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浙大溫州研究院10個研究中心授牌

2020-11-28 甌網

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浙大溫州研究院10個研究中心授牌

2020/05/18 08:22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4947

  • 本文導讀:5月16日,全球溫商創新論壇?生命健康分論壇暨醫療產業高端人才交流會在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舉行,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智慧醫療健康研究中心、精準醫療研究中心、智能診療設備製造研究中心、數據智能研究中心、智慧建設研究中心、建設工程BIM應用聯合研發中心、納米新材料研究中心、新型建材研究中心、柔性包裝機械研究中心等十個研究中心授牌成立,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進一步提升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
  • 3

 5月16日,全球溫商創新論壇•生命健康分論壇暨醫療產業高端人才交流會在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舉行,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智慧醫療健康研究中心、精準醫療研究中心、智能診療設備製造研究中心、數據智能研究中心、智慧建設研究中心、建設工程BIM應用聯合研發中心、納米新材料研究中心、新型建材研究中心、柔性包裝機械研究中心等十個研究中心授牌成立,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進一步提升提升溫州科技創新活力。

此次活動吸引生命健康領域企業家、教師、創投家、高層次人才齊聚一堂,碰撞智慧,交流思想,分享經驗。浙江大學葉學松教授、滕理送教授、黃海教授、吳健教授、黃建教授和同濟大學醫學院徐輝雄教授分別作《新形勢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路徑探索》《惡性腫瘤精準診療平臺產業化應用》《基於物聯網的智慧醫療》《醫學人工智慧》《腫瘤轉化研究:以乳腺癌為例》《遠程及5G超聲的臨床應用》專題分享。溫州市中心醫院院長黨委書記黃建平教授、上市公司創業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葉志前、上市公司思創醫惠投資管理部總經理鄒玉蓉博士、聯眾智慧首席戰略官倪克鋒博士、江蘇卓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吳旭東博士等分別作《無接觸智慧醫療》《多學科協同醫療雲平臺》《智慧醫療項目的投資與思考》《HALO重構數位化醫療新模式》《微流控晶片上的細胞檢測---從微米到納米》主題演講。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位於我市高教新區,於去年7月掛牌成立,是溫州的市校聯合研究院,是浙江大學與溫州市政府重大戰略合作項目,全面服務溫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溫州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提升,發揮浙江大學品牌輻射效應,集聚國內外創新創業資源,圍繞生命健康、信息技術、新材料、雷射光電、智能製造、新型農業等產業,打造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技術諮詢、教育培訓、學術交流等六大功能為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爭創國際一流水平的政產學研合作新典範、校地合作示範新標杆,推動溫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按照規劃,浙大溫研院將通過5年努力,引進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形成從科技研發到成果產業化的產業發展生態鏈。目前,該院已建成生命健康、信息技術、新材料三個創新中心。

