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的造血幹細胞能夠拯救他人,你會挺身而出嗎?
莫菊英,就是近日劍河縣首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主人翁,她跨省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
捐獻幹細胞現場
雖素未謀面,她卻義無反顧。作為一位醫務工作者,一位母親,她更知生命珍貴。一次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愛心善舉,為即將凋零的生命燃起「生」的希望,她說用自己的熱血,換來希望、換來重生、換來一個家庭的團圓!
莫菊英是劍河縣民族中醫院的一名醫生,說起這場特殊的捐獻,還得從2013年她參加原劍河縣衛生局、劍河縣紅十字會聯合開展的造血幹細胞志願招募活動說起,當時莫菊英完成抽血採樣登記並申請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莫菊英醫師在休養
「成為一名志願者,就是想挽救別人的生命,沒想到真的配型成功,可以真正幫到別人。」
2020年9月份,莫菊英突然接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貴州省管理中心的電話,被告知自己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匹配成功,該患者急需造血幹細胞,詢問她是否願意進行捐獻並進行體檢,她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這個匹配成功的概率很低,我已經45歲了,如今能匹配成功,也是一種緣分,有機會救到別人,挽救一個家庭,能救一個生命,我感到很高興。」莫菊英說道。
3.莫菊英醫師捧著捐獻造血幹細胞證書
作為一名醫生,莫菊英更加了解病人的痛苦,為了能順利捐獻,她默默做著捐獻幹細胞的準備工作,調理身體,合理飲食,經過初篩、高分辨配型和捐獻前最後一次全面體檢等系列捐獻流程後,得知自己可以進行捐獻後,莫菊英很是激動。
在經歷5天的動員劑注射後,2020年12月17日早上8點,捐獻正式開始,在4個小時的幹細胞採集後,這袋250毫升的珍貴造血幹細胞懸濁液抽取完畢,並在第一時間送往受捐者所在醫院進行移植。
根據捐獻「雙盲」原則,莫菊英並不清楚自己將要幫助的人的名字和相貌。
對於莫菊英的選擇,家人都非常地支持,她的女兒也是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一家人熱心公益事業。
「如果能幫助別人,讓別人有機會擁有第二次生命,讓一個家庭因為親人康復而感到幸福,這比雪中送炭更重要。」莫菊英說道。
「採集捐獻造血幹細胞被很多人認為就是抽骨髓,事實上,捐獻造血幹細胞和獻血是一樣的,在肘靜脈處採血,採集的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所需的造血幹細胞後輸回體內,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並不會影響捐獻者健康。」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貴州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吳雪蓮介紹。
寒冬雖冷,愛暖人間,一個生命溫暖另外一個生命的同時,也溫暖著你我。(王詩菱 潘志華)
【來源:經濟視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