圖顯示了APD的等效電路。通常,PN結用作光子操作的開關。在沒有光照射到微電池上的情況下,開關S打開並且結電容CJ上的電壓為V BIAS。

SiPM的等效電路。圖片由Hamamatsu提供

當光子降落在微電池上時,它會生成一個電子空穴對。然後,其中一個電荷載流子漂移到雪崩區域,在雪崩區域中它會啟動自持雪崩過程,並且電流流動。如果不淬火,電流將無限期流動。

當吸收光子時,SiPM從微單元輸出電流脈衝。圖片由  First Sensor提供

開關S馬上閉合時雪崩和CJ放電從V的起始BIAS到V BD(擊穿電壓)過Rs與R的時間常數(APD內部電阻)小號 Ç Ĵ。

隨著淬火的發生,開關S斷開,V BIAS以時間常數R Q C J為 C J充電。APD處於恢復階段,並重置回Geiger模式,等待檢測到新的光子。

SiPM的特徵

光子檢測效率(PDE)

光子檢測效率或PDE量化了SiPM檢測光子的能力。這是指檢測到的光子數與到達SiPM的光子數之比。PDE是APD端子兩端的過電壓ΔV和入射光子的波長λ的函數。

擊穿電壓

SiPM中的擊穿電壓(V BD)是導致自我維持雪崩倍增的最小(反向)偏置電壓。當V BIAS高於V BD時,SAPD輸出電流脈衝。V BIAS與V BD之間的差是控制SiPM工作的過電壓ΔV。增加過壓ΔV可改善PDE和SiPM性能。但是,有一個上限,超過該上限,噪聲和其他幹擾(隨過電壓而增加)就會開始幹擾SiPM操作。

擊穿電壓取決於溫度和SPAD的其他特性。因此,數據表通常會指定不同溫度下的擊穿電壓。

恢復時間

這是從雪崩淬滅到微單元完全復位並獲得檢測入射光子的能力之間所花費的時間。在恢復期間,微單元會稍微失去檢測新入射光子的能力。恢復階段的時間常數為R Q Ç Ĵ。

溫度特性

溫度直接影響擊穿電壓,增益,結電容,暗計數和光子檢測效率。特別是,擊穿電壓在高溫下會更高,並且會影響與過電壓成正比的增益和光子檢測效率。較高的溫度還將增加由於熱產生的電荷載流子而導致發生暗事件的可能性。

矽光電倍增管中的噪聲

半導體雜質和其他因素經常在有光和無光的情況下引起隨機輸出脈衝。

主要噪聲–黑暗事件

熱攪動和其他因素通常導致產生隨機的電子-空穴對和載流子。如果隨機載流子進入APD耗盡區域的雪崩區域,它將穿越高電場區域,在此觸發雪崩蓋革放電和輸出電流脈衝。在沒有光的情況下脈衝的產生被稱為暗事件。暗計數率是指指定時間段內暗事件的數量,並表示為每秒計數(cps)。

相關噪聲

相關噪聲是指由先前的光子或暗事件觸發的次級雪崩放電的輸出。相關噪聲的兩種主要類型是後脈衝(AP)和光學串擾(OC)事件。

後脈衝

當在雪崩倍增過程中被困在矽中的載流子在SAPD的恢復階段被放電時,會發生後脈衝。載波最終會產生一個幅度小於原始次級電流的新次級電流脈衝。

正常SiPM輸出脈衝和後脈衝噪聲輸出圖

SiPM中的光串擾

當一個微蜂窩中的一次雪崩觸發相鄰微蜂窩中的第二次雪崩時,就會發生最佳串擾(OC)。次級放電(雪崩)對輸出電流脈衝的淨效應是,它會增加輸出信號的幅度,從而使其高於入射光子所產生的幅度。

