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陳蔚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沈建良研究員團隊關於磁性氧化鐵在腫瘤診斷與治療方面應用的綜述

2021-01-21 Theranostics
近年來,無機納米材料在腫瘤的診療一體化方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在實驗階段表現出了良好的性能,但是距真正的診療一體化仍有差距。磁性氧化鐵納米材料憑藉其自身獨特的磁共振成像性能、生物降解性以及磁靶向能力在納米材料的臨床轉化方面表現出了獨特的優勢,部分磁性氧化鐵藥物已經作為多功能造影劑用於臨床。近日,溫州醫科大學陳蔚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沈建良研究員團隊在生物醫學1區雜誌《Theranostics》(2018 IF: 8.063)上發表論文,報導了近年來磁性氧化鐵在腫瘤診斷與治療方面的最新應用,系統的闡述了磁性氧化鐵從合成、修飾改性、多模態成像、成像指導的腫瘤治療以及臨床轉化方面的研究進展及存在問題,為研究者更好的了解磁性氧化鐵在腫瘤診療一體化方面的現狀提供了參考。

傳統的磁性氧化鐵憑藉其自身獨有的磁性被廣泛應用於磁靶向載體以及T2加權磁共振成像的造影劑,同時也表現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以及生物降解性。近年來,研究表明當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的尺寸小於5 nm時,其共振成像能力變為T1加權,因此為設計腫瘤響應性的T2-T1共振成像造影劑提供了可能。磁性氧化鐵在外加交變磁場下表現出了優良的發熱性能,可用於腫瘤的磁熱治療,但是傳統的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的光熱性能並不理想,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腫瘤治療方面的應用,研究表明通過構造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的團簇結構可以顯著提升其光熱治療效果,為解決磁性氧化鐵光熱性能差的問題提供了方法。以芬頓反應為基礎的納米酶在腫瘤治療方面表現出了獨特的優勢,很多以磁性氧化鐵作為無機納米酶的研究被報導,但是腫瘤微環境的酸鹼度無法滿足芬頓反應的最佳條件,因此,通過輔助熱療以及外加光照等條件實現的熱芬頓治療以及光芬頓治療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通過仿生修飾,利用磷脂外殼、生物膜提取物、適配體等對磁性氧化鐵進行修飾,在保證其成像性能及磁靶向性能的情況下,進一步增強其血液循環能力、腫瘤靶向性及響應性,實現了光敏劑、化療藥物、siRNA及其他功能成分的遞送,為磁性氧化鐵的臨床轉換提供了有力保證。


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沈建良研究員及溫州醫科大學陳蔚教授為通訊作者,課題組研究生趙聖哲為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後於緒江為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1800833 和 21977081)、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Z19H180001)、和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科技重大專項(WIBEZD2017001-03)等項目的資助。


參考文獻:

Shengzhe Zhao, Xujiang Yu. Yuna Qian, Wei Chen, Jianliang Shen, Multifunctional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an advanced platform for cancer theranostics. Theranostics. 2020. 10 (14): 6278-6309.