此次論壇活動由甌海區人民政府、浙江大學工業技術轉化研究院、溫州市高教園區管委會主辦,以「新時期智慧醫療與醫療器械發展趨勢」為主題,旨在分享前沿醫療技術,共同探索關於醫療器械與智慧醫療的發展方向和未來趨勢,搭建專業溝通平臺,推動溫州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助力溫州科技創新。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怎麼建?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產業創新中心……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開啟溫州、浙大校地合作新篇章。  打造六大產業創新中心,浙大選派領軍人才  根據協議,在研究院統一管理下,圍繞光電、新材料(納米)、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製造、新型農業等領域建立六個產業創新中心,各產業創新中心主任由浙江大學選派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領軍人才擔任。
  •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正式啟航 這些重磅舉措助溫州精彩蝶變
    共建浙大溫州研究院集聚六大功能於一體  在甌海共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是此次戰略合作的重頭戲。  根據合作協議,浙大溫州研究院將圍繞溫州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提升,發揮浙江大學品牌輻射效應,集聚國內外創新創業資源,打造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技術諮詢、教育培訓、學術交流六大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
  • 市政府與浙大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 打造政...
    溫州與浙大校地合作由來已久。2005年,市政府和浙江大學在溫共建技術轉移中心,正式開啟雙方合作。中心建立以來,累計啟動合作項目1500多項,與溫州800多家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幫助企業新增產值達300多億元。近年來,溫州與浙大頻頻擦出合作「火花」——2015年,雙方籤訂《深化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合作協議》;2017年,浙江大學參與共建樂清市智能裝備與製造研究院。
  •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成立 國家大學科技園擴建開園「迎客」
    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供圖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簡稱「浙大溫研院」)正式掛牌成立。這意味著,溫州與浙江大學校地合作邁入了新的階段。  浙大溫研院位於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甌海經濟開發區鳳南路26號)內,擁有2.3萬平方米辦公研究場地。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區內的10號、11號等幾幢研究用房已完成裝修,以全新的面貌等待研究機構相繼入駐。
  • 第十七屆全國溫州商會年會召開,共推溫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圍繞溫州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高質量發展要求,全市投促系統堅持引項目、引科技、引人才、引資本相結合,緊抓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項目的謀劃推介、對接洽談,按照項目先進性、地區影響力、稅收貢獻度的要求,梳理了36個優質項目在年會上進行集中簽約,並根據「好中選優」的原則,篩選了16個項目進行場內籤約。
  • 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生物醫學物理中心在浙南科技城正式揭牌...
    日前,生物醫學物理中心啟動儀式暨學術交流會議在浙南科技城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多功能廳隆重舉行。    李明副書記表示,生物醫學物理中心的成立,其產生的學術思想成果是當前加快創新發展最急需、最稀缺的資源,必將為溫州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新的增量。
  •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掛牌
    7月11日,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掛牌暨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擴建開園儀式在甌海經濟開發區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浙江大學副校長王立忠等共同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掛牌,啟動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擴建開園。
  • 青科會分論壇多個項目落地 溫州大學打造科創人才「搖籃」
    浙江日報科技之光,久久璀璨。今年10月中旬,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舉辦,7大分論壇活動由溫州大學承辦。繼去年青科會召開後,溫州大學持續承接「峰會」溢出效應,在交流中謀發展、在創新中育先機,一年來,在國際交流、成果轉化、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 北航溫州研究院與溫企 共建智慧製造創新中心
    溫州網訊 昨天,北航溫州研究院製造工程中心與自動化裝備工程技術中心在龍灣正式揭牌。在「智慧製造高峰論壇」上,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浚在內的四位專家做主題演講,為龍灣由傳統製造向先進「智能製造和智慧製造」轉變支招。
  • 中國眼谷離「國際」越來越近-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這是一家深耕眼科藥物、生物材料、基因治療等領域的眼科科研創新公司,也是中國眼谷去年6月30日開園以來第65家註冊落地的引進企業。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是國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眼視光科技、醫療中心,也是國內眼科領域唯一同時擁有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個國家級平臺的單位。作為全國眼視光聯盟的發起單位和主席單位,醫院具有覆蓋全國的眼視光產業協同創新網絡,能有力推動眼健康高端要素資源加速集聚,全面構築全球一流的眼視光產業新生態。
  • 錨定「五大新坐標」、開創「十個新局面」!看溫州「十四五」如何...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  系統構建「一區一廊一會一室」創新格局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八大攻堅」穩步推進  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三大會戰」捷報頻傳,國科大、浙大溫州研究院等高能級創新平臺發揮實效趙用 攝  實施新一輪「大建大美」三年行動計劃,重塑五馬街區「鬥城記憶」,展現「溫州外灘」、三垟「生態客廳」和中央綠軸「活力走廊」城市新貌,打響甌江夜遊、塘河夜畫等月光經濟品牌  首批4個省級未來社區試點全面開工、第二批新增入選4個  新建鄉村振興示範帶36條、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產業類項目147個  建成市級美麗鄉村標杆鄉鎮40個、樣板村80個
  • 溫州,站在科學的拐點上
    2019年10月26日-27日,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舉行,諾貝爾獎得主、海外院士專家、著名青年科學家代表以及國際科技組織負責人等約800人出席,代表覆蓋10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這一刻,全球才俊雲集,溫州熠熠生輝。就在這一年,「一器一園一基金」(即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孵化器、青科產業園、總規模20億元的青科基金)等系列峰會成果落地開花,效應持續溢出。
  •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舉行溫州校友聯誼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翁晨丹)7月6日,60餘名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溫州校友們歡聚一堂開展了校友聯誼活動,該校副院長梅樂和、學校科研處處長、浙大溫州研究院院長謝新宇、數據學院黨委副書記于欣、汪洪、該校招就處副處長陳美芳等赴溫州參加了此次活動。
  • 這20位中國著名大學校長,全是溫州人!
    2008年11月,第二屆世界溫州人大會期間,吳啟迪教授回到故鄉調研,看望遠房親戚和村民。期間到溫州醫學院(現為溫州醫科大學)視察指導工作,勉勵學校全體員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貢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陸善鎮反哺家鄉 任溫州肯恩大學校長
  • 「世界溫州人」文化認同中的「案例溫州」
    溫州人的知名,是因為在學術和行政上以「案例溫州」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關注。自古以來,更準確地說從漢武帝出兵救東甌開始,溫州就作為案例存在。「案例溫州」就是「有爭議的、值得討論的溫州」,有爭議、值得討論就是溫州文化活力的體現,這一文化活力來自溫州區位和溫州族群的邊際效應。
  • 中共溫州市委工作報告
    實踐表明,全面實施「十大舉措」,是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切合溫州發展實際的戰略布局。  ——振興實體經濟,推動了經濟企穩回升。面對近年來溫州經濟脫實向虛,大多數經濟增長指標下滑、全省排位倒數的困局,我們把振興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制定和落實更加管用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召開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出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意見》;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 溫州「城市大腦」、「AI溫州"LOGO,你Pick哪一個?
    線條代表著不同的數據和領域,有序組合成方形CPU造型,凸顯城市大腦調度各路數據,數據協同應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數字科技突破、數字基礎設施提升,為不同的領域提供數字支持,同時增強標誌的科技概念識別。標識圖形為一抽象的「大腦」,同時圖形又含「字母W、數字1、0、窗口、無限大符號∞」等元素。
  • #天目觀察#從一場峰會,窺見溫州創新突圍的決心
    公司CEO沈凡星認為,只有依靠技術創新,才能實現產業升級,溫州作為鞋業之都,數位化前景廣闊,「經過實踐證明,我們的平臺可幫企業降低40%的生產成本。」對於未來,沈凡星滿懷信心。不要小瞧了一粒火種的力量。今年10月,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將再次落地溫州。峰會執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州正謀劃招引更高能級創新平臺和高端人才項目,「有16個創新平臺有望在今年峰會期間落地。」
  • 溫州打造雷射智能製造「工作母機」
    這一定位與國家發改委對於新型基礎設施中的創新基礎設施的提法,不謀而合。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類。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 國內外科技大咖雲集溫州迎盛會,各界人士殷切寄語
    溫州將鞏固提升「一器、一園、一基金」(即產業孵化加速器、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園、20億元青科會產業基金)的運營模式,以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帶來的人才科技資源為依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成熟項目落地;將圍繞「十百千」目標(落地10個平臺、落地100個人才科技項目、服務1000家企業),梳理對接16個創新平臺