光學串擾(OC)的可能性隨著過壓而增加。

結論

矽光電倍增器是緊湊的固態光學傳感設備,具有高增益並能夠檢測低至光子水平的光。該技術正在廣泛的領域和行業中找到應用,但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噪聲,會限制其性能。但是,SiPM技術仍在進步,並且隨著它的成熟而具有巨大的潛力。

—— END ——

相關焦點

  • 矽光電倍增管(SiPM):新奇的光電生物傳感器
    本文的目的是推薦使用一個新奇的傳感器替代傳統檢測系統,該傳感器基於矽光電倍增管或SiPM,即將若干個固態光電檢測器排成像素陣列;另一個目的是研究新型螢光染料。矽光電倍增管由像素數量不同(25-400個像素)的陣列組成,用於在各種溶液中檢測CY5和Ru(bpy)32+染料的螢光,為矽光電倍增管在DNA-Chip測量中的應用創造了機會。I.
  • 詳解矽光電倍增管的結構特點和優勢
    詳解矽光電倍增管的結構特點和優勢 傳感器專家網 發表於 2020-04-12 17:53:00 矽光電倍增管(SiPM)具有單光子靈敏度,可以檢測從近紫外(UV)到近紅外
  • 淺談光電倍增管
    濱松公司的研發一直是從與光的對話開始的,從最初的光電管、攝像管的研發生產開始,逐步發展到擁有光探測器及光源、半導體光電產品、圖像分析與計測裝置、雷射以及相關技術等全系列光電產品的公司。在濱松公司發展過程中光電倍增管技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一次又一次地把濱松公司的探測器產品推向了世界的舞臺。
  • 光電倍增管
    1942年,Zworykin等人最先提出把光電倍增管應用到電鏡上來;1956年,史 密斯首先採用光電倍增管的組合來探測二次電子,這為改善掃描電鏡圖像的信噪比和分辨力做出了貢獻,並對加速掃描電鏡的實用化和商品化起到了促進作用。我國 在20世紀50年代研製成功實用的光電倍增管。光電倍增管的外形有側面窗和端面 窗兩種結構,二次電子探測器中釆用的是端面窗。
  • 該平臺展示使用安森美半導體矽光電倍增管 (SiPM) 傳感器專知的...
    推動高能效創新的安森美半導體 (ON Semiconductor),推出了由該公司矽光電倍增管 (SiPM) 技術實現的 單點直接飛行時間 (dToF) 的雷射雷達 方案。
  • 無處不在的光電倍增管
    以入射光形式劃分可分為端窗式和側窗式等;以探測光譜區域劃分可分為紫外、可見光、近紅外等;以倍增方式劃分可分為打拿極型、微通道板型、半導體型和混合型等;以外形劃分可分為球形和圓柱形以及方形等;以陽極輸出形式劃分可分為單陽極和多陽極等;以聚焦方式劃分可分為靜電聚焦和近貼聚焦型等等。不同的結構組成,有著不同的參數特性和環境性能,實際應用時可根據不同的用途需求進行科學的配置。
  • 減少光電倍增管的暗電流方法
    發表於 2019-06-28 14:51•19次閱讀光電倍增管的光譜特性光譜特性反應了光電倍增管的陽極輸出電流與照射在光電陰極上的光通量之間的函數關係發表於 2019-06-27 15:40•35次閱讀光電管和光電倍增管的區別近十年來從事負電子親和勢光電陰極和倍增極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把響應光的長波閾值推到
  • 光電倍增管工作原理_光電倍增管的組成
    光電倍增管工作原理   光電倍增管(PMT)是一種高靈敏度和超快時間響應光探測器。典型的光電倍增管,如圖所示在真空管,包括光電發射陰極(光電陰極)和聚焦電極、電子倍增,電子收集極(陽極)裝置。   光電倍增管在可以檢測紫外、可見光和近紅外線光電探測器的輻射能量的高靈敏度和低噪聲。光電倍增管和快速響應,低背景、大面積陰極等。   根據光電效應,二次電子發射和電子光學的原理,透明真空內殼配備特殊電極的裝置。
  • 除了光電倍增管,精密測量多了新選擇?
    眾所周知,光電倍增管作為探測器,是精密探測的不二選擇,不過,一種新型半導體光電探測器的出現,為這樣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能。
  • 光電倍增管大家族概覽,原來都有它們……