原文連結:https://www.thno.org/v10p6278.htm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生物醫學物理中心在浙南科技城正式揭牌...
    日前,生物醫學物理中心啟動儀式暨學術交流會議在浙南科技城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多功能廳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胡江平,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書記李明,溫州醫科大學副校長金勝威分別在啟動儀式中致辭,生物醫學物理中心主任帥建偉教授,就中心未來建設構想和使命進行了報告。
  • 溫州醫科大學成立病毒研究院!李校堃擔任院長,侯雲德、李蘭娟、王辰等多位院士擔任要職
    、新型幹預技術、診斷方法、新藥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推動溫州醫科大學在病毒防控與疾病治療方面搶佔學科制高點,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談起成立研究院的起因,李校堃院士說,疫情防控期間,溫醫大和溫醫大附屬醫院積極開展患者救治和科研攻關,為地方醫療系統救治和政府決策交出了滿意答卷。「但是疫情科研攻關過程中,我們更加意識到基於病毒相關性疾病研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作為一所醫科大學,我們有責任、有能力也有優勢來為國家未來的傳染病防控作出貢獻,所以我們決定成立病毒研究院。」
  • 溫州醫科大學黨委宣布夏景林任溫醫大附一院黨委書記
    溫州網訊 10月31日下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召開全體幹部大會,宣布溫州醫科大學黨委關於夏景林同志任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的決定。
  • 【材料】磁性氧化鐵複合納米材料在癌症診斷和治療中的前沿應用
    更為嚴重的是,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致死率正逐年攀升。儘管核磁共振成像(MRI)、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以及其他單一模態的手段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腫瘤診斷,但能為患者提供更多有價值信息的多模態診斷手段仍需要較大的發展空間。21世紀以來,磁性納米氧化鐵顆粒合成技術日漸成熟,為磁性氧化鐵複合納米材料(MHN)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溫州醫科大學默默無聞,但是眼視光學是國內第一
    比如華西醫學院口腔醫學各方面都厲害,三軍醫大就是燒傷厲害,四軍醫大是頜面外科、口腔外科,二軍醫大是肝膽外科厲害。同樣,溫州醫科大學在眼科方面不是最牛的,但是在眼視光學方面絕對是中國第一,亞洲第一,這一點是毫不誇張的。在浙江省,浙大醫學院厲害,其實溫州醫科大學的眼視光學比浙大醫學院厲害多了。
  • 想讀眼視光學,選擇溫州醫科大學,準沒錯!
    我國有不少歷史悠久的醫科類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應該算一個,雖然學校正式創辦時間為1958年,其實最早溯源可至創辦於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8月由浙江醫學院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醫學院」,後以校址所在地定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
  •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專業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專業 2013-07-10 10:0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正式啟航 這些重磅舉措助溫州精彩蝶變
    共建浙大溫州研究院集聚六大功能於一體  在甌海共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是此次戰略合作的重頭戲。  根據合作協議,浙大溫州研究院將圍繞溫州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提升,發揮浙江大學品牌輻射效應,集聚國內外創新創業資源,打造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技術諮詢、教育培訓、學術交流六大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
  • 戰略共建 |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希瑪國際眼科學院」正式...
    依據協議,雙方將在眼科學和視覺科學領域的臨床醫療、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共建「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希瑪國際眼科學院」。  香港希瑪國際眼科醫療集團創始人林順潮教授、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主任、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瞿佳教授共同籤署了戰略協議。
  •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掛牌
    7月11日,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掛牌暨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擴建開園儀式在甌海經濟開發區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浙江大學副校長王立忠等共同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掛牌,啟動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擴建開園。
  •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特色專業聞名全國!
    溫州醫科大學是浙江省省屬重點大學。該校可溯源至創辦於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8月由浙江醫學院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醫學院」,後以校址所在地定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2015年成為浙江省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 君子誓言,勢在必行 |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標清)       先秦·孔子《論語·子路》所言:「言必信,行必果」,它代表著中國人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誓言精神。的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時,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務工作者集結趕赴湖北和武漢,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中國人「醫者仁心」的君子誓言。
  • 溫州醫科大學是一所什麼層次的醫學類大學,水平怎麼樣?
    溫州醫科大學是一所不錯的醫學類大學,一所高顏值醫學類高校,在全國應當屬於高水平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始建於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用名浙江第二醫學院,後改名溫州醫學院,2013年定名為溫州醫科大學。
  •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成立 國家大學科技園擴建開園「迎客」
    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供圖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簡稱「浙大溫研院」)正式掛牌成立。這意味著,溫州與浙江大學校地合作邁入了新的階段。  浙大溫研院位於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甌海經濟開發區鳳南路26號)內,擁有2.3萬平方米辦公研究場地。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區內的10號、11號等幾幢研究用房已完成裝修,以全新的面貌等待研究機構相繼入駐。
  • 這20位中國著名大學校長,全是溫州人!
    蘇步青創立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高維空間共軛理論、幾何外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與此同時,他將自己的畢生精力無私地奉獻給了人民的教育事業,為祖國培養了谷超豪、胡和生等一大批優秀的數學人才,包括多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 溫州醫科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全記錄格式)論文,須第一作者(自然排序第一)或通訊作者(最後通訊);(7)Ⅶ類:中科院分區4區論文,須第一作者(自然排序第一)或通訊作者(最後通訊);(8)Ⅷ類:《溫州醫科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期刊定級名錄》發表A類期刊論著,須第一作者(自然排序第一)或通訊作者(最後通訊)。
  • ...醫科大學李校堃團隊解析FGF23蛋白質機器、揭示FGF23蛋白功能之謎
    Nature發文:溫州醫科大學李校堃團隊解析FGF23蛋白質機器、揭示FGF23蛋白功能之謎 原標題:   溫州醫科大學藥學院李校堃教授團隊與美國紐約大學醫學中心MoosaMohammadi教授團隊通過數年聯合攻關,在國際上率先解析
  • 你找到「釘釘」溫州醫科大學了嗎?
    你找到「釘釘」溫州醫科大學了嗎?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釘釘APP是學校手機移動端應用平臺
  • 中科院與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聯合成立腫瘤納米技術研究中心
    8月24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與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合作建立腫瘤納米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儀式、合作籤字儀式和掛牌儀式在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衛工委書記陳超英,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副院長喬均錄,高能物理所所長陳和生院士,天津醫科大學校長郝希山院士,國家納米中心副主任兼黨委書記查連芳,高能物理所黨委書記王煥玉,副所長姜曉明,以及天津市科委、市教委、市衛生局等有關方面領導出席了成立儀式。    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已經成為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
  • 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浙大溫州研究院10個研究中心授牌
    生命健康分論壇暨醫療產業高端人才交流會在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舉行,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智慧醫療健康研究中心、精準醫療研究中心、智能診療設備製造研究中心、數據智能研究中心、智慧建設研究中心、建設工程BIM應用聯合研發中心、納米新材料研究中心、新型建材研究中心、柔性包裝機械研究中心等十個研究中心授牌成立,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進一步提升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