    由於光電倍增管優秀的倍增特性,到目前為止光電倍增管仍然在很多極微弱光探測領域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從結構上光電倍增管可以分為側窗型光電倍增管和端窗型光電倍增管,不過這樣很難充分體現光電倍增管的本身特性。下面我們就從功能和應用上對光電倍增管進行一下簡單介紹。
  • 光電倍增管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在原子吸收光譜儀中,光電倍增管主要用於將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
  • 光電倍增管的工作過程
    這些光電子按聚焦極電場進入倍增系統,並通過進一步的二次發射得到的倍增放大。然後把放大後的電子用陽極收集作為信號輸出。因為採用了二次發射倍增系統,所以光電倍增管在探測紫外、可見和近紅外區的輻射能量的光電探測器中,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極低的噪聲。另外,光電倍增管還具有響應快速、成本低、陰極面積大等優點。   基於外光電效應和二次電子發射效應的電子真空器件。
  • 光電倍增管的特點與用途
    打開APP 光電倍增管的特點與用途 陳翠 發表於 2019-07-02 14:36:38   光電倍增管的特點   1、放大倍數很高,用於探測微弱信號。
  • 光電倍增管暗電流產生的原因_減少光電倍增管的暗電流方法
    打開APP 光電倍增管暗電流產生的原因_減少光電倍增管的暗電流方法 發表於 2019-06-28 09:42:53
  • Y3T32 光電倍增管
    倍增:成倍成倍的放大        管:真空管的管雪崩光電二極體APD,也有光電流倍增的效果,這倆不同。APD沒有二次發射,光電倍增管有二次發射過程。光電倍增管,有一個光電二極體,可以是APD二極體,也可以是其他光電探測器。光電倍增管還有光電陰極,負極,cathode,輸出的光電子是電子帶負電荷。還有正極anode,收集電子(負電荷)。
  • 「20吋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關鍵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光電倍增管是將微弱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真空電子器件。光電倍增管用在光學測量儀器和光譜分析儀器中。它能在低能級光度學和光譜學方面測量波長200~1200納米的極微弱輻射功率。閃爍計數器的出現,擴大了光電倍增管的應用範圍。雷射檢測儀器的發展與採用光電倍增管作為有效接收器密切有關。電視電影的發射和圖象傳送也離不開光電倍增管。
  • 光電倍增管探測範圍
    打開APP 光電倍增管探測範圍 陳翠 發表於 2019-07-02 14:51:24
  • 一秒測出大腦活動—應用於功能性腦成像的矽光電倍增管系統
    近日,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的大衛·米格爾(David Orive-Miguel)教授及其團隊在Sensors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使用搭載了雙波長光源的矽光電倍增管探測器建立了一個近紅外漫射光學層析成像系統
  • 歸類小助手——從光電倍增管的歸類談品目85.40的列目結構
    隨便翻了一下稅則,看到了子目8540.8900 10項下列目有「光電倍增管」,所以就答覆對方可考慮歸子目8540.8900 10。但事後仔細研究了一下品目85.40的列目結構與「光電倍增管」的工作原理後,發現這個商品的列目存在爭議。光電倍增管到底如何歸類?請看下面的分析:首先,對於非電專業的朋友們普及一下商品知識。
  • 基於光電倍增管(PMT)的高速在線檢測控制方法
    為此,本文介紹了一種光電傳感器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應用技術。該技術是一種高速在線測控技術,它以光電倍增管為基本器件,體積小,系統中的傳感器結構簡單,並具有精度高、反應快,非接觸等優點。由於該系統採用全硬體結構,因而避免了軟硬體的接口及複雜的編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